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道德经》学生活
2721600000033

第33章 刚柔相济的管理智慧(4)

艾森豪威尔的“懒”并不是当上总统之后才有的,他的这个习惯由来已久。比如:二战结束后不久,艾森豪威尔出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一次,副校长安排他听有关部门的汇报,考虑到系主任一级人员太多,只安排会见各学院的院长及相关学科主任,每天见两三位。每位谈半个钟头。

在听了几拨人的汇报后,艾森豪威尔把副校长找来,不耐烦地问他总共要听多少人的汇报,回答说共有63位。

艾森豪威尔大惊:

“天啊,太多了!先生,你知道我从前做盟军总司令,那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庞大的一支军队,而我只需接见三位直接指挥的将军,他们的手下我完全不用过问,更不用接见。想不到,做一个大学的校长,一次汇报就要接见这么多的人。他们谈的,我大部分不懂得,又不能不细心地听他们说下去,这实在是在浪费他们宝贵的时间,对学校也没有好处。你订的那张日程表,是不是可以取消了呢?”

真正有智慧的领导人,是知道如何给企业营造自由空间,知道应该如何调动下属积极性的。因此,他们会秉持正道,奇谋妙计扭转乾坤,而这与老子所讲的以正治国的道理是相同的。这样的领导人才是我们应效法的楷模!

用清静无为、顺其自然的方法来治理国家,用奇诡变幻、出神入化的策略去行军打仗,用垂拱而治、无所事事的政策来要求百姓,这就是统治者正确的治理的方法——无为而治。

这无为而治又是如何认识到的呢?

从它的反面得到的。统治者的禁忌越多、权利欲望越重,人们触犯法律的机会也就越多,所谓的盗贼也就跟着多起来了,这样国家自然也就会混乱了。

统治者就如同一个企业的领导者。从老子的思想中去体味一些领导的原则,就是身为领导者应懂得无为而治;懂得放权,让你的下属有自由发挥的空间。

美国有一个名叫汉斯的人,他凭借自己的努力把先前自己两家小小的店铺发展成了几家大型的百货商店。但公司的规模扩大后,汉斯依然采用管理小店铺的老办法进行管理。事无巨细,都要过问,哪个管理者做什么,该怎么做;哪个员工做什么,该怎么做,他都布置得非常细致并有严格的规范。结果,有一次,他因业务外出,还不到一周,反映公司大小问题的信件、电话和电报就源源不断地寄给了他,而且尽是些无关企业大局的小事,听候他的处理。这迫使汉斯不得不赶紧打道回府。

真正的企业家举重若轻,抓大权而放小权,汉斯是个不懂得如何运用权力的人,所以汉斯尽管累得四脚朝天,也管理不好他的百货公司。

【智慧金言】

如果企业的领导包办一切,事无巨细,什么都管得紧紧的,而不给其下属以一定的自由和权力,那么,领导不仅要累死,也极容易给企业培养一批不愿动脑、没有开创和开拓精神的职工。有些领导虽然给了下属一定的空间,但有时候,对下级又不放心,进行越权指挥,长此以往下级就会感到有职无权,走人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本经原典】

《道德经·五十七章》

【原文】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民多利器,国家滋昏;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法令滋章,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译文】

以清静之道治国,以诡奇的方法用兵,以不搅扰人民来治理天下。

我怎么知道是这样的?从下面这些事端上可以看出:

天下的禁忌越多,人民越陷于贫困;

人间的利器越多,国家越陷于混乱;

人们的技巧越多,邪恶的事情就连连发生;

法令越森严,盗贼反而不断地增加。

所以有道的人说:“我无为,人民就自我化育;我好静,人民就自然上轨道;我不搅扰,人民就自然富足;我没有贪欲,人民就自然朴实。”

防微杜渐,准备充分

【经典语录】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语录释义】

天下的难事,一定从简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一定从微细的部分开端。因此,有“道”的圣人始终不贪图大贡献,所以才能做成大事。

【解读】

老子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这段话着重说明了处理任何事物都是从容易到困难、从微小到庞大的规律,最后归结到每个人都必须重视困难,才会有效地应付困难。这些教导后来演变为“防微杜渐”的格言。

【活学活用】

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商人,带着货物到市场上出售,他的运气非常好,生意兴隆,所有的货物都卖出去了,口袋里塞满了金子和银子。第二天,他准备回家,并且想在天黑之前赶到家中。

他把钱塞在背包里,放到马背上,然后骑着马上路了。中午的时候,他路过一座小城,休息了一会儿后,打算继续赶路。这时,他的仆人把马牵到他的面前说:“主人,马的后掌蹄铁上掉了一只钉子。”

“就这样吧!”商人说,“我只有六个小时的路程了,这马蹄铁不至于掉下来。我们要急着赶路呢!”

下午,商人下马休息,叫仆人到附近喂马。仆人回来后又对他说:“主人,马左后腿上的蹄铁已经掉啦,我是不是牵它去重新打个马掌?”

“就这样吧!”主人答道,“只不过剩下两个小时的路程了,这马应该还能挺得住的。”他们继续赶路了。没走多远,马便开始一瘸一拐了;跛着走了没多久,开始跌跌撞撞了;又没走多远,终于一跤跌下去,腿折断了。商人只好将马留下,把背包解下来背在自己肩上,步行回家。结果,他一直到深夜才回到家中。

注意细节,即使是那些看起来不会出问题的部分。知道容易,哪怕看起来异常困难的事情,当我们做到这些的时候,我们就自然在心中保持一种低调,始终不会妄自尊大的!

“防微杜渐”是我们立身处世必须注意的问题,对此,美国著名的医生阿尔伯特·哈伯德感悟颇深。

那是在克尼斯纳,一个老林工正在解释如何伐树。他指出,要是你不知道哪棵树砍了会倒在哪里,就不要去砍它。“树总是朝支撑少的那一方倒下,所以你如果想使树朝哪个方向倒下,只要削减那一方的支撑便可以了。”他说。我半信半疑——稍有差错,我们就可能一边损坏一幢昂贵的小屋,另一边损坏一幢砖砌车库。

我满心焦虑,在两幢建筑物中间的地上划一条线。老林工朝双手啐了一下,挥起斧头,向那棵巨松砍去。树身底处粗一米多。他的年纪看来已六十开外,但力气十足。

约半个小时后,那棵树果然不偏不倚地倒在线上,树梢离开房子很远。我恭贺他砍伐如此准确,他有点惊讶。但没说什么。不到一个下午,他已将那棵树伐成一堆整齐的圆木,又把树枝劈成柴薪。我告诉他我绝对不会忘记他的砍树心得。

他把斧头扛在肩上,正要转身离去,却突然说:“我们运气好,没有风。要提防风。”

老林工的言外之意,我在数年后接到关于一个心脏移植病人的验尸报告时才忽然明白。那次手术想象不到的顺利,病人的复原情况也极好。然而,忽然间一切都出现了不正常,病人死掉了。验尸报告指出病人腿部有一处微伤,伤口感染到肺,导致整个肺丧失机能。

那老林工的脸蓦地在我脑海中浮现。他的声音也响起来:“永远要提防风。”简单的事情,基本的真理,需要智慧才能了解。那个病人的死,惨痛地提醒我们功亏一篑这个道理。纵使那个伤口对健康的人是无关紧要,却可以夺去了那个病人的生命。

那老林工可能早已入土。然而,他却留下了一个训诫给我,让我在得意之时用来警惕自己。人人都得意洋洋,我会紧紧盯着镜里的影子,对自己说: “我们这回运气好,没有风”。

细微的破绽可能导致重大的失败,一定要考虑周全,不可忽略任何细节。如果你成功了,也不要得意,对自己说上一句:“我这回运气好,没有风。”

【智慧金言】

不懂得“防微杜渐”的人,常常喜欢“临渴掘井”,到口渴了才去掘井,已经太迟了。平时不作充分的准备,当事情发生后才去想应对之策,显然太晚,“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往往事与愿违。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写道:“我宁可求精确,这样,机遇来时,我便不会让它从我手中溜走。”只有平时下了功夫,作好了充分准备,才能有备无患,以不变应万变,取得事业的成功。

【本经原典】

《道德经·六十三章》

【原文】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译文】

以无为的态度去有所作为,以不滋事的方法去处理事物,以恬淡无味当作有味。

大生于小,多起于少,用恩德来对仇怨。

处理问题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实现远大要从细微的地方入手。

天下的难事,一定从简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一定从微细的部分开端。

因此,有“道”的圣人始终不贪图大贡献,所以才能做成大事。

那些轻易发出诺言的,必定很少能够兑现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遭受很多困难。

因此,有道的圣人总是看重困难,所以就终于没有困难了。

因此,有道的圣人追求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难以得到的货物,学习别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经常犯的过错。

这样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会妄加干预。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经典语录】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语录释义】

我有三件法宝,持有而且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爱;第二件叫做节俭;第三件是不敢处在众人之先。

【解读】

仁和慈爱、节俭朴素、谦恭谨慎,这是三件人生的宝贝。

【活学活用】

仁和慈爱,就是要对天下的万物及他人都秉持着一种仁和慈祥的态度,像爱自己一样的去爱万物和他人,尽自己的所能去帮助他人。这是第一件法宝,也是为人处世的根本,所以只要我们拥有一个仁和宽厚的慈爱之心,那我们一定会拥有幸福和快乐。

对于仁和慈爱,有这样一个故事可能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著名幽默大师威尔·罗吉士年轻的时候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件事。

罗吉士曾管理一个牧场。某天,他的一头牛冲破附近农夫家的篱笆墙,进入农夫的院子里吃掉了农夫的嫩玉米。农夫抓住了牛,并且准备把牛宰了。按照农场的规定,农夫应该把这件事告诉罗吉士,并且说明原因,可是他却没有这样做。当罗吉士得知此事的时候,非常生气,叫一个佣工陪着他去和那个农夫理论。

当时的天气很冷,他们在路上冻得够呛。到了农夫家以后,发现农夫本人并不在家,农夫的妻子热情地邀请他们俩进屋烤火。烤火的时候,罗吉士发现农夫的妻子面容憔悴,还发现农夫的五个瘦得像猴子一样的孩子正躲在桌子后面偷偷地注视着他们这两个不速之客。

过了不久,农夫回来了。罗吉士刚要开口和农夫理论,忽然决定不说了,相反的,他向农夫伸出了手。农夫并不知道罗吉士的来意,请他们留下吃晚餐,“不过,两位只能吃些豆子,”农夫抱歉地说:“因为刚刚要宰的牛由于起风了还没有宰好。”面对农夫一家的盛情,罗吉士决定留下来。吃饭的时候,佣工一直等着罗吉士提起牛的事。可是,罗吉士却始终只字不提,只是和那家人说说笑笑。而农夫的孩子们一听说从明天起几个星期内都有牛肉吃都高兴得眼睛发亮。

吃过饭,外面的天气仍然很冷,农夫又邀请他们住下,于是他们又在那里过了夜,直到第二天清早吃过早饭才离去。在回家的路上,佣工埋怨罗吉士说:“我还以为你是来兴师问罪的呢。”罗吉士想了想,说:“我本来有这个念头,可是,我又一盘算,我实际上并没有白白失去一头牛,因为我换到了一点人情味。世界上的牛何止千万,而人情味却很稀罕。”

与慈爱的强大作用和美妙结果相比,那付出的一点点物质又算得了什么呢?慈爱不仅是我们的美德,更是我们与人相处的润滑剂,是用金钱所无法买到的珍宝。

勤俭朴素,就是在生活中秉持着勤俭节省的原则,决不为外界的任何珠宝美食所诱惑,这样就不会滋长自己的贪欲,也就能更好的享受生活!

“俭”。即在生活中抱有一种勤俭节省的态度,决不贪婪且放纵自己。

清代的张英曾经说:“人生福享,都有定数。珍惜福的人,福常有余,暴殄的人,福常不足。所以老子以俭为宝。不只是钱财应该俭,一切事都要常常思考节俭的意义,才能有余地。俭对于吃喝来说,可以养脾胃;俭对于嗜欲来说,可以集中精神;俭对于说话来说,可以培养气息;俭对于交朋结友来说,可以择友少过失;俭对于应酬来说,可以养身息劳。”这虽然是持身的方法,也不失涉世处事之道。

“不敢为天下先”。决不敢胆大地去做天下人的表率和领袖。

这一句的意思很好明白,也就是叫你持身处世应学会谦卑一点,切忌不可锋芒毕露、自高自大、自以为是,这样只会让别人看不起你,而你也是自己为自己设置了许多人生绊脚石和成功的阻碍,聪明的人是绝不会那样做的。

【智慧金言】

以“慈”持身,人就会友爱于人,不自私自利;以“俭”持身,人就会富足长久,决不贪婪;以“谦”持身,人就会自谦益人,不自炫耀。“慈”、“俭”、“谦”这就叫做戒除极端,戒除奢侈,戒除过度,这的确是立身处世的奇方妙法。

【本经原典】

《道德经·六十七章》

【原文】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

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译文】

天下人都说我道德广大,

道德广大又不像任何事物。

正是因为广大,所以才什么都不像;

如果像什么,那早就变得渺小了。

我拥有三件珍宝,

掌握并珍视它们:

第一个叫慈爱,

第二个叫俭朴,

第三个叫不敢作为在天下人的前面。

慈爱所以才能勇武;

俭朴所以才能宽裕;

不敢作为在天下人的前面,

所以能够成为人们的领导。

现在合弃慈爱去追求勇武,

舍弃俭朴去追求宽裕,

舍去退让去追求争先,

那就只有死了。

用慈爱来征战就能胜利,

用来守卫就能坚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