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读一点哲学常识
27100900000031

第31章 至理名言(3)

萨特的思想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就是“存在先于本质”,在他眼中,世界虽然是自然的、自在的、现有的,但它却没有意义,不是规定的,也没有自己的本质,是一种“超现象的”存在,却不是显现的存在。物在显现即意识的虚无化中,由自己赋予其规定性或本质,成为现象显现出来,才是现象的存在。物质被创造出来,物质是本质先于存在,但是人却不同,人的存在是基本特征,因此人之出生是一无所有,只有存在,本身并不是什么,而在未来会确定自己的本质。其存在就是不断否定外物又不断充实自身的过程,以此获得自己的规范。

然而,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思想极力提出自我设计,自我规范,后天自我树立,强调了自我的主观能动性,在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的基础上我们也不能不以客观存在和现实社会为依据,不能将其割裂开来,要遵循客观规律,以实践为基础。不过,萨特的这种想法十分有建设性,人想成为何种人,并在后天为其奋斗,“存在先于本质”,不是其他人决定,而是由自己走出自己的路,自己决定自己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世界竟然存在

维特根斯坦说:“真正神秘的,不是世界怎样存在,而是世界竟然存在。”维特根斯坦的这句话,是西方哲学告别旧思考方式和开启新思考方式的象征。

西方哲学的旧思考方式是用理性的方法去了解和解释世界,面对世界是这样的现实,一旦追问世界为什么是这样的时候,其思考方式就进入这样一种程序模式:首先,从已知的结论去找原因,得出一个历史演进的因果规律;其次,在认定因果的过程中,排斥偶然发生的现象而得出必然发生的现象;最后,得出的必然结果进一步被归纳成为说明决定现在世界之所以是这样的本质因素。如此的因果、必然、本质的理论,形成了一种独断论:世界之所以这样,在于它就只能这样,必然这样。

西方哲学的新思考方式却不这样认为,世界之所以如此,他们认为:首先,有许多烦琐复杂的原因,一旦找出一个或几个原因就一定会排斥和忽略其他原因,而西方逻辑很明显地将这些情况做了简单化的处理;其次,这一简单化的处理正是为了突出必然因素。在突出必然因素的同时却永远切断了其他原因与之的关联因素。最后,才能让必然因素以一种最本质的方式出现,并成为现实结论。

世界“怎么如此”,引出的是因果、必然、本质的规律,世界“竟然如是”,引出的则是对命运感和缘分型的思考。“竟然如是”是对因果和必然关系的排斥,对命运和缘分的重视,不把“已然如此”作为由因果和本质引出的铁律般的必然结果。

其实,世界的演进是在多种多样的复杂互动而形成的合力中产生出来的。这里“合力”并非是科学的、逻辑的、清晰的,而是很多种看得见和看不见的统一以及很多样可分析和不可分析的统一,正因其成分之复杂和互动之错乱,从而哪一种或哪几种成分和趋势会成为现实,都是难以预测的,如果要用因与果的关联来说明,它是多因果的;如果要用必然和偶然来讲,它是偶然的;如果是要用现象和本质来讲,实在没有本质的现象。总之,世界之所以如此,是在于它已经如此了,而不是它必然会如此。

性格决定命运

精神分析学者荣格说:“性格决定命运。”不同的性格类型对现实世界有不同的态度以及看法,并且所表现出的行为和选择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荣格说性格决定命运,在很大程度上肯定了性格对人的影响之大。

荣格根据心理能量的指向划分性格类型:个体心理能量的活动倾向于外部环境,就是外向型的人;心理能量的活动倾向于自己,就是内向型的人。

外向型的人,比较重视外界活动,喜欢社交、活跃、开朗、自信、勇于进取、兴趣广、容易适应环境;内向型的人比较重视主观世界、好沉思、常自我欣赏、孤僻、缺乏自信、害羞、冷漠、沉默寡言、比较难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

荣格将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感觉、思维、情感和直觉四种基本机能,描述了八种性格类型。荣格并非截然地把人格简单划分为八种类型,他的性格类型学只是作为一个理论体系用来阐述性格的差异,其实在实际生活中,绝大多数人其实都兼有外向型和内向型的中间型。

纯粹的内向型的或外向型的人是几乎没有的,只有在特定场合下,由于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态度占优势。几乎每个人也能同时运用四种心理机能,只不过各人的侧重点不同而已。需要注意的是,外向型和内向型并不影响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就。

荣格的类型理论已广泛地应用到教育、管理、医学和职业选择等领域,因这种划分带来了使用上的方便。如今已有许多研究证实内外向是人格的主要特质,心理学家还编制了测量内外向的量表,不同性格的人思维就有很大的差异,所从事的职业也不同,在不同的地方实现不同造诣,得到的成就也就各不相同,因此性格对人的影响十分大。

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是自由的人

毕达哥拉斯曾说:“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之为自由的人。”毕达哥拉斯不仅是一名伟大的哲学家,还是一名着名的数学家。他所创立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是一个研究数学的学派。他提出,“数是世界的本原”的着名观点,即认为宇宙中的所有关系都能用数的关系来表示。同样,这些关系都是相互和谐的,世间万物的和谐证明了上帝的神奇。所以,只有研究数学,研究出事物之间的数学关系,才能更加地接近神,进一步把自己有限的生命同神的无限相连接起来。所以,毕达哥拉斯学派研究的数学并不是以实用为目的,而是为了接近神。

毕达哥拉斯曾经为了庆祝定理的发现,举行“百牛大祭”,杀了整整一百头牛来祭祀神明,毕达哥拉斯定理在当时看来完全没有丝毫用处,但他们仍然要祭祀,原因在于他们坚信,因为发现“勾股定理”,自己又与神明近了一步。因此,毕达哥拉斯学派不仅是哲学派别,同时也是一个宗教团体。毕达哥拉斯学派内部的规矩很多,每个新入学的学员都必须宣誓,严格保守秘密,并终身只能加入这一学派。谁也不允许将知识传播到学派外面,不然的话,将会受到非常严厉的惩罚。

由此可见,该学派在探索数学秘密、追求灵魂自由的同时,在生活上也对自己做了诸多的限制。正如那句名言:“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之为自由的人”。毕达格拉斯的这句名言揭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自由并不是想象的那样不受限制,为所欲为。

毕达哥拉斯认为,人们讨论的自由并不是一件无比荣耀之物,实际上,自由并非无上至尊,它只是低等动物的一种属性。一个人即便再伟大,也不可能像鱼一样自由,他总是有所为又有所不为。稍加思考就会发现,人所受尊重是因为他的克制,而非自由。即使以动物而论,受到尊重的也是它们自身的克制。蝴蝶的确比蜜蜂自由,但蜜蜂更受人类尊重,这是因为蜜蜂受制于适合它们群体秩序的规律。

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拥有着绝对的自由,每个人都要遵守一定的规章制度,而人们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是自由的,也正是因为如此,能够遵守规则的人,才是自由的人。

我不想要的东西竟然如此之多

当还是极度贫穷的苏格拉底,走在人声鼎沸的大街上时,道路的两旁贩卖着琳琅满目的各种商品,然而使他惊讶的是,在这里头充斥着许许多多的奢侈品。他不禁惊叹道:“这个世界上,竟然有那么多东西是我不需要的。”

苏格拉底的这个惊叹,是一个极富哲学意义的道理:对于有着强大的精神气质和品格的人来说,一切人身以外的物质享受与他人的赞誉羡艳都是垃圾,对于人生毫无益处。当人们叩问灵魂的深处,就像苏格拉底所感叹的那样,世上绝大部分的东西都是不需要的。而正是这些东西一直在怂恿着人类泛滥的欲望,试图挤占人类愈来愈小的精神空间,并且消耗着愈来愈大的自然赋予人类的珍贵资源。

一个人应该具有不被物质所诱惑却能深入生命的本真。真正令人感到幸福的是心灵的快乐,而心灵的快乐最主要是取决于心灵的力量,取决于拥有什么样的人格,而不是拥有什么样的财富和声誉。命运所加于身上的东西,一般只能意味着拥有什么,而在某种意义上,命运是可以改变的,但是如果在精神上不够富有,那么命运就不会有很大的改变。

对于个人来说,在孤独时能和他形影相随的东西是人格,人格是任何人也无法剥夺或给予别人的东西,与所拥有的一切财富相比,人格都要更为本质些,也比所有其他人的评价更为实在些。拥有坚定的人格,才能使心灵获得极大的快乐,才能使人生获得极大的幸福。

人生好比摘麦穗

一次苏格拉底带着几个弟子到一块麦地边,那时候正是麦穗成熟的季节,沉甸甸的麦穗在田地里铺满。苏格拉底对着弟子们说:“你们到麦地里去摘一个你认为最大最好的麦穗,但是只许进不许退,只能摘一次,我会站在麦地的尽头等着你们。”

弟子们听完老师的要求后,便陆续地走进了麦地里。一进地里就看到了到处都是麦穗,但是哪一个才是最好最大的呢?弟子们一直埋头向前走。专注地看看这一株麦穗,摇了摇头,又看看那一株麦穗,摇了摇头。他们总是认为最大最好的麦穗还在前面等着他们。虽然在这其中也有弟子们试着摘了一个麦穗,结果都不是很满意,于是就随手丢掉了。因为他们总是认为机会还有很多,现在完全没有必要如此过早地定夺。

经过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弟子们仍然一边低着头向前走,一边又用心地挑拣着麦穗,这时弟子们听到了苏格拉底的声音:“你们已经走到尽头了。”这时弟子们如梦初醒,发现自己仍然是两手空空。

苏格拉底对着弟子们说道:“这块麦地里肯定拥有一个最好最大的麦穗,但是你们未必能够碰见它。即使你们碰见了,也未必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那是因为,最大最好的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一个麦穗。”

弟子们聆听了老师的话,便领悟到这样的一个道理:人生就好比行走在麦地里,人们总是在寻找那个最大最好的麦穗。也许有的人见到了那个颗粒饱满的“麦穗”,他们就不失时机地把它摘下;而有的人则会一直东张西望,一而再再而三地错失良机。虽然,追求应该是得到那个最大最好的麦穗,但是把眼前的麦穗把握在手中,那才是实实在在的。虽然每个人所选择的人生道路不同,但是要用一颗处世淡然的心去面对所有的一切,不要犹豫彷徨,因为人生往往就是在犹豫中失去了很多的东西,同时也会搅乱心情。

在整个人生中,如同穿越麦田,在很多时候是无路可走的回头路。如果把一个麦穗比作一个机会,当遇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应该当机立断不失时机地摘下它。在人生中,面临机会选择时,一定要果断,不能犹豫,不能东张西望,总是以为下一个机会是更好更大,不肯果断地下决心做选择,一味盲目地追求着完美,最终的结果就是一再错失良机。

克制欲望比战胜力量还要勇敢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克制自己的欲望比战胜自己的力量还要勇敢”,他非常鄙视自我放纵欲望的行为,在他看来,这种放纵欲望的行为,是对“中道”和道德的最大践踏。他认为,知足者方能长乐,所谓欲望,就是支配人类行为的指挥棒,而力量不过是人类在实现自身欲望时的工具或者渠道。欲望可以支配力量,而力量只能乖乖地服从欲望,所以,克制自己的欲望,自然要比战胜力量还要勇敢。

欲望是双面的,有的让人奋斗,有的却让人堕落。而如今,人的欲望愈发张狂肆虐,吃饱穿暖对绝大对数人来说,已经不是什么要求了。满足基本要求后,人们便开始寻找别的能让自己填满时间。从世界开始出现生物后,欲望便滋生在生物的思想上,而力量不过是达到欲望的手段而已。人可以通过身体上的训练来增强力量,从而战胜更强大的力量,但那些不能克制自己欲望的,最终可能会导致毁灭。

欲望是生命中重要的驱动器,只是人类不知如何克制罢了。力量却是可以控制的,此外,在宗教里,力量是身体,而欲望是通过心灵来控制的。

因此,人们去了解欲望的本质,探寻它为什么在生活中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又是如何来教唆人类去扭曲事实,它又是如此无处不在。哲学上认为,自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能直面自己的欲望,去和它撕扯斗争,已经是最勇敢的人了。

优秀是一种习惯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的。因而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这句话的意思,在某一件事情上的出色并不是优秀,只有长时间地坚持与不断地自我完善,才能让优秀成为习惯。

习惯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自觉或者不自觉的影响和训练中形成的,而优秀也不是先天性的,优秀不等于天赋。让优秀成为习惯,就代表着习惯会伴随一生,让人时时刻刻优秀下去。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先天的自然天性是后天习惯形成的基础,但如果仅靠这一点天性,自然是不能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的,只有通过后天的训练与沉淀,才能造就优秀的习惯。这便是“道德生于天性,成于习惯。”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才能让人生渐入佳境,不被懒惰侵袭,做一个脚下步伐不拖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