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蜀·诸葛亮传》:“(后主建兴)六年春,(亮)扬声由斜谷道取郦,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阵整齐,赏罚严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合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合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合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
从这段权威性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街亭之战时,蜀军主帅是诸葛亮,魏军主帅则是张合,诸葛亮只是“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并未搞过什么“空城计”。
趣味链接:“空城计”的发明权属于赵子龙
诸葛亮虽然没有摆过空城计,但并不是说历史上没有人用过这个优秀的战术。据考证,真正使用过“空城计”的人是赵子龙。
据《赵云别传》记载:“曹公争汉中地,运米北山下,数千万囊,黄忠以为可取。云兵随忠取米,忠过期不还,云将数十骑轻行出围,迎视忠等。值曹公扬兵大出,云为公前锋所击,方战,其大众至,势逼,遂前突其阵,且斗且退,公军散,已复合,云陷敌,还趣围,其将张着被创,云复驰马还迎着,公军追至围。此时,沔阳长张翼在云围内,翼欲闭门拒守,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云擂鼓震天,唯以戎弩于后射公军,公军惊骇。自相蹂践坠汉水中,死者甚多。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是胆也!’作乐饮宴至暝,军中号云为虎威将军。”
我们所了解的诸葛亮摆空城计的故事,多为《三国演义》所误。也许是作者罗贯中出于文学表达的需要,有意来了个“移花接木”。
014《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
《孙子兵法》是现存我国最早、也是最杰出的兵法,历来被称为“兵经”,誉为“百代谈兵之祖”。然而,关于它的作者是谁却长期存在着争论。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说,春秋战国时期有两个“孙子”——孙武和孙膑,他们各有兵法传世。但是,流传到现在的只有一部《孙子兵法》。司马迁认为《孙子兵法》的作者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将军孙武,这一看法也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赞同。
但是,有人根据《孙子兵法》阐述的许多是战国时代的情况,就认为此书源出于孙武,而完成于孙膑;有人则干脆主张,它是孙膑所作。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由于比《史记》早得多的《左传》中丝毫没有提及孙武,并且《孙子兵法》中提到了一些不是孙子时期所能出现的词和事,所以,《孙子兵法》的作者不是孙武,而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无名氏。
也有人认为《孙子兵法》是孙武和他的门徒共同创作的。
但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的西汉墓葬中,同时发现了书写《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的大批竹简。这一发现证实了《史记·孙子传》中两个孙子均着有兵法书的记载是真的,但是,仍有学者认为这不足以证明《孙子兵法》就是春秋末年的孙武所撰。
所以,历史的真相如何,目前还没有结论。
趣味链接:我国古代十大兵书
《孙子兵法》: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相传是由春秋末年着名军事家孙武所着,今存本13篇。
《孙膑兵法》:为战国时齐国孙膑所作,共39篇,图4卷,隋以前失传,1972年在山东临沂县西汉墓中重新发现其残简。
《吴子》:由吴起、魏文侯、魏武侯缉录,共48篇,今存“图国”、“料敌”等6篇,都系后人所撰。
《六韬》:传说为周代吕望(姜太公)所作,后经研究,认定为战国时的作品,现存6卷。
《尉缭子》:传说为战国尉缭所作,共31篇,今存5卷,共24篇。
《司马法》:战国时齐威王命大夫整理古司马兵法,共150篇,今存本仅5篇。
《太白阴经》:由唐代李筌撰写,共10卷,《四库全书》收录的8卷本是后人合作的。
《虎钤经》:是由宋代李许洞撰写,全书共20卷120篇。
《纪效新书》:由明代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平倭时撰写,共18卷。
《练兵实纪》:由戚继光在蓟镇练兵时撰写,正集9卷,附集6卷,此书和《纪效新书》亦称戚氏兵书。
015击鼓与鸣金
在古典小说中,描写战斗的场面常会用到“击鼓进军”、“鸣金收兵”的成语。这是怎么来的呢?
“金”和“鼓”的历史悠久,早在25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就出现了。在《诗经·小雅·采芑》第三章就有“钲人伐鼓”一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掌管鸣钲和击鼓的官员(钲人),这时在击鼓。“钲”和“鼓”就是古人行军时用的器物。
“鸣金”就是“鸣钲”。《说文解字》说:“钲,似铃,柄中上下通。”段玉裁的注解中说它像铃,但没有舌,靠柄上下活动,撞击钲中心壳体,发出响声。《诗·传》中这样说:“钲以静之,鼓以动之。”现在用的“鼓动”这个词,也是从这里来的。击鼓就前进,鸣钲就止步,击鼓、鸣钲都是传达军令的。后来陈奂在《诗·传》疏文中说,钲、鼓主要用在演习作战上。真正在战场上厮杀,则是用的号角和口令。
趣味链接:古代的号角
古代军旅中使用的号角是用兽角做成的,故亦称“角”,它是东汉时由边地少数民族传入中原的:由于它发声高亢凌厉,在战阵上用于发号施令或振气壮威,如“鸣角收兵”之例。后来,角也用于帝王大臣出行时的仪仗;随着角被广泛使用,制角的材料也就改用了较易获得的竹木、皮革,还有铜角、螺角。角的型号也长短大小有别,以适应不同的需要。元明以后,竹木、皮革制作的角渐消失,铜角使用最为广泛。到清末,新军创建,“洋式”军号盛行,角就退出历史舞台了。
016烽火台是什么设施
烽火台是我国古代有组织地传递军事警报的设施,2700多年前的周幽王时就有了用烽火传递信息的方法。据说在边疆及通达边疆的道路上,每隔一定的距离,就筑起一座烽火台,接连不断。烽火台里装满柴草或动物粪便,遇到敌人入侵时,便一个接一个地点起烽火报警。各路诸侯见到烽火,就会派兵前来援助,抵抗敌人。
汉朝时,从河西四郡(今甘肃武威、张掖、酒泉、敦煌),一直到盐泽(今新疆东部罗布泊),都有烽火台设置,而且规模很大,据说是“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寨”。这些烽火台由各地地方官吏管辖。各台按照远近大小,分别配置若干兵卒。举放烽火的方法,昼夜不同,白天举烟,夜晚放火。
此外,还采用各种不同的暗号来表示进犯敌人的多少,例如敌人在500人以下的放一道烽火,500人以上的放两道烽火等等。这种有组织的通信方法,对防守边疆、抵御敌人,曾起过一定的作用。
这种通信方法,直到明、清时代许多地方还在使用。
趣味链接:金牌与文书急递
《说岳全传》秦桧连发十二道金牌急召岳飞班师,读过小说的人均会留下深刻印象、那么,金啤究竟是什么东西呢?
金牌的正式名称是金字牌,交给递送文书的人佩带,其作用在于使人一望而知有紧急命令:会字牌本身并不含有班师意义,主要只是表示催促的紧急。
按照宋朝的规制,金字牌乃由“急脚递”传送。急脚递又是什么呢?原来宋代的邮传制度分为最速、次速、平常二种,最速的日行五百里,其次四百里,再次则三百里。其实,急脚递每日亦只能赶程四百里,所以能收五百里效果,乃有赖于互递。因为宋代于特别指定的驿与驿之间设有邮铺,文书(金字牌)到了,便即由甲铺的铺兵递送乙铺的铺兵.依次传递,有如长途赛跑的“接力赛”,加强了传递速度,故而急脚递的传送可以日行五百里之遥。
金字牌实际上只是紧急文书的一种标志,它所以“声名大噪”纯受“秦桧十二金牌召岳飞”此一故事深入民间的影响;其实,古代紧急文书使用的标志并非单独由“金字”包揽,还有黄漆青字啤、黑漆白字牌、黑漆赤字牌等等,其作用与金字牌并无分别。
对于文书急递,历朝均甚为重视,而驿站则为肩负此一任务的重要角色。宋亡以后,元代的驿站更具特色,驿卒穿特定防雨衣服,插羽毛、佩弓刀,执行传递任务时所骑马匹配有铃子,远远听到铃声,下站就立刻准备”接力”传递。秦桧的十二道金牌,就是等于十二封急递文书。
017打了败仗为何叫“败北”
我们常将失败,称为“败北”,而不叫“败南”,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北”的本义是“背”或“相背”。甲骨文的“北”字写为“孤”,是两人背靠背的样子。因此,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说:“北,乖也。二人向背。”
古代两军交战时,被打败的一方总是背对敌人逃跑,因此,“北”这个字,就有了“失败”的意思。《左传·哀公二年》:“大子救之以戈,郑师北。”这里的“北”,就是“败”或“败逃”的意思。
因此古文中谈到打败仗时,常形容胜方“追奔逐北”,意思是追赶、奔袭、逐杀背向自己仓皇逃命之敌,如《史记·高祖本纪》:“秦兵强,常乘胜逐北。”意思就是说秦兵强盛,经常乘胜追杀败军。
秦汉以后,“败北”成为一个双音节的常用词。《史记·项羽本纪》:“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后来“败北”除了指军事失败或失利之外,还被引申为在各种竞赛中失败。
失败叫“败北”,那么打了胜仗是否就可以叫“胜南”呢?这是不可以的,因为“败北”的“北”与方位无关,因此不能用其他表示方位的词来表示优胜劣败。
趣味链接:兵法三十六计有哪些?
三十六计,作为兵法,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攻战计、敌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每套又各分为六计,每计基本上都是用成语典故命名,易懂易记。如果依序列出,它们是:
第一套胜战计: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
第二套敌战计:无中生有,暗度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
第三套攻战计: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
第四套混战计:釜底抽薪,浑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
第五套并战计: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
第六套败战计: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
这三十六计,前三套为优势之计,后三套为劣势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