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天读懂世界五千年历史悬案
26993200000017

第17章 文化魅影——璀璨华彩文化溯源(8)

农夫将这件事告诉了村中的传教士,传教士立刻跑去察看。法国驻米洛斯岛的领事布莱斯特也知道了此事,立刻去到那里。在洞穴里,他见到了一座6尺高的大雕像,两座较小的雕像,以及许多已经破碎不堪的雕像。

当时希腊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如果一个人幸运地发现了一件有价值的古代雕刻品,他不仅有权据为己有,还拥有在民间市场上买卖的权利。所以,如果发现一件珍贵的东西,就等于获得了一次发财的大好机会。根据这个规矩,法国领事布莱斯特立刻向农夫表示,他愿出高价收买雕像。领事回到大使馆后,立刻写信给君士坦丁堡的上司报告这件事,同时请求批准汇来收购款。但是,君士坦丁堡的上司毫不重视这件事,过了两个月还没有回信。

波托尼斯眼光短浅,只想尽快拿到现款,就暗中和一个叫都尔费的法国人接洽,想把雕塑中那座较大的雕像单独出售。都尔费辗转找到君士坦丁堡法国大使馆的秘书马赛留斯伯爵。法国大使馆命令马赛留斯亲自到米洛斯岛,要他不惜任何代价购到这座希腊的古雕刻。可是,势在必得的大使抵达米洛斯岛后,事情已发生了变化。

雕像在发现之初就因为她的美而名声在外,所有的人都想得到这件艺术珍品,连希腊王子听说后也想拥有它。就在农夫与法国人接洽期间,看过雕像的传教士接受希腊王子的委托,商谈购买雕像。传教士动作迅速,已经把价钱谈好,只等着现金一交,就将雕像运到一艘土耳其货船上,立刻运走。

马赛留斯伯爵抵达米洛斯岛后,了解到传教士与农夫已经私下交易,提出强烈抗议。他认为,雕像已经允诺卖给都尔费,不能再转卖给其他的买家。接下来,马赛留斯让法国军舰开进港口,阻止土耳其货船驶出;另一方面,还向米洛斯岛当局投诉,请求得到司法支持。

就这样,美神维纳斯雕像的归属问题,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结果可想而知,米洛斯当局依照旧例,宣判马赛留斯胜诉。就这样,维纳斯雕像名花有主,事情似乎可以告一段落了。

但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运送雕像的土耳其货船水手和法国水手不知因为什么原因,竟然发生了大规模的冲突,100多人参加群殴,情势异常严重。

停泊在米洛斯岛的法国军舰舰长力劝布莱斯特赶紧收购。布莱斯特不敢贸然行事,再次打电报回国,希望批准汇款以便收购。同时,为保证万无一失,布莱斯特和波托尼斯签订合同,要求在法国政府正式命令未到达之前,雕像不能卖给别人,布莱斯特拥有优先购买的权利。

在雕像发现的第三天,法国军舰“拉雪夫莱特号”曾抵达米洛斯岛,麦特雷尔中尉和候补军官杜蒙·杜维尔二人就在这一军舰上。但是他们所在的军舰没有运输雕像的设备,否则二人可以立刻购买下来,运回国内。

此时,英国当局也听说了此事,立即派出了开赴米洛斯的军舰,想抢先买下雕像,运回英国。

就在各方都蠢蠢欲动的时候,法国船只“列斯达佛都”号抵达米洛斯港口。代表法国公使前来的马赛留斯到达米洛斯岛后,马上和布莱斯特会面商议。然后,拿着布莱斯特最早和农夫所签的合同,以约550法郎的价格购得了这件称得上是无价之宝的艺术品。

1820年5月25日,马赛留斯将雕像和若干残片一起装载在“列斯达佛都”号上。第二天,这只载着断臂美神维纳斯雕像的船,离开米洛斯岛,前往法国。马赛留斯在船上写好目录,把雕像上下半身,头发上部,左足的一部分,握苹果的手掌,不完整的胳膊上部断片,以及三根石柱等,都放置在中间甲板上的船舱内。船经罗德斯、塞布德斯、萨伊达、亚历山大利亚、雅典等地到达斯弥尔奈。维纳斯雕像在这里又被装到“拉利翁奴号”上,并于10月24日到达君士坦丁堡。

1821年2月中旬,经过漫长的旅程,维纳斯雕像最后到达了巴黎,并收藏于卢浮宫博物馆。同年5月1日由里维埃尔侯爵在阿波罗厅呈献给法国国王路易十八。

这件稀世珍宝,最后终于如愿落入法国人手中。

狮身人面像的鼻子哪去了?

到埃及旅游,如果不去看金字塔,就会有入宝山而空手回的感觉。提起哈夫拉金字塔,或许有人不知道,但是提起狮身人面像,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挺立在人们面前的这座狮身人面像确实气宇不凡,它高22米,长75米,脸宽5米,鼻长2米,耳长2米,头戴“奈姆斯”皇冠,额刻“库伯拉”圣蛇浮雕,下颌长须直垂。狮身和人面都被刻在同一块巨石上。

在古代神话中,狮身人面像是巨人与妖蛇所生的怪物:人的头、狮子的躯体、鸟的翅膀,叫做“斯芬克斯”。那么,为什么埃及法老胡夫,会在自己的陵墓前雕刻硕大的狮身人面像呢?

据传说,当年建造金字塔时,这里是采石场。采石工们把场内上等坚硬的石块开采来建造金字塔,但中间有一大块岩石因含有贝壳之类的杂质,结构松散,故弃之不用。金字塔竣工后,采石场上便遗留下一座小山。国王前来工地巡视自己未来的陵墓,见此山挡在塔前,颇不雅观,龙颜顿时不悦。天才的设计师从古代的神话和山的外形中汲取了灵感。别出心裁地把小山雕琢成哈夫拉的头像和狮子的身躯,把人的智慧与狮子的勇猛集合于一身,于是狮身人面像就产生了。

无论传说如何,哈夫拉总归是给后人留下了一件千古不朽的造型艺术品,它是世界上最古老和最大的一座狮身人面像。

当然,有关狮身人面像的传说还有不少。

狮身人面像的两脚中间有一个石碑,上面刻着一个故事。在十八王朝的时候,就是3500年以前,这里全部被沙子掩埋,人们已经看不到雕像。100年以后,一个王子在这个地区打猎,休息的时候就刚好坐在狮身人面像旁边,当然,那时候看不到狮身人面像。他睡觉的时候梦见狮身人面像对他说:“你如果帮助我把我身上的沙子拿掉,我会帮助你做埃及法老。”于是这个王子一醒过来,就赶快派人清理掉了埋在狮身人面像身上的沙子。王子后来做了法老,就是图特摩斯四世。

后来的古埃及人认为这个狮身人面像是埃及人的守护之神。

但是,人们会问,几千年岁月的流逝使斯芬克斯的模样大变,额上的圣蛇和下垂的长须不知去向,这可以让人理解,但是为何就连面部中央的鼻子也失踪不见了?

因此,关于相貌的变化,就流传着各种带有感情色彩的传说。

说法之一:大规模修筑金字塔使广大人民愤恨不已,纷纷发动起义暴动,斯芬克斯成了人们的出气筒,它的胡子、鼻子就是那个时候被工人们敲掉的。

说法之二:500年前,狮身人面像曾经被埃及国王的马木留克兵(埃及中世纪的近卫兵),当作大炮轰射的“靶子”,也许那时已经负了“伤”,鼻子挂了“彩”。

说法之三:古埃及人在法老的威胁下,被迫向斯芬克斯低头朝拜。一些反对偶像崇拜的勇敢者用镐头破坏了它的面容。

关于狮身人面像的鼻子还流传着与拿破仑有关的一个说法:1798年拿破仑入侵埃及时,趾高气扬,许多人拜倒在他面前,当他来到吉萨金字塔群,唯有斯芬克斯雄视东方,毫无低头称臣之意。拿破仑大怒,他下令炮轰狮身人面像,结果拿破仑的士兵把狮身人面像当作练习的靶子,狮身人面像的鼻子就在试射中给轰下来了。

还有一个记载是这样的,拿破仑占领埃及后,为了寻找斯芬克斯身体下宝藏的洞口,命令士兵到处挖掘,可是士兵们挖了多日依然没有找到进入宝库的洞口,于是恼羞成怒的拿破仑就命令他的士兵们用大炮猛轰斯芬克斯像,所以把狮身人面像的鼻子给轰掉了。

实事求是地说,关于拿破仑的这两个说法都不真实,拿破仑虽然是入侵者,但是从他留下的日记和回忆录来看,拿破仑并非只是一介武夫,只会莽撞行事。他从小对历史感兴趣,是一个对科学文化非常尊重的人,在他的军中流行一句话“让学者走在队伍中间”。而且他本人也是一个学识非常渊博的人,青年时就是数学、历史,以及其他自然科学的高才生。他对埃及文化的研究不亚于当时的着名学者。1798年率兵出征埃及时,他带了一支近200人的科学艺术考察团,这个由历史、数学、建筑、语言、考古等方面的学者组成的队伍,为的就是要研究埃及的历史文化。试问一个对文化如此尊重的人又怎能做出这等亵渎之事?

后来,科学家经过一番详细的考察后,给出了自己的结论。

其实,使狮身人面像遭到严重破坏的罪魁祸首是大自然。哈夫拉金字塔处于埃及西部,强烈的风暴裹挟着大量的砂石,不断地击打金字塔,砂石击打的力量很大,频率很高,以至于狮身人面像曾多次被沙漠完全吞没。18世纪拿破仑到这里的时候,沙子已经淹到狮身人面像的脖子了,一直到19世纪末的时候,埃及才大力整顿这些流沙,前后共花了70年的时间,清理掉了狮身人面像周围的沙子。那时石像的鼻子已经被破坏掉了。

此外,哈夫拉金字塔处在沙漠中,昼夜温差非常大。热胀冷缩,石头破裂也会使狮身人面像的鼻子遭到破坏。

还有一个原因不可忽略,那就是狮身人面像的石料本身就是质地非常松软的石灰石,它不可能像金字塔那么坚固。长年累月的日晒雨淋,加上埃及西部强劲的沙暴袭击,不受损伤,那才怪呢。

纳粹为何使用“卐”作标志?

2000年,一位英国记者乘坐飞机经过距离柏林110公里处的波兰亚斯沃小镇时,发现丛林中有用树木组成的“卐”字这一法西斯标志。这个标志是由48棵与丛林中不同树种的树有规则的排列组成,长度和宽度均为60米,线条分明,标志明显。这48棵树都是落叶松,周围长满四季常青的针叶松。春夏两季它们没有区别,但每到深秋和初冬,落叶松的叶子逐渐变成黄色,一个黄色的“卐”字符号便凸显出来了。据查,这是在希特勒活动猖獗时,一个法国乡下的土财主特意栽种的。

照片在报纸上一刊出,立刻引起许多国家的强烈反对,尤其是遭受过法西斯德国侵略的国家,更是言辞激烈。强烈要求法国政府立即将其铲除。法国的法律也不允许在公开场合展示纳粹党标志,所以,这个标志被铲除了。

这一颇具神秘色彩的“卐”字符号一经出现,又引起了世人对于纳粹余孽死灰复燃的担忧和关注。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疯狂的纳粹党徒正是聚集在这一旗帜下干尽了坏事。排犹运动、入侵别国、惨无人道的屠杀,这些痛苦的记忆仿佛挥之不去的梦魇远远还未淡出人们的脑海。

那么,纳粹“卐”字符,到底有什么含义?

其实,在人类文化史上,“卐”与“卍”作为符号,很早就出现了。希特勒只不过是窃取了这个符号,将之演化成“卐”用作纳粹党徽。

许多上古时代的部落都有“卐”的符咒,比如古波斯、古希腊、古埃及、古印度、特洛伊都出现过这个标志。在原始先民的眼中,它是太阳或火的象征,代表光明。

东汉时期,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卐”的标志也传入中国。佛教梵文读音为“室利踞蹉洛刹那”,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吉祥海云相”,也就是呈现在大海云天之间的吉祥象征。这个标志画在佛祖如来的胸部,被佛教徒虔诚地认为是祥瑞的符号。当然,中国佛教有众多的分支,在不同的时期对这个标志的理解也不相同,北魏时期译为“万”字,唐僧玄奘译成“德”字,认为只有德字才能显示出无上的法力。

“卐”其实有两种不同的写法,一种是向右旋,—种是向左旋(“卍”)。中国的佛教都是向右旋转,因为佛教中认为右边是比较吉祥的。

两河流域发掘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了5500多年前的彩陶,其中象征生育的女神陶像,肩膀上就有“卐”字标记。距今4000到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马家窑文化,也发现了130余种刻画符号,其中就有“卐”字,不过学者研究认为,这个符号不过是先人随手画出。欧洲进入中世纪之后,“卐”字符号成为装饰性符号。在早期基督教艺术和拜占庭艺术中,都可见到它。

另外,在世界的其他地方,比如波利尼西亚、南美洲和中美洲、北美洲的纳瓦霍印第安居住区,也都出现了“卐”和“卍”的符号。纳瓦霍印第安人以“卐”象征风神雨神。早期日耳曼民族共有的神托尔,是个雷神,“卐”是他的槌子。

希特勒又为什么选用近似的“卐”作为纳粹标志?它到底有什么玄机呢?

第一种说法认为这个标志是根据纳粹党的党名拼音设计出来的。纳粹党翻译过来就是国家社会党,在德语中“国家”和“社会”的拼音开头都是“S”,在设计标志时,设计师无意中看到两个“S”交错重叠在一起,形成“卐”字形状。而且在日耳曼民族中,这个标志是雷神的锤子,象征意义也非常的好。20世纪20年代,在为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党设计党旗时,希特勒选择了红底白圆心,中间嵌一个黑色“卐”字的设计。希特勒对这个设计非常满意,认为“这是一个真正的象征”。他在《我的奋斗》一书中说:“红色象征我们这个运动的社会意义,白色象征民族主义思想。‘卐’字象征争取雅利安人胜利斗争的使命。”后来,希特勒还为他的冲锋队员和党员设计了“卐”字臂章和“卐”字锦旗。1935年9月,它成为第三帝国的国旗和徽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