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道德经》学生活
2721600000031

第31章 刚柔相济的管理智慧(2)

我们已经知道如何用大道治理国家,如何依靠大道对待弱小和强大。在这章里老子又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如何利用大道来对待不善良、没有能力的人,使之成为有用之才的策略。

【活学活用】

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派使者带着国书去见赵惠文王,说秦王情愿让出十五座城来换赵国收藏的一块珍贵的“和氏璧”,希望赵王答应。赵惠文王就跟大臣们商量,要不要答应。答应了,怕上秦国的当,丢了和氏璧,拿不到城;不答应,又怕得罪秦国。议论了半天,还不能决定该怎么办。

当时有人推荐蔺相如,说他是个挺有见识的人。赵惠文王就把蔺相如召来,要他出个主意。蔺相如说:“秦国强,赵国弱,不答应不行。”赵惠文王说: “要是把和氏璧送了去,秦国取了璧,不给城,怎么办呢?”蔺相如说:“秦国拿出十五座城来换一块玉璧,这个价值是够高的了。要是赵国不答应,错在赵国。大王把和氏璧送了去,要是秦国不交出城来,那么错在秦国。所以,我们宁可答应,叫秦国担这个错儿。”赵惠文王说:“那么就请先生上秦国去一趟吧!可是万一秦国不守信用,怎么办呢?”蔺相如说:“秦国交了城,我就把和氏璧留在秦国;要不然,我一定把璧完好地带回赵国。”

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了咸阳。秦昭襄王得意地在别宫里接见他。蔺相如把和氏璧献上去。秦昭襄王接过璧,看了看,挺高兴。他把璧递给美人和左右侍臣,让大伙儿传着看。大臣们都向秦昭襄王庆贺。蔺相如站在朝堂上等了老半天,也不见秦王提换城的事。他知道秦昭襄王不是真心拿城来换璧。可是璧已落到别人手里,怎么才能拿回来呢?他急中生智,上前对秦昭襄王说:“这块璧虽说挺名贵,可是也有点小毛病,不容易瞧出来,让我来指给大王看。”秦昭襄王信以为真,就吩咐侍从把和氏璧递给蔺相如。蔺相如一拿到璧,就往后退了几步,靠着宫殿上的一根大柱子,瞪着眼睛,怒气冲冲地说:“大王派使者到赵国来,说是情愿用十五座城来换赵国的璧。赵王诚心诚意派我把璧送来。可是,大王并没有交换的诚意。如今璧在我手里,大王要是逼我的话,我宁可把我的脑袋和这块璧在这柱子上一同砸碎!”说着,他真的拿着和氏璧,对着柱子做出要砸的样子。秦昭襄王怕他真的砸坏了璧,连忙向他赔不是,说:“先生别误会,我哪儿能说话不算数呢?”于是,就命令大臣拿上地图来,并且把准备换给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蔺相如看。蔺相如想,可别再上他的当,就说:“赵王送璧到秦国来之前,斋戒了五天,还在朝堂上举行了一个很隆重的仪式。大王如果诚意换璧,也应当斋戒五天,然后再举行一个接受璧的仪式,我才敢把璧奉上。”秦昭襄王想,反正你也跑不了,就说:“好,就这么办吧!”他吩咐人把蔺相如送到客栈去歇息。蔺相如回到客栈,叫一个随从的人打扮成买卖人的模样,把璧贴身藏着,偷偷地从小道跑回赵国去了。

过了五天,秦昭襄王召集大臣们和别国在咸阳的使臣,在朝堂举行接受和氏璧的仪式,叫蔺相如上朝。蔺相如不慌不忙地走上殿去,向秦昭襄王行了礼。秦昭襄王说:“我已经斋戒五天,现在你把璧拿出来吧。”蔺相如说:“秦国自秦穆公以来,前后二十几位君主,没有一个讲信义的。我怕受欺骗,丢了壁,对不起赵王,所以把壁送回赵国去了。请大王治我的罪吧!”秦昭襄王听到这里,大发雷霆说:“是你欺骗了我,还是我欺骗你?”蔺相如镇静地说:“请大王别发怒,让我把话说完。天下诸侯都知道秦是强国,赵是弱国。天下只有强国欺负弱国,绝没有弱国欺压强国的道理。大王真要那块璧的话,请先把那十五座城割让给赵国,然后打发使者跟我一起到赵国去取壁。赵国得到了十五座城以后,决不敢不把璧交出来。”秦昭襄王听蔺相如说得振振有辞,不好翻脸,只得说:“不过是一块璧,不应该为这件事伤了两国的和气。”结果,还是让蔺相如回赵国去了。蔺相如回到赵国,赵惠文王认为他完成了使命,就提拔他为上大夫。秦昭襄王本来也不想用十五座城去换和氏璧,不过想借这件事试探一下赵国的态度和力量。蔺相如完璧归赵后,他也就没再提交换的事。这样,蔺相如凭借自己的口才不仅保住了自己的性命,而且也把和氏璧完整地带回了赵国。

人生活在社会中,就要以社会的整体为依托,而社会所遵循的规律是大道的自然法则,所以不管我们是善良的、还是不善良的人,都必须合乎大道的原则。善良的人将大道视为珍宝,所以为人处世合乎大道;而不善良的人虽不愿遵循大道,但却将大道视为保护伞和护身符,所以他们就算违背了大道,也会保持着大道的基本。大道的基本是什么?就是大道的本质,就是无为。而我们人也有自己的本质和特性。

人的本质是什么?就是贪欲心重、趋利避害,见了好处向前挤,见了不好的东西避之唯恐不及。而人也有另外的一面,就是再凶恶的顽劣之徒,也会感激他人对自己的真诚帮助,也会表露出自己的真诚。因此,就算是邪恶的人也有可以为我们汲取的好的地方,也是可以改变和教化的,就看我们如何对待他们了。

每个人都希望获得他人的尊重,而尊重他人也是大道的德性,因为大道尊重世间的万物万事。虽然有时候尊重只是讲客气的一种形式,但是更多的时候尊重是一种信任的情感,是对他人的鼓励与肯定,具有无穷的力量。因此给予恶人应得的东西,就是奉行大道德性的作为,即使他是坏得不可救药的人,也不应该剥夺他应该拥有的东西。这也就是老子所说的“人之不善,何弃之有”的道理。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连罪犯都会被感动,都会转变成善良和有用的人,那些比罪犯强很多的人就更可以转变。也许他们只是能力有些低下、经验有些不足、反应有些迟钝、逻辑有些缺乏,我们不应嫌弃他们甚至抛弃他们。我们只要付出一些耐心和尊重,也许这世上就又多了一批有用之才和栋梁之才。而我们也就拥有了被天下人共同珍视的大道准则!只有这样才能与道同行,才能成为天下的贵人!

【智慧金言】

绝大部分的人均较喜欢接受命令,借此摆脱责任的承担。同时,大多均不具野心或抱负,而希求安安稳稳的情况。

由此可见,领导者对于公司中若干“不行的部属”不必感到绝望,而须针对个别类型施予指导,这就叫“变废为宝”。

【本经原典】

《道德经·六十二章》

【原文】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译文】

“道”是荫庇万物之所,善良之人珍贵它,不善的人也用之保全自己。

美好的言辞可以换来别人对你的尊重;良好的行为可以使人受到影响。

不善的人怎能舍弃它呢?

所以在天子即位、设置三公的时候,虽然有拱璧在先驷马在后的献礼仪式,还不如把这个“道”进献给他们。

自古以来,人们所以把“道”看得这样宝贵,不正是由于求它庇护一定可以得到满足;犯了罪过,也可得到它的宽恕吗?就因为这个天下人才如此珍视“道”。

以弱制强,以柔克刚

【经典语录】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语录释义】

只有天下最柔的东西,才能穿透天下最坚硬的东西。空虚无形之物,可以进入没有间隙的东西之中。我因此而知道了无为的益处。不用言语而能收到教导的目的,实施无为而能有所得益,普天之下很少有人可以做到。

【解读】

如果让我们说出我们认为最柔软的东西,在我们的脑海中能够想到很多。比如棉花、女性的肌肤、丝绸等等,但是我们最容易想到的也许就是水和风。我们常这样比喻一件东西,说它像水一样的柔软,像风一样的轻柔;我们也经常把人们的情感做这样的形容:似水柔情、像风一样多情。我们认为水和风是世界上最柔软的东西,它们无处不在,无形无相,它们象征着大道的德行。

【活学活用】

水的柔软我们是清楚的,但是水的刚健我们是否看到了呢?当然看到了,要不就不会有水滴石穿这样的成语了。这虽然表明了水的刚健,但那只是一小部分,水还有更大的刚健,比如洪水可以使房倒屋塌,树木被推倒等等。但是我们所说的水是那种看似柔和无为,却能无孔不入、无处不在又无所不能的水,是有质却无形的水,是不需借形式只需借时间来证明存在的水。这样的水是自然而然的,是拥有无限能量的。

风也是柔软的,就柔软而言,它比水表现的更加彻底,也更是大道的本质。水我们还能看见摸到,但是风无形无质,看不见摸不着。也许有人说风能看见也能摸到,清风拂面,不就是摸到了吗?风吹动树叶,从水面划过掀起波纹,不是看见了吗?这些只不过是风的表现形式,是让我们感觉到它存在的一种方式。其实风还有更深刻的方式表现了它的存在和力量,狂风大作飞沙走石,这些只能呈现它的狂躁,而不能反映它的无为。它的无为表现在,能穿山透地,有力量将坚硬的岗岩石壁变得触手就碎,这是它真正无形胜有形、柔弱胜刚强的体现。

我们讲了水和风,它们给我们树立了无言之行、无为而利的榜样。其实,在这个世间这种无为的柔弱战胜有为的刚强的例子很多很多,之所以能有这样的事情,就是因为这些柔软的事物侵入到了刚强事物的内部,从里面使它们腐朽变质,使它们失去抵抗力。石头说碎就碎,人说死就死,房子说倒就倒,都是因为这些看不见的柔软东西侵入。刚硬的东西不怕刚硬的东西,它怕的是柔弱的东西,它尤其怕柔弱的东西侵入内部。一头大象能卷动巨木,能使虎豹生寒,但是却对一只小老鼠害怕得要命;人能够战胜猛兽,但对身体内的病菌无可奈何;坚固的大堤可以阻挡洪水的击打,却被小小的蚂蚁毁坏而坍塌。这都是因为内部已经腐朽,已经溃烂,就算再有刚强的外表也没有丝毫用处。

“柔”与“和”是常联系在一起的,“和”本身也就是“柔”,其代表就是水。水是柔和的、是最接近于大道的,它可以与天下最坚硬的东西相抗衡。人们常说的水滴石穿,就叫做以柔克刚。

“以柔克刚”语出诸葛亮《将苑·将刚》:“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刚。”这是一种避开敌之锋芒,用温和的手段取胜的计谋。它的意思即为:好的将帅应该具备的性格是刚强、刚烈,但不固执己见,温和、柔顺但不软弱无力,即通常所说的刚柔相济,才能以弱胜强,以柔克刚。

“以柔克刚”是孙子兵法中常见的一招。“以柔克刚”是制服一个大发脾气的人最好的办法。对方愈是发怒,你愈发镇定温和;愈是紧张的场合,愈应保持头脑冷静。这样。你才能发觉对方因兴奋过度而显露的种种弱点,而一一加以击破。

这就好比瓦沟里淌下的流水,一点一滴地落在坚硬的巨石上,最初还未见得有什么不同,久而久之,巨石就会出现漏洞,并甚而断裂。这就是滴水所爆发出的威力,不可阻挡啊!

【智慧金言】

“以柔克刚”不是以硬碰硬,以刚克刚,它体现在特定的场合和特定的人物的迂回。我们走路,经常可以遇到各种障碍,对横在面前的大石头,是搬开它?绕着走?还是爬过去?只有权衡比较,才能得出结论。这样才能胸有成竹地一一绕过它们,快速前进。“以柔克刚”是智慧的、成功的做人处世之道。

【本经原典】

《道德经·四十三章》

【原文】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人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译文】

只有天下最柔的东西,才能穿透天下最坚硬的东西。

空虚无形之物,可以进入没有间隙的东西之中。我因此而知道了无为的益处。

不用言语而能收到教导的目的,实施无为而能有所得益,普天之下很少有人可以做到。

自珍自爱,但不自贵

【经典语录】

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语录释义】

只有不欺压人民,才会不被人民厌弃。

【解读】

有能力、有权势的人,自然会得到他人的崇敬与畏惧。但是,有时他们却不能得到他人的畏惧与崇敬,也就是灾祸和苦难降临的时候。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他人不再惧怕和崇敬有能力、权势的人了呢?其原因来自那些有能力、有权势的人本身,是他们自己迫使他人不再惧怕和崇敬他们了。他们使得他人不能安居乐业、不能幸福生活,令他人不得不产生厌恶情绪,并且起来反抗。

这对一个国家的君王或统治阶级来说是最惨烈的事,也是这个君王或统治阶级最不愿看到的事情。应该怎样杜绝这样的事情发生呢?只有君王或统治阶级不欺压人民,不逼迫人民,才不会使人民感到厌恶,也不会使人民起来反抗。如何做到这一点呢?那就是君王或统治阶级能够有自知之明,不过分显示自己的权势,明白“民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并且自重自爱,不过分强调自己的尊贵,就可以避免人民的反抗。

【活学活用】

对于一个君王或一个统治阶级有这样的要求,它对于我们每个平凡的人来说也是一样适用的道理。我们在认识和实践了大道的时候,要珍爱自己所拥有的,明了自己所没有的,不要让他人感觉到我们的出众,也不要让他人感觉到我们的尊贵,以免耀人眼目,使他人厌烦我们,这样我们就不会与他人发生冲突,而不能和平相处了。

原始社会末期,夏启率先破坏禅让制,通过父亲的权威夺得帝位,子继父业,天下共愤。其中有一个部族首领叫有扈氏,他首先站出来指责夏启不应当抢夺伯益的王位,并要求夏启把王位立即还给伯益。

夏启不肯,有扈氏一怒之下征讨夏启,双方在甘泽举行决战。决战之后,夏启的军队被有扈氏打得七零八落,几乎全军覆没。

夏启的下属大臣建议赶快补充人员,重整军队,准备第二次战斗。可是夏启没有这样做,他知道很多人不赞成父死子继的规矩,所以才不肯拥护他。在这种情况下,肯定没有人来参加他的军队,打败对手简直是妄想。要想取得胜利,首先必须把人心拉向自己这一边,让人们知道夏启是一个贤能的人,由他来继承王位是符合实际的。

于是夏启严格要求自己,以博得人们对他的信任。吃饭时他只吃一碗清淡的蔬菜,睡觉只铺一张很薄且又粗糙的旧褥子,除了祭神和祭祖以外,他从来不演奏音乐作为娱乐。他还爱护孩子,尊敬老人,并且提拔贤能:谁有本领,就请来加以重用;谁懂得武艺,就请来让他带兵打仗。

夏启这样坚持了几年,产生了巨大的效果,他的声誉大大提高了。人们常常说:“夏启真不愧是夏禹的好儿子!你看他要求自己多么严格,对待别人又多么热情、有礼貌。天下就应当交给像他这样的人来治理!以后要是有谁再来和他争王位,我们应当全力保护他才对。”

人们互相传颂着夏启的好处和优点,于是都不约而同地认为夏启是夏禹的唯一继承人,对于父死子继的制度,再没有人觉得不合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