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神话史
2717000000043

第43章 民间流传的神话(4)

群仙都是去赴王母的蟠桃盛会的,他们都是民间传说中经常提到的神仙。和合二仙便杂在这些人的队伍中。但要追询二仙的根底,却又模糊了。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三说:“宋时,杭城以腊月祀万回哥哥。其像蓬头笑面,身着绿衣,左手擎鼓,右手执棒,云是和合之神,祀之可以使人万里亦能回来,故曰万回。今其祀绝矣。”万回哥哥,大约就是和合二仙的原型,然而和合二仙是“二仙”,万回哥哥却是一神。这个神,历史上据说是实有其人的,唐郑棨《开天传信记》说:万回师,阌乡人也,神用若不足,谓愚而痴无所知,虽父母亦以豚犬畜之。兄被戍役安西,音问隔绝,父母谓其诚死,日夕涕泣。万回忽跪而言曰:“涕泣岂非忧兄也?某将观焉。”忽一日朝赍所备,夕返其家,告父母曰:“兄平善哉。”发书视之,乃兄迹也,一家异之。弘农抵安西万余里,以其万里而回,故谓之万回。

万回原来是唐玄宗时代的一个异僧。宋时祀此僧为和合之神者,大约因为他能够万里传达音书,和合家人之好的意思。清代翟颢《通俗编》(无不宜斋本)卷十九“和合二圣”条说:“今和合以二神并祀,而万回仅一人,不可以当之。”这话说得是有道理的。因此紧接着他又说:“国朝雍正十一年封天台寒山大士为和圣,拾得大士为合圣。”他的意思似乎是说“和合二圣”应是唐代的高僧寒山、拾得。

不论是“和合之神”的异僧万回也好,或是“和合二圣”的高僧寒山、拾得也好,他们都是唐代的僧人,但民间却总把他们称为“二仙”。旧时风俗,还常把他们的图像——蓬头笑面的二人,一个持荷花,一个捧圆盒,取和(荷)合(盒)谐好之意——在婚礼时陈列悬挂出来。也有常年悬挂在中堂的,大约也是取和好吉利之意。这种风俗,可能始于明代,到清时已普遍盛行。何以家人和合的“和合之神”又分身为二,成了象征婚姻谐和的“和合二仙”了呢?这也是有其根源的。《周礼·地官·媒氏》疏说:“三十之男,二十之女,和合使成婚姻。”汉代焦赣《易林·小过之益》也说:“使媒求妇,和合二姓。”应该便是“和合”二字的正解。因而在民间传说中,此家人和合之神自然便逐渐演变为婚姻和合之神,原作蓬头笑面、擎鼓执棒的一神图像者,也就化身为仍是蓬头笑面、一持荷、一捧盒的二神图像,和合神也改称为和合二圣或和合二仙了。

1979年第8期《民间文学》所载民间故事《和合二仙传友情》,仍以和合二仙为寒山、拾得,末尾说:“直到现在,苏州寒山寺里还存在着一块青石碑,碑上刻着弟兄俩的形象,上面写着寒山、拾得的名字。但是,老百姓不识字,历代来只知道一个拿‘荷’,一个拿‘盒’,因此称之为‘和合二仙’。”“和合二仙”神话的原貌如何,现在已难以探寻,乃节述此文所述故事的梗概于下,以备参考:寒山、拾得同居北方某远村,虽异姓而亲如兄弟。寒山年略长,与拾得共爱一女而寒山不知,临婚始知,乃弃家去江南苏州何山枫桥,削发为僧,结庵修行。拾得亦舍女往觅寒山。探知寒山住地,乃折一盛开荷花前往礼之;寒山见拾得来,亦急持一盛斋饭之盒出迎。二人喜极,相向而舞。遂俱为僧,开山立庙曰寒山庙。后拾得传道,东渡日本,日本因有拾得寺。寒山、拾得遂为团结友爱之象征;而荷与盒,亦适谐“和合二仙”之名。

◎鲁班、德庆龙母除此以外,还有关于鲁班的传说,以及关于德庆龙母的传说,也是很早就流传于民间,神话的因素都比较浓厚,可以将它们视为民间神话而列入神话考察的范围。

鲁班,是历史上一个实有的人物,他就是和墨翟同时的公输般,亦称公输子。《孟子·离娄篇》说:“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赵歧注:“公输子,鲁班,鲁之巧人也。或以为鲁昭公之子。”除了末语可以存疑而外,其说大体可信。鲁班,或又写作鲁般。《淮南子·齐俗篇》说:“世传言曰:鲁班巧,亡其母也。言巧工为母作木车马,木人御者,机关备具,载母其上,一驱不还,遂失其母。”清代卢文弨《群书拾补》辑《风俗通逸文》说:“门户铺首。谨案:百家书云,公输般见水上蠡(螺),谓之曰:‘开汝匣,见汝形。’蠡适出头,般以足画图之,蠡引闭其户,终不可得开。般遂施之门户,欲使闭藏当如此周密也。”从以上所引,可知从汉代开始,鲁班这个人物,就成了众所艳称、带有神话传说色彩的人物。到了六朝时代,关于鲁班的神话传说,更进展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水经注·渭水》说:“渭水之上有梁,谓之渭桥。旧有忖留神像,此神尝与鲁班语。班令其人出,忖留曰:‘我貌很丑,卿善图容物,我不能出。’班于是拱手与言,曰:‘出头见我。’忖留乃出首。班于是以足画地,忖留觉之,便还没水。故置其像于水,惟背以上立水上。忖留之像,曹公乘马见之惊,又命下之。”这大约是《风俗通》所记公输般见水上蠡(螺)的发展和演变。梁任昉《述异记》下说:“木兰舟在浔阳江七里洲中有鲁班刻木兰为舟。天姥山南峰,有鲁班刻木为鹤,一飞七百里,后放于北山西峰上。汉武帝使人往取之,遂飞上南峰。往往天将雨,则翼翅摇动,若将奋飞。鲁班刻石为禹贡九州图,今在洛城石室山。东北岩海畔有大石龟,俗云,鲁班所作,夏则入海,冬复止于山上。陆机诗云:‘石龟尚怀海,我宁无故乡?’”这里鲁班的造作更多,有的还充分具有神话色彩。

到了唐代,有关鲁班的神话传说,更发展成为比较完整的神话故事。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四引《朝野佥载》(今本无)说:鲁般者,肃州敦煌人也,莫详年代。巧侔造化,于凉州造浮屠,作木鸢,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无何,其妻有妊,父母诘之,妻具说其故。其父伺得鸢,楔击十余下,乘之,遂至吴会。吴人以为妖,遂杀之。般又为木鸢乘之,遂获父尸;怨吴人杀其父,于肃州城南,作一木仙人,举手指东南。吴地大旱三年。卜曰:般所为也。赍物具千数谢之,般为断其一手。其日吴中大雨。

这里所叙写的鲁般(班),不仅具有能工巧艺,还兼有神通法术。这个鲁般(班),已经脱离了历史人物公输般的范围,而成为只知其为“肃州敦煌人”而“莫详年代”的神话传说的鲁般(班)了。以后民间传说中塑造的鲁班形象,便大抵本此作基础,使他成为一个工艺与神通兼具一身的神话色彩十分浓厚的人物。鲁班修赵州桥这个民间神话,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赵州桥在今河北省赵县城南,又名安济桥,乃是隋代大建筑家李春所设计修造,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唐代张■《朝野佥载》卷五已有关于赵州石桥异闻奇事的记叙。一般人以其造作甚工,年久犹存,不知其究竟,便造为神话传说,把建造此桥之功归于民间向来崇奉的鲁班。宋人笔记和诗中已经提到了赵州桥的神异。周■《北辕录》说:“六十里至赵州渡石桥。桥从空架起,工极坚致有张果老驴迹。”杜德源《安济桥》诗也说:“休夸世俗遗仙迹,自古神丁役此工。”虽然都没有正面提到鲁班,却已隐隐呼之欲出。元代初年阙名撰的《湖海新闻夷坚续志》后集卷二所记的赵州桥神话,就和现在所传的基本上一致了:赵州城南有石桥一座,乃鲁般(班)所造,极坚固,意谓古今无第二手矣。忽其州有神姓张,骑驴而过桥。张神笑曰:“此桥石坚而柱壮,如我过,能无震动乎?”于是登桥,而桥摇动若倾状。鲁般在下,以两手托定而坚壮如故。至今桥上有张神所乘驴之头尾及四足痕,桥下则有鲁般两手痕。

现在民间所传的关于赵州桥神话,可以拿1956年4月号《民间文学》所刊的《赵州桥》作代表,大略说:赵州有石桥二,一在城南,一在城西。在城南者较大,即所谓赵州桥,传系鲁班所造。鲁班与其妹鲁姜较技,鲁班修城南大石桥,鲁姜修城西小石桥,相约从初更至鸡鸣便须将桥修好。半夜,鲁姜桥已成,往城南觇其兄,见鲁班正赶大群绵羊迎面至,悉洁白细润之石也。姜自知不及其兄,乃返己桥精雕细琢,于桥栏雕成“牛郎织女”、“丹凤朝阳”等美丽图案,未天明而亦成。因学鸡鸣,众鸡皆鸣。鲁班尚差二石未安下,闻鸡鸣急安下,鸡鸣甫止,桥亦毕工。大桥坚固奇巧,轰传远近,八洞神仙亦闻其名。张果老骑驴,驴背褡裢装太阳月亮;柴王推独轮车,车载四大名山,亦来观光此桥。驴、车上桥,桥身晃动,行将坍塌。鲁班急跃身桥下,用双手托定拱腹,桥始安然无恙。桥身、桥基经此重压,不但未损丝毫,反更牢固坚实。闻至今桥面尚留有张果老驴迹及柴王车辙迹;拱腹有二大手印,云即当年鲁班造桥、神仙相试之所遗。

这段民间神话,设想真是宏伟壮丽:褡裢内装太阳月亮,柴车上载四大名山,真配得上那座古老的、驰名中外的赵州桥,而作为神话英雄人物的鲁班的艺术形象,也借这一类幻想的描述巧妙地烘托出来了。

至于德庆龙母神话传说,则比鲁班神话传说产生的时代迟些,其发展演变也要单纯一些。它主要见于古书的记叙,唐代刘恂《岭表录异》卷上说:温妪者,即康州悦城县孀妇也,绩布为业。尝于野岸拾菜,见沙草中有五卵,遂收归置绩筐中。不数日,忽见五小蛇壳,一斑四青,遂送于江次。固无意于报也。妪尝濯浣于江边。忽一日,鱼出水跳跃,戏于媪前。自尔为常。渐有知者,乡里咸谓之龙母,敬而事之。或询以灾福,亦言多征应。自是妪亦渐丰足。朝廷知之,遣使征入京师,至义全岭,有疾,却返悦城而卒。乡里共葬之江东岸。忽一夕,天地冥晦,风雨随作。及明,已移其冢,并四面草木,悉移于西岸矣。

这大约就是最早见诸记载的。虽然在此之前,还有李绅及许浑的诗,偶尔也提到媪龙。如李绅诗说:“音书断绝听蛮鹊,风水多虞说媪龙。”许浑诗说:“火探深洞燕,香送远潭龙。”原注:“康州悦城县有温妪,龙随水往,舟船至人家或千里外,皆以香酒果送之。”这和《岭表录异》的记叙基本上是一致的。康州悦城县,故治在今广东省德庆县东,悦城龙母实际上就是德庆龙母。宋代初年乐史编撰的《太平寰宇记》,其卷百六十四引《南越志》,又有关于德庆龙母的记叙:昔有温氏媪者,端溪人也,居常涧中捕鱼以资日给。忽于水侧遇一卵,其大如斗,乃归置器中。经十许日,有一物如手掌(守宫),长尺余,穿卵而出。媪因任其去留。稍长五尺,便能入水捕鱼,日得十余头。再长二尺(丈)许,得鱼渐多,常游波中,■洄媪侧。妪后治鱼,误断其尾,遂逡巡而去,数年乃还。媪见其辉光炳耀,谓曰:“此龙子也,今复来也。”因得之蟠旋游戏,亲驯如初。秦始皇闻之,曰:“此龙子也,朕德之所致。”诏使者以赤珪礼聘媪。媪恋土不以为乐,至始安江,去端溪千余里,龙辄引船还,不逾夕至本所。如此数四,使者惧而止,卒不能召媪。媪殒,葬于江陵。龙子常为大波至墓侧,萦浪转沙以成坟土,人谓之掘尾龙。南人为船为龙掘尾,即此也。

端溪是汉置县,就是如今广东省的德庆县。德庆龙母的正式称谓,大约便是从这时候开始。看得出来,这段神话是前段《岭表录异》所述神话的发展演变:原来粗略的故事变得细致了;原来时代不详的被安放到秦始皇时代了;原来说是温妪“绩布为业”现在则说“捕鱼以资日给”;原来说“见沙草中有五卵”现在则说“遇一卵、其大如斗”:这些都使故事的内容情节更加合理了。至于媪误断龙尾及以后龙引船回等情节的加入,更使神话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得到增强。德庆龙母神话至此便大体上完备动人了。所引《南越志》,疑即是沈怀远《南越志》,新旧《唐书·艺文志》均著录,共五卷,已佚亡;却未见《隋书·经籍志》著录,知作者亦应是唐人,可能比刘恂的时代稍后。

明清以后,记载龙母事迹的方志笔乘渐多,有《肇庆府志》、屈大均《广东新语》、李调元《粤东笔记》、刘后麟《南齐春秋》、卢龙兴《悦城龙母庙碑记》及康熙四十九年程鸣重刊的《孝通庙旧志》等,都是踵事增华,多有粉饰,反失去了先前朴质的本真。尤其是《孝通庙旧志》,谓为集龙母传说之大成,实际上却是繁冗猥芜,并无足观。《广东新语》卷二一说:“德庆青旗山有三足鹿。初,秦时龙母蒲媪常乘白鹿以出入,农人恶其害稼,母乃断一足以放之,至今鹿有三足者。”这也算是德庆龙母神话的异闻,不过原来的“温媪”这里却变做“蒲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