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读一点哲学常识
27100900000014

第14章 术语解析(5)

这一类小说通常是叙述技术的泛滥,技术中深深掩饰着固有的缺陷。在表面上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其本质上掩饰着虚弱空洞的精神世界。人们被关在亲自制造的钢筋水泥牢笼里,感受着黑暗和压抑。在这种生存状态下,物质浪费蔓延,道德沦丧,民主受到压迫,最终人类文明在高科技牢笼中僵化、腐化,走向毁灭。

乌托邦的起源远比反乌托邦早,二者描述的理想社会是截然相对的,而且二者隶属于不同的领域,不能在同一领域中进行深层次的比较。

什么是时间一维性

时间是永不静止的,发生的时候很安静却没有踪迹,时间只有一个衡量标准,即时间的长短,这就是时间的一维性。

时间的一维性具有持续性和顺序性的基本特征,两者的相互关系论证了时间的单向特点。时间是比较虚空的概念,只有单一的指向,是不可逆转,不可返回,也不可改变方向。在日常的语言描述中,人们都是用一维的用语描述时间,时间有长短和快慢,却不存在高低和宽窄等说法。

时间是由过去、现在、将来构成连续不断的系统,只有单一的走向,具有一去不复返的特质,所有的这些规则都体现了时间的一维性。

空间三维性和广延性

空间是生活的物质载体,是人们所处的环境和范围。三维性和广延性是空间的独有特征,是比时间更为立体和整体的呈现。

空间具有长、宽、高三个方向指性,三者形成了可供人们活动的六个平面:前、后、左、右、上、下,这些都是带有方向感的平面。所谓三维,是人为规定的互相交错的三个方向坐标,用这个三维坐标,看起来可以把整个世界任意一点的位置确定下来,因此三维坐标是为了确定位置。三维坐标轴的三个轴,即x轴、y轴、z轴,其中x表示左右空间,y表示上下空间,z表示前后空间,这样就形成了人的视觉立体感。

时间是一维的,而二维只存在两个方向的交错,将两个二维交叉叠合在一起就得到了三维。空间的广延性是在三维性的基础上体现的,空间是没有尽头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是可以无限延伸拓展的,而人们是将无限的空间分化成多个有限的空间去生存。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世界上的一切物质都处于运动中,不存在失去了运动也可以存活的物质,只存在相对情况下呈现出静止状态的物质,这就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

世界是动中有静,物质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物质运动中有静止。静止是物质运动中的相对稳定状态,指一个事物相对于其他事物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因为静止并不是绝对的静止,而是静止中有运动。因此,虽然物体看起来处于静止状态中,但本身日夜在太阳系中随着自转的地球运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式。

世界上的事物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二者在形成条件之下是可以转化的。

实在论与唯名论有什么区别

实在论和唯名论都是经院哲学关于个别与共相的讨论产物,在认识论上是关于普遍概念的形成、性质和意义问题的争论,这场争论本质上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哲学基本问题的争论。主张共相只是名词,唯有个别事物才是实体,这被称为唯名论;主张共相为实体的被称为实在论。

实在论是亚里士多德提出来的理论,否认柏拉图提出的“理念才是世界的主宰”,他认为知识通过感官经验在自然世界中有所体现,只有自然世界才是真实的,是事物变化的原理来源,对自然的判断才是知识获取的渠道。实在论者断言共相具有客观实在性,共相是独立于个别事物的第一实体,共相是个别事物的本质或原始形式。个别事物只是共相派生出来的个别情况和偶然现象,所以共相先于事物。

唯名论则是持完全相反的意见,否认共相具有客观实在性﹐只有个别的感性事物才是真实的存在。唯名论者认为共相后于事物,共相只是个别事物的“名称”,或人们语言中的“声息”。共相表现为个别事物的相似性和共同性,作为神创造个别事物的原型理念或原始形式,它存在于神的理智之中。同时,共相作为人对个别事物的抽象归纳的概念,也存在于人们的理智和思想之中。

唯名论和实在论的讨论实质是一场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大起底,将思维与存在的问题更加实际化和现实化。

实用主义与逻辑实证主义有什么区别

实用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都受到马赫主义的影响,但是两者最大的不同是逻辑实证主义讲究逻辑推理的重要性,而实用主义则是侧重实践方面。

实用主义认为,当代哲学划分为两种主要分歧,一种是理性主义者,是唯心的、柔性的、重感情的、理智的、乐观的、有宗教信仰的、相信意志自由的;另一种是经验主义者,是唯物的、刚性的、不动感情的、凭感觉的、悲观的、无宗教信仰、相信因果关系的。

实用主义则是要在上述两者之间找出一条中间道路来,实用主义者忠于事实,但也不反对神学观点,如果神学的某些观念证明对具体的生活确有价值,就承认它是真实的。实用主义的特点在于,将哲学从抽象的辩论降格到更加个性主义,但仍然可以保留宗教信仰。实用主义是将实证主义变得功利化,强调生活、行动和效果。

逻辑实证主义者认为,形而上学的问题没有经过系统论证,是一个关于意义的问题,因此,解决它们的方法不应采用一般的科学方法,而是应用语言的逻辑分析方法。他们认为,要把哲学从形而上学中解放出来,就必须用一种哲学方式解决掉所有的哲学。这种真正的哲学论题不涉及自然或社会,只涉及语言或语言应用。

逻辑实证主义者指出,哲学是以研究语言的有无意义为基础的,它的任务并不在于提出命题或建立命题体系,而在于逻辑地分析和阐明科学中的概念、假设和命题的意义,从而使形而上学的思想混乱得到澄清。

实用主义与逻辑实证主义各自代表研究哲学的两个方面,都强调研究哲学的方法,对哲学本质问题研究的影响并不广泛。

什么是中庸

中庸是哲学中的一种观点态度,即为保持客观中立,不偏不倚。

“中庸”一词缘起于中国的四书之一《中庸》,其主要内容讲人性的善恶,因此“中庸”被延伸成为人性善恶的“临界点”,成为了至善至诚的中庸之道。“中庸”在字面上的解释即是执中之意,而执中又当求“中和”,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时,他的平静情绪即为“中”,表现出情绪之后,经过调整而符合常理则为“和”。

中庸强调“诚”的重要性,追求修养的最高境界就是“至诚”,而诚是《大学》中所阐述的“诚意”,是指人先天的本性,至诚的人才能充分发挥本性,感化人群,进而成为人们的最高典范。中庸哲学的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在学习方面要求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设定做人的规范,即要做到“五达道”:臣之道、父子之道、夫妇之道、兄弟之道和朋友之道。同时要做到“三达德”:即智、仁、勇之德。

中庸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被视为人性的最高境界,也是圣贤追求的完美人生境界,但真正的中庸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因此,中庸作为儒家思想的一种伦理标准,成为众多儒学弟子毕生追寻的理想和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