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食物是最好的医药
27009900000008

第8章 一般性疾病(3)

有些患者,疼痛比较模糊、不规则,多伴有腹胀、纳差、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尤其老年溃疡病患者,常缺乏典型表现,有时会以食欲不振、厌食、体重减轻、恶心、呕吐等为主要表现,又由于其部位多靠近贲门及胃体,易与食管疾病及冠心病、心绞痛相混淆。

一旦患了消化性溃疡,就应该积极及早治疗,不然多次反复后,极易出现并发症,如呕血、便血、胃穿孔等。另外,生活中的调理及饮食调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关营养成分

1.钙、镁、锌。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与胃酸分泌过多有一定的关系。钙和镁能抑制迷走神经兴奋,故可防止胃酸分泌过多。锌可以促进胃壁黏膜的修复,有利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

奶制品、豆制品、羊栖菜等食品中含有一定量的钙。杏仁、羊栖菜、纳豆、牡蛎中含有镁。锌在牡蛎、牛腿肉、动物肝脏、鳗鱼中含量较高。

2.EPA。

EPA(二十碳五烯酸)在体内可转化为前列腺素E,进而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胃肠平滑肌蠕动,并可改善胃黏膜血液循环,保护胃黏膜。海水鱼油中含有较为丰富的EPA。

3.维生素。

维生素A能维护黏膜的健康,增强其防御能力,治疗消化道溃疡。另外,维生素A还是重要的抗氧化剂,可防止细胞发生癌变,减缓细胞的老化速度。

有研究显示,维生素A能预防由胃酸过多所引起的十二指肠溃疡。动物肝脏、奶酪、胡萝卜、茼蒿、南瓜等食品中含有维生素A。

维生素E是细胞膜上最主要的抗氧化剂,能防止细胞老化,还能改善胃黏膜的血液循环,加固胃黏膜。杏仁、南瓜、茼蒿等食物中含有维生素E。

相关食物

1.面食。

缺乏食物纤维的饮食是造成消化道溃疡,特别是十二指肠溃疡的重要原因。这可能是由于食物纤维可降低胃酸的浓度,或食物纤维能够刺激胃黏膜,加强胃黏膜抵挡胃酸的侵蚀能力。

面食含食物纤维较高,据调查显示,以面食为主食的人,患消化性溃疡的机率较低。

2.香蕉、芭蕉。

香蕉和芭蕉可以刺激细胞,增加黏液的分泌,在胃黏膜和胃酸之间形成一道保护胃黏膜的屏障,对消化性溃疡的防治有益。另外,甘蓝也具有这种效果,但必须是生甘蓝。

3.蜂蜜。

蜂蜜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蜂蜜具有抑菌、解毒、保护肝脏等作用,可促进创伤愈合,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有益。

4.茶。

茶能降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并减轻其严重程度,而且茶中的儿茶酚还有很强的杀菌能力,从而抑制消化道溃疡的发展。

5.其他食物。

甘草不仅能抑制胃酸分泌,还能刺激黏液的分泌,促进胃黏膜的修复。豆类食品能抑制胃酸的侵蚀作用,其中红豆的效果最好,其次是白豆。

需要提醒的是,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是溃疡病患者必须遵循的一大原则,烟酒、咖啡、浓茶、烈酒、辛辣食物,以及菜过冷、过烫等,对胃黏膜都是劣性刺激,一定要谨慎控制。

■ 胃酸过多症 ■

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它是由胃黏膜壁细胞分泌的。胃酸过多,即胃酸分泌过多,胃中的酸度呈异常升高的状态。其主要症状是,胃部灼热感和泛酸(即胃液返流入口)。

相关营养成分

1.钙、镁。

迷走神经兴奋可引起胃酸的分泌,钙和镁能抑制神经兴奋,故可防止胃酸分泌过多。奶制品、豆制品、羊栖菜等食品中含有一定量的钙。杏仁、羊栖菜、纳豆、牡蛎中含有镁。

2.EPA。

EPA(二十碳五烯酸)在体内可转化为前列腺素E,进而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胃肠平滑肌蠕动,并可改善胃黏膜血液循环,保护胃黏膜。海水鱼油中含有较为丰富的EPA。

3.维生素U。

胃酸过多可导致胃黏膜损伤。维生素U可对胃酸分泌加以控制,保护胃的黏膜。卷心菜、菠菜、冬笋以及青海苔等食品中,含有维生素U。

■ 阑尾炎 ■

大肠的起始部分为盲肠,在盲肠顶端,有一细小的管状凸起,约小指大小的,即是阑尾。阑尾位于右下腹部,若由某种原因导致其发生感染,即形成阑尾炎。

阑尾管腔的阻塞是导致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原因,其致病菌多为肠道内的多种革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另外,暴饮暴食、感冒、便秘、肠胃炎也是导致阑尾炎的原因。

阑尾炎发作时,最初出现上腹部疼痛,逐渐移向脐部,数小时(6小时~8小时)后转移并局限在右下腹。在发病早期,可出现厌食、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也可出现低热。

若急性阑尾炎未经及时治疗,可导致阑尾发生穿孔,在阑尾周围形成脓肿,出现麻痹性肠梗阻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等。

当阑尾静脉中的感染血栓沿肠系膜上静脉至门静脉,可导致门静脉炎,以致出现寒战、高热、肝肿大、轻度黄疸等症状。另外,阑尾炎还可形成内、外瘘等并发症。

相关营养成分

1.食物纤维。

预防阑尾炎,最重要的是养成正确的排便习惯,调整肠内环境。

食物纤维能软化大便,增加大便容量,刺激肠的蠕动,促进肠内物质的移动。若摄入食物纤维过少,粪便量减少,对肠的刺激也会减弱,肠内物质长时间滞留在大肠内,容易引起阑尾炎。

谷类、薯类、豆类、蔬菜、水果、海藻、蘑菇等食品,尤其是柿饼、扁豆、大豆、牛蒡中,食物纤维含量较为丰富。

2.有益菌。

肠道内寄生着许多细菌,其中乳酸菌能抑制有害菌繁殖,调整肠内环境,增强对病原菌的抵抗力,防止感染。但乳酸菌很容易被排泄出去,所以应及时补充。

酸奶及乳酸菌饮料中含有较多的乳酸菌。另外,牛奶中含有乳铁蛋白,可抑制大肠杆菌繁殖、增加乳酸杆菌的数量,可以预防阑尾炎。

■ 痔 ■

痔是指肛门、直肠下端静脉曲张,静脉血液回流受阻所出现的青紫色、圆形或椭圆形包块状静脉团。痔可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便秘和妊娠是诱发痔形成的常见原因。

内痔发生在齿状线以上,表面覆盖黏膜,是由肛垫的支持结构、静脉丛及动静脉吻合支发生病理改变或移位所致,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无痛性间歇性便后出鲜血和肛门肿物脱出。

外痔发生在齿状线以下,表面覆盖皮肤,是由于齿状线远侧皮下静脉丛的病理性扩张或血栓形成所致,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肛门缘皮肤隆起扩大、坠胀疼痛,伴有异物感,不易出血。

内痔通过丰富的静脉丛吻合支和相应部位的外痔相互融合为混合痔。混合痔逐渐加重,呈环状脱出肛门外,脱出的痔块在肛周呈梅花状时,称为环状痔。

痔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俗话说“十人九痔”。因此,本病的防治非常重要。平时应多摄取能加强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的食品,对痔加以预防。

相关营养成分

1.食物纤维。

食物纤维吸收水分而膨胀,软化粪便,增加粪便的量,并刺激肠蠕动,使排便变得通畅,对痔疮的防治尤为重要。

牛蒡、山芋等蔬菜,豆类、薯类、柿饼、羊栖菜、干香菇,以及海藻和蘑菇等食品中,食物纤维含量丰富。

2.维生素。

维生素P(类黄酮)能够加固毛细血管,预防痔疮出血。橘子、柠檬等柑橘类水果、樱桃、杏、荞麦等食品中,含有维生素P。

维生素C可促进胶原合成,能够加固毛细血管,预防痔疮出血。猕猴桃、草莓、橘子等水果以及花菜等蔬菜,含维生素C较为丰富。

维生素E可促进血液循环,对痔疮的治疗有益。杏仁等果仁类食品,鳗鱼、鲣鱼等鱼中含维生素E较为丰富。

相关食物

香蕉可润肠通便,有利于痔疮的防治。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饮酒和进食大量刺激性食物,可使局部充血,会使痔恶化。

■ 病毒性肝炎 ■

病毒性肝炎是由于肝脏出现病毒感染所致,能引起病毒性肝炎的病毒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其中又以甲型、乙型、丙型三种最为常见。

病毒性肝炎通常又可分为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1个月~2个月可治愈的肝炎即为急性肝炎,持续6个月以上则为慢性肝炎。

急性肝炎的症状类似于感冒,发病初期可出现发烧、呕吐、食欲不振、疲倦等症状,数日后出现黄疸。消化道症状较重者,应摄取稀饭等流质饮食,以补充营养、促进恢复。

肝脏代偿功能极强,若非损伤严重,一般感觉不出明显不适。但慢性肝炎若不进行及时治疗,任其发展很可能会导致肝硬化。所以慢性肝炎应定期检查,动态观察病情的进展。

相关营养成分

1.蛋白质和能量。

蛋白质是肝脏修复所不可缺少的营养。蚬、牛奶、鱼、肉、纳豆、豆腐等食品中蛋白质含量较为丰富,尤其是动物类优质蛋白质效果较好。

患病毒性肝炎后,应保证能量的摄入。如果补充能量不足,会影响肝功能的恢复。但注意控制脂肪的摄入,以免加重肝脏负担,不利于肝功能的恢复。

2.维生素。

肝脏是维生素的贮藏库,若肝脏内维生素贮藏量不足,可导致多种代谢功能受损,易产生疲劳感。因此,病毒性肝炎患者应适当摄入各种维生素。

其中,维生素C能增强免疫力,预防有害感染;预防滤过性病毒渗透到细胞内,强化细胞对病毒的抵抗力,有助于肝炎的恢复。草莓、西红柿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3.其他营养成分。

牛磺酸、姜黄素、谷胱甘肽等,可增强肝脏解毒功能。

蚬、蛤仔中含有大量的牛磺酸,郁金根提取的香辣调味料姜黄和郁金茶中含有大量的姜黄素,动物肝脏、鳕鱼、花菜中含有较多的谷胱甘肽。

另外,酒精对肝脏的危害较大,所以不要忘记戒酒,让肝脏得到充分的休息。

■ 肝硬化 ■

肝细胞广泛变性坏死,肝小叶纤维支架塌陷,残存的肝细胞再生形成不规则结节状肝细胞团。同时,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纤维束,包绕再生结节或重新分割肝小叶,使肝正常结构消失,质地变硬,即形成所谓的肝硬化。

肝硬化是多种肝脏疾患的最终归宿,如病毒性肝炎、慢性酒精中毒、胆汁淤积、血吸虫病以及药物或毒物的损伤等。其中,病毒性肝炎引起肝硬化较常见,而丙型肝炎约占六成。

肝硬化早期,除乏力、食欲减退、腹胀不适和轻微腹泻外,缺乏特异性表现,肝功能检查结果正常或轻度异常,这个阶段可称为代偿期。

肝硬化失代偿期,肝功能减退的症状较为明显。患者消化道症状进一步加剧,同时还可出现浮肿、腹水、黄疸、蜘蛛痣、出血倾向、贫血、肝性脑病等表现。

肝硬化无特效药,如果不幸患病,一定要保持静养,合理搭配饮食,尽量保持代偿期的状态,不要使病情恶化。一定要戒酒,避免使病情恶化。

相关营养成分

肝硬化的代偿期和失代偿期,其摄取的饮食内容是不同的。

代偿期,应以糖分为中心,摄取高能量食品,以维持能量供应,保护肝脏机能。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也是必不可少的。如乳制品、绿色蔬菜等,但应控制盐分的摄入。

失代偿期,为了防止严重并发症——肝性脑病,一定要严格控制蛋白质的摄入,以降低血氨浓度。同时,为减轻肝脏负担,应控制脂肪摄入,盐分应控制在7克/日以下。

牛磺酸和谷胱甘肽可增强肝脏解毒功能。蚬、蛤仔中含有牛磺酸,动物肝脏、鳕鱼、花菜中含有谷胱甘肽。但有些食品中胆固醇含量较高,失代偿期应严格控制胆固醇的摄入。

相关食品

便秘时,肠内氨气产生增加,会诱发或加重肝性脑病,摄取含乳酸杆菌饮料和食物纤维可预防便秘。柿饼、毛豆、大豆、牛蒡等食品含有食物纤维,酸奶等饮料中含有乳酸杆菌。

■ 胆石症 ■

胆石症即连接胆囊、肝脏与十二指肠的胆管出现结石。根据结石出现的部位不同,胆石症可分为胆囊结石、胆管结石。根据结石的成分又可分为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及混合性结石。胆固醇结石常出现于胆囊,胆色素结石容易在胆管中出现。

胆囊是位于肝脏下方的梨形小囊,肝脏分泌的胆汁在这里贮存和浓缩。进食时,贮存在胆囊中的胆汁随着胆囊的收缩,经过胆囊管、胆总管而进入肠道,参与食物的消化。

胆囊结石形成的基本原因,是由于胆汁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发生了改变,胆汁某些成分沉积下来,以脱落的上皮细胞、细菌,甚至进入胆道的蛔虫卵等为核心聚集起来,而形成结石。

如果胆汁中胆固醇浓度过高,或与胆酸、卵磷脂的比例失调,即可引起胆固醇析出和结晶而形成胆固醇结石。另外,胆囊收缩能力减弱,胆囊内胆汁淤积也有利于结石的形成。

胆囊结石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只有轻微的消化道症状,如食后腹胀、消化不良、腹泻等。这些症状往往在进食后加剧,因此常常会被误诊为胃病或消化不良。

胆结石的存在,可导致胆汁淤积,以及结石在胆囊内移动磨擦,可以使胆囊壁损伤,引起慢性胆囊炎。胆囊炎严重,会导致胆囊穿孔,甚至引起急慢性胰腺炎。

当胆囊结石合并感染,或饱餐及进食油腻食物后胆囊收缩,或睡眠时体位改变,结石发生嵌顿,排空胆汁受阻,胆囊内压升高,胆囊强力收缩而发生绞痛。疼痛位于上腹部或右上腹部,呈阵发性,可向肩胛部和背部放射,多伴有恶心、呕吐。

胆管结石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腹痛、寒战高热、黄疸,称为Charcot三联症。其腹痛多出现在剑突下及右上腹,多为绞痛,呈阵发性发作,或为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可向肩背部放射,常伴恶心、呕吐。

高脂、高蛋白质饮食为胆石症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有调查表明,以高脂、高蛋白质饮食为主的人群,其胆石症的发病率几乎是以蔬菜、糖类饮食为主的人群的5倍。

据相关报道证实,不吃早餐也易导致胆结石的形成。这可能是由于空腹使胆汁分泌减少,胆酸含量降低,以致胆汁中胆固醇呈过饱和状态,在胆囊中沉积形成结晶,产生结石。

当然对胆结石的治疗,人们更熟悉的是手术治疗。不过也有部分病人不愿意或暂时不能接受手术治疗,这时也可采用手术之外的措施,尽量把胆结石排出体外。

相关营养成分

1.食物纤维。

食物纤维能抑制胆固醇的吸收,促进胆固醇的排出,有利于降低胆汁中的胆固醇。扁豆、糙米、牛蒡、海藻类、蘑菇类、魔芋、琼脂等食品中含有大量的食物纤维。

2.牛磺酸。

牛磺酸参与结合胆汁酸的构成,可以降低胆固醇,抑制结石的形成。鱼贝类虽含有胆固醇,但同时也含有丰富的牛磺酸,胆石症患者可食之。

3.维生素。

胆汁酸可以溶解胆固醇,而在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的过程中,需要维生素C的参与。如果缺乏维生素C,即可导致胆汁中胆固醇呈过饱和状态,易于沉淀析出和结晶而形成结石。猕猴桃、草莓、西红柿等食物中,含有较为丰富的维生素C。

维生素E能够预防胆石症。实验发现,动物即使摄取大量的胆固醇和脂肪,只要维生素E保持正常水平,即可防止胆石症的发生;而缺乏维生素E时,即使使用不含胆固醇和脂肪的饮食,也易患胆石症。杏仁、花生、鳗鱼、花菜、南瓜等食品中含有大量维生素E。

医学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爱斯基摩人生活在冰天雪地之中,平时以高脂、高蛋白质的动物性饮食为主,但他们几乎不出现胆石症。这是因为爱斯基摩人喜食深海中的鱼,这种鱼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A,它可以有效地预防胆石症的发生。

相关食物

橄榄油能够预防胆石症。

将荸荠切成小块,煎汤代茶,可用于治疗胆囊炎、胆石症。

经常食用山楂制品,如山楂糕、山楂片等,可以促进胆汁的排泄,预防结石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