书城心理心理学与人生
26984400000012

第12章 人生的三路向——道德、价值观和宗教(3)

在海上漂流的过程中,派也看到了除了善之外的自然之法。面对老虎——这个完全遵循自然法则生存的动物,它身上代表的不仅仅是兽性,而是整个自然界。为此,派痛苦地接受了“为了生存的杀戮是不被谴责的”这一自然法则。

即使在杀死一条鱼时,他因为杀戮和生命的逝去掉下了眼泪,也不得不承认,自然规律无人可以违背,纵使你爱它、恨它、敬它、怕它,就是没有能力反抗它。

当暴风雨来临时,派感受到了神。派跪在船里对着神大呼:“你带走了我的所有,你还想要什么?”这是对他所信仰的神的质疑,也是对自然之神——真正的万物之主的敬畏。无人能够解释自然为何如此,作为渺小的人类却只能遵从神的旨意。如果派对道家的思想有所了解,在暴风雨来临的那一刻,便会更加深刻地理解“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

作为一个受到泛神论影响的作家,扬·马特尔在小说中加入了印度教、基督教和******教的元素,同时,他也受到外交官父亲的影响,对待事物习惯通过理性思考来提出看法。在原着中可以看出,扬·马特尔试图按照各种宗教的方法来解读少年派在海洋上的漂流旅程。

按照印度教毗湿奴派的解读,派的漂流是一段充满神迹的旅途。当派面对凶残的鬣狗时,恰好有老虎出来解救了他;当派在大海上弹尽粮绝时,恰好有迁徙的飞鱼不期而至……这一切像是神对派的试炼,和他共度200多天旅程的孟加拉虎更像是毗湿奴的化身,陪伴他,也让他时刻保持警觉。

面对原着中不同教派的思辨,导演李安并未尝试将混杂的宗教条分缕析地剥开,也没有按照个人的想法采用无神论的观点,而是像他在电影《卧虎藏龙》结尾处表现的那样,透过内省来解读广阔的外部空间。至此,电影本身放弃了哲学思辨和彼此对立的“二元论”,反而由中国传统的道家思想来延续原着小说的哲学意味。

究竟是人创造了神,还是神创造了人?对于具有某种虔诚宗教信仰的人和无神论者来说,针对这一问题的持久争论是必然的。按照最现实主义的说法,无论是某一宗教的神也好,天地也好,父母也好,一个人在“穷”时呼唤的对象,往往就是心中的信仰所在。

宗教之神秘——祈祷仪式的意义

提到祈祷,很多人会马上联想到基督教的祷告。实际上,在不同的宗教里,都有祈祷仪式的存在。作为宗教的修持仪式,世界各地的宗教都有专属的祈祷,比如佛教的朝山、******教的斋戒、天主教的望弥撒等。依据宗教教义的不同,祈祷的方式、内容和地点也各有特色。

中国民间的祈祷通常为了求财、求平安、求仕途,具有较强的功利性。无论是用香烛祭拜,还是举行庆贺仪式,都是为了寻求神灵的庇护,为了求得某种利益的报偿。君王的宗庙祭祀活动是为了祈求社稷稳固、国泰民安;百姓对神灵的跪拜也是带着“有事相求”的态度,比如向财神求财,向观音求子,向月老求姻缘等。因此,在祈祷或者祭拜之前,拜祭者彼此之间常问的一句话便是:“灵不灵?”

相比之下,宗教意义上的祈祷则没有那么强的功利性,更多的是强调人和神之间的沟通。宗教中的祈祷也有“有求必应”的成分,只不过在几千年的宗教传承下,信徒的祈祷变成了一种人与神相通的途径,无论是佛教、印度教、基督教还是******教的教徒,在祈祷中不仅向神诉说自己的心愿,祈求神的恩赐和庇护,还将神看作是倾诉内心苦闷、忏悔个人罪行的对象。因此,《吠陀经典》、《旧约圣经》和《可兰经》中的诗篇不仅是教徒的祈祷文,更是教徒行为道德的根源。

祈祷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时可以根据个人的要求改变。涉及的内容可以是祛病强身,可以是消灾祈福,也可以是祈求田地丰收。每个宗教都有专门的神职人员代为祷告,教徒也可以参加集体祈祷,或者留在私人场所进行个人祈祷。

在藏传佛教中,祈祷是为了祈求神灵帮助实现愿望,也是一种精神上的依托。教徒往往通过语言和身体姿势来表达内心的虔诚和恳求的态度,拜佛像、佛塔、寺庙、神山是最普通、最常见的祈祷仪式,因此才会有“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的诗句。除了”磕长头”这种叩拜方式之外,藏传佛教还有转经、诵经、祈愿等其他祈祷的仪式。

手持转经筒或者念珠,绕着佛寺、佛塔行走,口中念诵六字真言,是通常情况下的转经。佛教认为,转经可以忏悔以往的罪过,消除将来的灾祸,还能避免死后成为地狱中的饿鬼,为下一次轮回积福。此外,转经还可以转山、转水、转山顶路口、转圣湖神山。

仓央嘉措在诗中说:“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可见这位****喇嘛也是通过“转山转水转佛塔”来转经修行。只不过,修行依旧是佛家的修行,目的已经从佛教的终极追求变成对尘世情缘的向往。

说起诵经,应该只能算是祈祷中的一个环节。在叩拜、转经的过程中,都不免需要诵读经文。按照教徒的说法,这些经文往往有祛除疾病、灾害、避免妖魔侵害的益处。在基督教和天主教的祈祷仪式中,诵经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改革后的新教在诵经的过程中,灵活地将经文、诗篇等改编成赞美诗,由教徒借由诵唱的方式理解圣经。天主教徒则更重视仪式化的生活,除了阅读、冥想、和教众分享生活经验之外,祈祷是教徒最接近圣灵的方式。

一般情况下,公开的祈祷更具有仪式性,时间、地点都有固定的安排。比如******教徒每个星期五中午会聚集到清真寺集体祈祷,基督教徒则在每个星期天的上午进入教堂做礼拜。除此之外,虔诚的教徒还希望前往祭坛或者圣地祈祷。对于******教徒来说,只要健康和经济状况允许,每个人都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前往圣地麦加朝圣。这不仅是一种宗教态度,还是所有成年******背负的宗教义务。

观察世界上所有的宗教,无论是世界公认的教派,还是存在于原始部落的信仰,祈祷无疑是宗教仪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个现实主义的无神论者完全可能质疑,对于一个不可知的神灵,祈祷到底有什么作用呢?为什么那么多人去祈祷,甚至试图借助祈祷来面对生活呢?一个佛教信徒曾经解释道,祈祷就像是每日一次的提醒,提醒你坚持心中的原则和信念。

斯塔贝克在他的《宗教心理学》中曾经阐述过宗教对于人类社会的意义。他认为,宗教消减了教徒对于死亡的恐惧,宣泄生活中积累的负面情绪,提升了教徒的精神境界。对于生活的无力感,来自烦闷、怨恨这些负面情绪的折磨和人生痛苦的体验,宗教无异于一次心理治疗,祈祷则是其中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

纵使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不能直接采用祈祷这种带有“迷信”色彩的方法,但是它们之间仍有一些共同的地方。比如一个无法集中注意力的人,通常都会处在轻度的焦虑状态下,而佛教中的诵经、印度教中的冥想和基督教的祷告,往往都能集中人的注意力,帮助人达到内心的平静。

在祈祷仪式上,经常会有信徒痛哭流涕、泣不成声,或是为了过往的错误而深深悔恨,或者为了不远的未来而殷殷期盼。在祈祷过程中,教徒得以释放压抑的情感或难以启齿的罪过,并且可以放下颜面,恳切地向神灵求助。一旦教徒相信祈祷的神是真实的、全能的,原本迷茫、无助的心都会得到安慰。从这一点来看,祈祷这种宗教仪式确实具备了心理治疗的功能。

温暖自己一点点——宗教与心理慰藉

如果你在参观教堂的过程中,恰好看到了这样一幕:

一位中年妇女对着高悬头上的受难基督像号啕大哭,她边哭边说:“慈爱的主啊,保佑我吧,请保佑我的健康!慈爱的主啊,开导我吧,教我摆脱这空虚、痛苦的生活!慈爱的主啊,宽恕我吧,我是有罪的人。我做了太多错事,犯下了虚荣、嫉妒的罪行,慈爱的主啊,宽恕我吧,宽恕我吧!”一阵痛哭之后,妇女颤抖地跪在地上,虔诚地对上帝行礼。与此同时,她还在不住地念着:“主啊,宽恕我吧,宽恕我的罪行!”此后她的声音渐渐平息,身体也停止了颤抖。在牧师的安慰之下,她擦干了眼泪,谢过宽恕她的主之后,平静地离开了教堂。

或许你不知道这位妇女姓甚名谁,来自何方,也不知道她为什么需要宽恕,但也不能因为这样就把这戏剧性的祈祷当作一出闹剧。对于一个看客来说,一位悲伤恸哭的妇女至多是一个需要心理帮助的人,对于教徒本人来说,放下尊严,坦承一切的祈祷可能是一次心理上的救赎。

经过长期的发展,宗教崇拜已经成为一种制度化的行为,因为这种行为往往具有社会功能,尤其是社会心理功能。近年来,因为宗教崇拜获得心理康复的现象也成为心理学家研究的对象。纵使宗教的神秘性让这种功能始终遮着一层面纱,宗教崇拜可能满足人类某种心理需求的事实却是不容忽视的。

从个人的角度讲,宗教最明显的社会功能就是心理慰藉,心理学家称之为“幻想补偿”。也就是说,当教徒接受了宗教观念,并且对其深信不疑时,他们能够将现实中面对的困难、人际矛盾、内心冲突转移到宗教系统中,通过祈祷的方式告知神灵,期望获得救助。

严格说来,诉诸神灵的做法并不能真正解决现实中的困扰,却能让教徒获得心灵上的安慰。为了增加获得救助的可能性,教徒还会通过坚持信仰,恪守宗教条文和规范,以保证自己拥有获得神灵解救的资格。清规戒律的存在也为神灵的存在提供了另一方面的证据——如果教徒的祈祷没有见效,可能是教徒本身的修行不够,需要继续努力。

借助宗教崇拜的仪式,比如参加集会、练习某种形体动作、利用祈祷的机会表达忏悔,教徒能够实现“与神相会”的愿望。就像开篇提到的那位恸哭的女子,祈祷和忏悔的过程往往就是宣泄内心痛苦、不满情绪和焦虑体验的过程。按照情绪心理学的理论,这无异于调节情绪的“宣泄法”。

而且,处在自责、悔过中的人都是最值得同情、最应该得到帮助的。教徒在向上帝忏悔的同时,也给周围的人发出了一个信号:我错了,我开始悔过,请原谅我的罪过。如果说神是无私地爱着世人,世人则是通过同情、安慰、宽容的方式爱着自己的同类。向神灵忏悔之后的教徒往往能够获得更多同伴的关心和安慰,可以说,是神灵引导了人们表现世俗的关爱。

在日本,人们喜欢在危机发生的时候,比如地震、海啸之后,将重心转移到宗教,在宗教中治疗失去亲人的痛苦,寻求安慰和重新振作的力量。有人总结过,日本人习惯用佛教来处理“死”的问题,用神道来处理“生”的问题。

众所周知,佛教和神道是日本并行的两大宗教,全国信仰这两个宗教的人的总和已经达到了总人口的两倍,也就是说,平均每个日本人都信仰两个宗教。当然,这其中还包括从西方传入的基督教、天主教和从中国传入的道教。

佛教倡导的是生前为善,死后进入极乐世界,神道教则崇拜自然界的一切,以一切动植物为神只。在一段时间内,佛教和神道形成了分庭抗礼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人似乎已经包容了两个持有不同理念的宗教。

因为佛教的影响,当生老病死、自然灾害发生时,日本人不喜欢追究事情发生的原因,比如海啸是怎样发生的,什么样的地质结构容易地震,相反地,他们更关心如何应对灾难以及灾难带来的后续影响。

一直以来,日本人对待死亡都有一套繁缛的仪式,这一点,从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日本电影《入殓师》可见一斑。日本人普遍认为,死亡是灵魂跨越的过程,必须遵从某种仪式,灵魂才能从生的世界进入到死的世界。因此,他们会用佛教的仪式送别亲人,并请僧侣念诵佛经。如果家人草率地处理掉死者的遗体,不仅他们自己会深深自责,身边的人也会对此颇有微词。如果因为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海啸等,家人的遗体无从寻找,僧侣则会为死者举行统一的追悼会,为那些未知的亡灵进行超度。

有趣的是,除了死亡之外,日本人在生活中却基本放弃了佛教。每年的阴历七月十五日,日本人会按照佛教的仪式祭祀祖先,还有不少人坚持每年参加盂兰盆会。其他的日子,日本人则主要按照神道教或者基督教的方式生活。

每年的年初,日本人会到神社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到了秋天,则有庆祝丰收的秋祭。在出生、婚礼这种喜庆的日子,日本人都要到神社举行仪式。

有趣的是,日本人的家里既有祖宗的牌位,又有佛龛。两者同时并存,互不影响。

在日本人的公司里,无论规模大小,总是会供奉神龛,以求事业发达。如果你问一个日本人,他为什么相信这些神的存在呢?一般人都会回答说,或许它们并不存在,但如果真的存在的话,为什么不向它们祈福,请求神灵的保佑呢?

和神道相比,佛教和日本人日常生活的关系就小很多了,但其影响是深远的。即使不是信徒,也有人喜欢参拜寺院;即使不是为了追求真理而坐禅,也有许多人将佛教修行当作是修炼精神、内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