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这才是心理学
26987000000011

第11章 心理学学生们都在学什么?(10)

类似的现象早就有人研究了。经济学家巴斯夏是破窗效应的“创造者”。他早年家境不错,祖父是庄园主和工厂主,祖父去世后,他继承了庄园和住宅,并带着热情和理想开始进行农业试验。结果他失败了,土地只好按照原本的方式继续耕种。四十多岁时,他开始学习经济学,并在他撰写的着名文章《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中提出了破窗效应——经济领域的“破窗”。他在文章中说道:“调皮的小孩打破窗户,房主可能会心疼,但对于玻璃工厂、玻璃装修工来说却是好消息,这样他们就有生意可做了,整个社会的经济总量也会由此增加。”当然,他对这种效应是持批判态度的,主张破窗理论的经济学家也被他称为“坏经济学家”。

心理学开始研究破窗效应是在1969年。当时,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做了一个实验。他找来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其中一辆停在中产阶级社区,另一辆停在杂乱的贫民区,并且后者摘掉车牌,打开顶棚。当天,停在贫民区的汽车就被偷走了,而停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辆,一个星期内都无人理睬。津巴多用锤子砸烂了那辆车的玻璃,结果过了几个小时,车子就不见了。

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理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并且没有得到及时的维修,别人会受到暗示继续打烂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会给人一种无序的感觉,公众则会对此麻木不仁,犯罪、暴力行为就会在此滋生。

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有类似的体会。一间房子的窗户玻璃破了,如果没人去修,没过多久,其他窗户的玻璃也会被人打破;墙上的一小块涂鸦没有及时清洗,很快整面墙都会变成脏乱不堪;在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会不好意思扔垃圾,可一旦地上出现第一块垃圾,其他人就开始肆无忌惮地乱扔乱丢,没有人会为此感到羞愧,更不会质疑自身的文明程度。这些都反映了破窗效应。

同一地区的犯罪率高升其实就是破窗效应引发的失序。20世纪80年代,纽约市成为罪恶的城市,到处都有抢劫和凶杀,白天走在街上都让人觉得害怕,纽约市地铁则成为无法无天的场所。车厢脏乱,到处都是污秽的涂鸦,曾经有一位教授在地铁里被人打了一闷棍,从此失明,研究生涯也被迫结束。一桩桩犯罪事件让纽约市民人人自危,每天生活在担心和害怕当中。如今,纽约已经洗刷掉过去的罪恶,从道德沉沦的深渊中爬了上来。搞明白其中因由之后,纽约市使用的改善方法同样来自破窗效应。

纽约市找到的秘诀是:“船要沉了,也要洗甲板。”面对高升的犯罪率,警察则在地铁里抓逃票的乘客,目的是首先清理犯罪环境,让地铁回归秩序和安全。这种做法招来了不少骂声,警察被纳税人指责找不到治理的重点,幸好他们的行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警察发现,在逃票的乘客中,每7个人就有1个是通缉犯,每20人中有一人携带武器,之后警察非常认真地抓逃票乘客,并且让抓到的人排队站在月台上,以显示政府改变地铁环境的决心。接下来,纽约市继续从小的地方着手,改善社区的环境、街道的环境,整个纽约都发生了变化。警察从改变犯罪生存的环境着手,打破了脏乱的环境滋生犯罪的恶性循环,纽约也成为全美治理最出色的城市之一。

从深层次分析,破窗效应是一种从众心理。人们追求畸形的公平,别人可以那样做,我为什么不可以?此外,也包含了拒绝承担责任的心理,他做了没有受到惩罚,我也不会受到惩罚。其核心就是任何一种不良现象都在传递一种信息,从而导致不良现象的继续扩张。而阻止扩张的方式就是及时矫正和补救。

老师教学生时,最害怕遇到调皮捣蛋、没法管教的学生,或者天生愚笨、怎么教都不会的学生,每一个老师都会在努力之后失去信心和勇气,恨恨地说一句:任其自行发展吧!实际上,每一个老师都扮演了一回“打破玻璃的人”,使得这个学生也自暴自弃,就真的变成了无可救药的坏学生了。反过来,如果第一个发现该学生开始捣蛋,上课不认真听课的老师能够及时纠正他、提醒他,或许能够拯救一个人的命运。

STORY TIME

社会心理学第一堂课,老师通常会首先介绍阿希的从众实验和津巴多的斯坦福监狱实验,以极大的趣味性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细数社会心理学的各种实验,没有一个不是有趣的,同时也是令人深思的。

晕轮效应是说,帅哥美女不一定有良好修养,也可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霍桑效应则是说,工资报酬、休息日、办公条件之类的,远远没有老板的一句“你很棒”富有激励性;羊群效应则是说,别以为你多么有个性,淹没在人群中,个性全部变成共性了,所谓去个性化,就是这么来的。这一节的STORY TIME,我们来分享一下社会心理学中另外一个有趣的效应: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是由英国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命名的。从1914年到1954年,帕金森研究了英国海军舰艇、官员数量与海军部官员人数的变化,结果发现行政机构的膨胀和海军事业的发展没有必然联系。此外,他还研究了国家内阁的组成情况。帕金森认为,5个人的内阁最为理想,9个人的话就会有人起点缀作用,20个人会出现派系之争,超过20人将难以控制。在一个委员会中,超过20人或21人,工作效率开始下降。

最终,帕金森将他的研究成果写成了《帕金森定律》一书。在书中,他阐述了官僚机构人员不断膨胀的原因和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会面对三条出路:一是申请退休,把位置让给有才能的人;二是找一个有才能的人做助手,协助自己的工作;三是任用两个比自己水平低的人当助手。第一个方法会丧失很多权力,第二个方法是把比自己强的人变成对手,将自己逼入失败的境地,相比较之下,第三个方法最为适宜。

两个平庸的助手可以分担官员的工作,而官员还能继续保留权力对属下发号施令,更重要的是,两个毫无才能的助手不会对他的职位构成威胁。同样地,两个助手上行下效,分别为自己找两个无能的助手,由此发展下去,机构变得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表面看起来,人人都忙忙碌碌,实际办事效率则非常低。人员不断增多,人员结构像金字塔一样不断上升,因此,这种现象又被称为“金字塔上升”现象。

出现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人对权力的危机感。对于既得权力者,假如存在权力危机,任何人都不会轻易让出自己的权力,更不愿意为自己树立对手,那么选择两个不如自己的助手成为自然之选。

这种现象在官僚政府中出现,在私营企业中同样存在。当私营企业不断扩大,企业主在管理上力不从心时,就需要聘请助手协助他。这时,一位拥有高学历、管理经验和能力的人会成为一时之选。接下来,当企业主的助手继续聘用助手时,情况就发生变化了。一个是拥有丰富管理经验的实干家,一个是初出茅庐空有一肚子理论的菜鸟,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企业主的绝对权力不会受到威胁,但是助手的权力会受到后来者,尤其是优秀的后来者的威胁。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企业的行政部门也会变成官僚政府的样子:部门众多,党派林立,做事成了企业管理中最不重要的事。

除了对官僚体制的研究,帕金森还研究了时间管理上的问题。比如,一个人可以在十分钟内看完一份报纸,也可以花半天时间;一个日程排得满满的人可以在20分钟内寄出一叠明信片,而一个无所事事的老太太可以花一天时间。在工作中,工作内容会自动膨胀,占掉一切可用时间。如果时间充裕,人们会放慢节奏,将原本4小时就可以完成的工作稀释到8小时的工作时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