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天读懂世界五千年历史悬案
26993200000034

第34章 军事之谜——苍茫战争凝固瞬间(4)

缅因号爆炸之后,美国所有的新闻媒体都不遗余力地大肆报道,捕风捉影,添油加醋,将所有的矛头引向西班牙,认为这次爆炸事件是由西班牙一手策划的。整个美利坚民族的复仇情绪空前高涨,有的人还发起了请愿行动,要求对西班牙宣战,以报国仇家恨。

美国所有的人一致认为缅因号爆炸是西班牙对美国发动的恐怖袭击,国会经过讨论,一致通过了决议,美国政府正式向西班牙政府宣战。

在整个美国同仇敌忾之下,军队的士气极为高涨,战争仅仅进行了6个月就打败了西班牙,不仅报了缅因号一箭之仇,还将西班牙的势力赶出了美国,美国也凭借这次事件,成为新兴的世界强国。

尽管当时的美国人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举国欢庆,但是仍然有头脑冷静的历史学家,写下了这样的评价文字:“缅因号军舰爆炸原因不明。”

在缅因号爆炸后几个小时内,舰长就向国内发过一封电报,电报的内容如下:“缅因号起火爆炸,原因未明,请暂时不要向外界公布。”

缅因号沉没之后,美国军方派出一支小规模的考察队,对沉没的军舰进行考察。得出的结论是,外部爆炸物在靠近船首下方底部爆炸,引发位于船体前面的三个弹药舱爆炸,使船体在近船首部位一分为二,前面近三分之一的船体被炸毁分离。由于缅因号体形庞大,所以被炸毁的船首和大部分船体都搁浅在离岸不远的浅海中。

1911年,躺在哈瓦那港口外的缅因号船体影响了古巴的航运,古巴要求美国将它移走,美国政府借此机会进行了第二次爆炸原因的调查。这次调查团由4个不懂造船技术的海军将军负责。经过6个月的调查,结论依旧是:“缅因号是由于船底外部爆炸导致沉没。”

当然,他们维持原判,也有着他们的原因。最有力的证据是就是船壳底部中央一块9平方米的钢板,竟然奇怪地出现在机舱位置,一定是外部爆炸的强横力量将这块钢板崩入船舱内,这是外部爆炸说法最有说服力的证据。

但是,调查团心中也留下一个难解的疑问:要在外部炸毁缅因号,如果是采用水雷爆炸的话,这个水雷必须得超过300磅重,才能有这么大的破坏力,而当时,还造不出那么大的水雷。一些历史学家保持严谨的治学态度,有一丝一毫的疑问都要弄清楚,还是坚持认为缅因号爆炸原因不明。

至于缅因号,这一次被拖到深海第二次炸沉,从此之后,人们再也看不到它庞大的,锈迹斑斑的躯体了。

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又重新调查缅因号沉没的原因,而这次的调查,是由各个专业的技术人员共同完成。为了真正了解缅因号的爆炸原因,他们决定重新造一个缅因号,然后重新进行一次爆炸,彻底搞清楚爆炸的原因。

这个想法在许多人看来近乎天真,而且有点疯狂,但这却是调查团不折不扣的想法。要想重新造一个缅因号那样的船,在现在看来存在好多难题,虽然美国可以造出世界上最先进的船,但是要完全使用19世纪的技术来造这样一艘大大不同于今天的船,还要耗费巨大的经费,就显得有点困难了。

重造很困难,研究人员希望能找到一艘年代比较接近的船,经过查询,他们居然找到了。

在美国东海岸的港口城市费城的一家博物馆里,停泊着一艘与缅因号同时建造、结构也相似的19世纪战舰——奥林匹亚号。

研究人员们大喜过望,通过对奥林匹亚号船体结构细致的考察,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缅因号爆炸的假设:缅因号是因为右舷的锅炉室位置过于接近一个弹药舱,高温通过隔离的钢板持续传递到弹药舱,引起火药燃烧爆炸,然后再引发另外两个弹药舱的爆炸,导致船首被炸毁,然后沉没。

接下来,研究人员就开始验证假设。研究人员用19世纪的工艺,制成了同样强度的钢板,仿制了弹药舱和锅炉室,然后开始在野外生火实验。当锅炉工作了几个小时之后,监视弹药舱钢板温度,仪器显示了一系列的物理变化。8个小时之后,通过隔离钢板传导过来的高温点燃了弹药舱的黑色火药,发生了爆炸,从而证明了假设的正确性。

下一步工作就是解释为什么爆炸时船底钢板会出现在船舱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通过实验,发现缅因号的船体底部钢板是在逐步加压的情况下断裂。马里兰州的海军流体动力研究所为了解释,进行了另外一个实验,终于得出了结果:缅因号船体中3个弹药库爆炸后,产生了巨大真空,在海水的作用下,将爆炸时撕裂扯开的钢板推入船体,送到了船舱中。

辩论到了这里,反对方再也找不出理由,最终接受了研究人员的推理和验证结果,缅因号出事的原因在近一个世纪后终于搞清楚了!

西班牙背着的黑锅,终于可以放下来了。

探秘最早在空中翱翔的骑士

最初的“飞机”,我们很难称它为飞机,因为它并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机身全都用木头制造,机身和机翼上覆盖着涂上了胶的布料,这时的飞机大多数是双翼机,两层机翼之间是密密麻麻的金属线。机身也不是流线型设计,歪歪扭扭,看起来相当的别扭,我们称它为飞机还不如称它为怪物更为确切。但就是凭这样的怪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飞行员们将欧洲中世纪骑士的豪侠风度带上了蓝天。这些空中骑士们用青春、勇敢和智慧,用汗水、鲜血和生命促进了军用飞机的发展,创造了空中格斗的战术,为后人留下了简洁高速、勇猛顽强、精益求精的战斗精神。

最初飞机并不是作战武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初,欧洲各参战国对这种用木头和布料制作的东西并不感兴趣,再说当时制造飞机的目的,也不是为了作战。当时各国的海军、陆军,给飞机起了一个外号,叫“空中怪物”,以示轻蔑。

当时的飞机安全性能十分差,经常出事,飞行员的死亡率居高不下。为了保障飞行员的生命安全,当时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在机翼之间的金属线全部连接好后,再放一个鸽子在里面,留下的空间刚刚好,如果鸽子逃跑了,那就说明必然有一根金属线断了,此时,飞行员就要准备逃生了。

在当时,飞机的最大作用不是作战,而是执行侦察任务,作为海军和陆军的眼睛存在,为他们提供情报。当时的情景很是好笑,敌对的英国和德国飞行员们,驾驶着飞机在空中相遇时,并不会采取行动,而是,先专心致志地干好本职工作,完成侦察任务,任务完成才有闲暇时间干其他的,其实他们能做的事情不多,顶多就是挥挥拳头表示一下而已。

但是,这种互不相扰的局面很快就结束了,当双方的飞机再相遇时,双方就开始采取各种方式进行攻击。最初的攻击方式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其中不乏令人喷饭的怪招儿。

当时制造的飞机很简单,载重量也不能太高,所以飞机上不会携带专门的攻击性武器,当时飞行员和侦察员们在执行任务时经常会带一支手枪或一支卡宾枪,遇到敌军飞机,就会一阵狂扫,不管打到打不到。

初期,飞行员们在空中遭遇,使用的武器五花八门,甚至连砖头、石块都会用上。当两架并行的飞机之间,常常会有砖头飞过来,一不小心就会拍在脸上。当然,有时候他们还会把手榴弹带到飞机上,这真是勇敢者的游戏。

1914年,俄国飞行员涅斯捷罗夫在自己的机身后部装了一把刀子,随时准备用它来划开对手的飞机。后来,他又在飞机尾部挂上一条钢索,随时准备从敌机上面飞过,用钢索把敌机的螺旋桨缠住,将敌机摧毁。

在一次战斗中,英国皇家飞行队第二中队的小队正在执行任务,这个小队有3架飞机,由哈维·凯利中尉率领。在执行侦察任务时,他们发现了1架德国鸽式机也在执行任务,于是3架飞机取得一致意见,决定将其击落。中尉驾驶飞机飞到德机正后方,另两架英机也在德机两侧占据了有利位置。德国飞行员一看被包围了,慌忙逃脱,但是3架英机死死咬住,使之无法摆脱,德国飞行员看到逃跑已不可能,只得匆匆着陆,弃机逃跑。3架英机也跟着着陆,找不到德国飞行员,就纵火将德机烧毁后,又重新起飞。

这就是空中作战史上击落敌机的第一个战例,有点搞笑,但它清楚地说明了空中作战如同陆地和海上作战一样,人的勇气和智慧仍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

飞行员们还发明了一种战法,那就是勇敢者才敢玩的“撞击战术”,这是名副其实的玩命活动,体现了最初天空中神勇的战士无比的勇气。

交战双方的大量侦察活动的需要,使得双方的飞机遭遇越来越频繁,空战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相当大的注意。大量的飞机飞来飞去,再加上天气变化无常的影响,飞行员很难分清敌我,因此,飞机的识别也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914年10月,法国航空兵率先将由红、白、蓝三色组成的传统帽徽,画在飞机的机翼上;德国人的飞机则在机翼和方向舵上画上黑十字架。英国人在飞机上作圆形标记,中心为红色,里圈为白色,外圈为蓝色。大家不约而同地开始使用这些标志,以免误伤了自己人。

在各国的军事专家忙着改进飞机武器装备,探索新武器的同时,科学家们也在研究飞机的机动问题。要想使飞机的机动性能提高,发动机是最重要的。俄国科学家在这上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仔细研究了飞机的盘旋,确定了能保证飞机升力增加的升力速度。他们确信,如果在飞机上安装了大能量的发动机,飞机就可以进行垂直面上的运动。就是这个理论,最后促进了垂直飞行特技的产生。这个战术动作帮助许多飞行员在面对危险时,避免了坠机的可能,挽救了无数飞行员的生命。

以后的空中战斗,更多地强调飞机的性能、武器的优劣,但是我们应该谨记那些最初的勇士们,没有他们,人类或许现在还无法翱翔在天空。

两次大战中的意大利“暗箭”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都是猎取领土的投机者。一旦战争的形势发生变化,意大利都会在第一时间“识时务者为俊杰”,只是这“俊杰”的次数当得实在有点太多。

1940年,意大利看见德国打败了法国,觉得有便宜可占,便立刻宣布对法国作战,派遣军队进入法国。美国总统罗斯福强烈鄙视这一行为,并且将意大利比作一支“伤人的暗箭”。

但是,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意大利干这种事情可以说是轻车熟路、驾轻就熟。

一战前,欧洲主要有两大军事对立集团,一个是“三国同盟”,另一个则是“三国协约”。当时,“三国同盟”由德国、意大利和奥匈帝国组成,一起共同防御英国、俄国、法国的进攻,综合军事实力较为强大。尽管德国人对意大利不太感兴趣,但是有一个盟友,总比有一个对手要强得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奥匈帝国要对塞尔维亚发动战争,如果将意大利拉进来,成为盟友,将会有利得多。

1914年,奥地利人在战场上失败,德国不得不根据共同防御条约,对奥地利进行支援,以共同打击入侵的俄国人。同时,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的入侵也是损失惨重。奥匈帝国接连几次战争都失败了,意大利人一看形势不妙,就不想再继续待在“三国同盟”里了。德国担心意大利会加入协约国一方,尽管意大利无足轻重,但是会使“三国同盟”腹背受敌,假如协约国从意大利登陆进攻,奥匈帝国必将遭受重大打击。为了阻止意大利加入协约国,德国不得不给意大利一点甜头,暂时稳住他,于是答应给意大利一块他觊觎已久的土地,但是,这块领土却属于奥匈帝国所有,奥匈帝国极力反对将领土划给意大利,于是谈判陷入僵局。

就在德国积极同意大利谈判的时候,意大利也正在暗中秘密同协约国谈判,而协约国许诺划给意大利面积更加广大的领土。此时俄国加紧攻打奥匈帝国,奥匈帝国面临着亡国的危机。而意大利要想获得最大的利益,必须赶在奥匈帝国失败之前加入协约国,否则意大利就没有权利参与对奥匈帝国的瓜分。在权衡之下,1915年4月,意大利在罗马同前来谈判的协约国代表签订了秘密的《伦敦条约》,条约规定意大利将于1个月后对奥匈帝国宣战。

条约的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如何给意大利反叛同盟国的报酬。条约规定:意大利将获得规定的领土,包括伊斯特拉、达尔马提亚海岸的一部分、蒂罗尔、的里雅斯特和希腊人聚居的多德卡尼斯群岛,同时,还规定了意大利拥有扩大其非洲殖民地以及瓜分奥匈帝国的权利。从条约看,意大利的背叛,确实获得了巨大的利益,相比于同盟国的“空头支票”,协约国显然要大方得多。

意大利人根据约定,在1915年5月22日向奥匈帝国发起进攻。由于实力弱小和装备低劣,意大利不敢对德国宣战,只能欺负一下奥匈帝国。

1916年8月28日,战争的形势完全倒向协约国,意大利一看,打顺风旗的机会又来了,开始对德国宣战。德国人对这种无耻的行为,早已经习以为常,但是,奥匈帝国对意大利的背叛,却无法忍受,称其为“背信弃义的意大利”。

1917年夏,战争的形势急转直下,又不可思议地发生了变化,俄国军队在前线全面崩溃,被迫媾和。“三国同盟”的德国和奥匈帝国现在终于有了闲暇,可以腾出手来对付反复无常的意大利了,他们要狠狠地教训一下意大利,让他学会如何“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