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文化性格
27115200000017

第17章 荆楚文化——能文亦能武(1)

说起荆楚文化,人们会联想到那工艺精湛的青铜器,绚丽多姿的漆木器、纹彩斐然的丝织品、神奇瑰异的缣帛画……当这一件件美奂绝纶的文化珍宝在你脑海里依次显现时,一股民族自豪感定会油然而升;每当听到那奏响世界的编钟古曲,或者观看那倾倒天下的编钟乐舞时,我们都会为祖先的伟大创造而激动得热血沸腾!

一、凤凰涅槃

两千多年前,一个被贬谪的诗人在沧浪江边对一位渔父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后来面容憔悴的诗人抱着石头投江而死。投江的诗人就是楚国的屈原。

楚国从建国到灭亡,有八百多年,是中国古代延续时间最长的诸侯国之一。楚人的始祖,因为年代久远,已经湮没在古老的神话和传说当中。

夏、商时代,汉水流域和湖北荆山一带,生长着许多叫做“荆”、“楚”的灌木,据说“楚”的正式国号和族号就与这种灌木有关。

楚国最兴盛辉煌的四百多年,是在荆州一带。荆州,相传是大禹治水定天下后,划分的九州之一。《三国演义》洋洋一百二十回,其中七十多回都与荆州的战争有关。

如今,烽烟散尽,古城里的人,过着波澜不惊的生活。

荆州古城的历史中,最辉煌最激动人心的时代,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当时,这里是楚国的所在。

纪南城是楚国都城的遗址,在荆州城的北边。方圆大约五公里,是荆州城城址的三倍多。

公元前689年,楚文王迁都到了这里。文明的灿烂阳光,从江汉平原的西部照到东部,从汉水的西边照到东边。

当时,关系到国力昌盛的铜矿的开采、铜器的铸造,也都有蒸蒸日上之势。

铜器铸造的方法,楚人是从中原学来的。他们不抱偏见地去学,因而能博采众长;不受拘束地去创新,因而能独标一格。楚式铜器纤丽而充满幻想,庄严中见精巧,富丽中见雍容。

史书记载,楚国国君楚庄王不理朝政,一天,一位大夫求见,请庄王猜一个谜。大夫问:“有一种鸟,连着三年既不飞也不鸣,这是什么鸟呢?”庄王回答:“三年不飞,但一飞肯定冲天而起;三年不鸣,一鸣必然惊人。”

在这个故事里,士大夫以鸟提醒庄王,庄王也借鸟表达自己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雄心。这鸟,就是楚人心目中至真、至善、至美的凤。

楚人崇拜凤。鹿、虎、龙等这些在一般人看来高贵的形象,都成了凤的陪衬。在楚人眼里,凤是通天的神鸟,只有得到它的引导,人的灵魂才能飞登九天,周游八极。凤又是先祖的化身,它无处不在,飞不鸣扬灵动,华贵伟岸。

以凤自喻、三年不飞不鸣的庄王,后来果真显出非凡气魄。他整顿吏治,安内攘外,“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使楚国跻身春秋五霸之列。

楚国先后灭掉了近六十个小国,基本上统一了中国的南部,并在面积、人口和兵甲的数量上,居于列国之首。当秦国崛起于关内的时候,楚、秦形成东西两强。

楚人尚赤,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日神的远裔,火神的嫡嗣。楚人始终倾心于红色。

时间一直没有冲淡这火红的颜色,反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愈发浓烈。楚国漆器,最动人心魄的就是黑红两色,两千多年了,风云消褪,他们却依然绚丽灿烂。

鼎盛时期的楚国,面积近一百万平方公里,人口有五百万,占战国时期中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纪南城里,熙来攘往,一批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涌现在楚国:道家老子、农学家许行、天文学家唐昧、阴阳学家南公、兵家范蠡、杂家伍子胥,还有音乐家钟子期、文学家屈原、宋玉等等。

楚国的纺织工艺很先进,在纪南城出土的丝织品,无论衣裤,还是丝带,每平方厘米的经纬度达140根,比今天降落伞的密度还要大。薄如蝉翼,轻若烟笼。

讲究生活,乐于创造,楚人的日常用品,也非常精美。

楚国登上强大和繁荣的顶峰,成为战国七雄中的强者。等到怀王即位,楚国已开始了其衰落的进程。偏听偏信的怀王,毁了楚国与齐国的联盟,亲手断送了遏制强秦的最后一股力量。

战国末期,秦朝军队如决堤之水,势不可挡。公元前223年,秦国灭楚国。

就在天下归一的盛赞之中,一个预言悄悄在民间传开——亡秦必楚!

15年后,楚人项羽在强秦的暴政下,举起故国火热的旌旗,推翻了秦王朝。项羽最后败在同是楚人的刘邦手里。乌江畔,英雄末路,无颜再见江东父老的项羽,举刀自刎。

楚人刘邦得了天下,把国都建在长安。千里之外的楚地,成了他梦里的故乡。在那首著名的《大风歌》中,刘邦唱道:“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二、“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

“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是外省人对湖北人的评价。湖北人还有一个自己的说法:“奸黄破,狡孝感,又奸又狡是汉川。”以此比喻湖北人精晨,狡猾,强悍。

“九头鸟”源于神话《山海经》中的“九头凤”。传说此凤有九个脑袋,特别聪慧精明,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楚人崇凤,所以此凤备受楚人崇拜。九头鸟之于湖北人,实际上是具有一定贬义的。但是近来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时代的来临,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提起九头鸟,人们由过去的揶揄与嘲讽变成了某种褒意。

湖北值得让人一提的地方很多,荆楚之地江湖交叠,山青水秀,自古就多奇人异事。古有神农氏,我们尝百草的祖先;李时珍,湖北黄冈蕲春人,中国著名医学家,《本草纲目》的作者;屈原,湖北宜昌姊归人,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爱国诗人、政治家,楚辞创立者;毕升,湖北黄冈英山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术发者;王昭君,湖北宜昌秭归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极大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为民族团结做出卓越的贡献;近代有林彪,湖北黄冈人,现代著名军家,政治家。曾为新中国的创立作出巨大贡献;闻一多,湖北黄冈浠人,现代著名爱国诗人;李四光,湖北黄冈人,著名地质学家,地质力学创始人,为发展中国石油勘探作出卓越贡献;董必武,湖北黄安人,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伏明霞,“跳水皇后”,相信有很多香港人都认识吧!还有李大双和李小双,湖北仙桃人,是湖北值得骄傲的体操运动员;还有任贤齐,祖籍湖北武汉的江夏区。

湖北不仅名人多,有名的景点也不少。首先就拿省会武汉来说吧,武汉是中国的“光谷”,这里交通便利,素有“九省通衢”之称,也有“武汉三镇”一称,也就是说,武汉被分为三个区,即东南方向的武昌区,西方向的汉阳区和北方向的汉口区。武汉既大又古,在荆楚历史上是个响当当的地方。三国英雄在这里留下了许多浩气长存的故事,历代文豪洒下了千古绝句的遗墨。

还有黄鹤楼。黄鹤楼建于三国时期,本是用于战争的了望岗楼,但诗人们在这里面对浩翰长江,透迤蛇山,总难把腥风血雨的厮杀入怀,俯瞰的全是苍茫大地,悠悠江水。当年李太白曾站在楼上遥望好友顺江而去,酒中作笔:“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乃千古登临之地,崔颢、李白、白居易、陆游等曾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句,崔颢的诗更是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关于黄鹤楼的吟唱,大多是轻松、明快的,因为这里毕竟是传说中的仙人驾鹤之地,纵然黄鹤已杳,仍有白云悠悠,“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在此地,纵有感伤,也不过是归思、乡愁、别情,“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然而,在这“烟花三月”,在这荆楚形胜地,毛泽东却没有赏春的雅兴。毛泽东的三十九首诗词中,沉郁苍凉的只有两首,《菩萨蛮·黄鹤楼》就是其中之一。那是1927年春,大革命失败前夕,在一个阴雨天,或许是为了排解心中的郁闷,他一任风吹雨打,由位于武昌都府堤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信步走到江边,倾听涛声,然后沿着蜿蜒的蛇山小径,登上黄鹤楼。为黄鹤楼写下了一种别样的“绝唱”,一种苍凉、悲怆的“绝唱”。

毛泽东回天无力,心情苍凉,登黄鹤楼而赋诗: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处?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站在黄鹤楼上,俯瞰长江,可以看到著名的武汉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是建国初期前苏联修建的,也是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

与黄鹤楼遥相对应龟山上的古琴台,现有伯牙抚琴的雕像。春秋时期的俞伯牙在此鼓琴曾使六马仰秣,而他认为只有在江边偶遇的椎夫钟子期是自己的知音。子期亡故,伯牙悲绝而摔琴。追溯千古的浪漫情怀是古琴台里无数游客的心声。武汉历史上音韵之发展绝非虚事,有从曾侯乙墓出土的国宝编钟为证。

江汉路一线耸立的100多幢欧式楼房在诉说着世纪初武汉作为中国商埠口岸的繁荣。英国人修建的江汉关钟楼是纯粹的欧式建筑,但牌匾上“江汉关”三个字却是地道的国货,英国人为此付给了书法家500两银子。历经百年沧桑的江汉路至今仍是华中地区重要商贸地,各色货物琳琅满目,价廉物美,刚上市的春装有的就打到了六折。

而生于此,长于此的武汉人,就像武汉夏季的天气,特点中都带有一个“热”字。很热情,爱看热闹,“热”过了头,就爱发脾气,火气大。武汉人说话的声音大,说得好听是热情,说得不好听,有点粗鲁。武汉的女孩嘛,因为武汉被分为三个区,所以三个区的女孩的特点也各有不同。武昌是“教育区”,所以武昌的女孩较文静、保守;汉口是“商业”区,所以汉口的女孩很时尚、开放;而汉阳因为夹在武昌和汉口中间。所以汉阳的女孩则有武昌和汉口女孩的共同特点。

因为武汉人有了这样一些特点,故“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便成了国人对荆楚之人的印象。

三、惟楚有材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这是岳麓书院门首的一副对联,然而这副对联不仅是对楚人的总结,而且是一个挺有份量的概括。

楚人多才,最属屈原,不有屈原,岂见离骚。

长江流域同黄河流域一样,很早就孕育着古老的文化。楚民族兴起以后,成为这一地域文化的代表。至春秋时代,楚国迅速发展壮大,兼并了长江中游许多大小邦国,成为足以与整个中原相抗衡的力量。楚庄王为春秋五霸之一,一度有“横则秦帝,纵则楚王”的说法,意谓秦、楚二国,最具统一全国的可能。

楚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与中原文化进行交流。春秋战国时代,北方的主要文化典籍,如《诗》、《书》、《礼》、《乐》等,也已成为楚国贵族诵习的对象。《左传》记楚人赋诵或引用《诗经》的例子,就有好多起。但另一方面,楚文化始终保持着自身强烈的特征,与中原文化有显著区别,因而楚人长期被中原国家看作野蛮的异族。

而楚人自己,在不愿承认周王室权威的时候,也往往自称:“我蛮夷也。”(见《史记·楚世家》)

从地理上看,南方的经济条件较北方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汉书·地理志》说,楚地“有江汉川泽山林之饶;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果蓏蠃蛤,食物常足”。由于谋生较为容易,就可能有较多的人力脱离单纯维持生存的活动,投入更高级更复杂的物质生产。所以至少在春秋以后,楚国的财力物力,已经明显超过北方国家。据历史记载,楚是春秋战国时拥有黄金很多的国家。屈原《招魂》中描绘楚国宫廷内极其奢华的享乐景象,当然也须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样因为在南方谋生比较容易,途径也多,不需要组成强大的集体力量以克服自然,维护生存,所以楚国也没有形成像北方国家那样的严密的宗法政治制度。

丰富的物质条件,较少压抑而显得活跃的生活情感,造成了楚国艺术的高度发展,这是楚文化明显超过中原文化的一个方面。楚辞,既是楚文化土壤上开出的奇葩,又代表了楚文化的辉煌成就。楚文化尤其楚国艺术的一般特点,如较强的个体意识,激烈动荡的情感,奇幻而华丽的表现形式等等,也都呈现于楚辞中。

“楚辞”之名,首见于《史记·张汤传》。这种诗体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如宋人黄伯思所说,“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东观余论》)。西汉末,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的作品,及汉代人模仿这种诗体的作品,书名即题作《楚辞》。这是《诗经》以后,我国古代又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另外,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

楚辞是楚文化的产物,具体说来,又离不开伟大诗人屈原的创造。《离骚》是屈原自叙生平的长篇抒情诗,他的情感和思想都熔铸其中。因此评价《离骚》与评价屈原是分不开的。它的主题,一是抒发了作者的“美政”理想和深沉。故谓“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文心雕龙·辨骚》)。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地处荆楚之地的湖南也是一个人才荟萃,群星璀璨的地方。南宋建炎三年间,福建崇安(今武夷山市)人胡安国及其季子胡宏由湖北迁到湖南,避居衡阳一带,著书立说,并创建了碧泉书院,聚徒讲学,从而开创了湖湘学派。后来,胡宏的学生四川绵竹人张拭把胡氏父子之学传到长沙岳麓书院,并使岳麓书院成为湖湘学派的基地。随着时代的变迁,湖湘学派所开创的学风并没有因为历史长河的变迁而中断,相反,在“千年学府”岳麓书院这一文化摇篮里茁壮成长,至明末清初产生了伟大的思想家王夫之,晚清时又出现了“开一代风气”的代表人物魏源,他们都是岳麓书院的学生。

然而,人才难得,大批人才的涌现,毕竟要经历一个较长时期的培养和痛苦磨练的过程。待到中国历史跨入近代以后,楚地更是人才辈出,大有长江前浪推后浪之感。道光二十年后,湖南人争先恐后,高才四举,以致有“中兴将相,什九湖湘”之称。岳麓出身的魏源、陶澍、郭嵩焘、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唐才常等,都曾叱咤风云。

湖南人才随着历史变奏的加快,知名人物风起云涌。以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等为首的湖南籍巨星繁多,他们交相辉映,光照环宇,其丰功伟绩更令国际社会所瞩目。著名历史学家谭其骧赞叹道:“清季以来,湖南人才辈出,功业之盛,举世无出其右。”

近代湖南人才群的出现,并非偶然。

湖南在近代中国社会地位的变化,促进了湖南人才的迅速增长。自古以来,各统治者都将北方作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繁荣的中心,而地处长江以南的内陆省份湖南则开发较晚,掉队落伍。但到明清之际,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外来文化的渗透,皆影响着中国社会,东南闻风而变,北方的中心地位开始动摇,特别是经济和文化思想方面,南方地位举足轻重,大有后来居上之势。湖南是东南沿海与北方往来的必经之地,也是新旧两种势力和文化思想争夺的中间地区。湖湘人由此分析比较,择优除劣,除旧更新。他们渐渐地走出省门,北上东下,向全国发展。湖南人才的产生和增长,亦源于此。

时势造英雄。湖南激烈的战争,好比一座大熔炉、大学校,锻炼了湖南人,教育了湖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