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市、区两级卫生行政部门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审批、管理等方面,权限不清、职责不明、工作缺乏协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与上级医院的双向转诊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疾病控制、妇幼保健、计划生育部门的某些工作职能未能下移到社区。多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开展便民医疗,社区康复还没有广泛开展起来。有些机构还没有建立起以人为中心、主动服务、整体性服务的多样化发展模式。
一些不合理用药、不规范执业的现象也不容忽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整体建设水平和综合服务水平,与规范化标准和群众的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五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宣传教育工作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自身的宣传力度不够,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活动的主动性不强,广大社区居民还没有真正认识到社区卫生服务的优越性,自我保健意识比较淡薄和渴求获取保健知识的愿望不能得到满足两种现象同时存在。
二、嘉峪关等市、区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嘉峪关市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进展快,成效显著。一是在充分发挥各级政府、街道办事处主渠道的同时,调动酒钢公司等大型国有企业、国有医院和个体民营医疗机构的积极性,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无偿提供或低租解决业务用房,改善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础设施和设备状况。全市累计筹措资金900多万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面积平均达到1100平方米,卫生服务站面积平均达到197.6平方米。每个中心和站都配备了电脑、冰箱、电视机、VCD、治疗椅、观察床等设施,基础设施和设备整体达到较高水平。二是建立了多元化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市政府制定了《关于通过招标方式设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准入管理中引入了竞争机制,提升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质量和数量。截至目前,市医院、市中医院、酒钢职工医院、嘉铁职工医院创建了2个中心、13个站,民营医院和个体医疗机构创建了1个中心、2个站,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覆盖率达到了80%。三是社区卫生服务队伍整体素质较高。全市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有157人,其中已有27人取得了《甘肃省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合格证》,全科医师比例占从业人员总数的17%。四是把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落实了社区预防保健工作,健全了计划免疫网络。截至目前,全市共为3万余户家庭和10万余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并在社区诊断的基础上,对老年性疾病实行了分类管理。五是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逐步纳入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机构。核定为医保定点单位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总数的88.3%,其中酒钢职工医院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还可以通过个人账户支付结算费用,大大方便了参保职工就医。此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六位一体”的功能基本得到了落实,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反映良好,满意率高。
武威市凉州区在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过程中,充分利用当地中医药资源丰富的优势,以创建有中医药特色的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活动为契机,统筹规划,健全网络,强化服务,规范管理,提高了全区社区卫生服务的整体水平。主要特点有四个方面:一是主要领导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识比较明确,组织和协调部门落实任务的措施得力。二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划布局合理,网络健全,有效利用了现有卫生资源。三是突出了中医特色。区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快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中,将“中医进社区”、“社区有中医”摆在了突出地位。在社区各卫生服务机构中设置了中医科或中医专科,有2名中级职称以上的中医药人员,常备足够数量的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四是强化了规范管理。区卫生局制定下发了《凉州区创建中医药特色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实施意见》、《凉州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考核标准》等政策性文件,保证了社区卫生服务和创建工作有章可循、有序发展。前不久,凉州区创建有中医药特色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工作已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复核评估,拟推荐候选为全国有中医药特色的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
白银市白银区在上次现场会议之后,进一步加强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规范化管理,积极探索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并对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布局进行了调整和规范,力争2005年实现创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的目标。此外,平凉市崆峒区和酒泉市肃州区等地也以创建全国、全省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为目标,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认真落实社区卫生服务的各项任务,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较快。
总的来说,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我们在巩固成绩的同时又有了新的进步,目前社区卫生服务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机构网络正在形成,人员素质不断提高,内涵建设逐步完善,群众的信任度增高。开展示范区创建活动的地区工作进展明显,其他地区的试点工作也逐步展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去年7月,甘肃省作为西部省份代表在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经验交流会议上作了大会发言。甘肃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能够在艰苦的环境中,立足实际,克服困难,开拓进取,积极探索适合西部特点的发展模式,得到了卫生部领导和与会代表的一致肯定。
三、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当前城市卫生工作的重点任务,也是新形势下城市卫生工作深化改革,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服务型政府的现实需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政府和卫生等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推行社区卫生服务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是贯彻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的迫切要求
进入21世纪,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在21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13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十六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出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当前甘肃省上下正在按照中央的要求掀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潮,全省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发展时期。这些都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卫生工作特别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认识到卫生事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与保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从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来看,卫生事业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之一,人民群众的健康以及社会的公共卫生事业建设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因此,各级政府和卫生等相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上的要求,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卫生工作,提高城乡群众的健康水平。就城市卫生工作的实际来讲,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最贴近群众、最关系群众利益,与城市居民的生老病死密切相关,与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
因此,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也是卫生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我们一定要站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从保护群众的利益、尊重群众的健康权益出发,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把老百姓的健康放在重要位置,在社区卫生服务中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为城乡居民提供适宜的技术与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卫生需要。
(二)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是落实公共卫生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单是要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承担传染病救治任务的大医院建设,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大量工作要依靠基层的日常工作。无论是疫情的监测、报告,还是常见病防治、慢性病管理、妇幼保健、老年人保健等,只有在基层卫生组织的协助下才能真正的落实。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是城市公共卫生体系的“网底”。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始终奋战在基层第一线,向城市居民宣传卫生知识,在疾病控制部门的指导下,管理出院病人和密切接触者,进行消毒隔离,监测居民和外来人口的有关健康状况,做了大量艰苦的基础性工作,对取得防治“非典”阶段性胜利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各地一定要强化“网底”意识,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纳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和实施计划,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的基础设施、人才队伍和业务能力建设,使卫生体系建立在巩固的社区卫生服务基础之上,这对于维护公众健康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是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所在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深化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目前,我们的卫生工作存在着重城轻乡、重医轻防、重大轻小、重办轻管等突出问题,群众对“看病难”、“看病贵”反映强烈。主要原因是卫生资源的配置结构不合理,宏观上讲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微观上讲效率不高、资源浪费,这种不合理严重制约着卫生事业的发展,也影响了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我们的卫生事业已经到了以结构调整促进发展的阶段,不调整就不能继续前进,不调整就不能健康发展。这种调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适应性调整,而是以新的服务模式带动的、对卫生事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战略性调整,是以提高卫生事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全面调整。在这一点上,我们一定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绝不能把社区卫生服务当作大医院的附属物,或大型医疗机构的补充,而要把它作为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和网底来加强。现在这个基础还不够好,或者说由于条件差、水平低,还缺乏群众的信任,许多普通病人仍然跑到大医院去就诊,这样就加剧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如果我们把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好了,就能够完全诊治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能够对诊断明确的慢性病实行健康促进,落实预防保健工作,保证“小病不出社区”,还能够帮助群众选择合适的大中型医院及其专家诊治疑难病症,使群众减少医药费用支出,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真正做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从而引导现有卫生资源向基层流动,吸引优秀医学人才到基层服务,大医院“控规模、定功能”才有可能实现,才能真正实现卫生资源战略性调整的目标。
四、2005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一)总体要求
2005年甘肃省社区卫生服务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切实把推行社区卫生服务落实到加强和改进卫生工作、履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要求上来,强化政府行为,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和完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步伐。要按照典型示范引路、分层分步实施的原则,继续贯彻落实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甘肃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精神,以创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活动为载体,从抓紧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建设入手,努力完成本年度各项工作任务,确保实现全省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目标。
(二)主要任务
遵循以上基本思路,根据国家要求,结合甘肃省实际,2005年甘肃省社区卫生服务要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大工作力度,落实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各项政策措施。各地要强化政府职能,做到“七个纳入”,即:将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区域卫生规划,纳入社区建设规划,纳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纳入财政预算,纳入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责任。要建立健全并落实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财政补偿机制,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经费到位。要合理制定社区卫生服务的收费项目和价格,采取优惠政策和简捷方便的结算方式,降低参保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费用的个人自付比例,鼓励参保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并做好低保、特困人群的医疗救助工作,体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守门人”的作用。要合理规划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布局,在整合现有区域卫生资源的基础上,统筹解决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用房问题,特别是在城区规模扩大及旧城改造的情况下,应及时完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布点以及必要的调整。要进一步加强和不断改进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各级卫生部门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职业道德教育等手段,切实履行好社区卫生服务的行业管理职责,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细化执业范围、服务项目、工作岗位、技术规范、操作规程、考核评价标准,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