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学与生活
26987300000033

第33章 习惯创造生活(1)

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习惯一旦形成,它就要支配人的行为,影响人的精神面貌,主宰人的一生,要想改变它是非常困难的。得益于好习惯的人能够在有条不紊中完成任务、创造生活;养成了坏习惯的人则可能终身受其所累,付出时间和精力,甚至更大的代价。

条件反射实验——一条分泌唾液的狗

走进医院,那里的消毒水气味是否让你感到浑身紧张、手脚不适?医生身上穿的白大褂是否让你产生恐惧,甚至有逃跑的欲望?如果真有这样的感觉,那可能是这种气味或医生的衣服让你产生了联想,使得你在消毒水气味或医生的着装和过去可怕的就诊经历之间形成了条件反射。

当你听到《义勇军进行曲》在奥运赛场奏响时,你是否会感到情绪激动、心跳加速,甚至随着获奖的运动员一起激动地流泪?相信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会产生这样的反应。但当美国国歌奏响的时候中国人却不会这样。每个人在听到国歌时,都会不自觉地激起内心的爱国情绪,想起国家的历史并产生自身的使命感。这是我们从小习得的一种条件反射。

当你正在为周五晚上的学生舞会吹气球时,你看着气球随着气体的增多而渐渐膨胀起来,为什么你会眼睛眯起来,并且感到神情紧张?很显然,这是因为你习惯性地将气球的膨胀和它随时可能爆炸所发出的“砰”一声巨响联系在一起,这也是一种条件反射。

当然,这只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部分,也是经典条件反射在人类行为影响中最普通的一小部分。关于研究“条件反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的巴甫洛夫实验。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已经成为心理学历史上最经典的实验,并且对后世心理学的发展起到了引路的作用。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为心理学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尽管他并不是一位心理学家,而是一位生理学家。当他因为在消化道领域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时,心理学还是一门十分年轻的学科,在当时并不被人们看好。正如巴甫洛夫在研究中写下的一样:“如果试着走近心理科学,我们将把我们的上层建筑加在这门并不精确的学科上。事实上,心理学是否是一门自然科学,或者是否可以被看作一门科学,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值得庆幸的是,巴甫洛夫最终选择了冒险,他的研究从生理科学转向了心理科学。这对于巴甫洛夫的个人事业是一次不小的挑战,对于整个心理学的发展来说,却是一次完美的邂逅。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巴甫洛夫那条“自动分泌唾液”的狗。

如果拿出一个不相干的容器或者铃铛,狗不会对它们有任何反应,因为它们都是“中性刺激”。如果将这些物品和食物联系到一起,狗的反应就完全不一样了。众所周知,食物会引起动物的唾液分泌,于是巴甫洛夫选择将食物和节拍器组成配对,观察狗的唾液反应。

当实验助手对着狗敲打节拍器时,狗没有产生反应。当实验助手对着狗敲打节拍器,随后送上食物时,狗开始分泌唾液。于是,巴甫洛夫让实验助手重复几次这样的组合:节拍器——食物——狗。然后,将食物拿开,实验助手只敲打节拍器,这时候狗也会分泌唾液。条件反射形成。

另外,巴甫洛夫还尝试了摇铃、吹口哨、使用音叉等听觉条件作为中性刺激,实验结果证明,这些最终都可以成为条件刺激而导致狗分泌唾液。在一次以视觉条件作为中性刺激的实验中,实验助手只要在喂食前旋转一个物体,将“物体——食物——狗”这样的组合重复五次之后,条件反射便会形成。

巴甫洛夫最初设计这些实验,并不是为了研究中性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关系,而是单纯地为了研究“唾液在消化中的作用”。不过,他无心插柳的结果还是为人类行为的诸多方面做出了解释,比如说恐怖症从何而来;广告是如何起作用的;你为何会如此讨厌某种食物或者某个人;为什么有的人睡觉时必须搂着毛绒玩具……在实际的应用中,经典条件反射也帮助人们解决了很多困扰许久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狼吃羊”的问题。

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牧场主最头疼的事就是圈养的羊经常遭到狼的偷袭,从而造成牧场经营损失惨重。一开始,牧场主会采用驱除和捕杀的方式,尽可能地将牧场区域内的狼赶到远方或者干脆赶尽杀绝。虽然人们知道,这是一种充满暴力且严重破坏生态平衡的方式,却依旧不得已而为之。直到人们开始运用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原理,才最终和平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首先,牧场主会给狼一些“特殊”的羊肉。这种羊肉内部含有少量氯化锂,它是一种低毒性的无机化合物,动物摄入体内后会感到身体不适,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当狼的症状消失后,饥饿的它们还是会吞食这些特殊的羊肉。几次之后,含有氯化锂的羊肉和狼的身体不适之间形成了条件反射,最后,即使农场主将狼放入羊圈,只要它们一闻到羊身上的氯化锂味道,就会自动地远离羊群了。

在生活中,如果你惧怕青蛙或者蜘蛛或者蜘蛛这类小动物,也可以利用条件反射的原理进行矫正。将一只关在盒子里的青蛙放在你的电视机旁,当你看幽默故事或者轻松愉快的综艺节目时,看看它或者尝试触摸它。在“青蛙(蜘蛛)——综艺节目——笑声”的组合变成一个条件反射,或许你对这类小动物的恐惧就会从此减轻。如果你感兴趣的话,不妨放下手中的书,尝试着做一下吧。

行为主义的经典研究——情绪化的小阿尔伯特

吉克是一个身患心脏病的年轻小伙。天生的虚弱体质造就他思维敏感、行事小心的谨慎性格。因为他的心脏非常脆弱,即使轻微的惊吓和恐怖叫声都会让他呼吸急促,甚至昏厥。上个星期,他无法抵抗内心中惧怕的一些刺激,因为情绪过度紧张导致昏厥而再次住进了医院。

主治医师在为他做过检查之后,未发现任何器质性的异常——他的心脏很正常,虽然它一直脆弱。于是,主治医师找来精神科的好友张医生和吉克聊聊,看看他的病情发作是否属于心因性问题。张医生以代班医生的名义走进了吉克的病房,此时他的母亲已经回家准备晚饭,病房里只有吉克一个人。

张医生介绍过自己后,便坐下来和吉克攀谈起来。张医生问了一些基本的问题后,觉得吉克好像对童年时的经历刻意回避。于是,张医生问吉克说:“你在小学里最好的朋友叫什么名字?”

“肖帅吧,还是袁帅,我记不清楚了。”

“那你和他之间做过最有趣的一件事是什么呢?”

“其实,我们不是最好的朋友,只是在学校的时候有接触,平时来往不多。”吉克显得有些紧张,呼吸开始急促起来。

“那你和其他的同学呢?关系怎么样?”

张医生话音刚落,吉克的妈妈进来了。她是一个热情的女子,非常紧张吉克的病情,对治疗吉克的几位医生也特别客气。此时她突然问道:“你是什么人,找我儿子干什么?”张医生刚要解释,却发现吉克的面孔涨红起来,想要说话却憋在嘴里说不出来。当张医生正要解释清楚自己的身份时,吉克已经昏厥了过去。

张医生后来与吉克的妈妈深谈了一次,才找到吉克发病的原因。原来,吉克的妈妈一直都非常紧张儿子的病,当他上小学的时候,她就始终留心着吉克身边的朋友,生怕他们伤害到自己的儿子。有几次,吉克带着朋友回家玩,都被妈妈勒令制止。妈妈还详细地盘问吉克朋友的家庭住址、父母状况等,并且警告他们不要伤害到吉克。每次妈妈对自己的朋友高声询问的时候,吉克都会感到心脏不舒服,情绪激动的时候甚至会突然昏厥。从此,吉克渐渐失去了身边的朋友,而且甚少提及和同学交往的话题。当他长大成人后,只要涉及关于朋友的问题,吉克就会表现得情绪紧张,严重时还会突然发病。

当一位身在20世纪初的心理学家看到这个案例时,一定会按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研究来分析吉克的病症,将他的行为反应归结于无意识的本能和童年期压抑的内心冲突。然而,到了20世纪20年代,当时的心理学家却更愿意使用消除条件反射的方法来解决吉克的问题,因为那时的心理学家更相信人的情绪反应是习得的,是学习和条件反射的产物。

“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和可以培养他们的特殊世界,我就可以保证,对随机选出的任何一名婴儿,我都可以把他训练成为任何类型的人物,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和商界领袖,或者乞丐和小偷。”这段话曾经是华生最具有革命性的宣言,标志着行为主义学派的诞生。他这段话的论据正是来自一个叫作“情绪化的小阿尔伯特”的实验。

当时,作为被试的小阿尔伯特是一个只有9个月大的婴儿。他是一个孤儿,从出生起,他就一直待在医院里,医生和护士都认为他是一个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非常健康的孩子。

为了了解小阿尔伯特是否天生惧怕某种刺激,华生选择了小白鼠、猴子、狗、有头发的玩具和羊绒棉等,结果小阿尔伯特对这些物品都非常感兴趣,愿意接触它们、触碰它们,看不出丝毫的恐惧。因此,这些物品对于小阿尔伯特来说,就成了“中性刺激”。

下一步,华生要了解小阿尔伯特是否会对巨大的声响产生恐惧。因为所有人,尤其是婴儿都会对巨大的声响产生恐惧。这种恐惧可以说是天生的,不需要通过学习就会出现的反应。结果证明,小阿尔伯特被突然出现的声音吓到了,他开始大声地哭泣。

当华生找到了一个中性刺激——毛绒物品,和一个无条件刺激——对巨大声响的恐惧后,他准备建立小阿尔伯特对毛绒物品做出恐惧反应的条件反射。实验开始后,华生向小阿尔伯特呈现小白鼠,当小阿尔伯特对小白鼠感到好奇,伸手去触摸他时,巨大的锣声在他的耳边响起。小阿尔伯特因为对声音的恐惧而开始哭泣。当这个组合“小白鼠——响声——哭泣”重复几次之后,再将小白鼠单独呈现给小阿尔伯特,你一定已经猜到结果了:小阿尔伯特对小白鼠产生了恐惧,他开始号啕大哭,并且试图远离小白鼠,逃到安全的地方去。

运用条件反射的原理,我们还可以这样分析故事中的吉克。当他年幼的时候,有关朋友的事情都是开心的、令人愉悦的,可是每次妈妈出现后不是警告就是怒吼,使得吉克心情糟糕、血压升高、情绪紧张,甚至心脏病发作。每次交朋友的时候,妈妈都是这样的反应,最后使得吉克对童年期的朋友形成了条件反射,即“朋友——妈妈的警告——情绪反应”。

其实,人们的很多行为都是后天经过条件反射形成的,但是这些条件反射当中,有的是有利于心理发展的,有的则会给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上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听到一首老歌,你会感到忧伤落泪;春天来了你会感到愉快;求职面试却会让你感到紧张;在众人面前演讲则被你看作是一件备受煎熬的事……

在小阿尔伯特的实验中,被试小阿尔伯特则完全成为这次实验的受害者。根据心理研究的道德标准,华生的做法是严重违背心理学家的道德操守的,而在他做实验的时候,完善的伦理道德标准尚未形成。

后来,华生曾经试图通过解除条件反射的方法让小阿尔伯特摆脱对毛绒物品的恐惧,可惜那个时候他已经被人领养,离开了医院。我们可以想见,小阿尔伯特将一直受到这种恐惧的困扰。当他五岁的时候,如果有人送给他一个维尼熊玩偶当作生日礼物,他可能瞬间由高兴转为大哭,在场的人包括他自己却完全不知道原因。在当这个孩子长成了大人,他可能一辈子都不理解自己为什么会害怕毛绒物品,却需要时刻忍受着因为这种恐惧带来的不便。

广告效应——生活中的条件反射

在媒体飞速发展的21世纪,商家在经营产品的时候,不仅要在产品质量、销售服务上下足心思,在产品宣传上也是绞尽脑汁地出新意、争眼球。广告业正是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下催生出来,将产品连同流行歌曲、影视明星一起打包送到了观众的面前。

在各式各样、铺天盖地的广告中,最常见的现象就是明星与产品的结合,即产品代言。商家会利用当红影视明星的影响力,让观众在关注钟爱的演员、歌手的同时,关注到产品的信息。这一做法,运用的正是经典的条件反射原理。

一首《荷塘月色》让原本红火的歌唱组合凤凰传奇又火了一把。与他们以往的歌曲风格不同的是,这一次的词曲和配乐都选择了“中国风”的风格,笛子和古琴配合着淡淡的吉他拨弦,少了大漠草原的粗犷豪放,却多了一份江南水乡的清新雅致,词曲相和,营造出一种静谧清凉的氛围,仿佛月光和荷塘就在眼前。

众所周知,《荷塘月色》这个名字取自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散文。散文中用细致的笔触描写了一幅“月下荷花图”,在作者抒发心中烦闷的同时,也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了朦胧月下的池塘美景。歌曲《荷塘月色》抛却了散文的立意,将鱼儿和荷塘的意象写成了一对痴缠相守的恋人,虽然内容不同,却保留了散文中典雅、诗意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