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读一点哲学常识
27100900000035

第35章 至理名言(7)

庄子在其作品《庄子·知北游》中阐明了自己对于生死的态度。他说:“人活于此天地之间,像是骏马飞奔,越过缝隙只是眨眼的工夫。而世间万物,包括人在内,无不是蓬蓬勃勃地出生,同样无不是萧萧条条地死去。有生命的物种为此而哀伤,有情感的人类为此而悲痛。与其如此,还不如解开自然对我们所造成的束缚,随物旋转,魂魄所游之处,便是自己所到之所,万事无须过于执着。这便就是人与万物的最终归宿。话虽至此,但这些都不是追求至理的人所追求的。以上这些是众人在讨论的问题,然追求至理的人却从不参与讨论,因而凡是参与讨论的人都还未达到至理。依老子所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大道均是不可见的。因而与其以见闻的方式来求道,倒不如用闭塞的方式来求道。懂得这样的道理那便是最大的收获,人生才算是完满而有意义的。

但事实上,庄子的此番言论包含几层意思。人生非常短暂,只是大道变化的一个瞬间;而大道流变就像骏马飞奔,人生在世也就如白马过隙;生生死死都是大道流变的自然过程,也是生物变化的自然程序。人皆如此,没有一个能够规避,因人皆有生死。有鉴于此,人们就应从对死亡的感伤和悲痛中解脱出来,顺遂生物的自然变化,生而不喜,死而不悲,生死皆不动于心,永远保持自己内心的平静。做到了这一点,也就达到了至理,即回归了大道,人生也就能达到完美。而达于至理,回归大道的人是不区分有生或无生、不分辨有形与无形的,将生死来去视为一体,也将有形无形视为同一。

人活于世,无不渴望健康长寿,而庄子作为先秦的思想家,关注和真爱生命是其哲学的最大特点。《庄子》中的“养生”“尊生”“达生”“卫生”无不体现了庄子对于生命短暂、生命有限、生命无常的关注。生死有序,世间方可和谐;而生死在天、人生大多数也只是两万多天而已。人生短暂或许将来可依靠科技将其延长,但眼下对于我们如何利用这两万多天才是最重要的。倘若众人皆浑浑噩噩,在还没有好好体会生命时,它便匆匆逝去,那从生到死说来也不过短短一瞬。但倘若将其利用得有价值,学会珍惜与放弃,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执着或拘泥于一定事物之上,时间虽短却是有味。若能热爱生命、学会生活,将来到老也许会认为上苍所安排的时间正好合适。时间若太短,不免遗憾;时间若过长,便又过于无味。因此言:“人生何道短?是何生矣。”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杀身成仁”出自《论语》:“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意思是为了成全自己的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而“舍生取义”则出自《孟子》:“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意思是不顾自己的生命来维护正义。这两句话虽然不出于同一思想家,但是后来被合成一句,不仅仅是因为孔子和孟子同为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更是因为这两句同是儒家的道德准则,都表现出儒家学派的气节和价值取向。

孔孟认为,在人的欲求对象中,有高于“生”的东西。孔子认为是“仁”,孟子认为是“义”。“仁”和“义”是比“生”更为宝贵更值得欲求的东西。“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体现了儒家注重气节操守,富有献身精神。”人为什么要为了“成仁”而不惜“杀身”?在孔子看来,只有“仁”这个范畴才充分地表达了“人”的本质规定性,人才能成为人,君子才能成为君子。孔子赞赏这种不计较个人得失利害乃至身家性命的儒家风骨。孟子和孔子一样,认为君子必须具有仁德。即使对于一个快要死的人,得到一点食物就可以活下去,得不到就要饿死。如果这个时候有一个人像呼喊一个牲畜一样给他施舍吃的,那么他宁愿饿死也不愿意接受施舍。

孔子和孟子所提倡的这种道德原则,曾经鼓励了许多有志向有节操的人。南宋文天祥在绝笔中写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这种“杀生成仁,舍生取义”的儒家精神使儒者忘记死亡所带来的恐惧,因为有比“生”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义”。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也体现了儒家的一种社会责任感。顾炎武提出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正是基于这种精神。同时,“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也认为人生价值和意义应该体现在死亡之后,儒家的人生追求是一种不朽,生命本来微乎其微,但儒家设定了一种标准和一种道德主义的选择,这种选择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出自于《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句话的意思是:水,清净柔和,滋养天地万物,故曰上善若水。其德至善至纯,经常为君子所悦,又称为智者乐水。上善即是至高,水的本质清澈透明,却能由高处流往低处,也可以自然地汇集,如水之善,自然之善,这是真正的善。

“上善若水”指的是高境界的善行,像水的品性一样,与万物而不争名利。

老子面对滔滔黄河,对孔丘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欤?”

孔丘问:“水有何德?”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

老子认为,水可以产生生命滋润万物,但不争不夺,不卑不亢,即便是最脏的水,仍然能把最脏的东西洗干净。水表面上看起来极柔,但它又极刚以至无敌,用利剑刺不透水,尖刀劈不开水,但水能令利剑尖刀生锈消亡。因此,水具有王者之气度,能包容一切,幻化一切,改变一切,而水本身却随着包容和改变越来越丰富,这就是至善的境界。

老子的“上善若水”,弘扬水的精神,同时也说出了一种处世真理:做人应该像水,要有很大的可塑性和包容性。因为水柔而能变形,在海洋是海洋之形,在江河是江河之形,在杯盘是杯盘之形。水具有至柔、至刚、至净、能容的特性,水的种种境界是无限的,滋养万物但不争功德,因此它就接近于道致境界。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出自于《庄子·内篇·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慢慢呼气之意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比喻相互扶持、苟延残喘,相忘于自然。

泉水干涸,鱼困在陆地相互依偎,以唾沫相互湿润得以生存,不如我们不相识,各自畅游江湖。庄子在这里表述了“道”通其变的观点,意思不是说曾经相识的彼此因感情而断绝联系,而是指两个不包含爱恨等感情色彩的人。这句话里的“忘”,是中国古人表达阴阳、矛盾时的一种手法,指放弃曾经的执着,用全新的自我迎接世界。曾经一些相濡以沫的感情与情愫,不能完好无缺地进行下去时,选择把这份感情放在汪洋的人潮江湖中,保留着回忆时应有的新鲜,使它脱离现世的烦恼,永存于心。

相濡以沫,有时是为了生存的必要或无奈,或许会令人感动,而“相忘于江湖”是一种境界,或许更需要坦荡、淡泊的心境。在自己适宜的地方,快乐生活,忘记对方,也忘记相濡以沫的生活。

从哲学内涵来说,执着是人生前进的动力,同时也是困扰人生增加痛苦的原因。而认知判断往往与执着相连,没有认知和判断,就没有善恶之分,看似愚昧混沌,实则是充满大智慧。

“相忘于江湖”也是如此,相濡以沫执着的是一种感情,其目的是为了拯救和成全对方的幸福,而对于鱼而言,最幸福之所是江湖,鱼需要的是江湖之水,而非相濡以沫。一旦执着于相濡以沫,便会使自我和对方都陷入一种有害的境地,最终死于彼此的执着,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

因此,相濡以沫并不是互助精神,而是一种错误的执着判断,道家追求任性自由的人生体验,而对于名利、情感的执着不甚在意,这与儒家思想中的舍生取义,执着仁爱的思想大相径庭。

人生有涯,而知也无涯

这句话出自庄子《庄子·内篇·养生主》,原文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这段话的意思是:人生是有限的,然而知识是无限的,如果用有限的人生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必然体乏神伤,既便如此还不停地追求知识,就只能弄得疲困了。养生的人不做好事去追求名声,也不做坏事而触犯刑律,顺着自然规律去做,并作为处世的法则这样就可以保护自身,就可以保护天性,就可以不给父母造成忧患,就可以安享天年。所以不管做什么事都不要太绝对,要适可而止。因为永远都有你学不到的东西,又何必强求。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不可能掌握无限的知识,但是却自以为知道很多,自以为无所不知,傲慢心生起来,就会产生许多危害。

首先,自己不懂但认为懂得,学到了错误的知识,却认为学到了正确的知识,并拿来指导生活,一定会产生危险谬误。这就是以不知为知,以小知为大知;其次,因为人的知识有限,推断能力有限,验证知识的能力有限,人的立场都不同。人们常用错误或不全面的知识,站在不同的立场推理,最后推导出与别人不同的结论。人们常有过度的虚荣心或者自信心,认为自己推理的结果是对的,别人的都是错的,认为自己就比别人聪明,这就是他所理解的“智”,而争论谁更聪明时,其实并非为了追求真理,而是为虚荣心而争斗。

朝闻道,夕死可矣

“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出自于《论语·里仁》,意思是:早上悟透了做人的道理,到晚上死去也没有遗憾了。儒家思想认为,人之所以成为人,要遵守一定的伦理规则,凡是不守伦理之人,不接受礼乐教化的,只是苟活于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