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出元·白珽《湛渊静语》:客有曰:“梨益齿而损脾,枣益脾而损齿。”一呆弟子思久之,曰:“我食梨则嚼而不咽,不能伤我之脾;我食枣则吞而不嚼,不能伤我之齿。”狎者曰:“你真是混沦吞却一个枣也。”遂绝倒。
有个客人说:“梨子对牙齿有益处,却损害脾脏;枣子对脾脏有好处,却损害牙齿。”一个呆头呆脑的青年人想了很久,猛然醒悟地说:“我如果吃梨子,就只嚼不吞,那就不能伤害我的脾脏了;我如果吃枣子,就只吞不嚼,那就不会伤害我的牙齿了。”有个熟人跟他开玩笑说:“你真是囫囵吞下个枣子啊。”满座的人都笑得前俯后仰。
“你真是囫囵吞下一个枣”这个成语比喻凡事不求甚解。
举一反三
典出《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隅,角落;反,类推),则不复也。
孔丘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教育家,据说,他门下的弟子有三千多人。《论语》是记录孔丘和他的学生对话的一本书。
据这本书的《述而》记载,有一天孔丘对他的学生们说:我举出一个墙角,你们就应独立思考,融会贯通,而联想推类到其余三个墙角,并用其余三个墙角来反证我指出的一个墙角;如果不是这样的用心去学习和灵活运用,那么我就不再教你们了。
后人用“举一反三”这个典故比喻善于推理,能由此知彼。
脍炙人口
典出《孟子·尽心下》: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
春秋时的曾参是个孝子。他的父亲曾晰喜欢吃羊枣(一种野生小柿子,俗名牛奶柿)。曾晰死后,曾参竟不忍心再吃羊枣,因此被儒家传为美谈。
有一次,孟子的学生公孙丑就这件事向孟子提出了问题:脍炙(精美的肉食)和羊枣哪样东西好吃?孟子说:当然是脍炙好吃。公孙丑说:那么曾参父子一定都爱吃脍炙了,可为什么父亲死后,曾参只戒羊枣,不戒脍炙呢?
孟子回答说:脍炙,人所同嗜,是大家都爱吃的;羊枣却是曾晰的特殊嗜好,所以曾参继续吃脍炙而不吃羊枣。
后人用“脍炙人口”,比喻人人赞美和传诵(多指诗文)。
妙笔生花
典出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
唐代诗人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闪耀着灿烂的光芒。传说,他少年时代曾做过一梦,梦见他的笔头上生了花。后来便天才赡溢,文思敏捷。斗酒百篇,超群出众。
而今天看来,李白在诗歌创作上的伟大贡献,绝非得力于梦,而是他丰富的经历和刻苦学习的精神所铸成的。
后人把“梦见笔头生花”说成“妙笔生花”,用来称赞别人杰出的写作天才。
牛角挂书
典出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李密传》: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jiàn)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日:“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
隋代襄阳人李密,专心向学,从来不浪费一分钟,因此,他的学习生活是相当紧张的。有一次,他听说缑山有一位名士包恺,就前去向他求学,他怕旅途之中耽搁时间太多,出发之前,想出了个一面行路一面读书的好办法:他用蒲公英编织了个鞍子放在牛背上,把要看的汉书挂在牛角上。就这样,他很舒服地骑着牲口,一手拿书本,一手牵缰绳,走着走着,几乎跟在屋子里没有两样。
走在途中,因为李密的注意力太集中了,他一动也不动,像是一座雕塑摆在牛背上。正巧,当朝大臣杨素也经过这里,见到牛上还有这般好学的人,便顾不得自己赶路,偷偷地紧跟在后边,走上一大段路,李密一点都不知道。直到他挪转牛头,准备另换一本书的时候.杨素才和他谈话,问他看什么书?这时候,李密也只是勉强动了动脑袋,向身边一瞥,漫不经心地说:“看《项羽传》!”
后人用“牛角挂书”比喻勤奋读书。
取长补短
典出《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战国时代,滕文公做太子时,曾去各国访问。有一次,他去楚国路经宋国时,会见了孟子。孟子给他讲了一些人性本是善良的道理,又勉励他要以尧舜之道来治理天下。滕文公回国时又在宋国会见了孟子。孟子怕他还不明白人性本善和以仁政治理天下的道理.又给他讲了文王、周公的治国之道。当谈到滕国还是可以治好时,他说:“现在的滕国,如果截长补短,将近有五十万平方里的国土,如能以仁政治政来治理天下,滕国还能成为一个好国家。”他停了一下接着说:“但如不振作精神去痛除积弊,那也就难说了。”滕文公听了孟子这番议论未置可否,只是微微笑了一笑。
文中的“截长补短”是那时丈量土地的方法,后人把“绝长补短”说成“取长补短”,用来表示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用以弥补自己的短处。
韦编三绝
典出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
孔子到了晚年,特别喜欢阅读《易经》。司马迁在写《孔子世家》时说:“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意思是:孔子晚年喜欢读《易经》,翻来覆去地读,把编简册的绳子都翻断了多次……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自言自语地说:就这样读它几年,那我对《易经》也就学深学透了。那时,我一言一行都会更加文质彬彬的了。)
后人用“韦编三绝”来形容读书认真,百读不厌。
一目十行
典出唐·姚思廉《梁书·简文帝纪》:读书十行俱下。九流百氏,经目必记。篇章辞赋,操笔立成。
南朝梁武帝制衍第三个儿子萧纲,从小聪明伶俐,记忆力很强。他4岁开始识字读书,能够过目不忘;到6岁时,已经会写文章了。
梁武帝对萧纲如此好学非常高兴。有一次,特地把他叫到跟前,当面出了一个题目,要他做一篇文章。萧纲略一思忖,不慌不忙地提 起笔来就写。不到一顿饭的功夫,写成了一篇词句整齐对偶的骄 文,擅长文学的梁武帝一看,字的声韵和谐,词藻华丽,不禁 赞叹道:“你这孩子呀,真是我们萧家的东阿王!”
东阿王是三国时魏国著名的文学家曹植的封号,由此可见梁武 帝对萧纲评价之高。
萧纲长大以后,非常喜欢读书,而且看得极快,一眼可以看完十行文字,别人对他看书的速度简直不敢相信。萧纲对各种各样的书籍都看,九流百氏,诸家学说,无所不晓。尤其喜欢诗辞歌赋,拿起笔来就能写上一篇。他办事也很干练,十几岁就能独立处理事物。
梁武帝死后,萧纲即位,当上了皇帝,但没有几年就被废掉,接着又被害死,死的时候只有49岁。
成语“一目十行”就是由该文中的“十行俱下”一句演变而来,意思是一眼看十行书,后人用它形容看书的速度快。
一知半解
典出清·御选《唐宋诗醇》卷三十二:洵乎独立千古,非一代一人之诗也;而陈师道顾谓其初学刘禹锡,晚学李太白,毋乃一知半解。
宋朝诗人陈师道称赞苏东坡的诗,初学刘禹锡,后学李太白。到了清朝乾隆十五年御定的《诗醇》却不同意这种说法。《诗醇》在评论苏轼的诗时写道:“洵乎独立千古,非一代一人之诗也;而陈师道顾谓其初学刘禹锡,晚学李太白,毋乃一知半解。”(意思是:相信宋代大诗人苏轼的诗真是独立千古,不能当作一个时代一个人的诗来看,而宋代诗人陈师道认为苏轼的诗开始学刘禹锡,晚期学李太白,这是对苏轼之诗并不十分了解的说法。)
后人用“一知半解”来表示对问题了解得不深不透,所知不多。
映月读书
典出唐·李延寿《南史·江泌传》:江少贫,昼日斫屧为业。夜读书,随月光,光斜则握卷升屋,睡极堕地则更登。
南朝齐江泌,小时家穷。白天,他要帮助家庭搞些手工业来维持生活。晚上,人们休息了,他却抓紧时间来学习。屋子里没灯光,他把书本拿到屋子外面,利用月光学点东西。月光是要移动的,慢慢地西斜了,江泌就搬梯子来,搁在墙脚下,站在梯子上念书;跟着月亮下坠,他也一级一级升高,一直爬到屋顶。有时,他白天工作累极了,晚上精神支持不住,看看书本,人渐渐地迷糊起来,眼睛闭上了,一下子,人从梯子上摔下来。江泌摔痛了,也摔醒了,神志反而振作起来。于是,他拾起地上的书本,好像没这回事似的,身上的泥土也不挥掉,又赶紧爬上了梯子,继续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后人用“映月读书”形容勤奋读书。
捉刀代笔
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东汉末年,曹操挟持汉献帝,把持朝政。有一次,曹操将要接见匈奴的使者,但他认为自己相貌丑陋,不能够在匈奴使者面前显示威武,就让崔季珪代替。这个崔季珪长得眉清目秀,一表人才,《三国志·魏志》说他“声姿高畅,眉目疏朗,须有四尺,甚有威重”。
接见这一天,崔季珪穿戴起曹操的衣帽,曹操自己却握刀站在崔季珪座位的旁边。接见以后,曹操派人去问这个使者:“您觉得魏王(曹操)这个人怎么样啊?”匈奴使者回答说:“魏王俊美、风采高雅,而在座位旁边握刀的那个人气度威严,非常人可及,是为真英雄也!”曹操听了以后,派人杀掉了那个使者。
根据这个故事,后人演变而称代人作文为“捉刀”并引申出“捉刀代笔”这句成语,指替人代笔写文章。
·情感显露篇
不堪回首
典出唐·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是五代南唐的国君。宋灭唐后,他便成了俘虏。李煜既好书画,又好音乐,能诗善文,尤其善于填词。他前期的作品大都为描写宫廷的享乐生活之作,风格柔靡;后期的词,表达了他怀古伤今,感叹身世和亡国隐痛的复杂情绪。《虞美人》就是他亡国后身为宋俘时的佳作。他身怀亡国的隐痛,对冬去春来,感慨不禁油然而生,于是写下了《虞美人》以抒情怀。
词的开头就说:“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意思是:春天的花,秋天的月是没完没了的啊,美好的往事,又涌上了心头。一年一度的春天,又来到了人间;那和暖的春风,昨夜叉一阵阵地吹拂着我的小楼;见到那皎洁的月光,不禁想起了我南唐故国。唉,我精神上的痛苦啊,哪堪忍受得住。)
后人用“不堪回首”(堪:可以忍受。回首:回顾,回忆。)来表示回忆过去的情况叫人难以忍受,泛指不忍回忆过去的惨痛经历或情景。
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
典出元·关汉卿《单刀会》三:俺弟兄三人在桃园中结义,宰白马祭天,宰乌牛祭地,不求同日生,但愿同日死。
汉末,天下大乱,刘备是汉王室的远房子孙,这年他28岁,恰逢幽州太守刘焉招募义兵。他遇到志同道合的关羽、张飞两人,大家决心集合乡里勇猛的人共同应征,为国家出力。张飞说:“我庄上有一个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就在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才可以图谋大事。”刘备、关羽齐声回答说:“这样非常好。”
次日,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品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发誓:“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拜刘备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这就是有名的“桃园三结义”的故事。从此,三人忠实于誓言,忠实于兄弟之情,确实做到了同甘苦、共患难。成为历代结义兄弟的榜样。
誓词中“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在关汉卿《单刀会》中,简化为“不求同日生,但愿同日死”,也成为结拜兄弟誓词中的必有之言。
后人用“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的这个典故表达同生共死的意愿和深情。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典出《晋书·王徽之传》:(徽之)尝居山阴,夜雪初霁……忽忆戴逵,逵时在剡,便夜乘小舟诣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徽子曰:“本乘兴而来,兴尽而归,何必见安道邪?”
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聪明伶俐喜好交游,性情豪放,生活十分浪漫。
有一回,在一个大雪初霁的夜晚,他见月色清朗,长空无云,不禁想起了一个会弹琴的朋友戴逵。他想:如果戴逵在身边,琴声伴月影,友人话衷肠,岂不美哉!他兴致勃发,不能自已,于是立刻乘小舟前往剡溪拜访朋友。
由于路程较远,直至天亮才到。可是,到了戴逵的家门口,他却不进去,反而转桨而归。事后有人为此事问他道:“你深夜急急忙忙赶到戴逵家去,为什么到了门口又马上转身回来了呢?”王徽之极为潇洒地说:“我本是‘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一定要见戴逵呢?”
后人用“乘兴而来,兴尽而返”或“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表示凭着一时的兴趣或怀着某种希望兴冲冲地赶来,兴趣完了或感到失望就灰溜溜地回去。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典出汉·刘珍等《东观汉记·光武帝纪》:一旦放火纵兵,闻之可为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东汉初,汉光武帝派大将刘禹去攻打一个城池。那守将竭力防守,使刘禹军损失很大。包围、攻打了几个月,城里粮尽援绝,只好投降。刘禹一怒之下,不但杀了投降的官兵,而且纵兵屠城,把老百姓也杀光。汉光武帝知道了,大为震怒,写信谴责他道:“这城已投降了,满城妇女孩子数万人,你却纵兵放火杀人。‘家有敝帚,享之千金’。人家连一把破扫把也是十分珍惜的,你却这样不爱护我的子民的生命财产。当我听到这件事时,连眼泪都流下来了,你怎么这样残暴呢?”于是下令撤了刘禹的官职。
这谚语发展到后来,压缩为四字成语:“敝帚自珍”。
后人用“家有敝帚,享之千金”的这个典故比喻自己的东西(或文章)虽然不好,却是非常爱惜它的。
目光如炬
典出唐·李延寿《南史·檀道济传》: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
南北朝时,宋国有位大将叫檀道济,金乡(今山东济宁)人,是一位很有谋略的军事家,做到太尉(相当于宰相)。他随宋武帝伐秦国,随宋文帝伐魏国,屡建奇功,威名极重;不仅国内的老百姓尊崇他,敌国也对他十分敬畏。皇帝见他威信日高,便对他怀疑起来,便想借故将他杀了。
当檀道济见到差官持了皇帝的命令来逮捕他时,愤怒气极,张大了眼睛,两道目光像火炬般射出来,一时气得说不出话来。半晌,命人拿出酒器,一下子喝了一斛(古量器,十斗为一斛,此处形容其多也),饮毕,便将头上束发的布带解下,掷在地上,大声道:“嘿,这是你自己毁灭你的万里长城!”
后人根据这个故事演绎出成语“目光如炬”,形容非常愤怒,也用以比喻见识深远。
千里送鹅毛
典出宋·欧阳修《梅圣俞寄银杏》: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
唐朝时候,有个地方官得到一只天鹅,他派了手下一个叫缅伯高的人赶赴京城,将天鹅进贡给皇帝。
缅伯高在去京城的路途上,精心照料着那只天鹅。一日,他来到沔阳湖。经过连日赶路,人和天鹅都很困乏,见到碧波荡漾的湖水,缅伯高精神为之一振,天鹅更是扑着翅膀想冲入水中。缅伯高心想,何不在此休息一下,让天鹅在湖里洗洗澡,让它快活快活。
于是,他将天鹅放进湖水里,用手紧紧捉住,让它在水里洗澡。谁知天鹅见了水,高兴极了,使劲地扇着双翅。缅伯高一不小心松了手,让天鹅挣脱开去,他急急地去追赶,天鹅却展开美丽的翅膀飞到了空中。缅伯高追了一阵,什么也没捞到,只拾到了天鹅身上掉下来的一根雪白的羽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