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袁世凯发迹史
26997800000024

第24章 孙、袁这对冤家(2)

没多久,口哨声此起彼伏,听到这种声音,大家都知道,肯定是巡警来了。现场捕获了十个刺客,还有几人逃走了,这十人中有七人被外国佬保释,张先培、黄之萌、杨禹昌这三被抓住时身上藏有凶器,证据确凿,当晚被执行死刑。

这次暗杀行动是革命党人中的激进派,这些人是彻底的革命者,他们觉得同盟会的领导们太软弱了,跟袁世凯这种人有什么好谈的,袁世凯不除,中国就不可能真正走向共和。从他们的立场来看,这些人多少是有些眼光的,他们看准了袁世凯是个左右摇摆的墙头草,对共和并不是真心实意地拥护。

可惜这些刺客太不专业了,炸弹扔得那么偏,射击技术还不到见习士兵的水平,用现在的话说,眼光很高手上功夫很低。

这次刺杀事件,对袁世凯的政治生意是有利的。因为以前的许多保皇派骂他是革命党人的奸细,是大清的卖国贼。这事情一发生,隆裕嗔怪地对满清元老说:“你们还说袁世凯靠不住,我看,他还算是大清的忠臣。”

以前,袁世凯为了给清廷施压,到处散布流言,说革命党已经在北京组织暴动,本来大家还不信,这下即使最顽固的保皇党也将信将疑了。

逼宫成功后,袁世凯让段祺瑞给南京政府发了一封电报,大赞共和制是最好的制度,还大夸中国能有今天,同盟会的诸公功不可没,现在大清皇帝正式退位,从此大家一定要努力经营,保证君主政体永远不再在中国出现。

当天晚上,袁世凯让人剪去自己的辫子,剪的时候,他发出极其罕见的笑声。

不钻老孙的套子

清帝退位的第二天,中华民国成立,这天是1912年2月13日。

京城内纷纷收起龙旗,老百姓们欢天喜地,都说:“改朝换代了,以后太平了,不用打仗了。”

第二天便是农历的腊月二十七,家家户户收拾房子,贴彩画,剪图纸,做年糕,送礼品,欢欢喜喜准备过大年。今年这个年,对袁世凯来说有些特别,是一个真正的新年,过年之后,他就要担任中华民国的大总统了,是国家的真正元首。

看着家人们喜气洋洋地准备着过新年,袁世凯脸上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一封从南京发来的电报让他笑容凝固了,看完电报,他一句话也没说,阴沉着脸。

电报是唐绍仪发过来的,报告孙中山已经辞职,并递交了推举袁世凯为临时总统的呈文。这是好消息,也是袁世凯意料之中的事。

出乎袁世凯意料之外的是,孙中山给他戴上了三个项圈,袁世凯怎么受得了这种约束,孙中山太不把他当人了。

第一个项圈是临时政府的地点设在南京,为什么要设在南京?孙中山解释说这是各省代表选出来的,你袁世凯不是要共和吗?共和就得尊重选票。

当然,定都这事里面是有暗箱操作的,据说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手段。大家都知道,自元朝以来,北京就是首都,迷信的说法是这地方有王气,在这里建都对王朝和国家有利,科学的说法是北京的地理优势和政治文化适合作首都。

南京也是一个文化名城,也是有名的古都,不过在历史上都只留有一些短命的王朝。所以有一些迷信的说法,南京的王气不足。传说,秦始皇来到南京旅游时,有方士说这地方有王气,秦始皇便挖了一条河切断南京城的王气,此后,南京以生产偏安王朝和短命王朝出名。

当然孙中山邀请袁世凯到南京就任并不是因为什么迷信,纯粹出于一种政治上的考虑。当时,袁世凯的权力太大,是共和的潜在威胁。如何钳制这头老虎呢?

来南京吧,南京是同盟会的大本营,北京是袁世凯的大本营。北京的老虎来到南京自然不能发威,应该说孙中山的想法是好的,可惜有些理想化,袁世凯手握大权,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钻进你孙中山布置好的笼子里。

孙中山在给袁世凯的电报中说定都南京是各省代表议定的,其中有些隐情。其实,当时大多数议员并不同意定都南京,尤以宋教仁和章太炎反对得最为激烈,章太炎跳出来,指责定都南京有五害,还骂孙中山这么做是故意生事,破坏国家稳定。

孙中山这个建议遭到了大多数的人反对。

第一次投票的结果出炉后,选择北京的有20票,同意南京的只有5票。这个结果让孙中山很抓狂,只能用老办法了,当晚孙中山召集议员们开会,要求大家统一口径。

议员们都是有自己想法的,你孙中山虽然威望高,但也不能强迫别人啊!无奈之下,孙中山只好叫来黄兴,黄兴到现场后放出了狠话:要是不按既定方针办的话,我马上带领宪兵队把所有同盟会的议员绑起来。

武力是最省力的解决办法,结果很明朗:大家投票选择了南京。

孙中山给袁世凯的第二个项圈是,只有你袁世凯亲自到南京上任,我和手下的大臣才自行解职。意思很明显:你要是不来的话,那没办法,总统宝座就不是你的,我暂且代你坐坐。

第三个项圈是新总统必须遵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人们会说既然是共和,总统也是公民,当然应该遵守宪法,这个条款怎么能算是项圈呢?这还得从《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说起。

《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是孙中山为自己量身定做的,而《临时约法》则是为袁世凯量身打造的。《临时大纲》赋予总统绝对的权力,孙中山这么做也是考虑到当时正处于战争状态,实行集权更方便政府运作。《临时约法》除了给予公民的种种自由之外,最大的特色就是限制总统的权力,总统实际上成为一个空架子。

袁克定气愤地说:“孙中山显然居心不良。”

袁世凯发出一声冷笑:“他想把我袁世凯当猴耍,真是太可笑了。等着瞧吧,有他好看。”

权力是人人都向往的一种东西,孙中山也不能幸免。他当然不甘心让出大总统的位置,在此之前,他就像孔子一样游说诸国,希望他们能承认南京临时政府,可惜列强看好的选手是袁世凯,并且告诫孙中山支持袁世凯。

袁世凯和幕僚们聊天时说:“南京我是不会去的,孙中山他要建都南京,那就让他做大总统好了。我袁某为国操劳这么多年,该做的也都做了,是时候回洹上养老了。”

后人常常说是孙中山将临时大总统的位子让给袁世凯的,事实并非如此,南京方便选举临时大总统时袁世凯全票当选。他说要养老,谁信啊!

就在北京就任

南方和北方这时候就像是下围棋,孙中山和袁世凯究竟谁棋高一筹?

这个问题不必回答,袁世凯是个实力派,孙中山在当时算是偶像派,真正对着干,棋局非常明朗。做任何事都得讲究个名正言顺,能不能赢这局棋,除了看实力,还得看智谋。

孙中山明白关键时期,先下手为强,你不来,我就去请。

正月初一,孙中山安排了一支阵容豪华的队伍去北京迎接袁世凯,这支队伍里很多明星,有教育总长蔡元培、革命党元老宋教仁和汪精卫等。

袁世凯很礼貌也很热情地接待了这些人。蔡元培是个秉性忠厚的学者,留过洋,戴着一副金边眼镜,脸上还发散书香气。

这是蔡元培第一次见袁世凯,恭喜久仰之后,心里也暗暗佩服这人,袁世凯果然气度不凡,上身挺着笔直,有军人的那种犀利,双目炯炯有神,唇须微微上翘,有德皇威廉的范儿。整体上来说,袁世凯给人威严的感觉,是个军人式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