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主义在统治心理学界近半个世纪后由盛转衰,其中有外界原因,比如认知学派的兴起,而更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其自身存在的缺陷。行为主义受到普遍批评的就是它拒绝承认精神的存在,认为心理研究的对象是行为,而不是意识。这种观点的确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比较科学的方法,但是它对人类主观存在的蔑视是令人难以接受的。
尽管行为主义的理论、实验和社会功能引来了诸多谩骂,行为主义所采用的一些疗法还是被后人继承下来,至今为人们所用。常见的疗法便是行为矫正。这是一种通过学习改变人的不良行为习惯的技术,又称为行为改变或行为治疗。
儿童阶段的口吃、发脾气、说谎、盗窃等不良行为,都可以通过行为矫正治疗。改变弱智儿童的不适当行为、不良情绪,训练其自理能力,也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对于成年人来说,行为矫正比较困难,但是对吸烟、酗酒、吸毒等行为也有一定效果。在企业管理中,运用行为矫正中的强化原理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已经成为人事管理的新方法。
在教学活动中,行为矫正的应用,尤其是正强化、负强化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面对一个喜欢在课堂上随便插嘴的学生,行为矫正的方法是最好的。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爱插嘴的动机就是表现自己,引起老师的注意,然而直接的、过度的批评会让学生丧失自信心,失去表现兴趣。行为矫正则引导他放弃与邻座说话、影响正常教学的表现方式,用合适的方法表现自己。
下面是对上课爱插嘴学生的行为矫正过程:
1.测定基准线。记录其上课期间随意插嘴的次数,比如45分钟内插嘴8次,以此为基准。为了保证数据准确,可选择不同的科目观察,将平均次数作为矫正前的参照数据。
2.选择强化物。通过家访、与家长约谈等形式,了解学生喜欢什么,对哪方面感兴趣。比如,喜欢老师发的红五星,喜欢看连载漫画。
3.与学生达成口头协议后,开始进行行为矫正。如果一节课插嘴的次数少于基准线1次,可获得代币券1张;少2次,获代币券2张,以此类推。5张代币券可换得1颗红五星,集齐10颗红五星,可获得《名侦探柯南》最新一期漫画。反之,如果超过基准线1次,罚代币券1张,以此类推。
当然,行为矫正也会给人一种操纵别人的印象,老师对于学生行为的调整属于操纵,医生对于患者的行为也是操纵,埃里克森就不止一次被指责操纵他的病人。对此,他的回答是,每一位母亲都在操纵她的婴儿,如此一来,婴儿才可能顺利存活。实际上,当你到商店购物时,就会在不经意间被售货员的意图操纵;当你到餐厅用餐时,得意地选择了一份上等牛排,你肯定不会想到,这可能正是侍者想要的结果。
实际上,生命原本就是一场操纵,关键在于其中的尺度。就像《发条橙》的小说作者安东尼·伯吉斯所说,彻底的善与彻底的恶一样没有人性,重要的是道德选择权。行为主义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再也不可能回到“人是机器”的时代。不过,新的理论、新的思潮是否能将人从彻底的善、彻底的恶当中拉出来,将人看作独立的、有机的、富有个性的人?在未来的社会体制中,个人能否按照自己的选择行动,还是像一个上了发条的人一样,被他人支配,没有自己的主张?这个疑问,似乎永无答案。
STORY TIME
你是否听说过电休克疗法?如果没有的话,请你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一位病人,在医生和护士的陪同下走进了一间屋子,窗户紧闭,门被最后一位护士关好,锁上。病人被五花大绑地捆在一张窄窄的单人床上,接下来,一位医生对他的太阳穴进行了少量但有力的电击,病人开始剧烈地抽搐,尽管有几个医生和护士的控制,病人还是剧烈地挣扎着,嘴里发出痛苦的哼哼声,之后病人昏死过去。
即使你对电击疗法毫不了解,想到这样的场景,一定也会感觉到恐怖吧,如果将那个病人换成你,你的心里一定喊了上千遍“NO!NO!NO!”了吧。就像人们觉得精神病人是被锁在医院的笼子里一样,人们对电击疗法的刻板印象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一节的STORY TIME,我们来讨论一下行为主义的电击疗法——电击疗法真的那么野蛮吗?
人们只是知道电击疗法的野蛮,但是真的了解它的全貌吗?到底什么是电击疗法呢?电击疗法是一种治疗严重精神疾病的方法,始于1938年,并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得到推广,适用于严重抑郁症、躁狂症、焦虑症患者。通过电击装置,让电流通过病人的大脑,使病人暂时丧失意识,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是,电击疗法的治疗机理暂时还不明确。
应该说,没有哪一个心理疗法像电击疗法遭到如此多的误解。很多人都将电击疗法看作野蛮的治疗手段。在美国、澳大利亚和一些欧洲国家,人们普遍认为电击疗法很痛苦,会引起恶心呕吐,甚至杀死大量的脑细胞;有的人则认为,电击疗法是用来惩罚那些行为不端的病人(像上一节中的亚历克斯)的。在人群调查中,只有1%的人认为电击疗法有益,其他人都用各种各样的理由来定义它的“野蛮”。
有人说,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因为人们的无知,因为不了解,有关电击疗法的教育会改善人们的偏见。事实并非如此。在一项针对医学院学生的调查中,53%的学生认为电击疗法很痛苦,32%的学生认为它有潜在的致命危险,20%的人认为它“野蛮”。正因如此,电击疗法在欧美国家一直被贴上恐怖的标签,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在1982年明令禁止使用电击疗法,违法者会被罚款或者监禁——后来这一法令被推翻。
在新闻媒介中,在好莱坞大片中,电击疗法始终被妖魔化。在电影《美丽心灵》中,纳什接受电击治疗时,整个人被绑在床上,神情紧张、满头大汗,他绝望地看着等在外面的妻子,仿佛自己即将走向死亡。电击开始后,他全身抽搐、痛苦不堪,这样的场面,每个动作传递出来的都是令人恐惧的信号。
实际上,电影中对电击疗法的描写是成为偏见的一个主要来源。从1948年到2001年,美国至少有20部影片涉及电击疗法,其中包括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飞越疯人院》和《凡夫俗子》,而这些电影对电击疗法的描写都是负面的。在电影《飞越疯人院》中,电击不仅被用来治疗濒危的病人,还用来惩罚正常人,用以维护精神病院管理者的权威。如此一来,电击疗法自然成为野蛮、恐怖的代名词。
在一项研究中,医学院的学生在看过《飞越疯人院》、《凡夫俗子》、《贝弗利山人》以及其他以电击疗法为题材或涉及电击疗法的电影后,对电击疗法的赞同度有所下降。由于这项研究没有将观看不是以电击疗法为题材的电影设为对照组,电影中传递的信息对学生态度的影响就不能轻易下结论。
当然,人们对电击疗法产生偏见并不只是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在电击疗法使用的早期,的确会给病人带来剧烈的痛苦,有时还会导致骨折、牙齿粉碎甚至死亡。不过,随着麻醉技术和肌肉迟缓剂的运用,接受电击刺激的病人已经不会体会到影片中纳什、麦克默菲经历的那种痛苦了。
如今的情况是,接受过电击治疗的病人在醒来时常常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被电击过。作为一种治疗抑郁症的手段,电击疗法已经被美国的精神健康研究所、医药协会、精神病学协会等机构认可。但作为一种临床治疗手段,即使被广泛应用,电击疗法还是引来许多争议。在学术界,人们对电击疗法的态度也存在很大的分歧。
2012年1月,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就曾组织专家,开会讨论电击装置在医疗仪器中的危险度级别。此前,电击设备的危险度分级是ⅲ级,即高度危险组。为了重新评定电击设备的级别,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进行了对照试验,将伪电击治疗、安慰剂和使用抗抑郁药物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四周后证明,接受电击治疗的控制组效果更好。但由于实验时间太短,长期的疗效如何尚未可知。
不过,专家的评估发现,电击治疗并不会造成患者认知障碍,抑郁会造成患者认知水平降低,但经过电击的患者还会有所提高。而且,电击后出现的顺行性遗忘会在两个星期后恢复。然而有好消息就免不了坏消息,专家发现电击会影响逆行性遗忘,但由于年龄、情绪、病症本身也会造成同样的影响,电击和逆行性遗忘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也无法确定。
讨论的结果是,来自各个大学的专家组成员仍然将电击装置定为ⅲ级。尽管精神病学家、麻醉学家对电击疗法充满信心,神经病学家、心理学家等还是持保守的看法,毕竟,人们对电击疗法的不了解远胜于对它的了解。
人格心理学——不知道自己是谁
心理学试图为解释人类行为找到一个统一的答案,可惜很少有人能做到。实际上,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谁提出的理论是正确的,哪个理论能够涵盖最广泛的领域,而在于这些理论怎样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从古到今,心理学家对人格分类都有不同的见解,比如被广泛使用的“大五模型”:外向性、神经质、亲和性、自律性、开放性。和人格五大模型有关的特征包括爱交朋友、亲切、焦虑、感情脆弱、信任、温厚、自律、有组织的、丰富想象力等。九型人格则将人格划分为活跃程度、规律性、主动性、适应性、感兴趣的范围等九个维度。
迄今为止,每一种人格理论都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将人格分解为不同的部分,力求全面地解析人格特质,但是并没有哪个理论能够涵盖人格的所有特征。比较而言,人格的发展过程要简单得多。弗洛伊德根据****的不同将人格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期、****期、潜伏期和生殖期,年龄截止到青年时期。可是,成年之后人格如何发展呢?还是说青年、中年、老年时,人格便不再发展了?当然,这也是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的缺陷之一。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社会陷入经济大萧条,整个社会呈现一种病态。面对动荡的社会,埃里克森在安娜·弗洛伊德的基础上,创立了新的精神分析学说。他将整个心理过程看作人格结构的重心,强调意识和现实的关系,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是自我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社会环境中,人逐渐发展成为生物、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的统一体。
埃里克森的八个人格发展阶段
年龄
特定心理危机
积极结果
消极结果
0~1岁
信任对怀疑
内在好的感觉,信任自己和他人,乐观
坏的感觉,不信任自己和他人,悲观
1~3岁
自主对羞怯
意志训练,自我培训,能做决定
积极严厉,自负怀疑,关注自我,空虚
3~5岁
主动对内疚
成功的欢乐,主动性,方向性,目的性
对深思的目标和取得的成就感到内疚
5~12岁
勤奋对自卑
能够被生产性的工作吸引,因完成工作而自豪
不适合感和自卑感,不能完成任务
12~20岁
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对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有信心,生活充满憧憬
角色混乱,没有固定的标准,感到虚伪
20~24岁
亲密对孤独
感情的共鸣,分享想法、工作和感情
避免亲密,关系淡漠
24~65岁
繁殖对停滞
能投入工作,有建立亲密人际关系的能力
失去对工作的兴趣,人际关系贫乏
65岁以后
完美对失望
有秩序感和意义感
怕死,对生活及生活中已得到的或没有发生的事情感到痛苦、失望在八个发展阶段中,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冲突。个体的任务就是解决当前阶段的心理冲突,然后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如果上一个阶段的任务没有顺利解决,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人格发展和实际生活,当然未完成的任务也可以在下一个阶段得到补偿。比如,儿童未能在5~12岁时通过完成任务克服自卑感,勤奋与自卑的冲突就会进入下一阶段,与角色同一性问题一起进入青春期。
每一个阶段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婴儿期的孩子只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动物吗?是的。但是不要以为这样就可以简单粗暴地对待他,吃饱不哭就万事大吉了。实际上,这个阶段的孩子会用哭或饿与父母进行交流,建立彼此的信任感。信任会让人敢于希望,富有理想,增强自己的力量,反之,则会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安全感。
一周岁之后,儿童对外界产生兴趣。感受到有能力、独立和个人操控感帮助儿童应对生活中的挑战。阿德勒不赞成溺爱孩子,埃里克森也是如此。父母的过度保护会让儿童变得羞怯、怀疑,对自己的能力不确定,从而过分依赖他人。
儿童进入小学后,不适应环境,对周围的人不熟悉,会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了。不久之后,他们开始和其他孩子竞争,在学习成绩,在受欢迎程度上互相比赛,想要引起老师的注意,希望获得体育比赛的胜利等。体验到成功的儿童今后会更加积极,成为有成就的社会成员;而失败的体验却会令人不适,对今后的生活和创造期望不高,甚至形成自卑感和对自己天分的低估。
青少年时期,曾被描述为“疾风暴雨”的时期。这时,年轻人开始提出问题:我是谁?如果回答成功,自我认同感就此形成,理解自己是怎样的人,接受自己的性别、外貌长相,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缺点,无条件地接受并且欣赏自己。当然,也有很多青少年不能形成自我认同,从而出现了角色的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