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三千年来激荡人心的发家史
2710500000007

第7章 发家秘诀之“夺”:江山无定主,舍我其谁(7)

朱元璋参加郭子兴的红巾军不久,就引起了郭子兴的注意,很快朱元璋就被提拔为亲兵九夫长。而朱元璋也不负郭子兴的厚望,在军事上更加用心,还发奋苦练武艺。尤其是每次的战利品,他都悉数交给元帅府;领回来的奖赏公平分配,人人有份。如此娴熟地打理人际关系,让朱元璋获得了许多人的认可。元帅郭子兴没有想到年纪轻轻的朱元璋,却有如此的襟怀与气度、胆略与才干,自然而然地便把他当作了知己,更加信任他了。

恰巧郭子兴的养女马氏已到了婚配的年龄。该女是郭子兴的刎颈之交马公的独生女儿。因马妻郑氏早逝,而马公又为躲避仇人追杀,便将爱女托付给了郭子兴。后来,马公也客死他乡,郭子兴便对朋友的遗孤悉心教养,视如己出。这马氏聪慧过人,几年下来便出落成一个窈窕淑女,朱元璋的卓越表现使郭子兴联想到养女的婚事,便与夫人张氏私下商量,又征得养女和朱元璋的同意,从而促成了一桩美满姻缘。朱元璋成了元帅郭子兴的乘龙快婿后,身价陡增,兵士们自然也另眼相待,朱元璋的发家之路也因这桩政治婚姻而正式走上了正轨。

可是后来起义军里发生了内讧。与元帅郭子兴歃血为盟的副帅孙德崖,因为郭子兴信任朱元璋而心存嫉妒。孙德崖为了独揽军权,自立为王,便提前下手,设下圈套将郭子兴骗入家中,想秘密将他杀害并取而代之。幸亏朱元璋及时掌握了相关信息,马不停蹄带领亲兵闯到孙家,并在一间暗室里找到了被捆绑的郭子兴,从而将郭子兴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郭子兴大难不死,自然对元璋刮目相看,更加器重。

虽然已经当上了起义军的首脑级人物,但朱元璋认为,要想真正实现自己的发家梦想,就必须组建一支只效忠于他一个人的嫡系部队。于是,在公元1353年的春天,朱元璋在征得郭子兴的同意后,回到自己的家乡,以红巾军的名义,竖起招兵买马的大旗。朱元璋儿时的伙伴徐达、周德兴等乡里青年早就知道朱元璋在外做了军官,而且混得相当不错。现在他回乡招兵,这群人自然纷纷响应。因此,只十几天的工夫,朱元璋就招募了700多人。

朱元璋回乡延揽英才率兵而归后,郭子兴大喜,于是便擢升他为镇抚总管,并把他刚刚招募的700人全都划给他统领。朱元璋兵权在握,便有了放眼天下的想法,经与徐达密议,又征得郭子兴的应允,朱元璋带着徐达、汤和等—班英雄豪杰南下定远,开辟新战区。随后发生的“定远之役”是朱元璋统率自己的队伍,实现自己宏图大略的第一战。

定远驴牌寨驻扎着一支3000多人的地主武装。该寨人多势众,寨墙坚固。朱元璋认为,要想取胜必须用计巧取。经调查,朱元璋获悉了寨中缺粮的重要情报,于是心生一计。他让兵士钻进布袋里,乔装后诡称民夫送粮,来到寨门前,差遣人赶紧通知寨主,请其出门接粮。这寨主也正为缺粮犯愁,忽闻粮食从天而降,自然欣喜异常,急忙出门迎接。可寨门一打开,朱元璋一声令下,兵士们破囊而出,一瞬间便抓住了寨主。寨中士卒见寨主被擒,自然军心大乱,根本无心恋战,也就纷纷逃命去了。

朱元璋亲自指挥的首场战役大获全胜,这给他以及他的手下带来了极大的振奋。朱元璋见士气高涨,便又作出星夜奔袭定远另一股武装缪大亨的决定。凭借地理优势的缪大亨,拥兵2万余众,绝对没想到朱元璋会星夜偷袭,睡梦中他爬起来仓促迎战,但怎是起义军的对手?缪大亨见大势已去,权衡利弊后,只得率众投降,归服朱元璋。

两场战役,使朱元璋威名大振,四方豪杰纷纷慕名归顺。冯国用、冯国胜兄弟及李善长就是这个时候成为朱元璋的高级谋士的,这使朱元璋如虎添翼。

公元l355年三月,郭子兴去世。此时,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被拥立为小明王,国号宋。小明王任命朱元璋为左副元帅。不久,朱元璋又被提升为大元帅。至此,朱元璋的岳丈郭子兴所创建的起义军旧部已全部归朱元璋指挥。

朱元璋成了大元帅后,更加踌躇满志,就萌发了打过长江去,进一步扩展势力的想法。公元l356年仲春,朱元璋便亲督水陆诸将,按既定战略攻取金陵。仅城外一场激战,就收降元兵高达36000多人。降兵被收容后,不知朱元璋会如何处置他们,个个惊恐不安。有人向朱元璋进言,面对如此众多的降兵,不如及早处置,免得引发后患。可朱元璋微微一笑,并让人在降卒中挑选500个骁勇之士,带到自己的营房,夜间让他们环榻而寝,房中除留冯国用外,不留一个卫士。朱元璋脱下战甲酣然入梦。500勇士非常感激朱元璋的信任。几日后,朱元璋又用这500名降卒为先锋,攻打金陵城。降卒们冲锋陷阵,英勇杀敌,直取金陵,人人荣立战功。3万余名降卒见朱元璋以诚相待,也感激不已,均愿为他效命。朱元璋的队伍由此所向披靡。

在攻下金陵的第二天,朱元璋便带领徐达等巡视全城,看到它的雄伟、富庶和繁华,恍如梦中,那种激动与兴奋简直无法按捺。随后,朱元璋又以应天府为中心,先后迅速攻克镇江、长兴、常州、宁国、江阴、常熟、池州(今安徽贵池)、徽州(今安徽歙县)、婺州(今浙江金华)、扬州、衢州等地。

这时的朱元璋,经历了7年枪林弹雨的洗礼后,已由一个为谋生而祈求的小和尚,成长为一名驰骋沙场的义军将领,成为称雄一方的霸主。

功成名就,开创大明万里江山

朱元璋在占据金陵及荡平周边城池后,军事实力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张,成为名震天下的新霸主。在这些成绩面前,朱元璋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而是盘算如何发展今后的事业,他亲自来到石门山拜访名儒朱升,讨教治国之策。朱升真不愧天下一代名儒,他审时度势、高屋建瓴,送给了朱元璋三句话:“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高筑墙,广积粮”是要先筑好防御工事,多存粮草,暂取守势,不要出击,多保存自己的实力,要坐山观虎斗,等到别人实力耗尽,再出来收拾残局。所谓“缓称王”,则是对付元廷的策略,即不要图虚名,暂不称王,不能像其他义军那样,有了一点地盘就称帝称王,反而成了元兵打击的靶子,这样做得不偿失,不如在别人大出风头之时,内敛自保,等到时机成熟,再一飞冲天、坐收渔翁之利。

朱升的话,的确给朱元璋夺取天下、建立大明王朝指明了方向。朱元璋认为朱升的分析和判断很有道理,便心领神会,并制定了一个在两淮、江南地区“积粮训兵,待时而动”的行动计划。

为了培植自己的势力,朱元璋还礼贤下士,广揽人才。刘基、叶琛、宋濂、章溢四大名士皆被应聘至应天,朱元璋尊称他们为“四先生”,并享受特殊礼遇。

为了避免成为靶子,防止在力量脆弱时被吃掉,在形式上朱元璋一直与小明王保持着臣属关系,仍沿用宋政权的龙凤年号,打红巾军的红色战旗。就这样,朱元璋经过数年的卧薪尝胆和开拓疆土,根据地终于建立起来了,不知不觉中崛起为一支足以与元末其他义军和元军匹敌的强大队伍。

事实上,在朱元璋占据应天府周围地区的时候,雄踞东方的张土诚也占据了以平江(今苏州)为中心的太湖流域和长江三角洲的广大富庶地区。独霸西方的徐寿辉以武昌为中心,控制了湖广、江西的大片肥田沃土。昔日还是左右逢源的朱元璋此时却处于两面夹击之中,局势相当严峻。因朱元璋军事势力的日益增强,他与各个义军割据政权的矛盾也日益尖锐起来。从而导致了朱元璋在同元军进行殊死搏斗的同时,不得不对盘踞在周围的敌对势力进行清除。至此,群雄逐鹿中原、决战天下的时机终于来到了。

经过多年蛰伏的朱元璋也终于迎来了亮剑的机会。朱元璋在常遇春、徐达、刘基等人的辅助下,先后消灭了与之抗衡的其他起义军将领陈友凉、张士诚,又杀了起义军原来拥立的小明王;接着北伐中原,迫使元顺帝逃离大都,终于颠覆了元王朝统治的政权。

1368年,朱元璋称帝,创建了大明国,年号为洪武,同年徐达攻入元大都,元顺帝北逃,大明王朝统一了中国。

发家感悟

朱元璋的发家之路注定是不平坦的。因为他是一个落魄的三无之人:一无落地生根的先天优势,二无得天独厚的政治靠山,三无资金雄厚的经济基础。在常人眼里,这样一个没有任何资本和行政资源的叫花子想涉足政坛,无疑是痴心妄想、白日做梦。可朱元璋不信这个邪,硬是从赤手空拳起步,靠借船出海扬威,并以不达目的决不收兵的雄心壮志,穿越风高浪急的人生大海,成功抵达彼岸,完成了草莽帝王的英雄业绩。

朱元璋是真正的“空手套白狼”的高手,从一穷二白,到坐拥天下,朱元璋完全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他虽然有过很精深的乞讨功夫,但他的江山绝对不是靠乞讨而得来的。因为廉价的泪水,绝对不会换来帝王们对江山的施舍。所以,朱元璋的江山是靠真刀实枪、东打西拼得来的,没有任何虚假的成分。

朱元璋不但全面接管了疆域庞大的南方领土,重点还在于他收复了游离华夏的北方疆域。因为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北方游牧民族已经占领北疆十六州400余年,无数豪杰也都对北方政权的强悍而扼腕,这几乎成了汉人王朝的噩梦。尽管在朱元璋之前,无数英雄豪杰也想试图收复幽云和恢复华夏,但均以失败而告终。但在这样的硬骨头面前,朱元璋并没有退却,而是凭借他执著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将雄踞北方的蒙古铁蹄打得落花流水,最后流窜到大漠,再也不敢掀起任何风浪。朱元璋也因此而恢复了汉室江山,拥有了天下一统的锦绣江山。他的此举,完成了很多帝王都未完成的事业。

因此,朱元璋的功业可堪称旷古罕见,但遗憾的是其阴恨暴戾,极端独裁的统治方式也同样令人不寒而栗,这也是他发家进程中的人生败笔。但总之,功过相比,仍瑕不掩瑜。

9.努尔哈赤——文盲圆了帝王梦

努尔哈赤虽然目不识丁,但他在中国历史上绝对是一位值得浓墨重彩大书特书的大英雄。他凭借无与伦比的军事才能和政治谋略,成功地实现了从部落酋长到伟大政治家的转变。就其历史地位而言,努尔哈赤是完全可以与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和明太祖朱元璋比肩的伟大君主。他用30余年的时间,完成了前人几百年来没有完成的,统一女真各部的事业,并促使女真人与来自不同地区的蒙、汉等各个民族的数十万人,融合为新的民族共同体——满族。这是努尔哈赤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足见其文治武功不输于历史上任何一位杰出的帝王,他建立后金政权是游牧渔猎部落贵族相互融合的必然选择,并奠定了清朝296年的历史根基。

背景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