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任何胸怀大志的人,如果仅仅是“守株待兔”地被动等待,而不是努力抓住机遇主动出击的话,即便拥有高高在上的帝王宝座,也只能一辈子做一个庸人罢了。要知道,四平八稳的保守思维,不但会限制一个人的行为,更会限定一个人的作为。只有那些大义凛然的彪悍“闯将”,才能给历史的杠杆找到准确的支点,并凭借蓄积的能量和过人的胆识穿越政治的缝隙喷薄出能量。
1.吕雉——躲在男人背后的“皇帝”
吕雉玩弄权术的手段,让许多玩政治的男人们不禁汗颜,她不但要和男士们平起平坐,而且还以四两拨千斤的轻柔指法介入政治,且手法之娴熟、动作之干练,足以令人瞠目结舌。然而,这显然打破了女人不参政的祖传规矩,让后来把持朝政的君王们颇为不爽,并称之为大逆不道。于是便采取联合封杀的手段,让后世之人看到的吕雉,是一个工于心计、心狠手辣的,彻头彻尾的阴谋家。其实,穿透历史的帷幕,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坚毅果敢、聪敏睿智的女政治家形象。至于被人们所罗列的罪证,也只不过是历代帝王惯用的政治清障行为。吕雉做下的那些事,男人做就是果断,女人做就是恶毒,显然是典型的强盗逻辑。
背景身世
吕雉,字娥妁,籍贯已不可考。吕氏是汉高祖刘邦的元配夫人,同时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
吕雉作为一个女子却有名有字,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很少见的。事实上,她的丈夫汉高祖刘邦却是一个连名都没有的人。在刘邦起兵之前,他的名字是刘季。中国古代兄弟之间以“伯、仲、叔、季”排行,所谓的刘季,说白了就是“刘三”,这自然不是一个正式的名字,因为他根本没有名字,所以身边的人就用“刘季”来称呼他了。
再看吕雉。所谓“雉”,是一种能高飞的羽毛非常漂亮的鸟,在当时老百姓的心里,“雉”是仅次于“凤凰”的飞禽。从名字可以知道吕雉的父亲吕公(吕雉的父亲的名字同样没有流传下来,所以史书上一般都称之为“吕公”,意为吕家太公)决不是普通之人,虽然不是什么名门贵族之后,但很有名望,最起码读过不少书,比较有学问。吕公对自己女儿的期望要远远高过刘邦父亲对自己儿子的期望。吕公对女儿可以说是鸿鹄之志,望女成凤;刘邦的老爹对儿子的希望无非燕雀之求,只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做一个称职的庄稼汉罢了。
发家秘史
吕公慧眼识贤婿,发迹只在一念间
吕雉的父亲吕公早年因为躲避仇家而迁居沛县。吕公之所以选择沛县作为迁居的目的地,是因为他与当时的沛县县令关系不错,之前经常到沛县做客,因此这次便选择沛县作为吕家今后的安身立命之所。县令的好友来沛县安家,县里的豪杰、官吏们听说之后纷纷前去送礼祝贺。后来成了汉朝第一位丞相的萧何当时是县令的属官,掌管收贺礼事宜,他对那些送礼的宾客们说:“送礼超过千金的请来堂上就坐,不满千金的就请坐在堂下。”
当时的刘邦只是沛县中的一名亭长,亭长是个很小的官。像刘邦这样的人,自然没有资格在堂上就坐。但刘邦就是脸皮厚,他在进见的名帖上谎称自己“贺钱一万”,其实他一个钱也没带,纯是准备进去吃白食的。当时的一万钱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刘邦的名帖递进去了,吕公便亲自出来迎接,想看看这个送了自己厚礼的人是怎样一位人物。
吕公这人善于给人看相,当他看到刘邦的时候心中一惊,肃然起敬,便马上把他领到堂上去坐。刘邦也不谦让,跟着吕公来到厅中,一屁股就坐在了上首,然后趁机戏弄那些宾客。酒过三巡,吕公装作无意地向萧何打听刘邦的情况,萧何说了之后,吕公在酒宴结束后坚持把刘邦留了下来。吕公说:“我从年轻的时候就喜欢给人相面,经我相面的人多了,没有谁比得上你刘季的面相,希望你好自珍爱。我有一个亲生女儿,愿意许给你做你的洒扫妻妾。”天上掉下一桩好姻缘,刘邦自然没有不乐意的。
刘邦虽然乐意,但是还有别人不乐意。宾客散尽之后,吕公的夫人为吕公的做法大为恼火,说:“你起初总是想让这个女儿出人头地,想把他许配给个贵人。沛县县令跟你要好,想娶这个女儿你都不同意,那刘季一个小小的亭长,你为什么把女儿随随便便地许给他?”吕公说:“你这真是妇人之见,我看刘季可不是一般人,他的前途绝对不可限量!咱们的女儿跟了他,错不了!”就这样,在吕公的坚持下,吕雉便嫁给了刘邦。
刘邦是农民,吕雉这样的大小姐嫁过来之后,竟然就真的跟着刘邦每天下地种田,过苦日子。要知道,吕雉嫁给刘邦的时候,刘邦已经四十出头了,虽然没有正式结婚,却带着他跟一个姓曹的女人生的私生子,而当时的吕雉却是青春年少。按说,刘邦这样的条件,吕雉跟了他应该是非常委屈才对,但是,吕雉跟着刘邦从来不曾跟别人发过牢骚诉过苦,对刘邦也是绝对地死心塌地。虽然说当时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当事人几乎没有什么选择的权利,但是吕雉对刘邦好成这样,却仍是情理之外的事。至于其中的原因,首先,吕雉非常非常信任父亲相人的才能,于是顺从了父亲的安排,不哭不闹地便下嫁给了刘邦。其次,吕雉嫁过来之后也跟自己的父亲得出了同样的判断,断定刘邦绝非常人,所以才会死心塌地地跟着他。由此可见,吕雉虽然是两千多年以前的古人,但行事的风格却非常像现代人,她选丈夫不看出身长相,她看重的是刘邦今后的潜力。吕雉嫁给刘邦这样的“潜力股”,之前吃些苦就算是投资,日后的富贵却是不可限量的。就这样,吕雉嫁给刘邦后,很快生下了一双儿女,就是后来的汉惠帝刘盈和鲁元公主。
虽然吕雉很看重刘邦,甘愿为刘邦相夫教子,操持家务,就算吃糠咽菜也无所谓。但是,最让吕雉不能接受的是,自从自己嫁过来之后,刘邦还是像以前那样不思进取,浑浑噩噩地过日子,心满意足地做着亭长。男人成就事业最重要的前提是什么?说得好听一点是信心,说得直白一些,就是野心。这些道理,吕雉很是明白,而且认识得极为深刻,她知道刘邦是个可造之材,但是刘邦最缺的就是野心。
亭长本就是一个闲职,平时也没什么大事,所以刘邦常常请假回家帮吕雉种地。夏季的一天,吕雉带着两个孩子在田间除草。其间,有一个过路的老人向她讨水喝。那老头一边喝水一边端详着吕雉说:“夫人乃是天下贵人。”吕雉一听很高兴,再请他给两个孩子看相。老头看了刘盈说:“夫人之所以显贵,正是因为有这孩子。”再看鲁元公主,也是贵人之相。老头刚走,刘邦就来了。吕雉一看机会来了,很想激励一下丈夫,吕雉立即把刚才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他,让丈夫也去看一看。刘邦赶紧追了上去,问那老头。老头说:“刚才给您夫人和孩子看了相,他们都像您,您的相真是贵不可言。”刘邦向他道谢:“假如真像您说的那样,我将来决不会忘了您的恩德。”刘邦如此聪明的人,自然知道为什么吕公主动嫁女,为什么吕雉甘于清贫,那自然是这父女俩对自己寄望颇高的缘故。自己一个小小亭长,有什么值得这父女俩期待的呢?这次看相彻底激发了刘邦的野心。
后来,刘邦看相的事传了出去,沛县的一些不明就里的“少年”、“壮士”,听说刘邦的面相贵不可言,认为刘邦是龙,有天子相,跟着他混,将来一定有前途,也都想去归附于他。这些人后来成了刘邦夺取天下的中坚力量,其中不乏裂土封侯者,如卢绾等人。
再后来,刘邦斩白蛇起义,成了秦末逐鹿中原的群雄当中的一个。丈夫的事业终于有了眉目,自己的富贵也就不远了,于是吕雉开始退居二线耐心等待。冲锋陷阵,打打杀杀,那都是男人们的事,古代妻凭夫贵,吕雉只需要为刘邦创造条件就可以了。
幕后参政,左右大汉升降沉浮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吕太后者,高祖微时妃也。”所谓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大凡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位糟糠之妻,刘邦也是如此,这位糟糠之妻便是吕雉。
刘邦并没有让吕雉失望,在秦末群雄当中,刘邦不是势力最大的,也不是最能打的,但却是第一个攻进咸阳,灭亡秦朝的。虽然刘邦在鸿门宴上屈服于项羽,但是他毕竟还是成功了,他当上了汉王。说实话,对于吕雉这位糟糠之妻,刘邦还是很感激的。因此,他当上汉王之后,马上便立吕雉为王后,吕雉所生的儿子刘盈为世子,他那个大儿子刘肥虽然年长,但也没有份。
后来,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吕雉留在后方。项羽是个厉害的对手,刘邦在项羽手下屡战屡败。众所周知,在刘邦与项羽楚汉争霸的过程中,是萧何留在后方保证了前线的兵员和物资的供应。但实际上,刘邦生性多疑,萧何毕竟是外人,刘邦是不可能把后方所有的事务都交给这个外人,自己却不加过问的。这时,正是吕雉坐镇后方,一方面压制了萧何可能产生的野心,另一方面也让自己的丈夫能够放心。萧何也是个聪明人,他自然知道吕雉留在家里不去前线陪丈夫的原因所在。
刘邦打败了项羽,登基做了皇帝,吕雉和刘盈的身份自然也就分别升格成了皇后和太子。至于吕雉做皇后的这段时间,司马迁评价说:“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诛大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吕雉做来却是毫不费力,甚至可以说,“诛大臣”正是吕雉的拿手好戏。汉朝的开国功臣韩信、彭越的被杀,吕雉都是主谋。
汉高祖十年(公元前197年),驻守于北方边境的将领陈豨反叛。刘邦亲自率领兵马前往征讨。作为当时第一名将的韩信非但托病没有随同前往,反而暗中派人与陈豨勾结,并假传诏书赦免罪犯和奴隶,打算借助这些人的力量趁着刘邦不在的机会,一举擒获皇后吕雉和太子刘盈,然后趁机造反。结果人算不如天算,韩信的一位门客得罪了韩信,韩信囚禁了他,那位门客的弟弟就向吕后密告韩信正在准备谋反。吕雉得知此事后,当机立断,派人放出假消息,把韩信骗进了宫中。可怜韩信一生纵横沙场,所向无敌,最后却死在了吕雉的手中。
汉朝的另一位开国功臣彭越得罪了刘邦,刘邦虽然赦免了他,但是却削去了他的官爵,把他废为庶民,流放到蜀地青衣县安置。吕雉对刘邦说:“彭王是豪壮而勇敢的人,如今把他流放蜀地,这是给自己留下祸患,不如杀掉他。”紧接着,吕雉让彭越的门客告他阴谋造反。刘邦终于还是把彭越给杀了。
在处理韩信和彭越这两件事上,刘邦纵容了吕雉,也为她走上前台做了无意的默许。当初杀死韩信时,刘邦很是惋惜,但并没有责备吕雉。有了刘邦的支持,吕雉行事就更大胆了,这一切在处理彭越事件上得以充分显现。韩信和彭越相继死在自己的手中,这让吕后真正尝到了手握权力的快感,她的野心开始以空前的速度膨胀,再也不甘心只是当刘邦的配角了,她要自己当家作主!
强势问政,政绩显赫仍遭历史诘问
在刘邦有意或无意的支持和授权下,吕雉逐步在群臣中树立威信,而且掌握了实际上的生杀大权,尤其在刘邦病重期间,吕雉成了实际上的领导。公元前195年四月,在位12年的刘邦去世。五月,吕雉17岁的儿子刘盈继成了刘邦的皇帝之位,史称汉惠帝。
由于汉惠帝刘盈少不更事,而且生性仁慈懦弱,再加上对自己强势的母亲怕得要死,大权便落入太后吕雉的手中。先前刘邦活着的时候,吕雉知道刘邦心狠手辣的程度只在自己之上,不在自己之下,因此行事相当小心。而且,自己要比刘邦年轻得多,刘邦一定会比自己先死,因此吕雉静待时机。而刘邦一死,汉朝名义上的皇帝是刘盈,真正的领导人却已经是吕雉了。
吕雉掌权期间,继承了刘邦在位时与民休息的政策,把发展经济作为汉朝的基本国策,使得汉朝的国力迅速增强,整个国家迅速从秦末战争所造成的满目疮痍当中走了出来。与此同时,吕雉也具有一个成熟的政治家该有的风度。刘邦死后,匈奴的冒顿单于欺负当政的吕雉是个女人,于是派人送来国书羞辱于她。国书上说:“你死了丈夫,我死了妻子,我们两个都挺抑郁的,我希望能够用自己有的东西来换自己没有的。”这封国书写得虽然隐晦,但却暗含猥亵调笑之意。吕雉采纳了季布的主张,强压心中的怒火,平心静气地回复道:“我已年老色衰,发齿也堕落了,步行也不方便。”然后赠予车马,婉言谢绝。吕雉初掌大权,政坛不稳,这样让冒顿单于碰一个软钉子,既不得罪邻国,也展现出了政治家的风度,可以说是一着妙棋。吕后的回书送到匈奴之后,冒顿单于自愧失礼,遣使向汉朝认错,从此再也不敢轻视吕雉这个女流之辈。
汉惠帝刘盈的身体很差,时常生病,再加上身为皇帝却被自己的母亲吕雉常年压制,因此仅仅在位7年,24岁便郁郁而终了。发丧时,吕雉只是干哭,却流不出一滴眼泪,她心里想的是如何才能长久地保持自己手中的权力。实际上,这时吕雉的势力在朝中已经是根深蒂固,如果她想自己当皇帝的话,朝中也没有什么人跟她唱反调。但是按照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所有的孩子都是要随父姓的,吕雉即便做了皇帝,她的皇位又该传给谁呢?是传给姓刘的还是姓吕的呢?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传给儿子吧,却不姓吕,传给姓吕的吧,却不是自己的儿子。如果传给姓刘的人,那么自己做皇帝还有什么意义呢?但如果传给姓吕的人,那这个人肯定是自己的侄子。当自己的侄子当上皇帝之后,尊奉的肯定还是他自己的父母,那自己又是什么身份?既然事情如此棘手,那还不如就维持现状,只要吕家把握朝政大权,天下不还是老吕家的,也不用非得让江山姓吕,图那个虚名。再说,女人当皇帝毕竟太过骇人听闻,一旦失败了,自己就得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做这样的事实在划不来。
因此,吕雉最终决定仍然在宗室中找一个小孩子来当做刘盈的儿子继承皇位,自己以太皇太后的身份继续当权。这是吕雉作为一个政治家的本能,哪怕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刚刚去世,她心中所权衡的,仍旧是政治的稳定和权力的传承。在吕雉终于放弃了称帝的打算之后,作为补偿,她开始大肆分封自己的娘家人,让他们和刘邦的嫡系后代享受同样的权力。
公元前186年四月,吕雉封自己的侄子郦侯吕台为吕王。公元前184年,吕后封她的妹妹吕媭为临光侯,封吕他为俞侯,吕更始为赘其侯,吕忿为吕城侯,又封了诸侯王的丞相五人为侯。至此,吕氏一门之荣耀达于巅峰。
发家感悟
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男权时代,对冒尖女人采取的唯一的手段就是打压,不但用“温柔”“贤惠”来限定女人的标准,还用“红颜祸水”来肆意诋毁,其目的就是让女人远离政治,可吕雉的出现,却打破了这种被男人们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帝王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