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新编中华文化知识全知道
27104300000030

第30章 制度·职官(2)

南方士族势力到南朝末年才逐渐削弱。到了隋唐时期,由于实行了科举制度,重视门第高低的观念不复存在,士族更加趋于衰弱。到唐末农民起义时,在黄巢农民起义的打击下,士族制度彻底瓦解。

008三省六部制

隋唐时期建立的“三省六部”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职官制度上影响较为深远。

“三省六部”都是封建政府的中央机构。

“三省”是中国古代皇帝之下的三个最高政务中枢机构尚书省、中书省(隋朝时称为内史省)、门下省的合称。尚书省掌管行政,长官是尚书令和左、右仆射;中书省掌管军国政令,负责起草制定政策,也是决策机关,长官是中书令和中书侍郎;门下省掌管政令的审核,进行议论封驳,政令不善者可以驳回,长官是侍中(隋朝时称纳言)和门下侍郎。三省长官号为宰相。

“六部”是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六个行政管理机关的合称,即吏部、户部(隋朝时称度支)、礼部、兵部、刑部(隋朝时称都宫)、工部,具体负责人事、财政、礼仪、科举、军事、刑法、工程等国家事务。

趣味链接:明清两代六部的职能

吏部:主管全国文职官吏的挑选、考查、任免、升降、调动、封勋,大体相当于现代人事部的职能。

户部:主管国家户籍、田亩、货币、各种赋税、官员俸禄,大体相当于现代的农业部、财政部。

礼部:主管朝廷重要典礼(如祭天地、祭祖先等)、科举考试、接待外国来宾,类似于现代的教育部和外交部礼宾司。

兵部:主管全国武职官员、练兵,武器、驿站,相当于现代的国防部。

刑部:主管国家司法、行政,大体相当于现代的司法部。

工部:主管兴修水利、重要的土木建筑工程,大体相当于现代的水利部和建设部。

各部的最高长官称“尚书”,相当于现代的部长,副长官称“侍郎”,相当于副部长。

009三公在不同朝代代表什么

三公是我国古代三个具有崇高地位与荣誉的职位和官位的尊称。对三公的称呼,历代差别很大。

周朝时,三公是太师、太傅、太保,都是宗族的长老,对中央政务负有全面指导之责,且负责指导、辅政、监护国王,在国王年幼时可单独或共同代行王权。

秦及汉初时,称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他们分别是负责行政、军事和监察的最高级官员。

西汉成帝以后,将丞相改为大司徒、太尉改为大司马、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并以改称后的三大臣为三公,同行相权,并称宰相。

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但因尚书台上升为政务中枢,三公渐成虚位,仅“备员而已”。

魏晋南北朝时,除北周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外,其他朝代都沿袭了东汉的制度。隋、唐、宋、辽也沿东汉之制,但不常置,只用来作为安置老臣显贵的荣誉职。

明清时,又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仅以最高荣衔加于某些大臣。

三公的演变揭露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个基本现象:尽量保留原有的职衔和荣誉,但却以新的职官接管其实权而架空之,从而巧妙地防止位高权重之臣威胁和侵夺皇权。

趣味链接:九卿指的是什么?

九卿是中国古代中央政府机构和官员的合称。

“卿”为官名。周曾以少师、少傅、少保、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为九卿.前三卿专辅天子:后六卿分管政务,按其次序,相当于后来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

战国时期,一般以中央政务机关之首长为卿。秦以奉常(主管礼仪祭祀)、郎中令(主管宫外警卫)、卫尉(主管官内警卫)、太仆(主管车马)、廷尉(主管刑狱)、典客(主管内外客使)、宗正(主管皇族谱籍)、冶粟内史(主管盐铁钱谷)、少府(主管皇帝财产),这些机关首长为九卿。

汉承秦制,只是将奉常改为太常、郎中令改为光禄勋、典客改为大鸿胪、治粟内史改为大司农。秦汉九卿,隶属宰相,在其指挥下负责执行政务,且参与朝议,职权较重。

魏晋南北朝大体沿汉制,梁时曾增设机关,置十二卿,虽然增太府、大匠.太舟三卿,但仍以旧九卿为骨干。

隋、唐、宋诸代,仍有九卿之称,其官署改为寺,监,增减裁并,变化颇多,因六部执行政务,九卿仅为中央办事机构的长官,且要受六部的指导。

明代九卿有大小之分,一般以六部尚书和都察院都御史(主管监察)、通政司使(主管奏章)、大理寺卿为大九卿;以太常、光禄、太仆、鸿胪、苑马(主管御马)、尚宝(主管印玺)六机关首长和詹事府詹事、翰林院学士、国子监祭酒为小九卿。

清代则不把六部列入大九卿,除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之外,其余具体指某官并无明文规定。而小九卿则一般为宗人、太常、太仆、光禄、鸿胪五机关首长、詹事府詹事、国子监祭酒,左右春坊庶子、顺天府尹。

010古代如何招聘和选拔人才

招聘作为一项选拔官吏和征求人才的办法,在我国可以追溯到殷商。据《孟子》记载,商汤曾五次派人“以币聘”伊尹辅治国政。到了周代,人才招聘开始形成一种制度,规定每年三月,都要“聘名士,礼贤者”,广征各方人才。

战国时期群雄割据,有的国家利用招聘办法取得贤才,使国家兴盛起来。着名的燕昭王求贤的故事,说燕昭王为郭隗筑宫,树立礼贤样板,卑辞厚币招聘天下贤才,招得乐毅、邹衍、剧辛等贤才。一时间,“士争趋燕”。此外,秦国大量从关东六国征聘人才,使得秦国强盛一时,终有灭六国之举。

两汉时期,人才招聘进入黄金时代,汉高祖发布诏令说:只要发现了贤才,郡守要亲自劝勉,驾车送至京师,如果不这样做,就要受免职处分。汉武帝即位之初,也下诏招聘人才,当时,应聘者达上千人。

汉代以后,在九品中正制度下,招聘制度开始徒具虚名。特别是在隋朝以后,科举成为主要选官办法,招聘制度渐趋衰微。但是仍有一些帝王,利用招聘制度延揽了一大批人才,如三国曹操、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等。特别是朱元璋,曾命中书省引拔卓荦奇伟之才,地方官选民间年二十五以上有学识有才干的人,荐举到中书省,与年老官员参用。洪武元年他还下诏“征天下贤才为守令”,“有能辅朕济民者,有司礼遣”,指示有关部门“以礼聘致贤士”。

趣味链接:古代的“意见箱”与“检举箱”

在现代生活中,意见箱、检举箱等随处可见,也许你还不知道,这些东西并非是现代所独有的,它们在古代也有。

《资治通鉴》记载,唐朝武则天执政时,为了维护其统治、网络人才、广开言路,曾命工匠铸铜为“匦”。“匦”就是箱子、匣子。

这种箱子很特别,它四面都有开口而分类。东面名曰“延恩”,是专为那些投诗词文章自荐求仕的人开设的;南面名曰“招谏”,是专为评议朝廷政策得失的人开设的;西面曰“伸冤”,专为那些蒙受冤屈的人开设的;北面曰“通玄”,专为研究自然灾变及提供军事情报的人开设的。

“匦”铸成以后,武则天又责令正谏、补阙、拾遗(古代官名)专门负责。这种“铜匦”,实际上是几个作用不同的箱子的组合。其中的“招谏”一面,就很像现在的“意见箱”,而“伸冤”一面,又类似于现在的“检举箱”。因为事物的内容都要向分门别类发展,因此“铜匦”也逐渐分解开来,慢慢地演变成了“检举箱”、“意见箱”、“投票箱”等等。

011“乌纱帽”因何代指官位

在戏剧舞台上,凡是当官的,总要戴一顶“乌纱帽”。那么,“乌纱帽”最初就是官员戴的帽子吗?

“乌纱帽”也叫纱帽,其前身是古代男子裹头发用的幞头。北宋初年,有人将幞头改为纱帽,皇帝对此非常欣赏,于是便要求朝中官员都要戴这种纱帽,甚至他自己有时也佩戴。

这种纱帽的样式是两旁各有一根一尺多长的细翅,当佩戴者走路时它就会上下颤动。为了保护帽翅以免碰掉帽子,官员们都养成了每走一步都小心翼翼的习惯。

据史书记载,宰相寇准有一次微服私访,路遇一老翁,老翁对他跪拜迎送,十分恭敬。寇准很奇怪,便问道:“老人家,我不是朝中大臣,你为何对我如此客气?”老翁笑道:“大人休要再瞒我了,刚才你从狭巷过,左看右看生怕碰着你的头颈,说明你是戴惯纱帽的。如今你虽没穿朝服,但我还是能看出你的身份来的。”

直到明朝,官员们仍沿袭宋制戴纱帽,但皇帝已不再戴了,把纱帽定为文武官员的礼帽。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年(1370年),规定官员上朝和办公的制服是戴纱帽,穿团领衫,束腰带。从明世宗时开始,对纱帽作了一些变动:缩短其双翅的长度,并调整其双翅的宽窄,官阶越大,纱帽的双翅越窄,反之亦然。

清朝初年,顺治帝入关,为了笼络人心,允许不少地方官员仍穿明代朝服,戴明代乌纱帽,等到清室统治得到了巩固,才下令将官员戴的乌纱帽改为红缨帽。虽然如此,“乌纱帽”一词却流传了下来,成为官位的代称了。

趣味链接:什么是顶戴、花翎?

清代时满族人入主中原,因此官服形制和历代不同。由于等级观念森严,清代对官员的服帽有严格的规定,官员绝对不许乱戴。

所谓“顶戴”,就是官员戴的帽顶。各品的顶戴在同色之中又有区别:一、二品有纯红和杂红之分;三、四品有亮蓝和暗蓝之分。

各品的顶戴所戴的东西也有区别:一品戴珊瑚,二品戴起花珊瑚,三品戴蓝宝石或蓝色明玻璃,四品戴青金色或蓝色涅玻璃,五品戴水晶或白色明玻璃,六品戴砗磲或白色涅玻璃,七品戴素金顶,八品戴起花金顶,九品戴镂花金顶。

而所谓的“花翎”则是皇帝特赐的插在官帽上的装饰品,一般分蓝翎和花翎两种,蓝翎是鹃翎,花翎是孔雀翎。“花翎”并不是任何官员都可以戴的,只有那些立有战功的人和对朝廷有特殊贡献的人才可获此殊荣。而且,这些人在获戴“花翎”时也有严格的规定,六品以下的官员只能获赏蓝翎,五品以上的官员获赏单眼花翎,双眼花翎赏给大官,三眼花翎则是赏给亲王、贝勒等皇族和有特殊功勋的上臣。

012古代官服上图案的含义

我国古代的服饰设计,不论是色彩的选用还是图纹的设计都力求顺应自然法则,既体现了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还遵循了封建社会尊卑等级的原则。古代的官服更是非常讲究,君与臣的服饰有区别,臣子之间的服饰也因其官衔的高低各有不同。

皇帝是万民仰视的真龙天子,拥有极其尊贵的身份,其衣裳配饰都极其讲究。标准的帝王专用服饰形成于周代,周天子在祭天的时候所穿的服装为黑色上衣、赤黄色的下裳。因为当时衣与裳是分开的,所以衣指上衣,而裳指下衣。上面绘绣有十二种纹饰,其中上衣绘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称为“上六章”;下裳绣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称为“下六章”。后世把它们合称为“十二章”。纹样、颜色不同,所属官阶也就不同。

十二章各有其特殊的象征意义。

“日”即太阳,相传日中有三足鸟,故世称太阳为金鸟,取自“日中有鸟”、“后羿射日”等神话传说,象征光明、生命之源;“月”即月亮,相传月中有白兔,以白兔为月的代称,取自“嫦娥奔月”等神话传说;“星”即天上星宿,服饰上以几个小圆圈表示星星,星与星之间以线相连,构成一个星宿;“山”即群山,取其能云雨或其镇重的形象。在官员的服饰上其图形亦为群山状,代表着为官者沉稳的性格,象征君王能够安邦定国;“龙”为龙形,取其腾云驾雾、千变万化,象征帝王纵横捭阖,审时度势;“华虫”为鸟类,其羽细而纹理华丽,取其文(纹)理,象征帝王有文章之德,文采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