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送礼
26996800000019

第19章 送多少(1)

礼物送多送少,送轻送重,应根据双方的关系、身份、送礼的目的及场合而定。一般说来,应以小、巧、少、轻为宜。

厚礼与薄礼

礼物再丰厚,厚不过您的那份感情;礼物再微薄,它总能表达您深厚的情感。

挑选礼品的时候,人们经常会为送多少价值的礼物而感到烦恼。价格高的礼物当然能表达送礼者特别的感情,而价格低的礼物也适合在相宜的场合送出。

正因为赠送厚礼能表达自己的强烈感情,能给受礼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在许多场合中,人们都会选送价格不菲的礼物,希望自己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特别是有要事相求时,厚礼更是如鱼得水,发挥出它独到的优势。

厚礼一般来说价格较为昂贵,它把一些低廉的物品排除在外。有着不菲的价格,这是厚礼的显著特点。

厚礼不一定是稀有的,但稀有的物品送给某些特定的对象时,则无疑是一份厚礼。俗语说,“物以稀为贵”,即稀少与珍贵是等同的,如我国的大熊猫,经常作为丰厚的国礼送给友邦。

厚礼有时可能是无价的,一些代代相传的祖传物品,以及费尽心机才得到的收藏品,在用来送人的时候,都是不折不扣的厚礼。

与厚礼相对应的便是一般的礼品,也就是薄礼。

薄礼的价格当然不会很昂贵,一颗小小的红豆,一张轻薄的贺卡,甚至不经意间一个善意的微笑,都是很微薄的礼物。

薄礼在任何时候皆可送出,而不需要特殊的场合。其实,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送些小礼物,比在一个特别的日子送一份厚礼更有价值。

薄礼经过情意的渲染,经过刻意的设计,也能增益其价值。因为这份特殊的礼品,对于送受两方而言,具有其他人了解不到的特殊意义。

礼品不论是厚是薄,其实都是用来表达自己的心意,礼物再丰厚,厚不过您的那份感情;礼物再微薄,它总能表达您深厚的情感。从这个意义上说,礼物是否厚重并不是主要的,关键是您送得是否适当。

厚礼并不一定要奢华,以一掷千金、挥金如土的方式赠送礼品实不可取。

礼物的厚薄是相对的,在不同的地区,或送给不同的对象,有时薄礼也会成为厚礼,有时厚礼也会失去意义。

在大都市里很普通的东西,到了贫困的边远地区就很贵重了。未通电的山沟沟里,您送给亲戚一台彩电,反而抵不上送去一兜食品。

而对于—个农村小姑娘来说,一堆并不贵重的化妆品,可能是她梦寐以求的礼物,在她的心目中,她当然认为那便是厚礼了。

送给嗜茶者的厚礼,恐怕一盒名茶即可。

人在困难时,即使少量的资助,也会令对方感到礼物的丰厚,从而格外感激。

一位油画家在年轻时生活非常困苦,经常三餐不继。一次,他把一幅连自己都没信心的画拿到画商那儿,画商看了半天,付给他一笔当时他认为数目不小的钱。

画商并非因看上这幅画而买下它,而是借买画资助画家,将画家急需的资金当成礼物送给他,希望他在绘画方面有所造诣。

其实,那笔资金数额并不很大,但直到今日,功成名就的画家仍然认为那是他平生收到的最厚重的礼物。

小贴士

礼和礼物

在我国的汉字中,“礼”的本意原是“敬神”,到后来才演变成人们的一种行为规范。

礼起源于远古时期的祭祀活动,在祭祀中,人们除了用规范的动作、虔诚的态度向神表示崇敬和敬畏外,还将自己最有价值、最能体现对神敬意的物品(即牛、羊等牺牲)奉献于神灵。也许从那时起,礼的含义中就开始有物质的成分,礼可以以物的形式出现,即礼物。

“礼物”一词由两个字组成。“礼”的意思,是仪式、礼节以及诸如忠孝等道德理念。

“物”的意思是物质的东西。值得注意的是,从词源上讲,这个汉语词暗示了礼物(gift)不只是物质的礼品(present),它承载着文化的规则(礼节)并牵涉到仪式。所以,无礼之物就只是物品而不是礼物。

礼物最初来源于古代战争中由于部落兼并而产生的纳贡,也就是被征服者定期向征服者送去食物、奴隶等,以表示对征服者的服从和乞求征服者的庇护。史书中曾有因礼物送得不及时或不周到而引发战争的记载。如春秋时期,因楚国没有按时向周天子送一车茅草,从而引发了中原各国联盟大举伐楚的战争。

在古代,礼物可以是钱币类的金银等,史籍中常有天子赐予诸侯和功臣以“千金”、“万金”的记载。也可以是工具、武器等专用器械,如马等具有特殊作用和意义的动物常被当作礼物赠送,关羽座下的“赤兔马”、刘备骑乘的“的卢”,分别为曹操、刘表所赠。

衣物、珠宝、食物及田宅等更是平凡的礼物,在古代,人也被作为特殊的礼物赠来送去。古代美女西施被范蠡当作礼物献与吴王夫差,王允在施用连环计时,将貂禅当作礼物送给董卓。在古希腊的斯巴达,奴隶主之间互赠奴隶更是极其平常的事。

与身份相宜的礼品

选择与受礼者身份相宜的礼品,才是恰如其分的礼品。

在社会交往中,馈赠礼品要恰如其分,注意选择与受礼者身份相宜的礼品。在任何时代,人们的身份和等级观念都很强,对方的身份不同,送礼的方式和礼物的贵贱都不一样。对什么人都一视同仁,则可能会被对方视为无大无小,无尊无贱。

当然,有许多礼物适合所有人,如一些日常用品等。但是,作为送礼者,想要送一份让对方满意的礼品,必须要了解他的身份。

身份不同,意味着年龄、辈分、民族、国籍等方面的不同,那么,所送礼物大多会有所区别。给辈分高的人要送去健康,送去尊敬等;给下辈送礼则很随意,甚至可以不送;给外国友人可赠送有传统特色的工艺品等。

而不同的关系角色、不同的沟通程度,也容易在送礼者心中形成身份有高低的印象。自然,礼品互赠的形态和类型也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对于文化层次较高的追求精神享受的人,宜选择精美高雅的礼品,如名人字画、工艺美术精品及各种高档文化用品等。

对于文化层次较低、偏重于追求物质享受的人,宜选择一些新颖别致、精美时髦的日用消费品作为礼物,其中应以吃、穿、玩为主。

对于生活比较困难,除了生存以外很少有其他享受要求的人,就不必去买那些他生活中根本用不着的东西,他最缺什么就送他什么,最好送经济实惠的东西,有时送钱,效果也很好。

身份还是一种地位的象征,一般而言,送礼者经常以社会地位高低为标准,送给地位高的人高价物品,送给一般地位的人普通物品,这已成为一种风气。事实上,礼物的轻重与对方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成正比,因此送礼时,便难免要将受礼者的身份衡量一番。

但也不尽然。比如在中国古代,一般人都认为官越大送的礼越多越好。送给皇帝的礼,当然要比送给大臣的质高量大,事实上未必如此。宋文帝时,司徒刘义康当权,各地送来礼物,都把最好的送给司徒义康,次品送给皇帝。

有一次,皇帝吃柑子,说味道不好。司徒义康说:“臣家里有好柑子。”马上派人回去取,竟然比皇帝的好吃,而且个头也大。皇帝气得十夜无眠。

唐代宗也发现:路嗣恭送给他的琉璃盘只有九寸大,而送给元载的却大到两尺,同样很恼火。

还有一次,秦桧老婆进宫陪太后聊天。太后说:“今年的子鱼太小。”秦桧老婆说:“我家里有大的,明天送100尾过来。”

回家后,狡猾的秦桧责备她胡说八道,同清客们想出了一个办法,把青鱼当子鱼送去。太后哪里知道秦桧捣鬼,笑着说:“我说这婆子是个乡下人,果然。”

因为青鱼同子鱼相似,太后以为秦桧老婆连青鱼同子鱼都分不清,其实是她自己受骗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