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李鸿章传:晚清四十年:同治、光绪以来大事记
27000600000003

第3章 序例

一、本书完全仿照西方人的传记文体,记述了李鸿章一生的主要事迹,并加以评论,使读者能够了解他这个人。

二、中国的旧式文体,大凡记载一个人的事迹,往往要么是用传,要么是用年谱,要么是用行状 ,这些都和记事差不多,一般不对人物加以评论或是褒贬,就算有,也只是将其附在文章的末尾。夹叙夹议的方式,实际上最早源于太史公司马迁。在他的著述《史记》里,《伯夷列传》《屈原列传》 《货殖列传》等篇都是很典型的范例。后人缺乏对历史的洞悉和见解,不敢跟他学。本人才识有限,窃以其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来创作此书。

三、四十年来,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几乎没有一件不与李鸿章有关联。所以为李鸿章作传,不可不用作近代史的方式和笔法来进行。著者对时局稍有一些见解,不敢隐讳,目的不在于前人,而是给后人看。只是遗憾时间太仓促,身边没有一本书可以作考证之用,书中记载的内容难免会有错误的地方。希望日后能有机会对相应内容进行完善和修正。

四、关于平定江南地区太平天国运动的战事,记载湘军的事迹非常多,内容盘根错节,牵涉较远。但实际上淮军和湘军之间的关系极其复杂,不这样记述不足以使人充分了解当时的形势,还希望读者能够理解。

五、《中东和约》《中俄密约》《辛丑条约》,都全文进行转载。由于李鸿章许多事迹的前因后果,与这些公文的关系极为密切,所以即使令本书显得有些拖沓,也尽量把它们选录进来。

六、李鸿章在中国背负的骂名非常的多,我本人与他在政治上是公敌,在生活私交上也很一般,没有太多交往,必然不是有意为他作辩护。本书中之所以出现不少为他开脱罪责的言论,与社会中的评论有很不一样的地方,是因为写史必须持有一颗公平的心,不然就是一种不负责的做法。英国著名的首相格伦维尔曾经当面呵斥为他作画的一位画师:“Paint as I am!”(“请画出我真实的面目!”)告诉画师不要让其本相失真。我写的这本书,相信一定不至于会被格伦维尔所呵斥。李鸿章若能感知,也必当在含笑于九泉之下,说:“这个人是真正懂我的!”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十一月十六日

作者自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