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读一点哲学常识
27100900000033

第33章 至理名言(5)

这句话更深一步的解释则是:女人在社会上作为妻子和母亲的角色,是男人强加在她们头上,用来制约女性的自由。波伏娃以存在主义“存在是先于本质”的观点出发,反对固有的关于女人的观点,所以她在《第二性》中向我们展示了两幅画面:第一幅画中,无论男人女人处于怎样的位置,无论他们在做什么,女人自始至终是在男人的注视下。男人用目光规范并期待着女人,她批判的男人制定的理想女性标准:她们共有着些基本特征,那就是每位女性角色都被要求着忘掉自我并且拒绝自我,或者用某种方式去否定自我。在此种情况下,女人对自身的处境是毫无意识的,是被动着的,是在消极的状态下去适应她们周围的处境。而在第二幅画中,女人有时回避着男人的目光。虽然此时女人依旧是男人注视的对象,或者说,她们已经开始有些勇气正视男人了,男人终于开始成为了女人注视的对象。在这幅画中,女人开始意识到自身的处境,并且开始面对它。两幅画展现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内容:女人生存处境及其超越。

波伏娃写《第二性》作用在于她使处在女性生存处境内的客体,即画中的女人,成为站在女性生存处境的侧面,让女性开始思考,积极地去理解它,学着去反抗它,从而改变画的主体,成为画中的注视者。在女性阅读的时候,女性就成为主体,成为了画卷观众,积极去阐释它,并探索改变的方法。也正如《第二性》中所说的,男人只愿意作为注视者,而不愿意被他人注视。只因为唯此男人才能是自由自在的,有着自主性的,这使得他们的意志想法与客观相同,从而能够处于自创的环境之中,实现自身超越。也许这正是男人更喜欢接受温顺、乖巧、没有主见的女性的原因。在《女性的奥秘》中,事业型女人被男性看作毫无女人味的魔鬼。因而女人在超越自身的过程中需要启发男人试着遇强不弱,自然接受,坦然面对,这样男人才不会以压制女人这种最差的方式去实现自身的超越。

显性的不公平、压迫、战争是很容易被人们认识到的,因其可见性,然而性别男女间的压迫、不公平是隐性的、未可见的。这种情况下,作为弱势,女性是压抑、无言、被动的状态。男性往往先剪去女人的翅膀,再责备她无法飞行,人类社会设定女人不该斗狠争抢,然后却批评女人天生就缺乏像男人一样开疆拓土的能力。但他们忽略了一点,两性是竞争的,从两性间有竞争的角度上看,男人有必要使自己持续保持活力,这样他就不该仅仅使女人屈从于自己;再从两性共存共处的角度看,男人女人是彼此的土壤和资源,刻意制约任何一方都会削弱自身能力。因此我们相信两性间需要合作才能共进的理由。

波伏娃意识到从体制、社会意识等根本上的平等才可能实现男女间本该的平等。她一生冷静清醒,最为可贵的是终生践行着自身的信念,能够真正不顾社会对她所有不怀好意的嘲讽与窥视,成为一名强悍自立的优秀女性!

人生的本质在于运动

“人生的本质在于运动,安谧宁静就是死亡”这是帕斯卡尔的名言。本意是告诉我们:世上最不能让人忍受的就是无聊与无所事事。

帕斯卡尔认为,人最不堪忍受的就是闲适和无聊,当一个人无所事事无所用心的时候,他就会感到自己存活于世的虚无,他灵魂深处会出现忧伤、悲哀、阴沉、绝望的情绪。同时帕斯卡尔也说,正是这种消遣和忙碌才造成我们最大的苦难和不幸,“可悲的是,唯一能安慰我们的东西就是消遣,可它也正是我们众多可悲中的最大可悲。正是因为它极大地妨碍着我们想着自己,并不知不觉地使我们消灭着自己。但若没有它,我们就会无聊,而无聊就会使我们去主动寻找一种更为可靠的解脱方式。可是消遣使我们开心,并促使我们无知无觉地走向人生的死亡。”所以说,闲适的快乐是罪,而消遣忙碌是恶。

帕斯卡尔认为,当人们能够清楚意识到自己的无聊的时候,就已然不是处于真正的无聊,真正的无聊是完全麻木地受着自己最不能忍受的事。意识到无聊,即是反省之始。

人类的优势在于:人类有一种基于伟大的,原始天性的,本能直觉,他能够在潜意识中认识到实际上幸福不在于娱乐和消遣,而是在于人类自身的某种安宁。只有这时,他才会真正地感到有依靠,感到有家可归,有了自己的人生的根基。而日常的消遣和琐事却蒙蔽住了他的眼睛,使他们看不到归宿。认识到了自己有多无聊时,才会真正清晰地看到自己,会思考自己究竟是什么,从何而来,又该往何处去。这样一来,就可以说,原来是使我们心里最难受的无聊,现在成了我们最大的福祉,只因它比任何事物都更有助于我们去寻找真能使自己不痛苦的灵丹妙药。

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这句话出自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有名的哲学家,师从柏拉图,被誉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

这句话是哲学和历史中经常讨论的一个命题,各派学者对此也各有自己的见解,通常认为,“人”从出生到成人再到老死,都是离不开社会的,即使是传说中的仙家人士也是有自己的所处环境,从某种方面来看也是符合这条规律的,只是程度不同罢了。都是社会中的人,既然存在于社会中,那么必然与社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政治是社会在任何时期都存在的,在当时的古希腊实现政治的途径就是城邦民主,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必须参加到政治生活中。

城邦民主在古希腊是一个了不起的制度,亚里士多德的这句名言也是在维护城邦制。人在城邦内出生,所谓的天生就是一出生就存在城邦里,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奴隶是不能成为“人”的,成为“人”的只有自由的人。当时城邦中拥有自由的人包括公民和普通自由民,二者地位是不同的,是两个不同的群体,亚里士多德所谓的人毫无疑问是公民而不是自由民,因为只有公民才有参加政治的权利,这是在古希腊诸城邦明文规定的。

“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亚里士多德在此用动物一词,是为了突出人与动物有形似之处,人本身也属于动物的一种,但在本质上却和动物有区别,而这种区别即是人所具备的道德素质,是来源于城邦所提供的教育。因此,亚里士多德又一次突出了城邦制的功能,宣扬了城邦的教化成就。至此,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这句话是建立在当时的古希腊政治体系的基础上的。

在人群中比独处还要孤独

这句话出自于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他是著名哲学家和诗人,也被人认为是疯子和孤独者,他提出上帝已死,解构了此前一切的理性论断和权威观念。

尼采提出“在人群中,我感到比我自己独处还要孤独”,这与他的生命历程息息相关,他一生遭受误解与漠视、辱骂与冷漠、排斥与摒弃,始终被时代和世人驱赶仇视。他在独处的哲学徜徉时充满生机和丰富,却在乏味的人际生活中体会孤独,这体现了一个哲学家的本质,区别弱者的孤独和强者的孤独。

孤独一词常包含有“独自、孤单”等内涵,人是社会动物,需要与他人之间存在交流和互动,失去人群环境的人往往会产生孤独的感觉。但这种依靠人群来生活的人被尼采视为弱者,他认为弱者的孤独就体现在自己独处,越是一个人的时候,弱者越感到孤独,他必须寻求人群和他人的安慰,由人群提供给他赖以生存的环境、氛围和安全感。

但是哲学家的孤独则不同,那是强者的孤独。一位哲学家在独处时可以把所有的人群、社会、时代抛在脑后,在独处中获得无限的知识、智慧、丰富、快乐。就像独处的孩童一样,不必依赖人群,自己就可以创造一个完美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作为国王,自得其乐。

因此,尼采宁愿在独处中成长,也不愿意变得成熟,因为越成熟就离人群越近,而成熟意味着不过是个性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圆滑了。人群中找不到个性,只有大众的圆滑和世故。因此孩童般的尼采宁愿独处,他在人群中会感到与他人格格不入,体会到更多的孤独。

尼采对于人生和世界有真正独特的感受,他虽然渴望被理解,但是不愿意进入世俗的人群,于是他感到孤独,而最孤独的心灵往往蕴藏着最强烈的情感。哲学家选择孤独的生活,背后是一颗寻求感知的心灵;人群选择无聊的生活,背后是一颗空虚寻求消遣的心灵。因此,在尼采看来,哲学家的孤独是喜剧的,人群的无聊是悲剧。然而,世人十分可悲地混淆二者,认为无聊便是孤独,而尼采认为,只有哲学家充满激情的心灵,才配得上称为“孤独”。

人对人像狼一样

“人对人像狼一样”是霍布斯的哲学主张。霍布斯认为自然状态就是如同动物世界般的人类社会。在“自然状态”下,每个人都遵循弱肉强食的准则来保全自己,当怀疑有人有侵害自己利益的企图时,便先发制人,如同狼一样立刻进行袭击,产生互相争斗的后果;因为缺乏公共权力,社会处于“人人互相为敌”的状态,就是“人对人像狼一样”。这是因为人性本恶,人是自私自利的,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利益作为最高利益。这样,由于不存在一个能使人畏惧的共同权力,人们的行为没有任何制约。所以必须建立公共权力,如果没有公共权力,人不得不剥夺别人所拥有的一切甚至生命,直到威胁自己安全的东西死亡为止,最终整个社会就陷入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之中,人人都惶惶不可终日。

“人对人像狼一样。”这句话的确揭示了人类内心侵略和好斗的本性。人类的这种狼性不仅表现在残酷血腥的战争中,同样也表现在生活以及社会中。霍布斯认为,人类要生存繁衍下去,并能更好地生活,就必须让出自己的基本权利,交给一个公共的权力机构来管理,这个机构就是国家;每个人都需要国家,也必须服从国家的一切法规,这样才能让社会和平安定。

真理是时间的产物

“真理是时间的产物”是培根的哲学名言。他认为真理是时间的产物,而不是权威的产物。换句话说,真理不是某些权威者的说教,它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即便是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这样的古代先贤所说的话,也不一定全都是真理,也得需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在近现代哲学当中,人们普遍认为,通过经验观察理解,运用理性来系统追求,人们可以完全掌握真理。但人的经验是认识真理的基础,历史一再证明,凡建立在自然发展上的东西都会茁壮生长,永久流传下去;然而建立在权威者意志之上的东西则只有变化而无发展,即使不是稍纵即逝,终究也会被岁月遗弃。所以,真理是时间的产物。

培根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观点,是因为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更相信权威,因为具有权威的人会通过各种渠道将自己的言论认识强加给别人,并且作为真理而传播。身处在真理大辩论之中的人,往往不可能等到时间来评判对错。培根认为,在人们的头脑中,往往带有不同程度的迷信思想和偏见,这使得人不能超出时空正确看问题,去伪存真,追求真理。因此,即便是强加给的知识明显荒唐,人们也可能还是相信,这是由于人们不具有丰富的认知和强大的分辨能力,使得权威者的目的可以轻易得逞。

培根把所有的迷信与偏见进行总结,提出了著名的“四假象说”,即“种族假象”“洞穴假象”“市场假象”和“剧场假象”。这些假象左右着人类的意识,却被人们认为是真理而流传至今。比如“种族假象”是一种集体假象,指整个人类所共有的见解。它只倾向于看到并相信人们所赞同的东西,盲目地保留由印象所引起的固定思想模式,等等,像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羊群效应等,都拥有众多的追随者,但这些东西和现象并非是真理。

“洞穴假象”是一种个人假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洞穴”,有自己所特有的天性,每个人的精神各不相同,而且变幻不定,这样就形成了每个人不同的假象。由于个人后天的原因,使得这种假象各式各样,与个人的性格有高度关联性。像审美、口味、嗜好等,有人认为努力工作是生活的真理,也有人认为休闲享受是人生的真谛。这些都属于“洞穴假象”,并非是绝对真理。

“市场假象”是指人们彼此交往、沟通中形成的假象,人们相互交往和沟通都是借助语言实现的,词汇、语句的使用会影响人们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交流,因而造成某种假象。这种情况往往使哲学和科学都流于诡辩,比如“饼干非饼干”的论题就是一种市场假象,因为言语范畴上的误解产生了假象,使交流出现障碍和混乱。

“剧场假象”是各种意识形态和教条法则移植到人心中的假象。培根认为,“一切流行的体系都不过是许多舞台上的戏剧,根据一种不真实的布景方式来表现它们自己所创造的世界。”这如同人们看戏一样,本来的目的是娱乐,却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剧中人物情节的感染,剧中的感情、思想、价值观等,就被人们全盘接受,但这些意识形态并不一定是真理。

培根指出的四种存在于人们脑海中的“假象”,是人们能够正确认识自然的大敌,也是科学的大敌,也是真理的大敌。充分地认识这些假象,认识到真理是时间的产物,可以为个人提供寻求智慧的途径,让人在充满各种诱惑和被蒙蔽的现实中,正确做出最明智的选择。更重要的是,认识并彻底克服这些假象,是成就独立人格和自主存在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