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建设落到了实处。2001年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重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工作提出了科学的、规范的要求。各级政府结合当地实际,认真加强文物保护“四有”建设工作,有的地方还在相当困难的条件下,为那些地处偏远、难以看护的重要文物保护单位设立了保护管理机构。目前,甘肃省前四批22处“国保”单位“四有”建设工作已全部落实,第五批21处“国保”单位的标志碑树立工作已经完成,绝大多数文物保护单位都确定了保护范围,制定了标志说明,健全了记录档案,设立了保管机构或有专人看管,确保了文物安全。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继制订了保护规划。从1997年开始,首先在甘肃省的部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展了保护规划的制订工作,并取得了可喜进展。秦安大地湾遗址保护规划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后,省政府已公布实施。天水麦积山石窟保护规划已通过省级专家论证,报国家文物局审批。敦煌莫高窟、嘉峪关关城、敦煌玉门关遗址、安西锁阳城遗址、高台骆驼城遗址、武威白塔寺遗址、礼县大堡子山遗址、永登鲁土司衙门、宕昌哈达铺红军长征旧址等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规划也已开始制订,进展顺利。
认真开展了文物调查工作。从1996年开始,对全省文物机构和馆藏文物进行了过细调查,并对馆藏文物进行了定级鉴定。目前全省共有文博单位256家,馆藏文物42.85万件,其中三级以上珍贵文物110985件,野外文物13284处。通过调查,基本掌握了全省文物工作的“家底”,奠定了甘肃文物大省的基础地位。
文物安全保护工作得到了加强。多年来,各级文物部门本着“预防为主,打防并举”的原则,始终将文物安全工作作为各项基础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了安全保护工作的力度。对野外文物点和地处偏远、安全隐患较大的中小石窟加大了管护力度,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群众文物保护网络,坚持了安全检查报告制度,并在部分地方实施了县、乡、村三级安全责任制,签订了文物保护目标责任书。对馆藏文物加大了防范工作科技含量,逐步建成了一级风险单位的安全防护系统,为58个地县博物馆安装了报警设施,为所有一级文物制作了囊匣,配备了保险柜,极大地改善了馆藏文物的保管陈列条件和安全保护设施。与此同时,以法律为武器,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文物法制宣传教育,开展了打击文物犯罪活动的专项斗争,有效地遏制了盗掘、贩卖和破坏文物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提高了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
(二)文物保护经费增长较快,一大批濒危文物得到了及时的保护修缮
七年来,各级政府加大文物保护资金投入,使大批濒危文物得到了及时的抢救和保护修缮。“九五”期间,中央和省上共投入各项文物保护经费11634万元,与“八五”期间相比,增长了3.3倍。其中专项保护维修资金5249万元,完成文物保护抢救和维修项目118项。2001和2002年,中央和省上累计已投入各项文物保护经费7977万元,其中专项保护维修资金3117万元,对敦煌莫高窟、天水伏羲庙、炳灵寺石窟、锁阳城、玉门关遗址等65个文物点进行了抢救、保护和维修,使前三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达到了安全保护无险情要求,第四、第五批国家级和重要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得到有效保护。在财政加大文物保护资金投入的同时,文物部门也积极想办法扩大资金来源,加大对文物保护维修的力度。1996年以来,文物部门通过科研合作等方式,争取国外捐助5090万元,拓宽了文物保护资金投入渠道,使一批文物及时得到了保护修缮。为了及时抢救和保护野外文物,在有关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中,文物部门提前介入,主动工作,配合敦煌机场建设、“西气东输”、宝兰铁路二线建设、312国道改造、疏勒河灌区建设等项目,开展了一系列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抢救保护了一批珍贵文物。敦煌研究院、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从保护全省文物大局出发,去年从门票收入中拿出300多万元,帮助省内中小石窟进行了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和抢险加固工程,使这些文物得到了较好保护。
(三)博物馆建设和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博物馆事业有了较大发展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各地政府保护文物的意识不断增强,加大了对博物馆的投资建设。1999年底,省博物馆展览大楼维修加固改造工程正式开工,总投资10482万元。这项工程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是甘肃省历史上投资最多的博物馆基础设施建设,也是甘肃省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建成后将会提升甘肃省博物馆的综合水平,更好地发挥其社会教育功能。各市、县博物馆建设也有了显著加强,1999—2002年,国家有关部门和省上投入2165万元,在全省新建和修缮了14个文物库房,帮助庆阳、平凉、武威、酒泉等市新建或改建了市、县博物馆。博物馆事业建设上,坚持与时俱进和体制创新,积极引导发展各类特色博物馆和专题博物馆,鼓励和扶持各行业和民间力量兴办博物馆。先后建成了嘉峪关长城博物馆、武威西夏博物馆、肃南民族博物馆、兰州地震博物馆、和政化石博物馆、敦煌阳关博物馆等一批特色鲜明的专题博物馆。阳关博物馆是甘肃省第一个由民间集资建设的专题博物馆,其建筑布局、外观造型、内部结构以及陈列展览都达到了较高水平,显示了民办博物馆的发展潜力。全省各级、各类博物馆的文物征集、藏品管理、展览利用等工作有了新的发展,在展览和陈列上不断突出地方特色,注重形成专题优势。近年来,全省各级博物馆共征集各类文物18353件。2002年,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将甘肃省列为文博信息化建设试点省份,为实现甘肃省博物馆工作现代化和规范化创造了良好条件,目前富有丝绸之路文化特色的甘肃博物馆体系已粗具雏形。
(四)文物保护科研成果突出,利用科技保护文物的理念正在形成
多年来,甘肃省在文物保护工作中坚持依靠科学,大力推广和应用文物保护科研成果,走科技保护之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由敦煌研究院承担的“濒危珍贵文物信息的计算机存贮与再现研究”,与浙江大学合作开展的“多媒体与智能技术集成及艺术复原”,与美国梅隆基金会和美国西北大学合作开展的“数字化敦煌壁画合作研究”等科研项目,都取得了重大进展,使敦煌研究院进入了国内外文物科研保护的先进行列。目前,敦煌研究院已掌握了一整套壁画信息的数字化存贮和再现技术,实现了虚拟漫游。甘肃省文物部门在积极采用世界最新科技成果,做好文物保护的同时,还积极承担了32项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科研项目,其中两项被列为国家“九五”重点科研攻关课题。这些科研项目中有13项获得了国家科委、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颁发的科技进步奖,有的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如石窟造像和壁画病害处理、岩体加固、裂隙灌浆、流沙治理、土遗址保护、古墓葬搬迁和潮湿环境下壁画保护等科研技术,已在省内外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对全国文物科技保护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九五”期间,甘肃省文物单位承担的科研课题和成果获奖数均居全国第一,受到了国家文物局的高度评价。
(五)文物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提高了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水平
1996年以来,在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前提下,通过开放文物景点、举办文物展览等形式,使文物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
文物资源已成为开展学术研究的重要阵地。甘肃省丰富的文物资源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尤其在石窟、简牍、彩陶和长城文化品牌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已成为全国乃至世界开展敦煌学、简牍学、长城学、彩陶文化和史前文化研究的重要基地。特别是敦煌学研究,已经成为我国在国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一颗明珠”。2000年,敦煌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发轫一百周年之际,省政府与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举办的一系列纪念活动,影响非常深远,使甘肃的知名度和敦煌文化品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文物资源已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全省30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各地确定的400多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绝大多数是文物景点。全省各级各类博物馆、纪念馆也逐渐成为人们终身教育的“课堂”。多年来,各地充分利用这些文物资源,坚持对广大人民群众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其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是其他形式难以比拟的。
文物资源已成为发展旅游的支柱。以文物资源为主要旅游点,这是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的突出特点。多年来,丝绸之路沿线众多的重要文物点,已经成为甘肃省旅游业的支柱和依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特别是敦煌景点,已成为我国在海内外旅游市场具有较大影响和较强竞争力的文物旅游城市和景区,每年都接待大量的国内外游人,在利用文物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方面,不仅为敦煌市而且为促进甘肃省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文物资源已经成为甘肃省对外开放的窗口。近几年,甘肃省在日本、美国、克罗地亚、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6个国家和地区成功举办了12次文物展览,向国外介绍了甘肃省丰富的文物资源。敦煌文物和丝绸之路文物所到之处,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和欢迎,已成为甘肃省对外文化交流的特色和优势,在促进甘肃省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甘肃省文物走出国门的同时,不少国家的领导人、著名学者和知名人士也纷纷前来甘肃省,参观文物点和文物展览,与甘肃省开展了广泛的文化交流。
可以说,在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目前甘肃省文物事业已进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受重视、投入最多、发展最快、发挥作用最好的时期。回顾七年来甘肃省文物事业的发展,我们认识到: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执行党的文物工作方针,才能保证文物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必须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充分发挥文物工作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才能使文物事业实现自身价值,获得生存发展的不竭动力。必须建立以国家保护为主,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文物保护新体制,才能使文物工作的地位不断提升,才能使文物事业获得更为广泛的支持。必须加强文物法制建设,不断丰富和完善文物保护法规体系,依法管理,依法行政,才能保证文物事业沿着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正常运转。必须时刻把文物安全放在首位,严防死守,警钟长鸣,切实加强文物安全工作,才能使文物事业安身立命、大有作为。必须加强队伍建设,注重文博事业人才培养,不断增加文物工作的科技含量,才能保证文物事业适应时代要求,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才能使文物事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不断开创文物工作的新局面。所有这些成绩和经验,是各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责任在肩努力工作的结果,是全省广大文物工作者不辞辛劳努力奋斗的结果,离不开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关心支持。在此,我代表省政府向关心、支持文物工作的各地党委、政府,向默默奉献在文博战线的同志们,向积极配合和参与文物保护的各有关部门,向一切关心支持文物事业的单位和人士,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甘肃省文物工作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困难和矛盾,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由于甘肃省文物数量多、分布广,而且大多数地处偏远,自然条件差,保护难度大,文物犯罪活动屡禁不止,恶性案件接连发生,文物安全形势仍十分严峻,甘肃省成为近几年全国文物犯罪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二是文物保护与基本建设、发展旅游、宗教活动等方面的关系没有完全理顺,基本建设和生产建设中未能依法落实文物保护措施而造成的文物破坏或受损事件时有发生,在城市建设、旧城改造中没有把文物保护措施纳入建设规划,危及文物建筑或古民居的事件不断出现。一些地方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轻保护、重利用,出现了恶性开发而使文物受损或擅自改变文物管理体制的现象,不少宗教部门管理的文物单位不按文物法律法规办事或不接受文物部门的业务指导,文物管理混乱。三是文物法制建设还不能满足文物保护工作的需要,各级干部的文物理念有待加强,动员社会力量保护文物方面的工作开展不够,保护文物还没有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为,有的地方“五纳入”和“四有”建设没有得到全面落实。四是甘肃省作为文物大省同时又是经济欠发达省份,文物保护需要与财力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大批亟待维修的文物得不到及时修缮,文物保护经费的不足依然是制约和困扰甘肃省文物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五是文物保护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已开放的文物点环境和接待条件普遍较差,多数县级博物馆仅有文物库房而没有展厅,或有馆无舍,藏品保存条件差,文物自然受损严重。各级风险单位的安全防护设施还没有全部达标,文物还难以“安居”,博物馆的社会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六是文物保护管理机构不健全,基层管理力量薄弱,管理体制不畅,专业人员缺乏,人才资源的专业覆盖面、层次配置、年龄结构不尽合理,不能适应文物事业的发展需要。
这些问题有的是多年遗留下来的,有的是近年形成的,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但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履行职责,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探索,逐步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
二、今后一段时期甘肃省文物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