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天读懂世界五千年历史悬案
26993200000019

第19章 文化魅影——璀璨华彩文化溯源(10)

在1950年5月,警方又逮住一个叫希姆尔的人,在他隐藏的一个寺庙的箱子里,警察发现了500多万元的美钞及金条。他承认这是史坦弗·佛罗列屈叫他保管的。随后,警方终于逮捕了史坦弗·佛罗列屈,但不论是他本人还是希姆尔都拒不说出上述财宝的地点。

根据对纳粹档案的整理,纳粹多年来掠夺的财富,经过秘密的埋藏,形成了八大宝藏区,最为着名的有:希特勒金库、大德意志之宝、隆美尔藏宝、墨索里尼东林宝藏等,多年来,一直有人在根据这些线索,不断地追寻。

以希特勒名字命名的希特勒金库,早在1938年就开始修建,有一个很吓人、很响亮的名字叫“狼穴”。根据二战后抓到的纳粹分子交代,“狼穴”是建在波兰地下的,里面有一座造币厂和一个存放黄金、白银、珍宝的银行。里面的财宝价值惊人。所有的人都知道它的存在,但是到底在什么地方,谁也说不清楚,因为所有的建造人员,在完工之后,都被灭口了。

二战结束后的十多年中,不论是攻入柏林的苏联人还是“狼穴”所在地波兰,都有人在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寻找它。但是,没有人找到。

另有传说称,最大的“纳粹宝藏”在捷克。

1945年5月,当欧洲的战事接近尾声,苏军就要攻入柏林时,希特勒不愿将多年来掠夺的大量宝藏拱手送给苏联军队,就紧急下令将装有贵重物品的木箱,就近藏在各个隐秘地点。

根据当时留下来的材料分析,位于捷克首都布拉格以南24公里的斯捷霍维采的一个废弃矿井里,埋藏着纳粹最大的一处“纳粹宝藏”。

据被俘的纳粹军官回忆,在那处废弃矿井里埋藏着大量纳粹抢来的黄金和珠宝,以及许多来不及销毁的纳粹绝密文件,在矿井工作的囚犯全部都被处死了。

二战结束已经半个多世纪了,有关纳粹宝藏的数量和隐藏地点仍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木乃伊“集体出土”的神奇经过

许多人都认为埃及是个神奇之地,“埃及”两个字就象征了“神秘”。而它也不会令人失望,总是隔三差五地带给人们惊喜。

埃及文化部长胡斯尼在开罗向媒体宣布,考古学家最近在位于巴哈里亚绿洲(在开罗西南方向约300公里处)中的金木乃伊谷中又发现了20具被黄金包裹的木乃伊。胡斯尼表示,到目前为止,专家们总共已在该地区发掘出了234具木乃伊。

其实,2000年埃及考古工作者在木乃伊谷地中,就发掘出土了102具身上裹着黄金的木乃伊。

这一重大考古发现的开始,还有点喜剧色彩。木乃伊谷地的一名保安人员骑着骆驼在周围巡逻,突然骆驼的一只腿陷入地下,他差点被摔下。保安跳下骆驼后仔细观察,原来此洞是古墓顶上的通气孔,他用随身携带的手电筒往洞里一照,看到了耀眼的金光。此事通报给埃及文物局后,埃及考古学家开始对古墓进行初步发掘,结果竟发现了200具保存完好的木乃伊。

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秘书长贾卜拉介绍说,身裹黄金的木乃伊共有102具,是在一个古代墓群中的7个新墓中被发现的,其中多为30岁至40岁的中产阶层百姓。据考证,这些木乃伊的年代为公元前500年左右,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另外,这次挖掘还发现了古埃及26王朝时期一个装在人形石棺中的“绿洲统治者”的墓穴。古墓的造型独特,进入墓口后,正面是一拱顶小厅,顶部绘有色彩艳丽的图案。穿过小厅,是一个从岩石中开凿出来的呈四方形的殡葬室,室内有一个巨大石棺,棺盖上刻有“绿洲统治者”字样。这名“绿洲统治者”的尸体已腐烂得所剩无几。他躺在一副石棺里,这副石棺的外面还有另一副石棺,石棺上都刻满了护身符。在墓穴四周墙壁上刻画着这名统治者的生平活动,此人的地位和尊严堪与埃及法老相提并论。

管理埃及文物出土发掘的机构对外宣称,这次重大的文物考古发掘是在哈瓦斯博士的主持下进行的,哈瓦斯博士拥有丰富的考古发掘经验,在过去主持过多个重大陵墓的发掘,他因为在陵墓保护工作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被称为“金字塔守卫者”。

哈瓦斯在接受美国传媒业巨头“福克斯”公司采访时,心情激动地说:“对木乃伊谷地的发掘进行到现在,发掘小组已经发现了11座墓地,这11座墓地保存得相当完好,没有任何盗贼破坏或搬动的痕迹。11座墓内的木乃伊也保存得相当完好,从木乃伊发掘伊始,这种情况都是比较罕见的。”

哈瓦斯说:“在以前的考古发掘过程中,在同一个地方,如果发现一具木乃伊,那就是相当大的考古成就了。可是,现在在木乃伊谷地的考古发掘,几乎每隔一小时就能发现一具木乃伊,而且还是保存得如此完好的木乃伊,墓地的规模也很大,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哈瓦斯在主持挖掘工作结束后,捐出5具木乃伊在木乃伊谷地附近的博物馆中展出,其余的木乃伊在科学家做过研究后将会放回墓中,“我们要让死者重获宁静,墓地将被重新关闭起来。”

在古埃及法老统治时期,人死后被制作成木乃伊需要耗费大量的财物,不是一般人能够消费得起的,往往是王公贵族的“专利”。但是,通过对木乃伊谷地的发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当古希腊和罗马统治埃及时,中产阶级已经相当的富有,拥有大量的财富,也可以享有这种“待遇”。

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就曾亲眼目睹过埃及木乃伊制作的全过程,并且做了大量的笔记。在他记载的笔记中,详细记录了木乃伊制作的过程。

根据埃及考古学家推测,在木乃伊谷地约有一万多具木乃伊等待挖掘,他们希望在木乃伊谷地发掘出来的木乃伊能够帮助他们解开古希腊-罗马时代古埃及之谜。

“扶桑”是日本还是墨西哥?

我们一直认为,“扶桑”指的就是日本,很多文学作品也经常将“扶桑”作为日本的代名词。可是,一些研究者却认为,古人所谓“扶桑”并非日本,而是与我们隔了一个太平洋的墨西哥。

《淮南子·天文训》、《山海经·海外东经》中的记载都是将扶桑比作日出之地。《淮南子·天文训》载:“日出于汤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扶桑、汤谷皆日出之所。”而日本国名字的原意也就是“日出之所”。据《隋书》载:公元607年,倭国(日本)国王在给隋炀帝的图书中就有“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的说法。

因此,后人也多把“扶桑”用于诗文代指日本。

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扶桑”并不是指的日本,而是日本以东的墨西哥或者是美国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州的某些地方,其实在早些时候加利福尼亚州也是墨西哥的领土。

从称呼上看,几乎在中国古代所有的史籍中,对日本的正式称呼都是“倭国”,这个毫无疑问,明朝就称呼东南沿海的日本海盗为“倭寇”。更早一些的典籍,如《山海经》的《海内北经》早就写着“倭国在带方东大海内”,当时所谓“带方”即今之朝鲜平壤西南地区,汉代为带方郡。后来的史籍,《梁书》、《南史》等,也一概称日本为“倭国”,与“扶桑国”区别得非常清楚,不相混淆。在这些史书的《东夷列传》中,“倭国”和“扶桑国”都分开立传,显然是两个国家。

有关“扶桑国”的具体地理位置的记载,最早可以从《梁书》中找到材料,而扶桑之谜的争论也是从《梁书》的记载引起的。《梁书》中“扶桑国”中写道:“扶桑国者,齐永元元年,其国有沙门慧深来荆州,云:‘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地在中国之东,其地多扶桑木,故以为名。’”

从地理位置上说,《梁书》载“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南史》载“大汉国在文身国东五千余里”,“文身国在倭国东七千余里”。这也就是说“扶桑国”在日本东北方向三万二千里之外,东离我国有三万四千里之遥。倭国的位置,只是“在带方东大海内”;而扶桑国的位置,则是“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从地理上观察,“扶桑国”非美洲莫属,而绝非日本。

早在1761年,法国学者金勒根据《梁书》的记载,指出扶桑国是北美洲的墨西哥,并且认为发现新大陆的可能以中国人为最早。1872年,学者威宁完全支持金勒的主张,认为扶桑必是墨西哥。1901年7月,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弗雷尔也发表论文,提出与威宁相同的主张。

此后不断有学者证明《梁书》记载的扶桑国的物产和风俗,大体上与古代的墨西哥相近。在墨西哥北部地区,古代有巨大的野牛,角很长。这同样符合于《梁书》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