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这才是心理学
26987000000004

第4章 心理学学生们都在学什么?(3)

这些实验证明,人的左右脑在心理活动中各有优势,当然,这种优势是相对的。比如语言,左脑非常擅长语言的接受和产生,语法、字词的生成,但右脑并不是完全不参与语言工作。右脑更强调韵律的部分。反过来,右脑擅长处理空间和视觉等非语言信息,当人们定位物体时,左脑也会做出相应的反应。因此,左脑和右脑会根据任务的类型,由更擅长的那一方优先加工,另一方起协助的作用,而左右脑之间的联系就是通过胼胝体进行的。对于接受过胼胝体手术的人,左右脑之间的合作机制已被破坏,自然没有办法有效配合。

因此,不能将左右脑的功能简单地做二元分析。左脑型和右脑型并不是绝对分割的,可以说,每个人都是左右脑互相合作的人,只是程度不同而已。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对将左右脑的心理能力进行特定区分的人称为“二分狂热分子”。而那些不断强调左右半球差异,宣扬可以通过训练平衡两边功能的人基本上是二元论者或者在推销某一种产品,以牟取商业利益。

生理心理学——身体是不会说谎的!

下面有两个场景:

1.假设你是凶手。

凌晨四点左右,在某出租公寓内,你和被害者发生了激烈的口角,争吵逐渐演变成肢体搏斗。撕扯过程中,你拿起摆在茶几上的烟灰缸,砸向被害者的头部,瞬间被害者被击中的部位向下凹陷,血液从头顶流下,脸部开始血肉模糊。被害者恍恍惚惚地抓着你的手,慢慢地跌倒在地上,他死死地拽着你的裤脚,嘴里继续低声地咒骂着。你蹲下去,用力掰开被害者的手,举起烟灰缸开始连续打击被害者的头部,直到被害者不再出声,不再出气,整个头部被鲜血盖住,被害者身边已经血流满地。

你瘫坐在地上,看着眼前一动不动的被害者,嘴里还在不住地咒骂着“让你背叛我,让你背叛我,让你背叛我……”随后,你对尸体进行了处理。首先,将尸体拖进厨房进行肢解,切下来的头部放在电饭锅里蒸煮,然后被你藏在了洋娃娃的肚子里,丢弃在垃圾场。内脏部分,尤其是肠子,则被你丢进绞肉机,绞碎后用马桶冲走。剩下的躯干和四肢,则被你拆分成若干小块,装进黑色的垃圾袋内,丢在了别人的信箱中。

2.假设你是一位路人。

一位女士的手提包被偷,里面的手机、银行卡、钱包等都被小偷拿走了。慌忙中,她向你求助,请求借用手机给她老公打电话。20分钟后,她打通了老公的电话,告知自己手机被偷的事情。电话那端的老公惊呼:“我刚刚收到你的短信,说是忘记了银行卡的密码,我已经发过去了!”女士顿时想到,小偷可能已经提走了银行卡里的钱。女士向你询问附近的某家银行后匆忙跑远。两天后,女士用她老公的手机给你打了一个致谢的电话,并且说:“小偷在骗到密码后,在20分钟之内就把所有钱都取走了。不过,那天还是谢谢你。”

以上两种情境,并不是戏剧排演中的角色分配,而是测谎实验中的一个重要步骤。《生理心理学》和其他心理学分支学科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于身体和心理之间的联系——这也是我觉得生理心理学有趣、好玩的地方。生理心理学研究的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按照身心之间的关系,生理基础和人的行为、认知、行动控制等都有必然的关系,因此,生理心理学着力研究大脑的功能定位、心理活动的脑物质变化、脑电波、脑成像技术等。

首先提出“生理心理学”这一概念的人是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冯特,他写了一本名叫《生理心理学纲要》的专著,详细地阐述了他设想中的一门新科学的梗概,其终极目的就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心理学是可以用客观的、实证的、生理学的方法来研究的。正如前面所说,神经生理和脑功能方面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神经学家和生理学家在做,后来才和心理现象发生联系。

现代生理学证实,人的任何心理变化都会伴随着生理的变化,有的变化表现在行动上,如抓耳挠腮、腿脚抖动等。而体内的生理变化是肉眼看不到的,如呼吸速率的变化,加快、抑制和屏息;脉搏加快,血压升高,脸色发红或者脸色苍白;手心、双眼之间、上嘴唇出汗;肌肉紧张、颤抖,说话结巴。这些生理指标是受植物神经系统支配的,属于自主运动,人并不能依靠意志来控制。

基于此,测谎实验和肌电反馈实验等得以陆续出现,最终导致测谎仪在司法界的应用。生理老师带领我们进行的测谎实验也是利用生理与心理之间的关系。由于人处在不同的心理状态时,生理反应会随之变化,因此,心率、血压、呼吸速率、汗湿度等指标会不同于普通水平,这表明数值波动最明显的人可能在说谎。当然,即使是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的测谎仪,也不具备100%的精准辨识度,聪明人可以轻松骗过测谎仪,且测谎仪本身也会出现大大小小的失误。

好吧,还是回到我们的测谎实验本身吧——这可是令我兴奋了整整一个学期的测谎实验呢。从材料准备、角色设定,到最终走进实验室,将被试安排在能够监控人的心率、血压、呼吸速率的仪器下,不停地重复着同样的问题,下一个、下一个、下一个地不停进行着,直到所有被试都完成测验,电脑中记录的数据变成了清晰、简明的折线图,我们的“寻找凶手”的任务也算圆满完成了。

按照角色分配,作为被试的同学中有一个是“凶手”,其他人则是“路人”,主试小组的目的就是根据被试回答问题时的生理指标来判断谁是“凶手”。当同学们满心期待地等待着成为被试的一刻,坐在实验椅上体会机器的触感和隐藏真实内心迸发的喜悦时,作为实验者的我则对着每一位被试重复着这样的问题:

你是女的吗?

你喜欢吃冰淇淋吗?

你今天开过电脑吗?

你会用电饭煲煮饭吗?

案发时间是早上6点左右吗?

你是大二的学生吗?

凶手是用烟灰缸砸死被害者的吗?

被害人死了吗?

今天天气好吗?

你今天吃早饭了吗?

凶手到过厨房吗?

…………

有很多人在听到其中一些非关键性问题时,比如“你是女的吗”、“今天天气好吗”、“你今天吃早饭了吗”,心里一定嘟囔着:这不是废话吗?这么没有营养的问题也能用来测谎吗?当然,这些看似没有营养的问题正是测试一个人是否说谎的关键。当被试回答“你是女的吗”、“你喜欢吃冰淇淋吗”、“你今天开过电脑吗”这三个问题时,电脑会记录下被试的血压、心率、呼吸速率等,以此建立一个基线。

随后,当被问及与凶案相关的问题时,比如“你会用电饭煲煮饭吗”,设定为“凶手”的被试就会和设定为“路人”的被试做出不同的反应。尽管他试图用意志力控制自己的反应——经过特殊训练的人是可以做到的,比如英国军情六处(MI6)的特工——但是人的植物神经系统是很难控制的,也就是说身体是不会说谎的。

理论上认为,作为“凶手”的被试在说谎时,紧张、恐惧和慌乱等因素交织在一起,承受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这时,他的血压会升高,心率会加快,呼吸变得急促。作为主试小组的成员,我们利用自己的火眼金睛,和组员一起反复分析了数据后,最终找到了隐藏在路人中的凶手——那位想吃兔子肉的“阿东哥”。事实证明,我们是正确的,而且我们的分析并不是信口胡说,而是基于精确的数据。

在心率折线分析中,同学阿东和安安被认定为“凶手”,测验刚开始时,阿东哥的心率增加,随后一直保持稳定,但是他的心率数一直高于基础值,直到实验结束也没有下降。安安也是在测试最开始时心率增加,随后下降,继而保持稳定。很显然,他们在测试中比较紧张,对主试提出的某些问题做出了定向反应。

在呼吸频率上,阿东和安安的频率也有波动,但区别在于,阿东的呼吸频率始终在基础线之上,而安安的呼吸频率和基础值相近。最终,我们选定阿东为“凶手”,当然,安安也有可能是“凶手”,只是相比之下,阿东的嫌疑更大一些——这也说明,测谎并不能像万有引力定律那样,测算某一物体准确的重力,它只是提供了一个凭证,一种可能性,并没有小说或者电影中描绘得那样传奇。

STORY TIME

身体和心理往往是相通的,心理发生了变化,就会在身体上外化出来;同样地,身体出了问题,心理状态也会发生改变,所谓身心交互,就是如此。这一节的STORY TIME,我们来了解一下:压力状态下的身心反应。

在压力状态下,生理紧张和心理紧张是同时出现的。心理紧张包括心烦意乱、焦虑、压抑、敏感、感到生活空虚无聊、缺乏自信;而相应的生理紧张包括某一部位不由自主地跳动,眼睛、面部、背部发紧、酸痛,缺乏灵活性,感到气闷,消化不良,皮肤无缘由地过敏、发痒。如果长期如此,症状不能得到缓解,就会引起身心疾病,如焦虑、抑郁、失眠、人际关系障碍等。

这时非常容易出现身心疾病,又称心理生理疾病,顾名思义,就是由于心理因素而导致身体发生病变。不良的情绪、恶劣的精神刺激,都可能使神经系统发生功能紊乱,造成器官的机能调节发生障碍。

当人在面对危险时,大脑中会产生两种过程,或战或逃,这两种状态都需要大量的能量,肾上腺素的大量分泌就是为了提供应战或逃跑的能量。20世纪20年代,美国生理学家沃特·坎南曾经将肾上腺素注射到一只猫的身上,立即引起了猫的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血液涌向肌体,使猫呈现出激动的躯体反应。此外,这些激素还能缩短血液的凝固时间,使动物或人在受伤时少流血,避免发生炎症。

一时间的应激状态没有关系,如被一条恶狗追赶,连续几天地加班,压力不大或者说压力尚在人的承受范围内。它还可能是一种愉快的享受,比如各种竞技活动,它给人带来压力,同时也让人享受到激素分泌带来的快感。偶尔出现,还能调节人的情绪。但持续的应激状态会让人过度兴奋,使得注意和知觉的范围变小,言语不连贯,行为紊乱等。同时,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变化会摧毁身体的自我保护机制,导致胃溃疡和免疫力下降。

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不像古代人打猎、摘果子那样简单,常常无法在瞬间做出“逃”或“战”的判断。在“逃”与“战”之间,人们更愿意选择“战”,可谓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当然,这是需要严格训练之后才能具备的能力,大多数人在“逃”与“战”之间犹豫不决,欲战斗而能力不足,逃避又心有不甘。于是,机体长期处在应激状态下,出现了情绪不稳、抑郁、沮丧、无力感等心理状况,高血压、胃溃疡、皮肤过敏、机能紊乱等身体症状也陆续发生。

通常情况下,人们能够有意识地为自己的困境寻找出路,比如通过加班来完成工作,通过坦诚交流缓解人际矛盾。但是,对心理压力的处理并不完全受意识控制。当意识想不出合适的应对方式时,压力就进入了潜意识的层面。

20世纪50年代,加拿大心理学家薛利将人在压力下的身心反应分成三个阶段:一是警觉阶段,情绪紧张、注意力增强、肾上腺分泌增加,进入应激状态;二是抗拒阶段,身体产生大量应对激素,企图对身体上受损的部分加以维护;三是衰竭阶段,压力持续太久,精力已经被耗尽,身体功能变缓慢,适应能力丧失。

对应身体的阶段,心理反应也从警觉、注意力集中、精神振奋发展到忧虑、愤怒、自我评价下降、丧失自信心,由积极主动变得消极被动。轻度的压力会促使人的正向行为,如向他人求助、学习应对技巧;然而压力过大,时间过久,不良的适应行为就会开始出现,说话结巴、过度饮食、攻击行为、失眠等。

心理学家将大猩猩隔离了一段时间,使它处于无法逃离笼子的监禁状态。实验结束后,大猩猩出现重复摇晃、吸吮手指、原地绕圈等刻板行为。对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狗不断施以电击,尚能逃脱电击时,狗会变得兴奋,极力躲避电击的痛苦;但当它无论怎样挣扎都无法避免电击时,干脆就放弃了躲避的打算,任凭怎样电击都不会做出反应,这种现象叫作习得性无助。实际上,当人处在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摆脱压力,无法逃离困境时,也会表现出习得性无助,即借酒消愁、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

异常心理学——个个都是精神病!

电影《A面B面》中有这样的台词:人人都有精神病;有时候正常人的行为,比精神病还要疯狂;黑夜不是没有光明,只要我们能够看到黎明。

“学心理的人是不是心理不正常啊?”和其他专业的同学接触时,总是被问到这样的问题。每每听到,心里忍不住咒骂:你才不正常呢,你们全家都不正常!可是,向来以伪装淑女见长的我,无论如何都无法将这样的话说出口,相反还要秉承“让更多人了解心理学”的使命,耐心、细致,面带微笑地给对方讲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不知道提出这样问题的人有没有想过,学心理学的人是什么样的人?什么叫心理正常?什么叫心理不正常?和大多数人一样就叫正常了吗?还是说,所有人都疯了,只有精神病人才是正常人。按照实验心理学的理论,在提出任何一个概念之前,都要赋予它一个操作性定义,比如什么叫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