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字孟德,东汉沛国谯郡人,曹嵩之子,曹腾之孙。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个大人物。历事汉安帝、汉顺帝、汉桓帝、汉灵帝四个皇帝。他最初得到皇帝的青睐,是因为陪当时还是皇太子的汉顺帝读书。从黄门从官迁为小黄门,又迁中常侍,最后一直做到了位列三公的太尉。
但是,虽然曹操的祖父是这样一个大人物,但曹操本人的出身却并不显赫。那是因为他的祖父曹腾其实是个宦官,他的父亲曹嵩自然不可能是曹腾亲生的儿子,实际上,曹嵩只是曹腾在自己的本家当中收养的一个孤儿罢了。在中国历史上,东汉的宦官是相当风光的。但是,宦官的风光往往只是他一个人的风光,而并非一个家族的风光。与此同时,宦官的权利是依托于皇权之上的,宦官死后,他手中的权力极难得到传承。再加上宦官一向不受士大夫们的待见,因此曹操虽然有一个很牛的祖父,却也没能从自己的家族那里沾多少光,他一生的基业都是靠自己一点一滴打拼出来的。
发家秘史
治世能臣逢乱世,孟德起兵讨董卓
灵帝熹平三年(公元174年),20岁的曹操被举为孝廉,入洛阳为郎。不久之后,曹操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年轻时期的曹操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因其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所以社会上没有人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有梁国的乔玄(也就是大乔、小乔的父亲)认为曹操不是一般人。许劭,字子将,向来以知人著称,他也曾评价过曹操,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任职的洛阳即东汉的都城,随便拉出个人来都能跟皇亲国戚朝中显贵扯上些关系,因此洛阳的地方官是很不好当的。曹操一到职,就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并且严申法纪,晓谕全城“有犯禁者,皆棒杀之”。结果有一天,汉灵帝最信任的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违禁夜行被曹操捉住,曹操虽然知道蹇图是蹇硕的叔叔,但还是毫不留情地将蹇图用五色棒处死。自从这件事之后,洛阳城中的治安情况便很快得到了好转。但是曹操这么做事虽然为自己创下了一些政绩,但也因此得罪了蹇硕等一些当朝权贵。于是,曹操被明升暗降,调到远离洛阳的顿丘(今河南清丰)做顿丘令去了。
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军起义爆发,曹操被拜为骑都尉,受命与卢植等人合军进攻颍川的黄巾军,结果大破黄巾军,斩首数万级,并因军功而升迁为济南相。在济南相任内,曹操还是坚持着自己的行事风格。
济南国(今山东济南一带)境内有十几个县,各县县令多依附贵势,贪赃枉法。对于这样的情况,曹操之前历任国相皆置之不问。可是曹操到职之后,大力整饬,一下奏免了百分之八十的县令。不久,不知又是曹操得罪过的哪个达官贵人从中做了手脚,曹操被征召进京做了议郎。
在做议郎期间,曹操上书为灵帝初年被杀害的朝臣窦武、陈蕃申辩,矛头直指专横的宦官,抨击宦官祸国殃民,扰乱朝政。后来,他又上书揭露朝廷三公之官受贿乱政之事。可是皇帝对此或无动于衷,或虽有过问,也未作处置,朝政却还在日复一日地败坏下去。这样的现状使曹操大为失望,他深刻地感到了自己力不从心,决心从此再也不做类似于上书献言一类自取其辱的事,干脆托病回归乡里隐居去了,春夏读书,秋冬狩猎,也乐得清静自在。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曹操再次被起用。汉灵帝为巩固统治,设置西园八校尉,曹操因其家世被任命为八校尉中的典军校尉,又一次踏进了官场。正当曹操在治世能臣的路上越走越远的时候,国家陷入了动乱当中。
曹操当上典军校尉的第二年,汉灵帝去世,大将军何进立刘辨做皇帝。紧接着,何进与袁绍密谋,准备一举除掉当时的权宦“十常侍”。但是,何进所谋不成,反被十常侍所杀。虽然袁绍也把那些宦官们杀了个七七八八,但是皇帝刘辨却被侥幸逃脱的宦官们挟持逃走了。结果,何进和袁绍的这番图谋不仅仅搭上了何进的性命,而且朝中的动乱还引来了西凉的大军阀董卓。董卓在洛阳郊外找到了跟着宦官东躲西藏的皇帝,带着皇帝进了京,自己便做了丞相。
董卓在朝中大权独揽,而且为人残暴无比,动辄杀人,而且擅行废立之事,把刘辨赶下了台,让他的弟弟刘协当了皇帝。对于董卓的所作所为,朝廷的文武百官都是敢怒而不敢言。董卓也觉得曹操是个人才,因此就想拉拢他。但是曹操亲历变乱,目睹董卓之害,对董卓的所作所为十分不满,于是他拒绝了董卓许给他的高官厚禄的诱惑,改换姓名,逃出洛阳,东走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散家财,招兵将,发矫诏,联络了袁绍、孙坚等一十八路诸侯,组成联军,进兵虎牢关共讨董卓。既然当不成治世能臣,曹操便毅然决然地走上了乱世奸雄这条路。
董卓听说曹操、袁绍等人组织了联军攻打自己,于是他干脆一面调动大军准备迎击,一面一把火烧了洛阳城,挟持着汉献帝刘协去了长安。关东联军虽然在人数上占优势,但大部分军队是在短期内仓促征募来的,缺乏战斗经验。同时各路诸侯之间也互不信任,个个都想保存实力,于是在作战的时候心存观望,互相掣肘。结果,联军虽然兵力数倍于董卓,但是整个战争的进程却并不尽如人意。
曹操认为董卓迁都,正是他胆怯的表现,那么联军就更应该趁此时机集中兵力与董卓决战。但是,诸侯们各怀私心,根本没人支持他的提议。曹操为了带动联军西进,他自告奋勇领兵杀向成皋,在荥阳附近和董卓军队相遇,发生了激战。但是,曹操根本没有多少指挥作战的经验,兵力又少,又无后援,结果被董卓手下的大将吕布杀得大败,曹操本人也为流矢所中,几乎丧命。曹操领着残兵败将回到酸枣(今河南延津北),眼见诸侯们个个按兵不动,每天只是喝酒聚会,毫无想打仗的样子,心中十分气愤,就责备他们说:“目前这样好的军事形势,你们却迟疑不进,坐失良机,使天下人失望,我真为你们感到羞耻!”说完,曹操便带着自己的部队离开了。
经过这次挫折,曹操深感自己兵微将寡,孤立无援,不足以自立于世。于是他就和部下曹洪、夏侯惇等人分赴扬州、徐州等地募兵,积极发展自己的势力,准备与群雄逐鹿中原。
曹操离开后不久,讨董联军内部出现了裂痕,诸侯们打不赢董卓,反而在内部自相残杀起来。先是兖州刺史刘岱杀死东郡太守乔瑁,接着,袁绍夺取了韩馥的地盘,自领冀州牧。这样一来,讨董联军彻底土崩瓦解。
挟天子,当权臣,吞诸侯:曹操的奸雄之路
汉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曹操被袁绍举为东郡(今河南濮阳西南)太守,取得了一块地盘。紧接着,第二年青州黄巾军的残余攻入兖州(今山东金乡东北),当年杀死了东郡太守乔瑁的兖州刺史刘岱战败被杀,兖州的官员们干脆懒得禀报东汉政府,直接把曹操迎到了兖州。在兖州,曹操用残酷的手段逼降了黄巾军30余万人。曹操挑选其中的精壮之士组成了后来威震天下的“青州兵”。曹操既占据兖州,又有了一支勇敢善战的军队,这次终于有资本施展智谋,与群雄展开角逐了。
献帝初平三年(192年),盘踞在南阳的军阀袁术勾结了幽州的军阀公孙瓒分别对袁绍和曹操发动了进攻,企图夺取冀州和兖州的地盘。袁术与袁绍虽然是本家兄弟,但两人素来不和,公孙瓒与袁绍更是死对头;而当时曹操跟袁绍的关系不错,而且曹操的势力范围正好卡在袁术和袁绍的中间,因此袁术便与公孙瓒联合了起来,共同对付袁绍和曹操。但是公孙瓒这个人志大才疏,根本不是袁绍的对手,他主动进攻袁绍,却很快被袁绍击溃,狼狈逃回了幽州。袁术从南向北进军,也在陈留败在了曹操手下。荆州牧刘表又从襄阳逼近袁术的根据地寿春(今安徽寿县),切断了他的粮道,袁术被迫退往淮北,这样一来,曹操便在中原大地上彻底站稳了脚跟。
曹操是一个极其讲究战争策略的人。当时,出身豪门的袁绍是当之无愧的北方第一军阀,曹操仗着当年跟袁绍有过交往,于是极力地拉拢他,避免与之过早交锋,然后腾出手先击其他实力较弱的军阀。这就是曹操之所以帮助袁绍对付袁术的原因。
虽然之前曹操组织的讨董联军没能奈何得了董卓,但是不久之后,董卓被部将吕布所杀。紧接着,刚刚控制了长安的吕布又被董卓的另两名部将李傕和郭汜从长安赶了出来。赶走了吕布之后,李傕、郭汜二人便开始自相残杀。长安的局势如此混乱,汉献帝刘协便与大臣董承、韩暹、杨奉等人从长安逃了出来,辗转回到了洛阳。但是,自经董卓之乱,洛阳已残破不堪。还都之后,朝廷百官连居住的地方都没有,粮食十分缺乏,有些官员甚至饿死在断垣残壁之下。而当时各州郡的牧守,皆拥兵自重,又有谁肯来关心一下汉献帝这个手中既无权又无兵的可怜皇帝呢?
关心皇帝安危的也并不是一个都没有。在这个节骨眼上,曹操接受了手下谋士荀彧“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建议,派兵去洛阳把汉献帝和大臣们接到了自己的地盘上供养了起来。曹操对汉献帝十分恭敬,每天嘘寒问暖,照顾得相当周到。曹操如此照顾,很长时间都缺衣少食的汉献帝自然大受感动,他马上便昭告天下,封曹操为大将军,总理朝政。不久因怕迎奉汉献帝会激怒袁绍,曹操又把大将军之位让给袁绍,自降为司空,对袁绍仍然保持着恭敬的低姿态。
政治上的得势,使曹操更加雄心勃勃,立志翦灭群雄,平定天下。建安二年,曹操进攻继袁术之后盘踞南阳的张绣。次年,张绣投降了曹操。在曹操进攻张绣的同时,袁术在寿春称帝。袁术做此叛逆之事,尊奉汉天子的曹操自然有义务讨伐于他。于是,曹操与占据徐州的吕布暂时和解,使用驱虎吞狼之计挑拨吕布与袁术互相攻打,以此来削弱双方的力量。不久之后,吕布和袁术的地盘便相继被曹操吞并了。
自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冬收编青州兵以来,曹操历时八年,先后击败袁术、陶谦、张绣、刘表、吕布、刘备等人,成为了逐鹿中原的胜利者。与此同时,曹操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这也为下一步打败袁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官渡奇迹,曹操统一北方,建立不世功业
曹操虽然一直与袁绍联合,但随着曹操势力的扩大,袁绍对他的疑忌心理也越来越重。特别是曹操抢先把汉献帝控制在自己手中,动辄以朝廷的名义发号施令,对于家族当中代代都有人在朝廷当中做高官的袁绍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正因为袁氏世代都是朝中的重臣,因此谁不听朝廷的号令都可以,只有他袁绍不能不听。因此,在吞并了公孙瓒的袁绍和吞并了张绣、吕布、袁术等军阀的曹操之间终究是要爆发一场大战的。
曹操和袁绍的势力范围以黄河为界,两家的军队隔河对峙。这时袁绍占有冀、幽、青、并四州,地广粮多,户口殷盛,而且袁家四世三公,声望极高,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其实力远在曹操之上。袁绍集中在黄河北岸准备投入战斗的部队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兵力可谓雄厚。而当时曹操结集在官渡(今河南许昌之北)一带的军队不过三四万人。双方兵力如此悬殊,因此曹操部下有些人对于打败袁绍缺乏信心。曹操在分析了双方优劣形势之后,斩钉截铁地说:“兵家胜败不完全决定于实力强弱,而要看主将的指挥才能如何。袁绍这个人志大而智短,色厉而胆小,心胸狭隘,不能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他的军队虽多但纪律不严,将领骄横不听调遣。因此,不管他的土地多么广大,粮食多么充足,我是一定可以打败他的!”后来战局的发展证明,曹操的这番话的的确确说到了点子上,绝不是仅仅用来激励士气的空话。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正月,位列“建安七子”之一的文学家陈琳为袁绍做了一篇讨伐曹操的檄文。檄文中除了揭露曹操是“赘阉遗丑”(宦官的后代),他父亲曹嵩是“乞丐携养”(因家贫被曹腾收为养子)外,还列举曹操忘恩负义等种种罪状,最后斥责曹操劫持献帝,意图篡位,并号召上下一心,共灭曹操。檄文发表之后,袁绍派手下大将颜良、文丑率领十万精兵渡河进攻曹操。结果,颜良、文丑先后被杀。颜良死在当时因兵败而为曹操效力的关羽之手,文丑则被曹操以粮草为饵引诱上钩,死于乱军之中。
颜良、文丑都是河北名将,他二人相继被曹操所杀,袁军的士气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不过,袁绍手下人才济济,颜良、文丑虽死,也还有张郃、高览、淳于琼等人,也都是当世名将。
同年八月,袁绍亲率大军向官渡推进,伺机与曹军主力决战。袁军依沙丘为营,东西长达数十里,与曹操营寨遥遥相对。开战之后,曹操派精兵冲阵,但无奈袁军的阵型坚厚无比,丝毫不为所动,更兼阵中矢石如雨,曹操出击不利,只得退而坚守大营,等待时机。袁绍见曹军龟缩不出,于是命令士兵在曹军营外堆起土山,上设望楼,望楼中置弓箭手,居高临下向曹军射击。曹操见招拆招,急令工匠赶造发石车(又称霹雳车),向山上投射石弹,很快便将袁军的望楼全都击毁了。袁绍又令士兵挖掘地道,企图通向曹营。曹操则命令士兵环绕营寨挖掘壕沟进行防御。袁绍想了各种办法,却始终无法攻破曹军阵地。
虽然暂取守势,但是曹操一面防守,一面却在准备奇袭。曹操深知,自己以少数兵力牵制住了袁绍的数十万大军,使得袁军无法前进一步,对手远道而来,粮食的消耗必然很大,如果自己能够找到袁绍的屯粮之所,将那里一把火烧了,袁绍的大军一夜之间就会崩溃。就在曹操寻找战机的时候,袁军内部却发生了变化,袁绍的重要谋士许攸叛变,投靠了曹操,向曹操泄露了袁绍屯粮的所在。当天夜里,曹操亲率步骑兵五千人夜袭袁绍的屯粮重地乌巢,一战之下,斩杀了镇守乌巢的袁军大将淳于琼,袁军的粮草全部被焚毁。就在曹操突袭乌巢的同时,袁军大将张邰、高览也在率军猛攻曹营,但是在曹军将士的拼死守御之下,张、高二人并没能得手。二人见形势不利,也投靠了曹操。坏消息接连传来,袁军人心浮动,曹操乘势猛攻,大获全胜,并一举消灭了袁绍在黄河以北的势力,将整个北方全部纳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到此时,曹操的事业已经达于巅峰,完成了由一介小吏到天下霸主的蜕变之路。
发家感悟
历史是慷慨的,让曹操这位出身乱世的官吏之后不但成功地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还成为名震天下的军事大家和旷世巨人。但透过曹操的发家历程,也可以看出,曹操的发家之路充满了跌宕起伏。尽管对他的功过是非的评判,也出现了不同的版本,但对于曹操所创造的军事谋略、政治智慧以及诗坛豪情,人们还是充满了无限的推崇与仰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