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天读懂中国五千年历史悬案(最新升级版)
26993800000022

第22章

年轻漂亮又有才华的上官婉儿,很容易成了三个皇子李贤、李显和李旦的共同爱慕对象。而上官婉儿的初恋对象,是太子李贤,李贤比她大八岁,同在宫中长大,更何况李贤脾性温和,才华出众,她对李贤怀有爱慕之心可以理解。可是当李贤对武则天滥施淫威,擅权弄权产生不满之时,上官婉儿选择了背叛爱情。废太子的诏书就是由上官婉儿起草的,“太子怀逆,废为庶民,流放巴州”。

李贤之后,上官婉儿接受了新太子李显的爱。公元 683年,高宗去世,遗诏皇太子李显柩前即帝位,武则天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两个月以后,武则天将李显废为庐陵王,幽禁于别所,这个诏书又是由上官婉儿来起草。

武则天非常信任上官婉儿,甚至与张昌宗在床榻间交欢时也不避忌她。张昌宗见上官婉儿青春靓丽,有时也勾引她。一天,张昌宗调戏婉儿时,被武则天看见。武则天盛怒之下,拔取金刀,插入上官婉儿前髻,伤及左额,怒斥道:“汝敢近我禁脔,罪当处死。”在张昌宗的一再跪求下,才得赦免。婉儿因额有伤痕,便在伤疤处刺了一朵红色的梅花以遮掩,谁知却益加娇媚。宫女们皆以为美,有人偷偷以胭脂在前额点红效仿,渐渐地宫中便有了这种红梅妆。

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复位以后,又令上官婉儿专掌起草诏令,深被信任,封其为昭容,封其母郑氏为沛国夫人。但此时婉儿并不高兴。她嫌中宗懦弱无能,投靠了掌握实际政权的韦皇后。在武后晚年时,上官婉儿曾与大臣武三思私通,她为了讨好皇后韦氏,竟然将武三思让给了韦氏。上官婉儿在起草诏令的过程中经常推举武氏,抑制唐中宗。这引起了太子李重俊的气愤。景龙元年(707年)七月,李重俊发兵杀武三思及其亲党十余人,但是上官婉儿跑到了唐中宗和韦后处,并扬言说:“观太子之意,是先杀上官婉儿,然后再依次捕弑皇后和陛下。”韦后和中宗一时大怒,发兵平叛,太子兵败被杀。

景云元年(710年),韦后和安乐公主毒死中宗,立中宗年仅 16岁的幼子李重茂为帝,韦后称太后,临朝听政,并派上官婉儿商请太平公主,想得到她的帮助。此事未果以后,韦后自当朝政,后来还想杀少帝李重茂和相王李旦。多年荣华奢靡的生活,已经麻痹了上官婉儿原本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政治嗅觉,相王第三子李隆基得知韦后的阴谋后,与太平公主合谋,联络羽林军冲入皇宫杀死韦后和安乐公主,上官婉儿自然也难逃厄运。她离开人世才 47岁。一代才女从此香消玉殒。

上官婉儿是历史上才女之一,她的一生可谓是坎坷传奇。虽然没有丞相之名,但有丞相之实。到了开元年间,唐玄宗追念上官婉儿的才华,下令收集其诗文,辑成二十卷。尽管上官婉儿也曾一度享尽荣华与权力,但她仍要仰皇上、皇后、公主的鼻息,仍要曲意逢迎,这个中甘苦恐怕只有她自己知道。后来,她仍未能逃脱厄运,做了皇权争斗的牺牲品。

乾陵用外国使者守陵目的何在?

位于八百里秦川腹地的陕西渭北山地,蕴藏着自然界鬼斧神工造就的山川灵秀。在这优美峻秀、巍峨峭拔的锥状山峰群中,分布着数十座中国汉唐帝王的山陵,给三百里的渭北山原形成了一道蔚为壮观的风景线。其中,位于陕西乾县城北的梁山因埋葬着中国历史上一位叱咤风云的女人和她的皇帝丈夫而蜚声中外,这就是乾陵。

在乾陵陵园朱雀门外的神道东西两侧,分布着 61尊石人像,采用的是原雕的手法,石人像残高在 15米至 177米之间,大小和真人差不多,人们在习惯上称其为“蕃像”、“宾王像”。用“外国使者”守陵,这在中外历史上都是空前绝后的,因为守陵是臣属的职责,而使臣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更奇怪的是,这些石像大多丢了头颅。人们不禁要问,乾陵为何要用“外国使者”守陵呢,它们为什么又只有身子没有头呢?

对于这件事情,宋人赵楷在为游师雄《乾陵图》所写的“记”中说“乾陵之葬,诸蕃之来助者何其众也。武后何尝不知太宗之余威遗烈,乃欲张大夸示来世,于是录其酋长六十一人,各肖其形,镌之琬琰,庶使后人皆可得而知之”。后人据此多认为这些蕃臣是前来祭奠唐高宗的人。然而研究人员却发现,这些石人像双手无一例外地都抱着笏板。所谓笏板,是我国古代大臣上朝时手持的狭长板子,一般用象牙制成,在上面记载上朝要说的事。此外,还在 20多尊石像身上发现了“玉袋”。所谓玉袋,就是唐代五品以上的官员以及都督、刺史随身携带的装官印的袋子。这些都在提示我们这些石像都是唐朝身居要职的官员,而不是使者。

考古人员还发现,有的石人像背后铭文有不少开头写有“故”字,说明他们在石人像未雕刻完成时就已经去世。如西侧的阿史那弥射石人像名字前就带有“故”字。据记载,阿史那弥射是西突厥的首领,曾经被封为骠骑大将军。唐高宗继位后,阿史那弥射成为唐王朝的一名地方最高军政长官,公元 662年去世。而唐高宗是在公元 683年病死,并于次年葬于乾陵的。那么,在唐高宗死前 20余年就已经去世的阿史那弥射是不可能参加唐高宗葬礼的。而像阿史那弥射这样在名前刻“故”字的石人像竟然有十余个,这更加说明乾陵石人像群并不是唐高宗或武则天入葬时来参加祭奠的人。

既然石像不是高宗逝世后武则天所立,那究竟是何时雕刻的呢?据史书记载,石人像在最初竖立时,背部都刻有他们的国名、官职和姓名。然而,现在只有几尊能辨别名字,其他的都已模糊不清。

北宋年间,陕西转运使游师雄曾“访奉天县旧家所藏拓本完好者摹刻四碑”,寻找到石人像背部的人名样本,刻成 4块石碑,分别立于东西石人像之前。可惜这四块石碑到元代时仅余三块且有残损。元人李好文在《长安志图》中只录出 39人的官衔和姓名。清代叶奕苞《金石录补》中录出 28人。到现在蕃臣像上留有名衔的只有 6人,其官衔可考者不过 36人,其中有些人的生平事迹在唐代史书里有记载。这些可考人员的事迹大多都发生在武则天至唐中宗执政时期,可见这批石人像也是在这个时期雕刻完成,并在武则天下葬乾陵后才被竖立起来。

事实上,在高宗、武则天统治时期,唐朝国力空前强大,统治势力北逾大漠,西越葱岭,达到中亚的两河流域。周边少数民族与唐的往来频繁,很多少数民族首领被任命为唐朝的地方官,同时担任十二卫大将军等职。根据这种情况,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在埋葬武则天时将曾在朝廷中任职的蕃酋 60余人,雕刻成像置于乾陵,以反映唐高宗及武则天的统治权力及各民族对唐王朝的臣属关系。

乾陵蕃臣像在明代中后期遭到很大破坏,仆立相伴,多已无头。到 20世纪初,所有石像头部均已失去。关于石像无头的原因,众说纷纭,一种说法称,北方有位突厥族可汗名叫阿史那元庆,他的石像也被立于乾陵,他的儿子阿史那石明得知后,极为不满,于是想出借刀杀人之计。他趁夜黑窜入石像附近的农田大肆践踏庄稼,却造谣说是石像作祟,只有砸掉它们的头,才能免除祸殃。老百姓信以为真,纷纷冲上乾陵,砸碎了石像头。阿史那石明趁机捡回了父亲的石像头,用包袱裹着背回家,从此乾陵上的宾王像就成了无头石像。

另一种说法认为是八国联军侵华时,看见唐乾陵前立有外国使臣的群像,感到有辱洋人的脸面,于是把石人的头砍掉了。但据历史学家考证,八国联军当时并没有到过乾陵。

以上两种说法都只是传说,考古学家最近又发现:自然灾害或许是使蕃臣像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明嘉靖三十四年,也就是 1555年 1月 23日,陕西华县一带发生了强烈地震,震级达到 8至 11级。由于地震发生在子夜,人们还在熟睡中,致使 80多万人死于这次大地震。华县距乾陵只有 100多公里,属于震中地带,乾陵也因此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关中大地震。专家们推断,关中大地震是造成蕃臣像头部断裂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不仅是蕃臣像,乾陵许多石像石马毁坏的部分恰好也都是头部。专家分析:除了石像颈部脆弱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石像的材质。因为当时雕刻采用的石料有一些石瑕,即从石料上可以看到的一些浅色的线条。石头受损时,最容易从这些地方断裂。

研究人员推断:61尊蕃臣像一部分毁于那次大地震。其余的石像很可能毁于距今五六百年前的明末清初的屡次战争。虽然,这 61尊雕像的头像已不知所踪,但是那紧身窄袖的衣服,宽宽的腰带,矮筒的皮靴,双足并立,两手前拱,栩栩如生的形象,仍然为我们展现了朝堂上蕃臣侍立的场景,留给我们对大唐盛世的无限遐想。

唐玄奘取经时竟是“偷渡”出境?

玄奘(602~ 664年),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历史上最伟大的译师。俗姓陈,本名祎,出生于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他曾于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前往天竺取经求法,前后历尽千难万险的 17年,精研当时大小乘佛教的各种学说,携带回许多经籍,并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他的事迹经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改编后,写入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中,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玄奘法师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但是,他的取经之旅竟然是没有经过唐朝官方出境同意的,通俗地讲,玄奘是“偷渡”出境,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玄奘自幼家贫,父母早丧。13岁时就出家。他为了学习佛法,曾游历各地,参访名师。26岁时他来到了长安求学,玄奘在求学过程中,对当时摄论、地论两家关于法相之说各异的现象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产生了去印度求《瑜迦师地论》以会通一切的念头。

贞观元年(627年)玄奘结旅陈表,请允西行求法。唐朝法律规定,凡需越渡关塞要津出国者,须向官府申请并取得“过所”后方可通行。“过所”其实就是签证,玄奘西行求法的时候,正是贞观初年,唐朝国基未定,国政新开,禁止国民出境,虽然唐朝的好多高官实际上都是外邦人,但是还是禁止国民越境,所以玄奘西行求法的请求没有得到官方的许可。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于是“冒越宪章,私往天竺”。

玄奘离开西安后,辗转到了秦州,又转至兰州,并随使者西行至凉州。那时凉州都督李大亮奉命守关,他得知玄奘准备离境,又无官方证明,便追问玄奘出关缘由。玄奘坦言要西游取经,但李大亮并不放行。幸好当地有一位佛教领袖慧威法师,他很欣赏玄奘的辞理通达,更佩服他西行求法的宏愿,便派了两名心腹弟子,一个叫慧琳,一个叫道整,暗中护送玄奘偷渡出关。他们不敢公然行走,只能昼伏夜行,走了十几天,终于到达瓜州(今甘肃安西)。

瓜州是偷越国境的关口,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玄奘于贞观三年九、十月间抵达瓜州晋昌城,在当地询问西行路程。有人告诉他:从瓜州北行十多里,有条葫芦河,下宽上狭,水湍波急,深不可渡。上面就是玉门关,是西去必经之路和咽喉要道。玉门关外向西北行,有五个烽火台,各相去百里。中间没有水草和人烟,过了这五个烽火台,就是著名的莫贺延碛戈壁。再过去就是伊吾国境。

就在玄奘为难之时,凉州的访牒又来了,说明捉拿意图西游的僧人,命令沿途各州县严密查访,务必解送京师。州史李昌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他接到这件公文后,马上明白指名捉拿的人就是玄奘,立刻秘密带着公文前去拜访玄奘。当李昌听完玄奘西行求法的宏愿以后,感到非常钦佩和同情,就当着玄奘的面将公文撕毁,并一再叮嘱他及早离开,以免节外生枝。李昌临走时,送给玄奘一匹马,又找了一位胡人石盘陀做向导,当天晚上就让他们出发了。

玄奘一行三更时到了葫芦河边,远远看见了玉门关(唐玉门关就在今安西县双塔水库中的双塔堡一带)。玉门关上游十多里的地方,葫芦河宽有丈余,旁边有梧桐树林,石盘陀砍了几棵树,搭在河上,铺草垫沙,让玄奘过了河。玄奘由此出了玉门关,但是玄奘还要面对另一个对手:关外的漫漫黄沙。

此时,玄奘所有的同伴均已离他而去,后来石盘陀也打了退堂鼓,石盘陀甚至以刃相逼胁迫玄奘返回归途,但法师矢志不移,石盘陀无奈,只得自己离去。

玄奘法师像

临走时,他告诉玄奘,如果在沙漠中走了四天后,能够看到一小片绿洲,就说明走对了方向。走进戈壁深处的玄奘在喝水时,又不慎把皮囊的水全部洒掉了,没有了水的玄奘只得凭借着自己的信念坚持行走,其后的五天四夜,玄奘滴水未进,“几将殒绝”,经历了西行途中最为险恶的考验,最终依靠着顽强的信念和“坚持”,成功地穿越了“上无飞鸟,下无走兽”的莫贺延碛戈壁,到达了其西行途中的第

二个起点——高昌。

在高昌国,玄奘受到了国王的极大礼遇,离开高昌后,玄奘经西突厥、阿富汗,南下佛教圣地——那烂陀寺。后来,他又游学天竺各地,著述立论,宣讲大乘,经过五年学习,玄奘获得了“大乘天”的“解脱天”的极高荣誉。被公认为全印度第一流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