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神经衰弱及其诊断标准
神经衰弱属于神经症的一种,患者常感到精神易兴奋和脑力易疲劳,并伴有情绪症状以及心理、生理上的某些症状,主要是以大脑和躯体功能减弱为明显特征。患者容易出现失眠、肌肉紧张性疼痛等生理功能紊乱的症状。而情绪症状主要表现为易激怒、紧张、烦恼等。多在脑力劳动者中出现,青壮年时期的患者居多。
由以上案例,我们可以得知,引发神经衰弱的原因不少,总结起来应该包括患者本身性格、社会心理因素和生物学因素这三大方面。
患者的性格多为敏感、多疑、自制力不佳、胆怯等。如果性格特征较为明显,发病通常是由一般性精神刺激引起;如果是性格特征不明显的患者,则是由一些比较强烈的刺激或者是持久性的精神刺激而引发。
社会心理因素方面,主要包括神经系统的过度紧张,长期处于心理冲突与精神创伤所引起的负面情感体验之中,生活节奏紊乱,患者过度疲劳等。除此之外,如果有感染、中毒、颅脑创伤、躯体疾病等情况,也会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成为神经衰弱的诱因。其中,一些能够引发当事人过度紧张和不良情绪反应的外界事件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这主要包括当事人的学业紧张、事业起伏大、亲人离世、家庭失和、长期积压的心理冲突难以释放等。
生物学因素是巴普洛夫的观点,认为神经衰弱患者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多在弱型和中间型的范围之内,个体的性格特征多表现为多愁善感、敏感多疑、孤僻、胆怯等。这类人就比较容易患上神经衰弱。这是因为大脑皮层的抑制作用弱,导致神经细胞容易兴奋。此时,外界的刺激和创伤就更加容易对其造成影响了。
神经衰弱在临床上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神经衰弱的主要症状:记忆力下降、大脑容易感到疲劳、思维迟钝、注意力难以持久和集中、身体也容易变得疲劳。
2.睡眠障碍表现:很难入睡、入睡后却没有睡眠感、受噩梦困扰、清醒后还是感到困乏、白天无精打采。
3.情绪表现:易激怒、常感到烦恼、紧张。
4.兴奋表现:精神容易亢奋,多是回忆和联想,并且难以控制,心情不快。该症状多在睡觉之前,可导致失眠,患者不能自行控制,因此感到非常痛苦,对声音和光线也异常敏感。
5.肌肉紧张性疼痛:头疼、肢体肌肉酸疼等。
6.伴有眼花、胸闷、头晕、乏力、心慌、消化不良、尿频、多汗、内分泌失调等。
7.病程持续,时轻时重,起病缓慢。
神经衰弱的诊断以符合以上临床表现为确诊标准,患者严重时会因为感到明显的脑力和体力衰弱而影响到社会功能,并因此而感到万分痛苦,主动去寻求医生的帮助。当然,以上病症均需要持续至少三个月的时间方可确诊。
三、神经衰弱者的心理自助
神经衰弱要想达到治愈的目的,通常都要以心理治疗为主,配合药物的治疗;同时要求患者加强自身身体锻炼,增强体质,调整作息时间,做到生活有规律。
在心理治疗方面,患者需要接受施治者的建议,了解该疾病的病因和性质的分析以及病情演变的规律等,认识到神经衰弱的主要病征和性质,在对该疾病不恐惧的心态下,接受现状,积极配合治疗,在心理、生理、生活作息等方面做正确调整。必要时,还可以采用放松疗法(前文有介绍),帮助患者缓解紧张以及肌肉疼痛的症状。
而在药物治疗方面,可根据病情选择服用小剂量的镇静剂类药物,或者是选择中医治疗等。具体的细节,患者可以寻求医生的帮助。
第五节 走出恐怖症的地狱
一、案例
牛某是河南某大学大二的学生,从大一开始,他就很害怕与人交往,同宿舍的男生经常一起出去玩,但是牛某却总是形单影只,不愿与任何人多说话。他坦言自己以前就不是一个爱说话的人,性格有点内向,本以为上了大学以后会变好,但现在情况却越来越严重了,生活、人际交往、学习都受到了很大影响。无奈之下,他找到了心理医生。但即使是面对心理医生,他也很不自然。牛某神色慌张,始终都不敢抬头直视面前的医生。
他说他很想出去和同学们一起玩,一起打台球,一起上下课,但就是无法克服内心的阴影和恐惧。大家都说他很害羞,不像一个大男生,有些女同学甚至直接调侃他,这让他更加不敢见人了,像做了亏心事一样,所以同学们都叫他“牛怪人”。
他害怕与女生接触,上课也感到紧张,只要老师面朝着同学们,他就不敢抬头看黑板了,在人多的地方更是不由自主地感到手足无措、面红耳赤。意识到自己的这个“毛病”后,牛某也曾试图用理智控制自己,并说服自己一次次尝试出现在人多的地方,但根本坚持不下来,牛某为此感到非常苦恼。不仅人际关系不好,他的学习成绩也在直线下滑,本想在大学期间入党,但按照这种情势发展下去,他也许没有机会了。
心理医生观察到,牛某在陈述这些内容的时候,始终低着头,眼睛盯着地板,言辞也断断续续。他还说自己的记忆力明显下降了,晚上还经常失眠,好不容易睡着了还会做噩梦,看得出牛某很痛苦。
医生的诊断是,牛某患上的是社交恐惧症。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心理因素是主要诱因,因此,只要牛某肯配合,通过心理分析和治疗,便可逐渐消除症状。
针对牛某的情况,心理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有认知领悟疗法和系统脱敏疗法。
在接受咨询的过程中,心理医生要求牛某回忆一下从前的一些不开心的经历,找到自己性格形成的真正原因和演变过程。后来,在医生的耐心劝导之下,牛某说出了他小时候的经历:从小就性格内向、胆怯、孤僻,父亲对他的要求非常严格,考试成绩一旦不理想就会遭到父亲的打骂。
有一次父亲失手将他的胳膊扭伤了,在医院躺了半个多月;父母很传统,坚决反对牛某和女生交往,生怕他“早恋”;在学校牛某也不敢和女生说话,有时候考试成绩退步了,他总觉得同学们和老师们都在用异样的眼光看他。牛某说自己受不了这样的眼光,每次都会尽量躲避,并感觉自己是个不受欢迎的人……
心理医生在对其实施治疗时,为牛某分析了病情形成的原因。先是他本身的性格,内向、胆怯、孤僻,加上从小受到父亲的严格管教和压制。在牛某的眼中,老师和同学的挖苦和瞧不起都给他带来了不小的心理冲击,在其心灵深处留下了极大的阴影。
综合分析之后,心理医生给牛某提出了一些建议:一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和宽容对方的不友好态度,同时还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比如是不是自己有点敏感、多疑了,以此来缓解社交中的心理压力和抵抗情绪;二要正确处理异性关系,男女可以很正常地交往,没有必要担心,学会正视自己的意愿,摒弃旧道德、旧传统的约束;三是可以找两个身边的人,比如舍友,跟他们了解一下自己在与他们交往中的反应,是不是真如自己所说的那样“手足无措”、“面红耳赤”等。
牛某勉强接受了心理医生的建议,配合自身的心理调节,大概一个星期之后,牛某感觉症状有了明显缓解。当再次走进心理医生的办公室时,牛某也不再像起初时那样羞涩了,大方了很多,说话时也抬起了头,并会和医生进行眼神交流。他说自己现在就好像是从迷雾中走了出来一样,很轻松,但还是有一些障碍无法克服。
为了让牛某尽快痊愈,心理医生又给他制定了一套系统脱敏疗法的训练计划,主要是通过想象和一些恐惧情景做对抗,在这个工程中,配合做一些放松训练,使患者逐渐适应恐惧情境。比如,心理医生要求牛某每天坚持写观察日记,主要记录日常生活中周围人的言行举止以及对待自己的态度;有意向身边的人调查他们对自己的评价,以此来证实自己的感觉是否准确;每天还要坚持做两次到三次的放松训练。
此外,牛某也可以尝试用想象的方式,在大脑中设想自己与最想见却又最害怕见到的人交流,比如某位心仪的女生,或者是想避开又不能避开的某位任课老师等,当双方面对面时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牛某需要在想象的过程中体察自己的情绪反应和心理变化,然后慢慢让自己的情绪和肌肉放松下来,最后在意象上取得适应感。
随后,再将这种意念中的适应放在实践中,转变为行为上的适应,进而达到治愈的效果。当然,在运用这种系统脱敏法施治时,牛某需要向心理医生提供信息,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给这些恐惧情境做一个等级层次划分。在施治的过程中,依据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进行练习。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牛某的社交恐怖症终于得到缓解,目前已经康复。
二、恐怖症及其诊断标准
当人在面临危险时,恐惧是很正常的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与焦虑有一定的区别。焦虑是在危险尚未临近的时候,而恐惧则是在危险已经被个体意识到之后。当个体认为自己无法战胜这种危险时,恐惧感就会产生,这是正常人在面临危险时的合理反应。
但恐惧也可以是一些幻觉和错觉,比如那些精神病人的妄想等。主要对某些特定的事物或情境的出现感到恐惧的一系列神经症性障碍,被称为恐惧症,分为广场恐惧症、社交恐惧症、特定恐惧三种。案例中的牛某就是典型的社交恐惧症。
心理学家认为,恐惧症的成因一般有遗传因素,也和当事人自身的心理素质、生理因素以及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在遗传方面,广场恐惧症就具有比较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特别是对女性亲属的影响;某些特定恐惧症也有很明显的遗传倾向。
在当事人的心理素质方面,主要集中在性格上,比如内向、孤僻、羞怯、被动等,这类人群不仅容易焦虑和强迫,也很容易感到恐惧,加上父母的压制或过度保护,都会成为恐惧症出现的温床。
而在生理因素方面,研究发现,恐惧症患者的神经系统惊醒水平颇高,因此他们很容易敏感,时刻都处在一种高度警觉的状态之中。
至于社会心理因素,19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采用条件反射解释患者的发病机制,认为恐惧症的扩展与持续是因为症状的反复出现,导致焦虑情绪变得条件化,回避行为对条件化的消退也有一定的阻碍作用。所以,当患者遭遇到某一种恐惧性刺激时,当时出现在同一种情境中的,并非是恐惧刺激源的因素也会一起作用于大脑皮层,两者共同作用,形成混合刺激,进而形成条件反射。
一旦今后重新遇到相同的或类似的场景,哪怕是一些和恐惧刺激源无关的刺激,也都会被患者吸收,引起更为强烈的恐惧情绪反应。但这种解释并不能完全概括所有的患者,也有部分患者在之前并未受到过恐惧刺激,有的患者的恐惧对象还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转变等。
恐惧症包括三种类型,即广场恐惧症、社交恐惧症、特定恐惧三种,这三种恐惧症的临床表现分别为:
广场恐惧症: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恐惧症类型,又叫场所恐惧症、旷野恐惧症、幽室恐惧症。患者一般都在25岁左右,到了35岁会出现另外一个发病高峰期,女性要普遍多于男性。患者主要是对某些特定环境感到恐惧,譬如广场、幽闭的场合或者是拥挤的公共场所等。
因此,患者一般不会,也不敢独自一个人离家或者进入某些陌生的场所,害怕自己在这些场所中出现恐惧感而又无法得到帮助,进而回避这些场合。这种伴随的焦虑感和回避行为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对患者的社会功能的影响要比其他几种恐惧症要大得多。
社交恐惧症:又可称为社交焦虑障碍。一般而言,男性和女性的发病率相同,多出现在17岁到30岁之间,基本上没有很明显的起病诱因,主要是害怕在群体中被注视,发现被别人注视后会显得很不自然,不敢直视对方,也不愿被对方直视,更不敢在公共场合活动,对社交有恐惧感,并采取回避的形式。
比较常见的是异性之间、面对未婚夫或未婚妻的父母时、面对比较严厉的上司时,甚至是熟人之间也难以做到自然对视,所以社交恐惧症又称为对视恐惧症。患者一旦置身于该类情境之中,就会感到面红耳赤、手足无措,甚至出现恶心、尿频尿急等症状,严重时可发展为惊恐发作。
特定恐惧症:能够促使患者产生恐惧的是一些比较特定的环境或情境,譬如封闭的空间、牙科治疗室、目睹流血、进食某类食品、高处、打雷、飞行、黑暗环境、害怕接触某类特定疾病等等,促使患者联想到具体的惊恐情景,导致恐怖发作。这种恐惧症状多出现在幼年时期或者是成年早期,如果没有进行治疗,会持续几十年。而患者对特定情景的恐惧感通常是不会出现波动的,患者在回避恐惧情景时的难易程度决定了其功能受损程度。
那么,判断一个人是否患上了恐惧症需要符合哪些标准呢?
1.当事人对某些客体或处境有强烈的恐惧感,而这种恐惧的程度和实际的环境状况并不相称。
2.在恐惧发作时,伴有焦虑与自主神经症状。
3.恐惧反复发作或持续发作,有明显的回避行为。
4.当事人知道自己的恐惧感不正常、过分、不合理,也没有任何必要,但依然难以控制。
5.当事人对所恐惧的情境、事物、人等的回避行为一定是或者曾经是比较突出的症状。
6.排除其他精神障碍的可能,比如焦虑症、疑病症、精神分裂症等。
三、恐怖症患者的心理自助
在牛某的例子中,心理医生的治疗方案是系统脱敏法。实际上,恐怖症的治疗方法一般以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为主,而系统脱敏法则属于行为疗法的一种。常见行为疗法主要包括系统脱敏法、认知疗法和生物反馈疗法等,主要目的是对患者的行为加以矫正、缓解或消除其恐惧感。而药物治疗则需要患者在寻求医生帮助的前提下,根据医生开的处方加以治疗,常见的是抗抑郁和抗焦虑药,对恐怖症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会起到一定的作用,有助于行为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