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译文”
项籍,是下相人,字羽。开始起兵反秦的时候,年龄二十四岁。他的小叔父是项梁,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的将领项燕,就是被秦将王翦所杀戮的人。项氏好几辈子做楚国的将领,被封在项地(原为西周时的一个小诸侯国,后为楚邑),所以姓项。
项籍小时候,学习认字写字没有完成,便放弃了;又学习击剑等武艺,也没有学成。项梁对他很生气。项籍却说:“写字,能够用来记姓名就行了。剑术,一个人就可以抵挡,不值得学。要学习成千上万人才能抵挡的本领(即兵法)。”于是项梁就传授项籍兵法知识。项籍非常高兴,大致了解兵法的意思,又不肯完成学业。项梁曾经有罪,于是请蕲地的狱掾曹咎写信给栎阳狱掾司马欣,因此事情才得以平息,项梁杀了人,跟项籍跑到吴地去躲避仇人,他和项籍一起逃到吴中郡。吴中郡有才能的上层人士,才能都显露在项梁之下。每当吴中郡有大规模的徭役(古代统治者强迫人民负担的劳役,如土木工程等)以及丧葬事宜时,项梁经常为他们主持办理,暗中用兵法部署约束宾客和吴中青年,根据这个了解他们的能力。秦始皇游览会稽郡,渡浙江时,项梁和项籍一块儿去观看。项籍说:“那个人我可以取代他!”项梁捂住他的嘴,说:“不要胡说,否则就要灭族了!”项梁因此认为项籍不同凡俗。项籍身高八尺有余,力大能举鼎,才能、勇气超过常人,即使是吴中当地的年轻人也都很畏惧他。
“点评”
《汉书·古今人表》把项羽列在九等人中的第六等,即中下栏内。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却把他列在了秦始皇、汉武帝这个队伍里,并专门为他写了一卷《项羽本纪》。显然,在司马迁眼里,这位西楚霸王相当于帝王的身份。
近几年,围绕楚霸王项羽似乎形成了一个不小的文化热点。电影、电视连续剧、电视书场、专题出版物及MTV不一而足,项羽的身后一向不寂寞啊。
项羽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跟随司马迁的妙笔,来认识认识他吧。
一、出身名门,英雄少年
项羽的祖父项燕是战国末年楚国的大将,秦灭楚国时,他被秦国大将王翦带领的大军团团包围,最后自杀身亡。
他的父母史书没有记载,项羽从小是跟着他的叔叔项梁长大的。项羽身高力大,才气过人。
众所周知,秦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楚国人死伤最为惨重,再加上楚怀王入秦,客死秦地不得归国,楚人都很恨秦国,所以史上有所谓的“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之说,意即楚国就算只剩下三户这么大点地方,灭亡秦国的还是楚人,可见楚人对秦的刻骨仇恨。
而项羽又是楚国名将项燕的后代,楚国灭亡之后,项氏家族惨遭屠杀,少祖父项堇被车裂于家乡吴中。项羽与弟弟项庄随叔父项梁流亡到吴中(今浙江湖州)。
背负着国恨家仇的项氏一族,以复仇为己任,这也是项梁打造项羽成才的根本原因。项羽也不负项梁所望,“力能扛鼎,才气过人”。他与他的叔叔项梁避难会稽的时候,当地的年轻人都很害怕项羽。
项羽作为一个外乡人,客居他乡,亡命他乡,尚能为人敬畏,主要靠的就是他的这种蛮力。年纪轻轻已不可小觑,实为少年英雄。
总之,项羽世代为楚将。生为将门虎子,这是项羽兴兵起义的资本,是成就英雄霸业的奠基。他与秦有不共戴天之仇。为项羽以后忠贞不贰,志在灭秦,疾恶如仇,驰骋疆场,冲锋陷阵,置生死于度外注入了激情。
二、学万人敌,志在天下
从史书中可看到,开篇写了项羽的两件事:
一是少时学情。不想学书、学剑,想学万人敌的兵法,而“不肯竟学”。既说明他的豪迈不群的性格特点,又暴露出性情粗疏的特点。
二是观始皇游。一次秦始皇出巡在渡浙江时,项羽见其车马仪仗威风凛凛,便脱口而出:“那个人,我可以取代他!”不俗的言论昭示日后的不凡。用早年的一件事、一句话预示其日后的不凡是《史记》中常用的一种手法,在此也颇有画龙点睛之妙。
豪迈不群与少年言志体现了项羽除暴安良、建立丰功伟绩、成就英雄霸业的宏愿;但粗疏的性格,为他刚愎自用、感情用事、优柔寡断、拒纳良言、错失良机、大失人心埋下了落败的种子。
以往人们仅从文字表面说明项羽自幼胸怀大志,进而批评其不愿在学习上下苦功夫,以致对兵法只是一知半解,成为其最终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实不然,他是因患有先天性白内障,视力有障碍,读书认字、用短兵器剑刺杀,较费劲,故找借口,不愿多学。所以“不足学”,应为不愿多学。他若不学书,怎能学兵法;不学剑,何以要佩剑,最后会“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他深知兵法之重要,很喜欢学,但看书很困难,所以不肯“竟读”(应作没有深读、反复读讲)。虽然如此,但他的天赋高,已能领略兵法的要旨,并应用于实战中,以不断取得胜利。
查《汉书·艺文志·兵书略》“兵形势家”之属有《项王》一篇。班固自注:“名籍。”“项王”且“名籍”,出自汉代人的笔下,不可能是别人,只能是项羽。这一记载说明,项羽不但熟知兵法,且有著作传于后世。
大家都知道,《汉书·艺文志》所载皆当时的皇家藏书。从上述记载来看,有关兵书的部分,乃经汉初的张良、韩信整理,后在武帝及成帝时,经当时中央主管军政的官员校理,源流叙述如此清楚,当无错讹。据上述可知,项羽有关“兵家形势”方面著作的真实性应无疑问。
细读《史记》,可知太史公本意,绝非言项王之不学,言其个性而已,表现他豪迈不群与少年言志体现了项羽除暴安良、建立丰功伟绩、成就英雄霸业的宏愿,以“学剑”而言,据《项羽本纪》所载,项羽在末路之际,犹“溃围,斩将,刈旗”,三挫汉军,大显神威。以此观之,其少时岂为“学剑,又不成”之人?
其实,大凡人年轻时总会有很多梦,这种梦并不比小草小花的梦逊色,色彩斑斓,也不输于才子佳人的梦,梦从来就是没有阶级贵贱之分的。现在细究起来,重要的恐怕只在于曾经有过,而不是是否都实现了,有了结果。要有梦,并且只为它活着。
刘邦、项羽同为秦佣役,睹始皇游幸过处,华盖丽服,刘邦艳慕之下,脱口而出“大丈夫生当如此”,项羽则曰“彼可取而代之”。两个服役之人,彼时彼地说出彼样的话,必为其久存心地之梦无疑,但表面相似的两句话,透露出的深意却颇值得玩味。前者是对一种生活方式的急切涉入之情,是注重显示的强烈表现与求得结果的渴望心情;后者更多表现出一种坚定的信念,一种通过努力而有所获得的热情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