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学会选择舍得放弃
26989200000009

第9章 给心灵洗个澡(8)

一个人结交什么样的朋友,对自己的思想、品德、情操、学识都会有很大的影响。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贤则聪,近愚则聩。”古代名人很重视对朋友的选择。孔子曰:“君子慎取友也。”也有人说:“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见《荀子·大略》)。品德高尚的人,历来受人推崇,也是人们愿意结交的对象。而品德低劣的人,却常常被人所鄙视,极少有人愿与之结交,当然也不排除“臭味相投”的“朋友”。实际上,每个人不管自觉或不自觉,他们交朋友总是有所选择的,他的择友总是有自己的标准的,明代学者苏竣把朋友分为“畏友、密友、昵友、贼友”四类,如此划分便可明白:畏友、密友可以知心、交心,互相帮助并患难与共,是值得深交的;那些互相吹捧、酒肉不分的昵友,口是心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有利则来,无利则去,还可能趁人之危损人利己的贼友,那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结交的。

都说朋友志同道合,情趣相投,这可以作为择友的一个标准,志向不同,情趣有变,友谊不可能长久的,早晚分道扬镳,“管宁割席”的典故就是个例子,管宁热衷读书做学问,而华歆则热衷于官场名利,两人缺乏做朋友的共同思想基础,割席而坐是可以理解的。人类普遍存在着一种“趋同”的心理现象。有一个心理学实验说明了这个现象,心理学家让十几个素不相同的人呆在一间屋里,不与外界交往,只让这些人相处。几天后发现,有共同爱好和追求者大都成了朋友,而没有共同爱好和追求者则形同路人。

选择朋友要选品德高尚、心胸宽广者为宜。孔子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墨子有更形象的比喻,他把择友比作染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而已而已为五色,故染不可不慎也。”也许你说自己“抗腐性”强,那为什么不“择善而从之”,反而自讨苦吃呢?与高尚的人在一起,你也会感染上他的气质,何乐不为呢?

“朋友多了路好走”,朋友多——好朋友越多,我们受益越多。学无止境,学问再大的人也有不懂的东西。孔子还谦虚地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圣人尚且如此我们在结交朋友时,也可尽量选择有学识的人,忘年交的存在原因也许正在于此吧。当然,对朋友也不能求全责备,自己本来就是不完美的,朋友又是双向的。如果人人都要求结交比自己有学问的人为友,那么到头来只能是谁也没有朋友。正所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朋友相交贵在有所补益,有所予有所取才是“交往”。

古人的交友择友之道,我们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抄照搬,也不要为其所拘束,对友人过于苛刻,择友的标准各有不同,也应该从个人实际出发,慎重选择,急来的朋友,去得也快,所以朋友可广交,不可滥交。

47.善从师,而不强为人师

宁拜人为吾师,而不强行为人师。为我师者,敬之;强为人师者则贬之。

孔子曰:“三人行焉,必有吾师。”这句话说得非常适当,人毕竟各有所长,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智慧和经验阅历也会各有不同的,人品及道德也会有高低之区别的,社会成就及事业都有高低之别的。因此每个人都应在合适的范围内,寻找能弥补自己弱点及不足的地方的老师,以给自己的智慧以更大的启发,这样对自己的不断成长,对自己事业的早日成功都是有很大价值的。毕竟,每个人从启蒙老师开始,都已拜了很多老师,当然从广义上说,只要能帮自己的忙,能使自我有进步者都可称谓吾师。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不断拜人为师呢?因为我们需要成长,需要不断发挥自我的潜能,去实现自我价值,而老师的经验及智慧又是我们尽可能赶超别人,尽快实现自我的捷径。另外,拜人为师,除了增进自己的成长之外,还可以增强对方的优越感、自尊心及虚荣心。使对方的这些人类基本的心理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这样,也许你就会明白当一位教师在执教65周年时,当他满头银发而桃李遍天下时,他是何等的得意与满足!

但是,在人生之中,强为人师,好为人师却并不是一件好事。在这里好为人师我们指的是一些人放不下小学生的架子,而喜欢当别人的老师、喜欢指指点点而无所顾及,喜欢指责别人的过失及错误,不顾具体的实际情况而大谈自己当年的经验,一说起话来就是:“想当年,我怎么怎么……”拿自己的经验吓唬人,给人表面上以一种师者的身份来自居,其实,真正心服口服他的人却很少,甚至没有。因为这种人实际上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

追求优越感是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的事。不论是强者还是弱者,不论有没有资格能成为老师的人,都想让别人承认他,都想追求一种超过别人的优越感。而你一旦想好为人师,这就给别人的优越感降低了一节,给他的自尊心泼了一瓢冷水,这样会造成对别人生存的威胁。从人性上来讲,他会本能地保护自己而坚决抵抗你,排斥你的出现。另外,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尊,都有一个自我。当自我受到否定时,人体内会自动产生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将自我包得严严的,以防止你的入侵。因此,似乎你的说教,也没起到任何作用,这种损人而不利己的事件你何苦去干它呢?

尤其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也许我们常常是出于友善、出于热心,而特意给别人更多的指点和帮忙,但我们得到的回报却是冷漠甚至讥讽,人们总是认为你的热心的为人师,本就是对他的智慧及能力的一种否定,他才偏偏不会按你的指点去干工作,甚至他还会认为你是在和他一起抢功劳。总之,他是不会领你的好意,这也会令人产生很大的失落感和不满。这何苦呢?你不去这样做不就得了吗?

如果你在特定的情况下非好为人师不可,我还是建议你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注意你和你建议对象间的关系。除非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之上,而且关系颇为密切的知己朋友,其它一般的朋友或同事最好不要这样直接指责或建议对方。因为只有你俩关系密切,他才不会把你当成外人,才有可能认为你是为他的好才这样做的,才有可能从听你的建议,否则,一般关系的人总会建立起他的自我保护机制而与你抗衡,使你的指责和建议成为白费。

注意你的身份及社会地位,如果你在家中是长辈或享有德高望重的社会地位,那么你的建议或指责便会很有份量,其他的人也会考虑到若自己不听会招致什么样的严重后果,他会慎重考虑而后行事的。如果你不是某方面的权威也没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这时候就不要发言,万一对方听不进去,他还会以秽语辱没你的身份,冷嘲热讽你的人格甚至日后有些小人还会打击报复等等。所以最好应着量自己的身份和社会地位而后开口。例如,在等级森严的公司里,职员最好不要找经理或老板的毛病,要绝对服从上司的计划,否则你的处境将是很危险的,万一被印上一个“欺上”的坏印象,将是很难再有所改变的。

注意你的建议的内容。其内容可以是工作方面的,也可以是生活方面、处世方面。但千万不要涉及对方的私生活及隐私方面。因为拥有个人隐私已被看成个人权力的高级形式,尽管中国人以前不是很注意这方面的问题,但近年来,由于随着个性解放的发展,中国人已对隐私观念深入人心了。他们把隐私看成神圣不可侵犯的至高权力,一旦你触及了对方的隐私,我想肯定要吃官司的,所以要尽量不触及对方的私生活及其个人隐私为最好。

注意你的建议和指责的方式及当时的情景因素。这种方式你尽量要委婉含蓄,尽量不直来直去,因为直语更易伤人,用比喻的方法或委婉的规劝则给人以尊敬的感觉,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谆谆善诱,而不是出口疯语,生硬直板。注意当时的环境,不要在广庭大众之下提出建议或批评,要选择一个时机,最好是两个人坐下来,私下交流意见,这样会更好。

总而言之,最好去拜人为师,而为人师时是记“人微言轻”,没有一定的身份和地位最好谨慎行之。

48.聚散都是缘,路要自己走

化缘而来,随缘而去,聚散乃人生常态,有缘成为同路人,到站各自奔东西。

古人送别到十里长亭,到灞陵。如今,突然觉得人生处处布满驿站,一挥手,便成别离。”

自小,每年分班或毕业典礼都像大祸临头。不断结交的好友又不断失去。上大学时,老同学写来信,读了深有感憾。他说,回顾同窗三载,从前后桌到左右班,再到现在两个学校、两个城市,距离越来越远,而朋友也越来越“老”了,其间的几句玩笑也成了我们仅有的谈笑了。可不是吗?相聚的日子太长,很容易变得平淡,正像那歌中唱的: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得太慢,你总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却各奔东西!

朋友在分开之后,冷暖自如,久别重逢,似乎有了机会倾吐无边的感慨,却往往不知从何说起,于是只有数句寒暄,加上搜肠刮肚的几个并不可笑的身边奇闻轶事。多年不见的朋友,再见面时,觉得彼此都有一点不同了。有人有了一双悲伤的眼睛,有人有了冷酷的嘴角,有人是一脸的喜悦,有人却一脸风霜,岁月沧桑都隐隐约约地写在每个人的脸上。

人生像划船,一降生,你便上了家庭的这条船,父母兄弟由不得你挑选,长大了,学校又是一条船,同学们相助相帮,朝同一目标努力;毕业好似船靠岸,你有你的理想,他有他的打算,我有我的观念,尽管友情难舍仍免不了道声“再见”,以便各自选择喜欢的其它船,就这样一直划下去。

其实,人生的路要每个人自己去走,谁也代替不了谁,正像这“路”字,一半是“足”,意思是要脚踏实地,一半是“各”,代表各人有各人的走向,有所往,有所返,有所聚,有所离,有所予,有所求,全在这路上。不舍与伤别是始终不能改变的,但是有些是改变了的。随着年少的远去,知道长相忆比长相聚更为可贵,学习不是虚度光阴和情感。这样,作别之时,没必要把气氛装点得很悲壮,阴晴圆缺,前有古人后继来者,何必哀哀戚戚,儿女共沾巾?“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知交零落是人生常态,能够偶尔话起,而心中依然感到温存,就是好朋友,再者“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让我们潇洒的挥别,留取彼此的美丽,放在心里。

人说贾宝玉多情,“多情自古伤别离,所以喜聚不喜散”。林黛玉深情,不喜相聚,她的理由是聚时欢乐,散后尤其冷清,所以,不如不聚。要想不聚,正如人生一世无悲无喜,恐怕不够深刻,何况,谈何容易?

路还是要自己走,聚散且随缘吧!

49.悲观也是福

乐观的人往往忽视潜在的危机,因得意而忘形。而悲观的人却常常能考虑到事情最坏的结局,因知足而常乐。

“塞翁失马,焉知祸福。”这已经是深为人知的一条道理。古人说:“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就是说的这个意思了。

就我个人来说,对于这一点也许有一些更深的体会。“悲观”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具有贬义色彩的词,但我,却又偏偏对它情有独钟。我觉得,我现在的快乐的心态无一不是源自我悲观的认识。

记得多年以前,我第一次在公园里看见走江湖的人玩把戏,那个人油嘴滑舌,手脚却十分利索,飞快的把几个胡桃壳搬来搬去,然后问四周的人说:“哪一个空壳子下面有一颗豌豆?”当时我对世上的坏事虽毫无所知,但却忽然提高嗓子说:“说不定都没有。”

那个人狠狠地瞪了我一眼,然后又把我咒骂了一顿。“各位父老乡亲们,”他说,“这个小鬼啊,你们看着吧,将来一定是个哭丧鬼,悲观主义者。”

那时的我还不知道什么是悲观主义者,后来查字典,才知道那个人讲的一点都不错。字典上对悲观主义者是这样解释的:“凡是都往坏处想,总以为结果一定不好的人。”这正是我的写照。我可不是存心要悲观,而是天生的悲观。如若抛开悲观主义者和乐观主义者在字的褒贬含义上的区别不谈的话,我倒觉得:我们这些悲观主义者过的日子,比起那些乐观主义者要高明多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在通常的情况下,喜听好消息,排斥坏消息是所有人共有的心态。可是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居八九。对于乐观主义者来说,十件事中倒有八九件是事与愿违的。而对于一个悲观者来说十件事中倒有八九件是意料之外的好事。从这一点来看,悲观主义者生活着要比乐观主义者快乐得多。

比方说,我每次坐飞机,口里就不出声地念念有词,黯然向世界告别,自信这一次一定劫数难逃。每次送朋友上飞机,我也有同样的感觉,总要恋恋不舍多看他们一眼,内心觉得这次不是生离就是死别了。这有什么高明呢?咳,你不知道,他们平安到达目的地之后,我心里该有多么高兴!自己下了飞机,是多么的欣喜若狂!

乐观主义者从不会想到会灾难临头,而悲观主义者却时时都在想。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种天昏地暗的思虑,迟早一定有好处。有事实为证。我住在乡下,离城有几里路,心里觉得早晚家里会失火,烧得精光。我常常揣想火是怎样着起来的:烟囱的火星可能使屋顶着火,电线可能走火……一旦失火,我怎么办呢?是晕过去?还是拔腿就跑?我知道,失火时一定会张皇失措、丑态百出,即使大难不死,亦无颜再见江东父老。

事有不幸,12月的一个早晨,油桶漏油,房子果然失火了。当时我临危不乱,我的一举一动皆有条不紊。我打电话通知消防队,把车子开出烟火弥漫的车房,接上花园浇花的水龙头,一边等消防车,一边自己救火。对此,家里的人至今还津津乐道,乐观主义者绝不会这样准备有素,说不定还会站在那里发呆呢?

事情就是这样,我悲观,所以很多不如意之事也在意料之中,也就不觉得很沮丧;倘若一旦有超乎想象的好事发生,虽然可能对于乐观主义者来说只是很一般的结局,但对我,则是天外飞来的鸿福,心里受用之极。

有人说:“悲观主义者心里好过的时候觉得难受,因为害怕期望过高,失望也重。”这话也许不错。不过我觉得,我的悲观主义使我知足常乐。我看见许多人,一心只往好处想,等到时运不济,就怨天尤人,这时我心里就觉得舒畅,对于我的悲观主义,我可是乐观得很呢。

50.行事不可纵容

与人相处,拥有美德固然受人夸,一旦你稍有不慎,不能以你的美德给人以好处时,别人就会暗暗怪你,你活得多累。

看过三毛小说的人都会知道,三毛到美国留学,是带着东方女性的美德与一群杂色人种共处一个宿舍,三毛初来乍到,为了能早日融入这个集体,每天都早早起床,坚持扫地清理“寝务”,西洋女也真散漫得可以,回到寝室,衣服鞋袜乱放乱扔,每天起床,被子掀在一边,黑的红的在脸上抹了一遍便扬长而去,于是三毛便成了西洋“女佣”,一段时间将寝室收拾得井井有条,“碧眼高鼻”看着一室整洁也都着实称赞不已。

可是有一次三毛病了,一身疲惫也懒得整理清扫。一群西洋女轻歌曼舞回来,看看房间纷乱样子,于是纷纷指责起三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