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新编中华文化知识全知道
27104300000056

第56章 教育·科举(3)

试卷密封源于我国唐代。我国唐代开科取士,最初试卷上有举人的姓名、籍贯,能靠特权录取。武则天下令用纸糊上举人姓名。唐《隋唐嘉话》载:“武后以吏部选人多不实,乃令试日自糊其名,暗考,以定等第判之。糊名,自此始也。”不过武则天所创“糊名”之法,只是用于吏部升迁官吏的考试,还没有成为科举考试的一项正式制度。

到了宋代,“糊名”才正式用于科举,称“封弥”。据《宋史》卷155《选举》载,宋太宗淳化年间采用监丞陈靖的建议,推行“糊名考校”法,即糊住考生的姓名、乡贯,决定录取卷后,才拆弥封,以“革考官窝私之弊”。

元朝以后称“弥封”,明清一直沿用。

013我国的科举制度的产生和演变

科举制度,是指官府经过定期举行的科目考试,根据成绩的优劣来选取人才,举任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二十七年才废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它和以前的选举制度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凡普通的读书人均有参加官府考试的资格,从而有被选拔做官的机会。这就使封建王朝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选拔官吏。

我国科举制度的正式产生,一般认为以隋炀帝创置进士科为标志。但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一些有势力的豪家瓜分公室,代诸侯国君而起,豪家的家臣便成为诸侯国的官吏。随着世官制的瓦解,选拔官吏势在必然,选拔的途径也多了起来。多数情况是有才能之士通过游说、上书和自荐获得官职,也有的是根据功劳大小来选拔,更有的是由郡县长官在一年一度的上计时向国君推荐。

但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这些选拔官吏的方式,还没有形成最终的科举制度。

东汉末年的曹操最早提出“唯才是举”,之后曹丕又实行了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就是通过各州、各郡中正官的品评,把人才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被评为上等的人才将推荐给各级政府,吏部选拔官员时要向中正官征询被选者的家世情况、品级。

晋以后就完全由家世确定品级,形成了“重家世轻德才”的风气。所谓“平流进取,望至公卿”的说法,就是对这种积弊的抨击,这样就形成了豪门世家把持各级官僚机构的局面。

但东汉选拔官员的方式易受郡国长官意志的影响,晋代选拔官员的方式易造成官僚机构为门阀世族所控制的局面,对中小地主阶层进入仕途均有所限制,所以皆不利于在更大的范围内选拔官吏。

这一状况到了隋朝之后才有所改观。

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创立了科举制,也即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吸收了汉代察举制的某些合理因素,采取朝廷公开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吏。

隋炀帝时开始开科取士,建立了二科、十科等。由于考试面向的是全国范围的读书人,因此科举制度是封建统治者网罗人才,继而扩大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的有效办法。同时,通过考试任用了大批有才干的封建知识分子,为我国隋唐以后官僚制度的稳定发展提供了范式,具有深远的影响。

隋代这种不问人才出身门第,无须州郡推荐,由朝廷公开考试选士的制度,才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真正开端。

唐代继承并发展了隋代创设的科举制度,使我国的科举制度发展到鼎盛时期。

唐代科举考试种类分常科和制科两种。常科每年举行,考试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进士科应试者最多,难度也最大,往往是百里取一。考上进士称为“及第”,“及第”者要在曲江池参加庆祝宴会,得以在长安慈恩塔下题名,有“白衣公卿”、“一品白衫”之称,由此可知当时能考上进士的确是光宗耀祖的事。

常科有两个生源:一是生徒,即京师或州县学馆学生,送尚书省应试者;二是尹贡,即非学馆出身,称经州县初考及第,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尚书省考试,称省试、礼部试。主持考试的,本来是吏部考功员外郎,开元二十四年(836年)改由礼部侍郎主持。

制科是皇帝临时诏令设置科目,有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等上百余种。对应试者不设门槛,可以是常科及第者,也可以是现职官吏,甚至是庶民百姓。考试内容唐初仅考策问,唐玄宗时加试诗、赋。制科考试的主持通常是皇帝,尽管如此,制科在士人眼中,往往视为非正途出身,不予重视。

科举制度发展到宋代,朝廷对它作了不少改革。

宋太祖时正式建立殿试制度,即礼部考试后由皇帝在殿廷主持最高一级考试。考生在殿试及第后,可直接授官。北宋时殿试第一名称榜首,第二、三名称榜眼;一、二、三名都可称状元。南宋以后,改称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宋代科举仍像唐代那样,分常科和制科两种。常科考试分州府试、礼部试、殿试三级。州府试称解试,礼部试也称省试。

元代科举制度也分乡试、会试、御试三级,但对考生按民族不同而分类,将蒙古人、色目人和汉人、南人分开考试,分别登榜。与唐代重诗赋而轻经义截然相反,元代考试重经义而轻诗赋。经义在《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中选题,答案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准。就是从这时开始,我国后来在科举考试中常常以朱熹的《四书集注》来做为考试题材。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变得十分严密。而且出现了一个重要特征,那就是学校同科举紧密结合,进学校成为参加科举考试的必由之路。

明清时学校有两种:国学和郡县学。国学为中央一级学校,如国子监,其学生称监生,监生因入学资格不同,分为贡监、荫监、举监等。府、州、县设立的学校称为郡县学,凡经过各级考试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员,俗称秀才,这是仕途的起点。取得生员资格的入学考试叫童生试,简称童试。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应试者无论年龄大小,均称童生,院试合格后才能称生员。

趣味链接:我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是甲辰科取士之年,因时逢慈禧太后七旬寿辰,所以改甲辰正科为甲辰恩科。经过礼部会试后,谭延阎等273名贡士于这年7月4日参加殿试。

此次殿试的状元是刘春霖,榜眼是朱汝珍,探花是商衍鎏。在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沈钧儒先生,在这次殿试中获二甲名次。

1905年,慈禧太后假装维新,推行新政,下了立停科举的诏书。因此,在我国实行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便寿终正寝,甲辰恩科殿试也就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014考中进士为什么叫“金榜题名”

“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是古代流传的一副对联。因为桂花在八月开放,而乡试也是在八月举行,所以对联中的“八月桂”其实就是指乡试得中;二月杏花开放,且会试也是在二月举行,所以对联中的“二月杏”其实就是指会试得中。这副对联就是讲人们“三更灯火五更鸡”地刻苦攻读,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自己能考中进士,也即可以“金榜题名”。

而考中进士为什么就叫“金榜题名”呢?其原因还得从殿试说起。

在古代,科举考生如果顺利通过乡试和会试,将有资格参加最高级别的殿试,向进士冲刺。

殿试结束后,朝廷将会发布金榜。金榜按殿试成绩将进士分为三甲。第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各科名额不等。

因为殿试发榜用黄纸,表里二层,分大小金榜,小金榜存档大内,大金榜由礼部尚书奉皇榜送出太和中门,至东长安门外张挂在宫墙壁,故考中进士者称“金榜题名”。

趣味链接:连中三元的由来

“连中三元”这一词语是怎么来的呢?

“元”有第一、为首、头一名的含义,所以有元首、元月、元日、元帅、元凶等很多带“元”的词语。“三元”在中文中则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三个第一”;另一个是指上元、中元、下元三个节日,即上元为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中元为七月十五日、下元为十月十五日。当然,“连中三元”是接连中三个第一之意,不指三节。

据考证,“连中三元”一语源于封建社会科举考试制度。我国科举制度始于隋朝,经过长期演变和改革,逐步固定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的形式。乡试是由各省在省城主持的考试,考中的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由礼部在京城主持,考中的称为“贡生”,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中的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也称“殿元”。

若在乡试、会试、殿试三次考试均得第-,正好是解元、会元、状元“三元”得主,所以叫连中三元了。

据统计,在科举制度实行的一千三百年中,连中三元的总共只有13人。他们是:唐朝的张又新、崔元翰;宋朝的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若叟、冯京;金朝的孟宗献;元朝的王崇哲;明朝的商辂;清朝的钱棨和陈继昌。清代长洲人钱棨,在乾隆年间连获乡、会、殿试第一名,乾隆爱才,亲赋《三元诗》纪瑞致贺。“连中三元”一语由此传开。

015“状元”、“榜眼”的由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被古人视为人生中的头等乐事。“金榜题名”就是指在古代科举考试的殿试中考中进士,前两名进士分别称为状元、榜眼。

为什么考中进士的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则叫榜眼呢?

在科举考试中,殿试在唐代已有,至宋初才成为定制。唐武则天时,试贡举之士立于殿前,门下省长官奏状,名次最高者置于最前,因而称为状头,也叫做状元(“元”为“头一个,第一”之意)。自宋代起,沿用旧称,以进士第一名为状元。所以,人们把进士第一名叫状元。

至于榜眼,在唐朝没有榜眼之说,到了宋代初期,以第一甲第二、第三名进士为榜眼。这是因为在填进士榜时,状元的姓名居上端正中,第二、三名则分列其左右,在进士榜上的位置就好像人面部的两只眼睛,所以称作榜眼。到了南宋后期,因为进士的第三名改称探花,于是榜眼就成了进士第二名的专称。

趣味链接:“探花”一词从一开始就是指进士第三名吗?

南宋后期,“探花”正式成为进士第三名的专称,与“状元”、“榜眼”一起成为殿试中进士及第的前三名的代称。

而颇有趣味的是,“探花”本来并不是指进士第三名,只是一种戏称而已,与登第名次没有关系,人数也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

“探花”一词最初起源于唐代科举考试之后的活动。

唐代新进士榜公布之时正值春季,此时杏花怒放。那些金榜题名的士子们自然就会春风得意、风光十足了。在喜庆之余,他们会相约举行盛大的“杏园探花宴”活动。

新科进士们在他们中间选出两名最年轻者担当“两街探花使”或“探花郎”,这两位进士将骑马遍游长安的大街名园,采摘各种早春鲜花,正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但是如果这两位探花郎没有比他人先得到牡丹、芍药等名花,就要受罚。

由此可见,“探花”本来并不是指进士第三名,而只是一种戏称而已。只是到了南宋后期,“探花”才正式成为进士第三名的专称。

016历代状元之最

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状元是唐武德五年(622年)壬午科状元孙伏伽,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是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科状元刘春霖。

历代状元中,有据可考的最早在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的状元,是唐建中二年(781年)辛酉科状元崔元翰。他先后考中京兆府解头(解元),进士状头(状元),博学宏词科敕头,制科三等敕头。

历代状元中,诗、画成就最高的是唐开元十九年(731年)辛未科状元王维。他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之一,其诗歌艺术被认为“自李(白)杜(甫)而下,当为第一”,其绘画被推为“南宗绘画之祖”,古代文人画亦自他而始。

历代状元中,词作成就最高的是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甲戌科状元张孝祥。其词追踪苏轼,气概凌云,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色彩,与张元干并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是伟大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先行者。

历代状元中,书法成就最高的是唐元和三年(808年)戊子科状元柳公权。他精于楷书,也擅长行草书,和唐代另一大书法家颜真卿并称“颜柳”。

历代状元中,着述最丰的是明代正德六年(1511年)辛未科状元杨慎。他不仅工诗,而且能文词和曲,并重视民间文学,是颇有成就的文学家和着名学者。其平生着述达四百余种,虽多散佚,仍留存一百多种。现存诗作2300首左右,着述之丰,明时推为第一。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少数民族文字参加科举考试得中状元的,是金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年)癸巳女真进士科(又称策论进士)状元徒单镒,为女真族人。他参加科举考试是用女真文字。

趣味链接: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

中国历史上有过很多位女将军、女诗人、女政治家,但却很少听说有女状元的。在我国古代,妇女是没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的,更不用说产生女状元了。直到太平天国时期开科考选妇女,才有20多岁的金陵人傅善祥考中女状元一事,她也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选拔贤才,开科取士,并破例允许女子参加考试,参与朝政。消息传出,天京城为之一震,贤才淑女,踊跃赴考。虽战乱不久,但声势之浩大,礼仪之隆重,在当时实属罕见。

开科之日,地处夫子庙的考试院(今江南贡院)外火炮齐鸣,炮声中,绘龙画凤的考试院大门徐徐打开。应试女子二百多人。试题是《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书香门第出身的南京女子傅善祥,因受翰墨之熏陶,经书典籍无所不通,诗词歌赋无所不能,而且生得聪明伶俐,端庄大方,才貌双绝。她独辟“难养”之说,举了很多自古以来贤淑女子助夫之功,为天王洪秀全所欣赏。

三天后,锣鼓喧天,礼炮齐鸣,大红金榜高悬于天王府前,傅善祥以才学兼优考取女科状元,洪秀全除赏赐黄缎一匹、红绉二匹外,又特赐花冠锦服,傅善祥披红挂彩,跨马游街,一路上锣鼓笙箫,吹吹打打好不热闹,游行三天,城中百姓夹道争看,这件事轰动了整个京城,“但见街头巷尾中,众口连呼傅状元”。

017趣说“秀才”

秀才本系才能出众、秀异之士的通称,始见于《管子·小匡篇》。它与《礼记》所称“秀士”一词意思相近,都是对优秀人才的泛称,而并不限于饱读经书之士。

可是,后来的“秀才”一词的内涵却逐渐收窄,不再是才能出众、秀异之士的通称,而是指封建社会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或一般的读书人。

从汉代开始,秀才成为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最先有秀才之名的,是西汉的贾谊。这是有史书记载为据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贾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汉武帝改革选官制度,令地方官府考察和推举人才(即察举制)。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命公卿、诸州每年各举荐秀才一名。

东汉因避光武帝名讳,秀才遂改称“茂才”。

三国曹魏时沿袭察举制,复改称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