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新编中华文化知识全知道
27104300000017

第17章 节日·节气(3)

文章还说,关于端午始源的各家说法,无论屈原说、龙节说,还是恶日说,最多只能勉强解释其中习俗的少数几个,只是好心人的一种附会罢了。那么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呢?

既然端午节是在五月五日这天,那么它的许多习俗自然就与“五”有关。比如在端午节这天给小孩的长命缕,就是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做成的,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保佑小孩长命百岁;各家悬插的“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山丹花)。在南方过端午节时人们吃的“五黄”:黄瓜、黄鳝、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这无一不与“五”有关。除此之外,端午还有赛龙舟和吃粽子的习俗。

后来端午节的习俗流传到日本、朝鲜和东南亚等地。

趣味链接:艾和菖蒲真的能避邪吗?

民谚“清明插柳,端午插艾”。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端午节的重要活动之一。五月正是炎热酷暑将临之时,也是流行病、瘟瘴疫疠将发之际,插艾可以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艾又名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可驱蚊蝇,净化空气。菖蒲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菖蒲形状似剑,挂在门上,可以达到杀菌防病的目的,故有“端午佳节,菖蒲做剑,悬以避邪”之说。

除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有这些讲究之外,整个五月在古人的生活中都是有诸多禁忌的,比如五月不能盖屋,“五月盖屋。令人头秃”。不宜赴官,“五月到官,至免不迁”。古人还有谚语说:“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五月连阴下大雨,玉皇大帝卖儿女。”

另外,五月也不宜生子,民间认为五月生子,各种毒气、疫疾、鬼怪都会侵袭到婴儿体内,对父母不利。万一生下来了,即使不杀死,也得送到外婆家或河边池畔去,以免冲撞家人。现在看这些,只不过是害人害己的迷信而已。

014中秋节的起源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在历史上,中秋节与元宵节、端午节合称为“三大节”。在中国古代,人们将农历七、八、九三个月,分别叫做孟秋、仲秋、季秋。八月十五正属秋季正中,故而称为“仲秋”或“中秋”。中秋节是“三大节”中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历来有很多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以前。《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意思是说,古时天子祭祀太阳的时间在春天,祭祀月亮的时间在秋季。而农历八月正是秋季中间的月份,八月十五又是中间之中,所以,八月十五日就被择为祭神吉日,称为中秋节。

从时令上说,秋天正是庄稼收获的黄金季节,所以在有的地方“中秋节”又名“秋收节”。春播夏种的谷物到了秋天就是收获的时候了,自古以来,人们都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八月十五日就逐渐发展为广大劳动人民欢庆的节日了。而另一方面,中秋节是月亮最圆的时候,有象征团圆之意,因而中秋节又有“团圆节”之称。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中秋节源于唐玄宗游月宫的浪漫故事。相传唐玄宗中秋之夜在宫中祭月时,伴随道人作法,将手中拐杖化做空中银桥后,步入月宫。但见门楼匾额上书“广寒清虚之府”几个大字,门口的高大桂树下白兔正在捣药,宫内嫦娥和诸仙女在悠扬的乐曲伴奏下,翩翩起舞,翩跹不已,玄宗大赞美妙。

玄宗归来后,整理出暗自在月宫记下的舞曲,命名为《霓裳羽衣曲》,并在宫中广为传唱。据说称月宫为“广寒宫”也与玄宗夜游月宫的故事有关。自此以后,每年到了八月十五这天,宫中都要举行祭月活动,久而久之,就定为正式节日了。又因为八月十五正值仲秋,所以就命名为中秋节了。到了宋代,中秋节已经十分热闹了,亲朋好友之间大摆宴席,互赠月饼,已经初具现代中秋节的雏形了。

其实,中秋节不仅仅是汉民族的传统节日,在蒙古、回、彝、壮、布依、朝鲜、满、白、侗、土家、哈尼、黎、僳僳、畲、拉祜、纳西、达斡尔、羌、仡佬、锡伯、鄂温克、裕固、京、鄂伦春、赫哲等少数民族中也非常流行。甚至在日本、朝鲜等国家,每年夏历八月十五日也要过这个节日。

趣味链接:“月饼”一词最早见于何时?

“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书中所描述的月饼是像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到了宋代,有记载说“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饼必圆”。由此可见“月饼”一词已经正式使用了。中秋节吃月饼,有团圆之意。

在中秋节的禁忌里,所祭月饼必须是圆的,但不能供桃子和梨,因桃不能避邪,不能近神道,梨和“离”谐音宜讳。分瓜必定花切,犬牙交错切出莲花瓣来以取吉利。

月饼最初在家庭制作,到了近代,月饼作为传统糕点在市面出售,且制作越来越精细。它的制作风味各地并不相同,其中有京式月饼、广式月饼、苏式月饼和滇式月饼等等。按馅分,大约有五仁、豆沙、冰糖、火腿、甜肉等;按表皮又可分为酥皮月饼和糖浆月饼等。宋代诗人苏东坡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015重阳节登高习俗的由来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汉族一个古老的传统佳节——重阳节。为什么把农历九月初九叫“重阳”呢?《易经》载:“以阳爻为九。”古人以九为阳数,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

重阳节又名重九节、九月九、茱萸节、菊花节等。《西京杂记》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饵(即重阳糕),饮菊花酒,令人长寿。”因此,重阳节,又有“老人节”之称。

重阳节这天为什么要登高、饮酒、插茱萸呢?据梁代吴均《续齐谐记》一书记载,东汉时,河南汝河一带瘟魔为害,疫病流行,呻吟痛苦之声遍布。有个名叫桓景的人,历经艰险入山,拜费长房为师,学消灾救人的法术。一天,费长房告诉桓景:“今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害人,你快回去搭救父老亲人。”并告诉他应对办法,说道:“那天你只要领着乡亲们登上高山,大家头上插满茱萸,一起喝菊花酒,就能挫败瘟魔,消除灾殃。”桓景回乡,遍告乡亲。

九月九日那天,汝河汹涌澎湃,云雾弥漫,瘟魔来到山前,因菊花酒酒气刺鼻、茱萸异香刺心,难于靠近。桓景挥剑激战,斩瘟魔于山下。当晚,人们返回家园,家中“鸡犬牛羊,一时暴死”,而人们却免受灾殃。从此,重阳节登高、饮酒、插茱萸避灾的风俗,就世代相传了下来。

以上传说虽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但是九月九日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此时登高望远,赏菊插萸,饮酒作诗,实在是一种十分有趣、对身心有益的郊游活动。可以说重阳节是中国民间的旅游日。

趣味链接:有关重阳节的诗词佳句

历代文人骚客对重阳节的登高、饮酒等写过不少激动人心的诗词。曹丕有“岁月往来,忽复九月九日”之句,表达了又逢重阳的惊喜;唐朝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表达了对兄弟的深切思念。

李白《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诗》:“九日天气清,登高无秋云,造化辟山岳,了然楚汉分。”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他还写过“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南宋女诗人李清照有“佳节又重阳”的词句。由这些名诗佳作可以看出古人对重阳佳节都是有着特殊感情的。

016腊八节习俗的起源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腊”是中国远古时代一种祭礼的名称,在《说文解字》里解释为:“腊,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从先秦起,腊月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的日子。到南北朝时期,据传“腊祭”之神有八种,“腊祭”才被固定到腊月初八这一天。当时人们称这一天为“腊日”。相传“腊八节”就是起源于远古的这种“腊祭”,俗称“腊八节”。

腊八节有很多种习俗,除了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举行驱傩仪式逐疫(古代驱鬼避疫、驱鬼治病的一种巫术活动)。古书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村人并击细鼓,戴胡头及金刚力士以逐疫。”不过这种巫术活动,在主流上已经消失了,只在当今的湖南新化等少数地区存在。

此外,腊八节最重要的一项活动就是喝腊八粥。中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的,一般都为甜味粥。在中原地区的许多农家有喜欢吃腊八咸粥的。腊八粥内除大米、小米、绿豆、豇豆、花生、大枣等原料外,还要加萝卜、白菜、粉条、海带、豆腐等。

据说喝腊八粥可以延年益寿,还有滋补的功效,有食疗的作用。比如做腊八粥时,加入大枣,就对脾胃虚弱、血虚萎黄和肺虚咳嗽等症有一定疗效。

趣味链接:关于腊八节的诗词佳句

历史上歌咏腊八节的诗歌有很多,这里只摘取少数名家之作。

唐代杜甫的《腊日》诗:“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诗中写出了往年腊日很冷,而今年腊日却很暖和的情景。诗人在高兴之余有一种辞朝还家,纵酒狂饮欢度良宵的想法,但此时此刻,他又因感念皇帝对他的恩泽,而不能随便离开。

宋代陆游的《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写道:“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诗的意思是说,虽是隆冬腊月,但已露出风和日丽的春意。柴门里草烟漠漠,野河边有许多牛经过的痕迹。腊日里人们互赠佛粥(即腊八粥),更感觉到些许清新的气息。

017二十四节气如何命名

中国传统历法中,有二十四个节气。它们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是七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这就是中国着名的二十四节气歌。“二十四节气”的出现,是对天象长期观察、反复探索的结果。

西汉时《淮南子》一书完整地记录了全部“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同农业息息相关,是我国人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法宝。

我国劳动人民根据天文,划分出“二分”(春分和秋分)、“二至”(夏至和冬至)和“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当太阳位于黄经0度时,太阳光线直射到赤道,这时是春分;当太阳位于黄经90度时,阳光直射北回归线,这时是夏至;当太阳位于黄经180度时,太阳又直射赤道,这时是冬至。

二十四节气中,大部分是反映气候的。比如:小暑、大暑、处暑中,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表示还未达最热,大暑是最热之时,处暑是暑即将结束的日子。小寒、大寒是指天气进一步变冷,小寒还未达最冷,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渐增多。谷雨表示雨水增多,以有利于谷物的生长。白露表示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霜降表示天气渐冷,开始有霜。小雪、大雪表示开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

其他的节气则是反映物候现象和农事活动的。比如:“惊蛰”表示地下的动物开始出土活动;“清明”表示草木茂盛,天气晴朗;“小满”表示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芒种”表示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

趣味链接:二十四候花信风

二十四候花信风以梅花为首,楝花为终。自小寒至谷雨共八气,一百二十日,每五日为一候,计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如: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棠花,三候蔷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谷雨,一候牡丹,二候酴蘼,三候楝花。

楝花排在最后,表明楝花开罢,花事已了。

018冬至开始“数九”

冬至,我国民间叫做“交九”,也叫“数九”。所谓“数九”,就是从冬至(或其次日)这一天开始,每过九天算做一九,连数九个九日,九九就过完了,也就是古人常说的“九九消寒”。古人就是以这种“连冬起九”的方式捱过漫长冬季的。

九九过完已是寒消暖至,冬去春来之时,也就是俗称的“九九艳阳天”了。此时,时节已进入到惊蛰和春分之间了。

民间关于数九的歌谣有很多,其中有:“一九二九,伸不出手;三九四九,冻死猫狗;五九六九,隔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寒尽,春暖花开。”但最为流行的还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除了这种歌谣数九的方式之外,民间还有许多用图、表或字句的方式来数九的。这种方式更能准确地记录九九的进程和九九之中任何一天的天气变化。比如画素梅一树,共八十一朵。从冬至起逐日用红笔点染其一朵,待画梅红遍,就表示九九已经过完了,谓之“九九消寒画”;再如画表一幅,九行八十一格,日涂一圈于一格,上阴下晴,左风右雨,格满则寒消,谓之“九九消寒表”。

其实在古代没有天气预报的情况下,这些“数九”的方式还是比较科学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趣味链接:三伏天之“伏”的讲究

民间有劝人勤奋苦练的俗语,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伏”该如何理解呢?

伏天,俗称三伏天,包括初伏、中伏、末伏。“三伏”基本上是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算起的。“伏”的意思是说夏天天气炎热,宜伏不宜动。

“庚日”和“干支”纪日法有关,从公元前776年至今,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用这种方法纪日,其中凡是有“庚”字的日子都叫“庚日”。

而“三伏”的初伏,就是从阳历6月21日或22日后第三个庚日开始的,共有10天时间;第四个庚日为中伏,在有些年份里是10天,有些年份是20天;立秋(阴历8月7日或8日)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也是10天时间。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日子,需要注意降温防暑。

为什么三伏天最热呢?因为夏至的那天是我国许多地区白昼时间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太阳辐射最强的一天。夏至以后,我国得到的太阳辐射逐渐减少,然而地面吸收的热量仍大于放出的热量,热量在继续缓慢上升,到了7月下旬前后,大气吸收与释放热量处于平衡的状态,我国的部分地区会出现气温最高的时候,所以有“热在三伏”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