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读一点哲学常识
27100900000025

第25章 经典命题(1)

哲学经典命题是一把最富有趣味性的、启迪智慧的钥匙,旨在带领人们走近思想者,感受思想者,理解思想者,传播思想者的智慧。它能从触及灵魂的地方打开人类深邃的大脑,启发人们的理性思维,以独特的智慧魅力,引导人们对哲学本身发生兴趣。

什么叫“存在即感知”

“存在即感知”,即“存在就是被感知”,是英国经验主义者、天才哲学家乔治·贝克莱的名言,出自他的代表作《人类知识原理》。严格来讲,贝克莱并未说过这句话,而是自句子中截取出来的,如果想真正了解这句话的含义,还需注意贝克莱前后说了些什么。

其实,“存在即感知”中“存在”的意思并不是指所有的存在。贝克莱曾说过,精神(或者称作灵魂、自我或者心灵)的存在是无法感知的,可是尽管无法感知,他却坚持精神是存在的。因此这句话中的“存在”指的便是除精神以外所有事物的存在,所以,完整的表述应该是这样:“精神以外,存在即感知。”

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是通过感知被认识和了解的。贝克莱认为,既然观念的存在是在于被感知,那么感觉事物的存在也在于被感知,所以,所有事物的存在也在于被感知。因此,事物的存在就是被感知,即“存在即感知”。既然事物只是一些观念,而观念只存在于心中,观念以外不存在任何事物,所以,所有事物除了被感知的观念之外,便没有观念以外的客观存在了,事物的存在即被感知。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句话出自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他创建了一种变的哲学,他将存在的东西比成一条河流,宣称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因为当人第二次踏入时,它已非第一次踏进时的那条河流了,原来的河流早就发生了变化。

赫拉克利特借此表达了自己关于变的思想,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世界上不存在静止不变的东西,一切都在持续不断地变化着。所有事物都既存在着,又不存在;因为它存在的同时还在变化,变成了其他东西,也就是说原来的东西不存在了。

赫拉克利特用很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了自己关于运动变化的思想:“一切皆流,无物常住。”他强调运动变化,但是并未否定静止。在他看来,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可是现实生活中有人提出质疑:也就是在河水结冰之时能够踏入,因此从形而上学的角度来分析此观点具有两种错误:一是割裂静止和运动的关系,只谈静止,否认运动的存在,把静止绝对化的形而上学不动论;二是割裂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只谈运动,否认静止存在的形而上学相对主义与诡辩论。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这句话来源于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他借此向人们阐述了哲学有关世界统一性与多样性关系的原理,统一的物质世界是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存在与发展的。组成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的不同个体是各有其特性的,即个性,也就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某种特殊性。可是事物和事物之间还存在着普遍的联系,有着很多共性,即同一种类的事物所具有的普遍性,它只包括了它们的共同本质,而不是个体事物的所有内容与特性。因此,共性并非完全囊括个性,个性要比共性更为丰富多彩。

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从表面上来看,每片树叶好像是完全相同的,可是仔细观察,便可以发现每片树叶都各不相同,它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纹理、自己的土壤、自己的阳光、自己的重量、颜色以及厚度等,它们各自的生长环境也是千差万别。造成不同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自身所包含的本质的东西不同。所以,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岂止树叶如此,世间万物皆是如此。

为何说“有用便是真理”

“有用便是真理”即“有用即真理”,是实用主义有关真理的著名命题,它是由美国哲学家、实用主义的真正奠基人威廉·詹姆斯最先提出来的。在他看来:“它是有用的,原因在于它是真的”。或者可以说,“它是真的,原因在于它是有用的”。他认为,只要一种观念能将新旧经验联系起来,给人带来真正的利益与满意的效果便是真理;一种观念是否真理,并非看它是不是符合客观现实,而是要看它是不是有用。

“有用便是真理”属于典型的实用主义真理观。它将真理的本原问题与真理的作用混成一谈,进而否认客观真理,倡导主观真理。从本质上来说,“有用便是真理”属于唯心主义观点。它混淆了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界线,导致了真理的多元论。按照这个观点,谎言也能变成真理,原因在于它对骗子有用;按照这个观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原因在于不同的理论看法对不同的人来讲都是有用的;按照这个观点,某个理论今日对我们有用,便是真理,明日对我们无用或有害,便是谬误。真理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是否有用,属于人的主观感受。因此,将人的主观感受和客观存在之间的关系绝对化的“有用便是真理”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压死骆驼的为何是最后一根稻草

“压死骆驼的是最后一根稻草”这句话源自阿拉伯的一个寓言故事,它的意思是事情的发展已到了极限的临界点,再增加一点因素便会使之崩溃。这则寓言所阐述的是哲学中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看似普通的一根稻草,谁都不会想到它能成为压死骆驼的导火索。

从本质上来讲,最后一根稻草和之前的其他稻草都是一样的,没有多少分量。谁都不会将一根小小的稻草放在眼中,但是不断地将一根根稻草码放在骆驼的背上,当稻草积累到一个临界点的时候,这最后一根稻草便成为关键,增加它会将骆驼压垮,减少它,则不会将骆驼压垮,这根稻草造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因此,当量变累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便会产生质变。量变是发生质变的必要前提,而质变是量变积累的必然结果。寓言中的这根稻草正是量变引发质变的一个导火线,它成为了骆驼被压死的关键因素。所以,人们将骆驼的死归咎于最后一根稻草,而不是其他稻草。其实,细细想来,压死骆驼的并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不断累积的稻草,如果人们能够了解骆驼的负重能力,那么骆驼既不会被压死,最后一根稻草也不会成为压死骆驼的罪魁祸首。

什么是芝诺悖论

芝诺,古希腊数学家,斯多葛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可以说是第一个提出悖论的人。他所提出的一系列有关运动的不可分性的哲学悖论被称作是芝诺悖论。这些悖论因被记载在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一书中而被后人知晓。芝诺所提出的这些悖论是为了支持他的老师巴门尼德有关“存在”不动、是一的学说。

芝诺悖论被流传下来的只有8个,其中最著名的主要有4个,分别是二分法悖论、阿基里斯悖论、飞矢不动悖论与游行队伍悖论。

二分法悖论将时间看成一个有限的概念,将空间看成一个无限的范畴,认为在有限的时间中无法完成无限的运动,所以,运动是不存在的。阿基里斯悖论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将运动绝对化,否认客观标准。飞矢不动悖论以时间的可分性为出发点,将飞矢的运动看作是时间的累积,芝诺并未意识到时间的连续性与不可分性,即时间是不可分割的。游行队伍悖论认为时间与空间是不可分的,在不同的时间内能移动出相同的距离,由此得出运动是间断的。

虽然这些方法现在能用微积分的概念解释,可是却不能用微积分解决,原因在于微积分原理存在的前提是存在广延,但芝诺悖论不仅承认广延,还强调无广延的点。这些悖论难以解决的原因便是它集中强调之后出现的以笛卡尔与伽桑迪为代表的机械论的分歧点。

说谎者悖论是怎样的

说谎者悖论,又称谎言者悖论。这个悖论来源于克里特岛的哲学家埃庇米尼得斯所说的一句话:“所有克里特人都说谎。”

这个悖论非常有名,原因在于它没有答案。假如埃庇米尼得斯所说为真,可是却与之前假设此言为真互相矛盾;如果此言为假,那就是说并非所有克里特人都说谎,本身也是克里特人的埃庇米尼得斯便不一定是在说谎,这就是说此言可能是真的,可是假如此言为真,便又会产生矛盾。所以,这句话是无法解释的。

由于说谎者悖论是因句意产生自我矛盾而无法成立,因此可以构造这样一个命题:“我在说谎”,这便是一个自我指涉所引发的悖论。如果说“我在说谎”为真,那我就是在说谎;如果说“我在说谎”为假,那我就是在说谎。所以,不管此言是否为真,情况都不会成立。

在罗素看来,说谎者悖论犯了关于逻辑方面的“反自身指”的错误,也就是假设了一个总体,而自己又做了这个总体的一个元素,如此产生了恶性循环。

用罗素的集合理论解决“说谎者悖论”,能得出“说谎者悖论”是不可能的。说谎者悖论与罗素悖论是极为相似的,它们都违反了逻辑同一律。虽然在表达形式方面有所不同,可是所表达出的效果却是相同的。

什么是理发师悖论

理发师悖论是罗素用以比喻罗素悖论的一个通俗的说法,是他在1901年提出来的一个有关类的内涵问题。

当时罗素悖论的出现是因为朴素集合论对元素不加限制的定义。此悖论的提出,引发了第三次数学危机。

理发师悖论源自一个理发师的广告词:“本人将为这座城市中所有不给自己刮脸的人刮脸,而且只给这些人刮脸。”

广告词的出现,也导致了问题的随之产生,他会给自己刮脸吗?假如他不给自己刮脸,他便是“不给自己刮脸的”那种人,他便要给自己刮脸,可是他若给自己刮脸呢,他又是“给自己刮脸的”那种人,他便不能给自己刮脸。因此产生了矛盾。

理发师悖论和罗素悖论的原理是一样的,都违反了逻辑同一律。假如将每个人看作是一个集合,这个集合所包含的元素被定义成这个人刮脸的对象。那么,理发师所宣称的他的元素,都是城中那些不属于自身的集合,而且城中一切不属于自身的集合都是他。那么他是不是属于他自身?这样便通过理发师悖论得到了罗素悖论。反过来也是可以成立的。

什么是鳄鱼悖论

鳄鱼悖论是古希腊哲学家时常提起的一个有趣悖论。

故事中鳄鱼抢走了一位母亲的孩子,并对母亲提出一个问题,如果这位母亲答对了,鳄鱼就不吃掉小孩,如果答错了,鳄鱼就吃掉小孩。

鳄鱼提出的问题是:“你猜我会不会吃掉你的孩子?”

母亲回答道:“我猜你会吃掉我的孩子。”

这时鳄鱼陷入一个无法解决的许诺悖论。鳄鱼如果想吃掉孩子,母亲就答对了,按照许诺鳄鱼不能吃掉孩子。

鳄鱼如果不吃孩子,母亲就答错了,按许诺鳄鱼要吃掉孩子,但事实上它不能吃孩子,因为只要一吃孩子,等于承认母亲答对了,鳄鱼还是不能吃孩子。

通过分析能够发现,鳄鱼的许诺包括两层内容,第一层是母亲答错或答对这个前提条件,第二层是鳄鱼是吃掉或放掉小孩这个行动,鳄鱼要依据前提条件采取相应的行动,即许诺的前提条件决定了鳄鱼的行动。悖论的问题在于,母亲猜测的对象正好是鳄鱼的行动,这便意味着,鳄鱼的行动决定了母亲猜测的对错,鳄鱼能够让母亲猜对,也能够让母亲猜错。也就是说,鳄鱼许诺的第二层内容反过来决定了第一层内容。

事实上,这是一个产生悖论的问题。鳄鱼的许诺既可以是前提决定结果,又可以是结果决定前提,形成了自我反驳的一种循环,进而给自我矛盾敞开了方便之门,致使鳄鱼的许诺出现自相矛盾的可能性。

同时,那位母亲的回答是非常睿智的,她猜到鳄鱼的行动是和它许诺的前提互相矛盾,它越是想吃掉小孩,越是无法吃掉小孩。因此母亲将鳄鱼许诺的矛盾由可能性转变成了现实,最后让鳄鱼不管如何行动,都无法兑现自己的诺言。

如果母亲回答:“你不会吃掉我的孩子。”那么鳄鱼就取得了胜利,它无论采取怎样的行动,都不会违背自己许下的承诺。它可以吃掉孩子,证明母亲猜错了;也可以放掉孩子,证明母亲猜对了,两种选择都不会产生悖论和矛盾。

鳄鱼悖论也是说谎者悖论,二者有着相同的逻辑构成,都是世界上著名的哲学思辨悖论,属于一种否定性的“自我关联”。“我在说谎话。”猜测我说的这一句话是不是真话。引起悖论的原因是:“我正在说谎话”是对自身真伪的判定,而且是一个否定性的命题,因此无论怎样回答,都会引起矛盾和悖论。

通天塔有何哲学含义

通天塔,又叫巴别塔或巴比伦塔,它是一个出自圣经的概念。圣经中创世纪第十一章所记,通天塔是当时人们联合起来兴建的通往天堂的一座高塔。为了阻止人类的这一计划,上帝逼迫人类说不同的语言,使人类相互之间难以沟通,通往天堂的计划因此告败,人类自此各奔东西。

在希伯来语中,“巴别”即“变乱”的意思,于是此塔就叫作“巴别塔”。有人将“变乱”一词译为“巴比伦”,于是称那座城为“巴比伦城”,称那座塔为“巴比伦塔”。同时在巴比伦语中,“巴别”和“巴比伦”都有“神之门”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