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天读懂中国五千年历史悬案(最新升级版)
26993800000018

第18章

从陈寿的经历来看,他虽然在西晋时期写就《三国志》,但他生于蜀汉后期的蜀汉之地,熟悉蜀汉史事,没有任何理由隐瞒或歪曲事实。《三国志·蜀书·二主妃子传》记吴皇后云:“延熙八年(245年),后薨,合葬惠陵。”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先主传》记载的可靠性。且没有任何一本正史的任何记载否认刘备的葬身之处。

再者,按照古代礼制,皇帝的陵墓均置于京城附近;即使君主卒于外地,遗体也要运回京城附近的陵墓安葬。刘备遗体运回成都,葬于惠陵,正是继承汉制的体现。如果将他葬于外地,不仅违背了帝王的葬制,而且破坏了汉朝“以孝治天下”的传统,不仅刘禅不能接受,其他臣子和举国臣民肯定也无法接受!

而对尸体防腐的怀疑则是低估了我们的老祖宗在遗体保存方面的高超技术。早在西周时期,古人就已解决了尸体保存的难题;秦汉以来,遗体保存完好者比比皆是,尽管古人保存遗体的具体方法我们尚不清楚,但资料的散失绝不等于这种技术不存在,铁的事实是谁也无法否认的。所谓“就近安葬”说,没有任何事实依据,完全是主观揣测,实在经不起推敲。

综合以上观点,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刘备墓就位于今成都的武侯祠。

谁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酒鬼?

中国自古即是一个爱好饮酒的国度,中国历史上能饮酒的人比比皆是,那么谁才是他们中酒量最大的人?他们中谁又是不折不扣的酒徒?

宋人赵崇绚在其作品《续鸡肋》里做了一个统计,并得出结论,中国历史上酒量最大的人是汉宣帝时期的丞相、大法官于定国,说他饮酒可至数石而不乱。其他高手还有汉朝的大儒郑康成可饮一斛,汉朝的卢植是一石的酒量。而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则是中国历史上不折不扣的最大酒徒。

我们所说的酒量纪录,显然是以一天里面喝而不醉为前提的。假如喝了醉,醉了喝,像李白自诩的“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那样,就无法计算,而且还将增加无数的纪录。比如东汉的文学家、音乐家、史学家蔡邕,据说也能喝一石,不过他常常喝醉。而于定国“食酒至数石不乱,冬月治请谳,饮酒益精明”。一石是多少?按照通常说法是 100斤,不过各个朝代的量具大小是不一样的,根据科学家沈括的换算,汉朝的一石相当于宋朝的 32斤。古人说的“数”是指 3以上的数字,也就是说,这位饮酒冠军的酒量,大约等于 100斤酒。后来,许多人的著作也都首推于定国为中国饮酒冠军。

另一位能与于定国比一下酒量的名人,是大名鼎鼎的孔夫子。“孔非百觚,无以堪上圣”。这是一个在中国流传甚远的话题。孔子一生崇尚中庸,自己曾说过“不为酒困”,也就是并不沉迷喝酒,百觚折算下来也有上百斤,但不仅孔融相信,2000多年来许多文人对此深信不疑,东晋著名的炼丹道人葛洪说:“嗜酒无量,仲尼之能也。”但是考虑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酒,酒精度还没有现在的啤酒高,鲁国的酒更是淡得出名,所谓“鲁酒薄而邯郸围”。所以他的酒量是比不上于定国的。

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人,不仅酒量大,而且是不折不扣的酒徒,他就是刘伶。

众所周知,竹林七贤处在魏晋易代之际,各有各的遭遇,因对现实不满,隐于竹林。七贤会聚河内竹林,其主要目的就是清谈和饮酒。七人几乎都是嗜酒成瘾,纵酒放任。比如,阮籍听说步兵厨营人擅于酿酒,并且贮存美酒三百斛,就自荐当步兵校尉。任职后尸位素餐,唯酒是务。阮咸饮酒不用普通的杯子斟酌,而以大盆盛。有一次,一群猪仔把头伸入大盆,跟阮咸一起痛饮起来。

而刘伶则是将饮酒发挥到了一个顶峰。他不仅人矮小,而且容貌极其丑陋。但是他性情豪迈,胸襟开阔,不拘小节,平常不滥与人交往,沉默寡言,对人情世事一点都不关心,只有和阮籍、嵇康很投机,遇上了便有说有笑,《晋书》本传记载说,他经常乘鹿车,手里抱着一壶酒,命仆人提着锄头跟在车子的后面跑,并说道:“如果我醉死了,便就地把我埋葬了。”他嗜酒如命,放浪形骸由此可见。有一次,他喝醉了酒跟镇上的人吵架,对方生气地卷起袖子,挥拳就要打他,刘伶却很镇定从容地说:“我这像鸡肋般细瘦的身体,哪有地方可以安放老兄的拳头。 ”对方听了,笑了起来,终于把拳头放了下来。

刘伶更是以喝酒闻名。一次,他酒瘾大发,向妻子讨酒喝,他妻子把酒倒掉,砸碎酒具,哭着劝他道:“你酒喝得太多了,不是保养身体的办法,一定要把它戒掉。”刘伶说:“好!我不能自己戒酒,应当祈祷鬼神并发誓方行,你就赶快去准备祈祷用的酒肉吧。”他妻子信以为真,准备了酒肉,刘伶跪着向鬼神祈祷说:“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次能饮十斗,再以五斗清醒,女人说出的话,切切不可便听。 ”说罢便大吃大喝起来,一会儿便醉倒了,害得妻子痛心大哭。因此,后人多把酣饮放纵的人比作刘伶。

刘伶还无视礼仪,任性胡为。他好****身体,时常在家里脱光了衣服饮酒。假如有客人到他家讽刺他几句,他就傲然地说道:“天地是我的房屋,房屋是我的衣裤,你们为什么要钻进我的裤裆里来?”此后他更将这种境地,表现在他那篇著名的文章——《酒德颂》中。其大意是:“有所谓大人先生者,他将宇宙看作是自己的家,以为一万年不过是转瞬之间而已,他随着自己的意思到任何他想去的地方,行也好止也好,只有酒是他的乐趣,其他的乐趣他瞧都不瞧。贵公子、缙绅处士们,听到他的风评,没有一个人不怒目相向的,拿礼法来非难他。但先生手中却不停地拿起酒杯,拂去落在髯上的浊酒,陶然醉倒。他不觉寒暑,也没有利欲之情,将这个世上的杂然万物,完全看作是漂流在大河上的浮萍。”

当然,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蒸馏器是金代的,也就是说,在金代以前酒的度数是不高的,从金代起,中国才有白酒,从此以后的诗篇中,就再也没有出现“千钟不醉”的豪情,说起来,堪称遗憾。

北朝时期众皇后为何爱出家?

北朝指的是三国之后中国历史上一连串统治北中国的政权,主要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中除北齐外,都是由鲜卑族建立。北朝与南朝分立的局面,被合称为南北朝。在北朝的中后期,大概 100多年之中,竟然有文明皇太后冯氏、宣武皇后高氏、孝明皇后胡氏、恭帝皇后、文皇后乙弗氏、宣武灵皇后胡氏等魏、齐、周等国的皇太后、皇后 17人出家为尼,实在是世所罕见。这成为了我国佛教史和北朝发展史上的一个极为奇怪的现象。那么,是什么原因使这些高高在上、享受荣华富贵的帝后成为孤独寂寞、陪伴青灯古卷的尼姑呢?

大多数学者认为,这是因为统治者佞佛、媚佛而造成,如《晋书·何充传》载:“二郄谄于道,二何佞于佛”;《新唐书·侯希逸传》亦载:“好畋猎,佞佛,广兴祠庐,人苦之。”东汉明帝时,佛教传入我国,先始于洛阳。汉末曹魏时期,在河南地区得到了初步的传播,西晋十六朝时期得以迅速的传播和发展,在北魏时达到鼎盛。北魏共历 17帝,171年,是鲜卑族拓跋部建立起来的少数民族政权。北魏诸帝,除太武帝拓跋焘灭佛外,其余多奉佛。如道武帝是北魏的开国皇帝,鲜卑族本来对佛教不大了解,“与西域殊绝,莫能往来,故浮图之教,未之得闻,或闻而未信也”(《魏书·释老志》)。后来在征战过程中,接触到诸地的佛寺和僧侣,于是好黄老、览佛经。见沙门,都加敬礼,并利用佛教以收揽人心。继而任赵郡沙门法果为沙门统,令绾摄僧徒,并于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建立塔寺。而文成帝所面对的,是太武帝毁佛的残局,他在太武帝的废佛之后大力兴佛,下诏说:释迦如来功济大千,惠流尘境,等生死者叹其达观,览文义者贵其妙用,助王政之禁律,益仁智之善性,排斥群邪,开演正觉

(《魏书·释老志》)。文成帝下令,各州、郡、县都建造佛寺一所,凡是想出家的人,不论其年龄大小,一律听任出家。他想用佛教来化恶就善,于是,以往所毁的佛寺,又都恢复起来了,佛像经论,又得以流传,著名的云冈石窟,也在文成帝时开凿。

孝文帝于洛阳城南伊阙龙门山之断崖分刻六龛,其佛最高达 130尺,全山造像 142289尊。共有造像记及题刻3680品,元魏时代造像记有 300品,题名为 200品,成为我国文化遗产中最为珍贵者。宣武景明元年诏营石窟,至正因此可以看出,这里名为寺院,实是皇后优游享乐的另一处别宫,被废黜的皇后只是失去了内主之尊,而在物质生活上与宫内差异不大。若从这个角度来看,北朝皇后为尼与被贬入冷宫相比,是一种优待,这无疑会刺激和吸引成为失败者的皇后入寺为尼。因此,这些人认为,在当时,寺院的特殊地位才是皇后出家为尼的根本原因。

花木兰代父从军是杜撰的故事吗?

在我国古代的南北朝时期北方流传着一首长篇叙事民歌《木兰辞》,讲述了一位巾帼英雄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这首民歌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传唱至今,使人们对“花木兰”这位巾帼英雄充满了敬仰。

传说中木兰从小跟着父亲读书写字,平日料理家务。她还喜欢骑马射箭,练得一身好武艺。有一天,衙门里的差役送来了征兵的通知,按照当时的征兵制度,木兰的父亲也要从军。但木兰的父亲年岁已大,并且染病在身,根本就不能参军上战场杀敌。木兰没有哥哥,弟弟又太小,她不忍心让年老的父亲去受苦,于是决定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木兰父母虽舍不得女儿出征,但又无他法,只好同意她去了。

木兰随着队伍,到了北方边境后。她担心自己女扮男装的秘密被人发现,故此处处加倍小心。白天行军,木兰紧紧地跟上队伍,从不敢掉队。夜晚宿营,她从来不敢脱衣服。作战的时候,她凭着一身好武艺,总是冲杀在前。战争一直持续了 12年,由于木兰作战勇猛,武艺、兵法样样精通,在军中屡立战功,脱颖而出的她渐渐从一名普通士兵跃居为一名将军。

战争结束了,大军终于凯旋而归。皇帝论功行赏,封木兰为尚书郎。但是,木兰却不愿做官,也不想要财物,她只希望得到一匹快马,好让她立刻回家。皇帝欣然答应,并派使者护送木兰回去。木兰的父母听说木兰回来,非常欢喜,立刻赶到城外去迎接。弟弟在家里也杀猪宰羊,以慰劳为国立功的姐姐。木兰回家后,脱下战袍,换上女装,梳好头发,出来向护送她回家的同伴们道谢。同伴们代人,木兰从军的故事经由杜佑考证后再传给杜牧,事实应是可靠的,况且如果木兰的故事不是史实,为什么唐代众多的诗人对之竟毫无怀疑呢?这说明唐人非常熟悉木兰,从这个意义上,木兰确系历史人物,只是《木兰辞》中记载的南北朝的木兰从军或许并非真实。

王羲之如何写就名篇《兰亭序》?

《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帖》。为三大行书书法帖之一,也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其作者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王羲之(303~ 361年),中国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王羲之 7岁那年,拜女书法家卫铄为师学习书法。王羲之临摹卫书一直到 12岁,为了练好书法,王羲之每到一个地方,总是跋山涉水四下钤拓历代碑刻,积累了大量的书法资料。他在书房内、院子里、大门边甚至厕所的外面,都摆着凳子,安放好笔、墨、纸、砚,每想到一个结构好的字,就马上写到纸上。他在练字时,常常凝眉苦思,以至于废寝忘食。

王羲之像许多艺术家一样,有自己独特的爱好,他非常喜爱鹅,因为他觉得能从鹅的某些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山阴地方有一个道士,他想要王羲之给他写一卷《道德经》。可是他知道王羲之是不肯轻易替人抄写经书的。后来,他打听到王羲之喜欢白鹅,就特地养了一群品种好的鹅。王羲之听说道士家有好鹅,真的跑去看了。当他走近那道士屋旁,正见到河里有一群鹅在水面上悠闲地游着,一身雪白的羽毛,映衬着高高的红顶,实在招人喜爱。王羲之在河边看着,简直舍不得离开,就派人去找道士,要求把这群鹅卖给他。那道士笑着说:“既然王公这样喜爱,就用不着破费,我把这群鹅全部送您好了。不过我有一个要求,就是请您替我写一卷经。”王羲之毫不犹豫地给道士抄写了一卷经,那群鹅就被王羲之带回去了。

对书法的痴迷,终于使王羲之成为一代大书法家。他学习别人的书法,但又不拘泥于别人的书法之中,而是善于创新,富有创意,使古人为我服务,不泥于古,不背乎今。他把平生博览所得秦汉篆隶的各种不同笔法妙用,悉数融入于真行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