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代,南朝梁的贵族子弟都削发剃面,那时的理发业已经开始起步,出现了专职的理发师。
到了宋代,理发业已比较发达,出现了专门制造理发工具的作坊。朱熹在注疏《诗经》的《周颂》中的“其此如栉”句里说:“栉,理发器也。”那时,剃发又被称为“待诏”。后来,理发逐渐发展成一种技艺。
元、明朝时,人们理发更为普遍。
但清朝以前的理发方式,主要是洗、梳头发,整理式样。
到了清朝,满族统治者为了长久统治的需要,下令强制男子一律剃头梳辫,并威胁“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受此影响,理发业便空前发展起来,到处都有流动的提供理发服务的“理发挑子”,理发师们手执理发用的铁夹,沿街召唤,给人理发。
清康熙年间,我国第一个理发店出现在奉天府(今沈阳市)。不过当时的理发店里设备简陋、技术很低,主要服务对象是男子。
辛亥革命以后,许多在日本的中国理发师纷纷回国开设理发店,这才开始使用新式工具为男子理发。
五四运动以后,女子才风行剪短发。
趣味链接:中国男人从何时开始留短发?
很久以前,不管是我国还是欧洲,不分男女,人们留的都是长发,只是梳头盘发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
我国男人留短发是在辛亥革命以后的事,那时整个社会都认为男人剪掉长辫子就是“革命”。对此,鲁迅在其小说《阿Q正传》里就有生动的描述。
007我国古代的鞋
鞋在我国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穿不同的鞋。
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懂得用草、麻、葛编织成履。
汉代,祭服穿舄,朝服穿靴,燕服穿屦,出门则穿屐。另外,人们也穿布帛鞋,这种布帛鞋的鞋头多呈分叉状,底用麻线编织,又被称为“双尖翘头方履”。
魏晋时期,一般鞋的前端织有双兽纹饰,配色和谐,鞋款优美。
北齐时,上至皇帝大臣,下至黎民百姓,都流行穿屐。所谓屐,指有木齿的鞋,它由扁、系、齿三部分组成。
至唐代,官民都穿靴,只是式样略异。女子还流行穿软底透空锦勒靴。
宋代,男性多穿小头皮鞋,女性所穿鞋多为圆头、平头或翘头,上面也饰各式花鸟图纹。
元末,女性流行穿鞋头高耸、鞋底扁厚的布帛鞋,这种布帛鞋可以使女性的身材显得格外修长。
明代,官员穿靴或云头履(朝鞋),儒生多穿黑色双梁鞋,平民百姓则穿布鞋、蒲草鞋或牛皮直缝靴,缠足妇女穿以樟木为高底的弓鞋(木底露在鞋帮外边的叫“外高底”,木底在鞋帮里边的叫“里高底”)。在地域上,北方男人多穿菱纹绮履,江南男人多着棕麻鞋。
清代,皇帝上朝时穿方头朝靴,官吏公服为黑缎靴,武弁穿快靴(称“爬山虎”),高级官员多穿牙缝靴,鞋头逐渐由方变尖。在性别上,男鞋以尖头鞋为主,其材料夏秋用缎,冬则用绒;并且有厚底、薄底之分,面为单梁或双梁,鞋帮有刺花或鞋头为如意头卷云式;女鞋的鞋底多为木质,高一寸至五寸不等,其底形为上宽而下圆,被人们称为“马蹄底”,另外,其鞋面常为绸缎所制,上施五彩刺绣,有的贵族妇女还在鞋面上镶嵌各种珠宝。
趣味链接:凉鞋、高跟鞋、靴和缠足是如何发展而来的?
凉鞋由拖鞋演变而来。拖鞋,始于汉代。随后,相继演变出了麻凉鞋、布凉鞋、皮凉鞋等等。为寄寓吉祥如意的愿望,古人常在凉鞋上绣以龙凤等吉祥图案。
高跟鞋也源于我国:六朝时我国已有高跟木屐;满族妇女古时所穿的旗鞋,有的跟部中央高达五寸以上。
靴,原为我国北方游牧民族所穿,又称“马靴”和“高筒靴”,有旱靴、花靴、皮靴、毡靴、单靴、棉靴、云头靴、鹅顶靴等各种样式。
南北朝时期,靴在北方广泛流行,且普及到江南;唐朝,靴已官庶咸宜;宋代始出现女靴;元代盛行高丽式靴;明代虽禁止庶民百姓穿靴,但仍出现了许多似靴像履的短筒靴;清代男子着便服以鞋为主,穿公服才着靴。
另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颇具封建色彩的缠足。
民俗学家认为,缠足始于南唐,俗称“三寸金莲”。缠足妇女所穿的鞋,形似翘首的鸟头,鞋底为木质,弯曲如弓,故称“弓鞋”。弓鞋原本指弯底鞋,后泛指缠足妇女所穿的小脚鞋子。
元、明两代规定只许富裕人家的女子缠足,这一时期弓鞋的鞋底多为4~5寸高。
到了清代,满族妇女也穿汉族女性的“三寸金莲”。虽然清政府多次禁止旗人缠足,但屡禁不止,许多旗女仍对“三寸金莲”情有独钟,缠足之风极盛。弓鞋式样多,有眠鞋、换脚鞋、尖口鞋、踏堂鞋、网子鞋、莲鞋、棉鞋、套鞋、丧鞋、坤鞋、合脸鞋等数百种。考究的弓鞋在鞋头、鞋底、鞋里和鞋帮上绣满了各种吉祥图案,有钱家女子的弓鞋跟上还加缀明珠等饰物。
008古人用什么洗涤剂
在古代,人们用什么东西来洗污渍呢?
草木灰是古人最早使用的洗涤剂。《礼记·内则篇》载有:“冠带垢,和灰清漱。”意即:系帽子的带子脏了,就和着草木灰洗。其原理是草木灰中的碳酸钾能去除油污。
又据《考工记》记载,古人为使丝帛柔软洁白,用草木灰水将丝帛沾湿后,放入贝壳烧成的灰,加水浸泡。其原理是草木灰水和贝壳灰可以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去污力强的强碱——氢氧化钾。
先秦及秦汉时,粮食浸泡液是人们常用的洗涤剂。粮食浸泡液即将粮食浸泡在水中,达到一定程度即可以洗去污垢,在当时的条件下,这的确是一种取之容易的洗涤剂。
另外,皂美也是古人的洗涤剂。南宋时出现了一种橘子大小、用皂美粉做成的圆团,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载了它的名字:肥皂团。把它放入水中,能发泡去污。后来,从西方传入的和它功效相似的洗涤剂,就也叫“肥皂”了。
南北朝时,用猪胰去垢已被贾思勰提到过。而且,唐代“药圣”孙思邈的《千金方》里也有一个配方:将洗净的猪胰研磨成粉状,加豆粉香料做成颗粒。这就是古代的胰子,也叫澡豆。
后来人们又把胰子和香碱合在一起,做成团,《儿女英雄传》中所说的桂花胰子、玫瑰胰子就是这样做成的。
趣味链接:国人在什么时候制造出现代肥皂?
《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七回写长姐儿洗去手上的烟油气味时,这样写道:“洗了又洗,搓了阵香肥皂、香豆面子,又使了些桂花胰子、玫瑰胰子。”
这部小说成书于清道光年间。难道那时候就有和今天所用的肥皂一样的“香肥皂”?答案是否定的。
我国最早的“洋皂”工厂是由英国人于19世纪后期创办的。光绪年间,开始有中国人尝试制“皂”,但是只研制出流质肥皂,而没有成功研制出固体肥皂。
近代着名化学家徐寿的儿子徐建寅于1880年到巴黎考察了两家肥皂厂,并详细记录了肥皂制作工艺。1912年,原本在美国学农的穆藕初改学肥皂制造,两年后回国,打算创办自己的肥皂厂,但因为制皂所需的重要原料被外国公司所垄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好半途而废。
与此同时,一个名叫方液仙的人也在为生产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肥皂默默耕耘着。1912年,他在上海以一万元资本办起一爿小作坊,后来发展为中国化学工业社。1920年,屡经挫折的方液仙终于成功研制出物美价廉的“剪刀牌”肥皂。
不料,“剪刀牌”商标被英商利华肥皂公司抢注。无奈之下,方液仙只好将自己已经打响的肥皂品牌更名为“箭牌”。虽然历尽磨难,但中国人终于成功生产出了自己的肥皂。
009古人吃饭的礼俗
很早以前,我国古代的人们就形成了一系列的饮食礼仪。因为古人把饮食看做是礼仪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所以,饮食必须遵守一定的礼仪规范。
首先,古人吃饭很讲究饭菜的摆放方式和宾主的坐席,并借此体现出一定的礼仪规范。从周代开始,在贵族阶层设宴招待宾客的场合,尤其讲究饮食的礼仪规范。
他们席地而坐,餐具直接放在席上。饭菜要这样摆放:左边依次为带骨的熟肉、主食(饭);右边依次为大块的熟肉、酒和饮料;在最里边放酱酪调料,外边放烤肉,右旁放着蒸葱;干肉脯类的菜肴,弯曲的在左,挺直的在右。若是烧鱼,以鱼尾向着宾客;若是干鱼,则以鱼头向着宾客;冬天鱼肚向着宾客的右方,夏天鱼脊向着宾客的右方。
为什么要如此讲究呢?原来这是为了敬客、尊长,以及食用方便。这些摆设次序,在家里以尊长的座位为准;宴请客人时,则以最尊贵的客人所坐席位为准。宴饮开始之前,要进行进食的礼仪,宾先主后说一些互相感激的话。然后再行祭食的礼仪,以报答先祖,表示不忘本。
其次,无酒不成宴席,古人在宴席上总是离不开酒,而古人喝酒时也会有很多礼仪。宴席上祭食礼仪后,便接着行饮酒的礼仪。主人举杯向宾客敬酒,叫做“献”;宾客回敬主人,叫做“酢”;主人先自饮酒,再劝宾客饮酒,这叫做“酬”。饮酒时要小口细品,而不能大口喝酒,更不能喝得酩酊大醉,否则就会大出洋相,甚至招来杀身之祸。
再次,筷子是中华饮食文化中所独有的一大特色,用筷礼仪也就成为古人饮食礼仪中的主要内容。古代用筷礼仪很多,客人不得持筷过“河”夹菜,也就是不要将筷子伸得老远去夹饭桌对面的菜肴,宁可不吃,也应当遵守不持筷越“河”的礼仪。
用筷子给别人夹菜也要看具体情况。虽然用筷给客人夹菜可以表示尊重和热情,不过,当主人老是用自己的筷子给人夹菜时,虽热情有余,但会令有的客人难以接受。据说袁世凯在宴席上喜欢给客人夹菜,即便是筷子上自己的口水欲滴,客人也不敢不吃。“袁府盛宴佳肴美,总统筷上口水鲜”,说的就是这种尴尬的局面。虽说“礼多不为怪”,但这种不卫生的“礼”显然令人难以接受。
另外,除了自己要讲究饮食礼仪之外,古人还注重加强对子女饮食礼仪的教育。至今,香港有句俗语“餐头食饭教仔女”,其实就是根据《礼记》中有关饮食礼仪的内容得来的,意即要教导子女就要从饮食礼仪开始。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趣味链接:从《鸿门宴》中的坐席可以看出什么?
《鸿门宴》记载:“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据此,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什么呢?
原来,汉代宴席宾主之间,一般以向东的座位为尊,其次是向南的座位,再次是向北的座位,最末是向西的座位,且该座位常常是陪席。项羽留沛公吃饭,刘邦为客,应东向坐。但项羽自己“东向座”,傲然居于尊位,而且项伯、范增也居于尊位,刘邦、张良居下位。这反映了项羽的骄横,也反映了刘邦的忍辱。
010山珍海味都有些什么
具体来说,山珍海味是指产自山野和海洋的名贵珍稀食品。它是食物中的精华,包括熊掌、燕窝、鱼翅、海参等等。
熊掌。它是古食谱上的名菜。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煮好的熊掌,酥烂滑润,令人回味无穷。
驼峰。也就是骆驼的肉峰,煮食方式有蒸食或烤食两种。唐杜甫《丽人行》诗云:“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以驼峰和银鳞这两道菜做例子来描写唐玄宗和杨贵妃饮食的讲究与精美,由此可见驼峰的美味无穷。
鹿尾。古人视鹿尾为珍食。明清两代北京宴饮,最重鹿尾。《红楼梦》写庄头乌进孝向贾府交年租年礼,所开单子的第一宗是大鹿(全鹿)三十只。鹿尾、鹿舌、鹿筋、鹿肉、鹿血、鹿鞭既是美食,又是大补之品。
燕窝。它其实就是金丝燕在闽粤海滨悬崖上筑起的巢,是金丝燕吞食鱼虾、海藻经胃液消化后吐出的黏液筑成的,营养丰富,有滋补之功效。
鱼翅、海参。鱼翅是加工干制后的鲨鱼鳍;海参则是海里的一种棘皮动物。古代隆重的喜庆筵席常常以它们作为主菜,称为鱼翅席和海参席。
鲥鱼。它生活在海洋中,春季到长江、钱塘江产卵,大的三尺,是鱼中的美味。春夏之交,一年一次的鲥鱼上市,此时正是吃鲥鱼的最佳时节。
我国古时着名的山珍海味还有鱼肚、鱼唇、干贝、对虾、野鸡崽子、凫脯、哈士蟆(黑龙江林蛙)、猴头蘑、银耳等等。
至于宫廷食谱中的“龙肝凤髓”并非实物,因为“龙肝”不过是白马的肝脏,凤髓也只是锦鸡的骨髓。
趣味链接:山珍海味又可以细分为什么?
山珍海味细分起来,有上八珍、中八珍、下八珍三种。
上八珍是猩唇、驼峰、猴头、熊掌、燕窝、凫脯、鹿筋、黄唇胶;
中八珍是鱼肚、银耳、鲥鱼、广肚、果子狸、哈士蟆、鱼唇、裙边;
下八珍是海参、龙须菜、大口蘑、川竹笋、赤鳞鱼、干贝、蛎黄、乌鱼蛋。
011“四菜一汤”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明朝洪武年间,有一年,灾难频繁,百姓深受其害,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一些达官贵人却仍然花天酒地、歌舞升平。为了江山永固,朱元璋决定自上而下整治一番。
皇后寿筵那天,文武百官前来朝贺。宫廷里摆了十多桌酒席,朱元璋吩咐宫女们上菜。
宫女们首先端上的是一碗萝卜,朱元璋说道:“萝卜者,百味药也。民间有句俗语‘萝卜进了城,药铺关了门’。愿众卿吃了这碗菜后,百姓都说‘官府进了城,坏事出了门’。来来来,大家快吃。”
宫女们端上的第二道菜是韭菜。朱元璋说:“小韭菜青又青,长治久安得人心。”说完又带头夹韭菜吃。
接着,宫女们又端上两碗青菜,朱元璋说:“两碗青菜一样香,两袖清风好臣相。吃朝廷的俸禄,就要为百姓办事。为官者就应该像这两碗青菜一样清清白白。”
随后,宫女们端来一碗葱花豆腐汤,朱元璋又说:“小葱豆腐青又白,公正廉明如日月。寅是寅来卯是卯,吾朝江山保得牢。”
宴后,朱元璋当众宣布:“今后请客,最多只能‘四菜一汤’。皇后的寿筵就是标准,谁若违反,定严惩不贷。”
趣味链接:民国时期的“四菜一汤”
韩复榘原是冯玉祥的部下,后归了蒋介石。但他依然不老实,大有孤家寡人之意。1934年,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飞抵济南,视察山东省经政。一下飞机,蒋介石就夸奖韩复榘把山东省的“新生活运动”搞得好。韩复榘早已经准备好了“新生活运动”餐以款待蒋介石夫妇。
是日中午,韩复榘在省政府设宴,款待蒋介石夫妇。宴前,先说明了午餐是“四菜一汤”,是符合“新生活运动”之精神的。这四菜是翡翠叶、荷底鱼、银条粉、黄金饭,一汤乃白玉汤。
宴席开始,勤务员给每桌上了一大盆小米饭、四大碗“新生活菜”,韩复榘一一对菜名作了解释:这翡翠叶就是大白菜叶子,这荷底鱼就是大明湖的鲤鱼,这银条粉就是炒粉条,黄金饭就是那一大盆小米饭。当然,白玉汤自然就是豆腐汤了。可是,这样的粗碗、粗菜、粗饭,让旅途疲惫的蒋介石和夫人如何下咽?
012为什么狗肉不能上席
“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意即狗肉香美异常,使得神仙也经不住其诱惑。但是民间却另有禁忌,如“狗肉不能上席面”或者“狗肉不上桌”等等。人们虽然承认狗肉好吃却不让狗肉上席面,狗肉也就难登大雅之堂。这是为什么呢?
一种比较普遍的说法是,狗肉比不上牛羊猪肉,属于贱肉。而且在我国老百姓的语言色彩中,与狗有关的字多带有贬义,故多用“狗肉不能上席”来比喻不够格或不争气。
如徐慎《四书记》载:“真是狗肉不上桌,他怎么现在搞这个名堂?不争气!”李准《李双双小传》中李双双埋怨丈夫道:“怎么你就是不会擀面条,不会蒸馍?放着排场不排场,放着光荣不光荣!我就见不得‘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狗肉不上桌’这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