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无论是上、下、刃、本、末,都不能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所以,指事字都是独体字,这也是它和会意字的一个区别。
甲骨文的发现
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文字,是中国文字的先祖,现在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演变而来的。甲指龟甲,骨指兽骨。因这种文字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所以叫甲骨文。甲骨文也是研究殷商及西周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
1899年,河南安阳县西北小屯村的农民在翻地时发现一些甲骨,把它当作药材卖给了药店,药店则把它作为“龙骨”(亦即是龟兽的骨头)配方治病。
同年,清朝国子监祭酒大臣王懿荣,因病去一家药铺买药,大夫给他开的药方中就有这么一味“龙骨”,王懿荣拿到药一看,龙骨上刻着一些细密的似字非字符号,他极认真地查看之后,觉得好像古代文字,顿时引起了这位爱好古董的大臣的极大兴趣。于是,他以二两银子一片的高价将这些龙骨全部买了回来。
后来,他又通过古董商再买了大量的这类龙骨,开始深入细致地研究,他异常兴奋地得出结论:这是中国最古老的甲骨文字,它来自商代。
王懿荣死后,他所收藏的甲骨片传给刘铁云(即刘鹗)。刘进一步收集、整理,从而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甲骨文着作《铁云藏龟》。
目前,我国共出土甲骨十五万多片,存有九万七千六百多片。
隶书、飞白的发明
在秦朝以前,汉字的字体都是大篆、小篆,写起文章来很费时间,由于时代的前进,事物的发展,我国人们遂发明了隶书。
隶书是把小篆体化圆为方,削繁就简改成的。这项发明功绩很大。
创造隶书的人是秦朝下杜(今陕西省渭南)人程邈。程邈,是下杜县衙里一名小官,是当时的书法家,因犯有渎职罪,被判了十五年徒刑。秦始皇把他关在云阳县(今陕西省淳化西北)之外的监狱里。程邈在监狱里仍然坚持不懈地练字。他感到有的字笔画太多,又呆板,他就把它简化了,他研究了近十年,日积月累,成功地改造了三千多个日常用字,写起来比小篆方便多了。
他就用这些字给秦始皇写了一篇奏章,并带一张简字表,每个字都加上注解。
秦始皇是个善于创新改革的人,不论大小官吏,有事都可以向他写奏章。篆字难写,办事效率很低。这时正好程邈上奏他的隶体字新创造,秦始皇看后很高兴,不仅提前五年赦免了程邈,而且还再次启用他做官吏。
隶书的“隶”字本来就是低级官吏的意思,程邈创造的这种书体很有利于小官们书写之用,所以称它为“隶书”。
飞白是一种别具风格的书法艺术,笔画中丝丝露白,燥润相发,给人一种特别的美感。如果出自大书法家之手,飞白的形态美和书法的意境美相辅相成,别有情趣。
相传飞白的创造者是东汉时候的蔡邕。汉灵帝熹平年间,皇帝命蔡邕撰写《圣皇篇》,蔡邕完稿以后,前往鸿都门(是当时皇家藏书的地方)交差。正好碰到工匠在修葺鸿都门,蔡邕在门外等候诏见。这时候,他看见工匠们用刷石灰的刷帚在墙上写字玩耍,蔡邕很喜欢这新鲜的玩意儿。在他交完回家之后,精神十分兴奋,便在工匠的启示下,创造出了飞白的书体。
宋体字的由来
宋体字是印刷字体中最常用的一种字体。宋体字横平、竖直、撇如叶、捺如刀,历来为书法家所推崇。因此印刷业刚开始,宋体就被出版商选择为印刷的标准字体。
我国历代书法字体都是以书法创始人的姓氏命名的,如柳公权书法为柳体,颜真卿的书法为颜体,怀素的书法为怀体。唯有宋体字却以朝代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宋体字的创始人是宋人秦桧。提起秦桧,人们自然想到一个奴颜婢膝、残害忠良的奸臣。至于他的字,人们由于厌恶他的人品德行,就改称为宋体字。
汉字横写的由来
早期,汉字是刻在木简、竹简上的,后来改用毛笔。为了书写和阅读方便,中国汉字一直是自上而下、由右向左的竖写方式,一直延续了几千年。
到了近代,汉语行文中常出现外文单词、阿拉伯数字等,这样一来,竖排版汉字就更不利于阅读,亟待改革。
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新青年》杂志编辑钱玄同最早提出了汉字竖写改横写的建议。
1917年第3卷第3期的《新青年》上刊载了钱玄同致陈独秀的公开信,第一次提出了汉字“竖改横”的见解。钱玄同说:“人目系左右相并,而非上下相重。试立室中,横视左右,甚为省力,若纵视上下,则一仰一俯,颇为费力。以此例彼,知看横行较易于竖行。且右手写字,必自左至右,均无论汉字、西文,一笔一势,罕有自右至左者。然则汉写右行,其法实拙。若从西方写法,自左到右横迤而出,则无一不便。”
后来,钱玄同又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4篇公开信,积极倡导“竖改横”的主张。陈独秀、陈望道等学者也表示赞同。从那以后,横写汉字便逐渐在民间流行开来,并一直延续至今。
汉语中的吉祥用字
吉祥用字是我国民间特有的装饰图案字,它主要运用象征、演变、谐音、双关等手法,表达喜庆、吉祥的寓意。
在民间的吉祥字中,“福”字是用得最多的,什么叫福?《韩非子》载:“全寿富贵之为福。”从“福”字的结构来看,是由示、一、口、田四字组成。示,古时指神祉,也指地神。田,通佃,又通畋,即耕种、打猎的意思。《淮南子》载:“焚林而田,竭泽而渔。”通过种田、打猎,祈求神灵有衣穿、有饭吃即为福。后来,人们向往升官发财,长寿多子,每当逢年过节,祈求“福”降临,在门上、梁上、家具上、院墙上到处贴上红彤彤的福字,还有的将福字倒着贴,这是假借福倒(到)了的口彩取其吉利。
“寿”字,即今天的“寿”字,是人们用来祈求长寿的图案字,是由古寿字篆体的字头演变而来的。
“卐”字,是个中文古汉字,唐代武则天时,正式把此字解释为“吉祥万德之所集也”,并规定读音为“万”。佛教称赞释迦牟尼最完美、最圆满、最无量的道德,所以佛经有“有德圆融”之语。佛像为了表示端相,在衣冠服饰上也常绘出“卐”字图案。
“囍”字人人认识,意为双喜,它的产生据说和宋朝宰相王安石有关。王安石少年时上京赶考完毕,被人招婿成婚时,恰好来人报说金榜题名,王安石喜出望外,提起大笔,洋洋洒洒写了个“囍”字贴在了门上,更增添了婚礼的喜庆和欢乐的气氛,自此,双喜便迅速传开,成为结婚喜庆时的专门用字。
福、寿、卐、囍这些吉祥用字,线形协调,均齐严整,还具备韵律之美,所以从古到今,人们赋予吉祥美好的寓意,在人们生活中运用极为广泛,凡宫廷庙宇、亭台楼阁、钟鼎香炉、戏曲服饰、雕刻绘画、结婚做寿、造房盖屋等,到处都有用到。
标点符号的由来
现在我们不论读中文还是读外文,文章中都有标点,这使我们阅读起来很方便,那么标点符号是怎么来的呢?
据史料记载,公元16世纪小马努蒂乌斯提出了一套正规的标点符号系统。主要符号源于希腊语法家们所用的小点,但常常改变其含义。希腊文中的问号(;)变成了英语中的分号。
在我国古代并没有系统的标点符号,读文章的人,要自己断句,因而,常常弄得文义不明。到了汉朝才发明了“句读”符号,语言完整的一小段为“句”;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的一小段为“读”(音逗)。
宋朝使用“。”“,”来表示句读。明代才出现了人名号和地名号,这些就是我国最早的标点符号。
1897年,广东人王炳耀首先根据我国古代断句法,吸收我国新式标点,草拟了称之为“读之号、句之号、节之号、段之号、问之号”等十种标点符号。
到1919年,国语统一筹音会在我国原有标点符号的基础上,参考各国通用的标点符号,提出了《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规定了12种标点符号,由当时教育部颁布全国实施。
建国后,新闻出版总署进一步归纳了标点符号的用法规律,于1951年刊发了《标点符号用法》,同年10月政务院作出了《关于学习标点符号用法的指示》。从此标点符号才趋于完善,有了统一的用法。
成语的特点及来源
成语结构简练而富有表现力,是一种固定的词组。我们如果能在作文、着书中恰到好处地使用适当的成语,就可以使文章增色不少;在讲演或对话中使用成语,可以使讲演更动听,对话更生动,更富有表现力。
成语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着作中,就已经产生了大量的成语。许多成语从产生起一直流传到今天,被人们争相传用,原因就在于成语是在语言实践中经过了长期的提炼,已经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一是具有意义的整体性。
一个成语就是一个完整的意义单位,构成成语的每一个语素一般都失去了自己单独的意义。
二是具有结构的定型性。
成语是约定俗成而固定不变的词组,不能随意更换或者插入别的字。它在结构上一般都由四个字组成,多于或少于四个字的虽然也有,但为数较少。
那么,成语又是怎么来的呢?它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从古代的寓言中来。
在我国古代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着作中,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寓言,因此出自这个时期的成语也比较多。如:“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察今》里的一个寓言,“狐假虎威”出自《战国策·楚策》里的寓言故事。
2.从历史故事中来。
如“退避三舍”这一成语,出自《左传·僖公》的一则历史故事。“破釜沉舟”这一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等。
3.从古典文学作品的词句中来。
如“一刻千金”这一成语,就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春夜》诗:“春宵一刻直(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集思广益”最早出自诸葛亮《诸葛丞相集·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后来,明初着名的思想家王夫之在《宋论·英宗》里写下了“集思广益,而功不必自己立”的名句。
4.从民间口语中来。
如“信口开河”、“虎头蛇尾”、“南腔北调”等等,这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概括出来的。
谚语及其特点
谚语作为一种口头文学,在我国源远流长,它往往通过简单通俗的话就能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和经验总结。
由于谚语是口头流传的,所以有的谚语在表述上又有多种形式。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其中的“顶个”,有说“凑个”的,也有说“赛过”的。虽然表述上有冲突,但这句谚语的意思却不发生转变。
我国谚语早在文字产生之前就有了,有了文字后,有些谚语才被记录下来。殷代甲骨文和先秦一些古籍中的“辅车相依,唇亡齿寒”、“亡羊而补牢,未为晚也”等可能就是我国文字记录下来的最早的谚语。宋、明、清代,陆续有人将这些谚语辑录汇编成册。新中国建立后,谚语的研究更加得到重视。
我国的谚语浩如烟海,从内容上看,谚语大体上可分为社会谚语和生产谚语两大类。
社会谚语是指真理与实践、理想与立志、知识与学习、勤劳与节俭、阶级与爱憎、谦虚与诚实、团结与友谊、爱情与家庭、体育与健康等方面的内容,一般多具警策、醒人的特点,富有哲理性和教育意义。如“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等。
生产谚语涉及农、林、牧、副、渔、气象、日星运行、自然环境、医药卫生等各个领域、关联到地理学、天文学、气象学、生物学、土壤学、医药学等各方面的科学知识,对生产具有指导作用。如“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等。
谚语的主要特点,是将丰富的内容用浓缩、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具有高度的概括力,能起到发人深省的作用。谚语的句式一般较整齐,音节匀称,押韵顺口。此外,谚语多用比喻、夸张、拟人、对照、对偶、排比、反问和形象等修辞手法,表现形式生动活泼,有声有色,诙谐有趣,说理有力。
风趣活泼的歇后语
歇后语是一种措词在此而寓意在彼的常用语句,是人们熟识的形象而诙谐的语言形式之一。歇后语来源于民间,大约在1300多年前就开始有文人对其进行整理。
唐代李商隐在《杂纂》中搜集了为数较多的歇后语。自此以后,历代均有《杂纂》的续集,宋代苏轼的二续《杂纂》内容更加丰富,元代以后进一步发展,元杂剧和明清小说中屡见不鲜,现代作品中更是到处都可以见到。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部分是形象的比喻,后部分则是对前部分进行解释,或者说前部分是譬,后部分是解。因此以前又被人们称为“譬解语”、“譬喻语”。有时只说“譬”,不说“解”,让听者自己去领会,显得意味深长。
歇后语前部分的譬喻是造成这种语言形象生动、活泼、风趣的主要依据。其作用是唤起人们的联想,与后部分紧密配合,顺理成章地表达本意。它的选材有事,有物,有现代的,有历史的,有现实的,有想象的。
歇后语后部分是对前部分进行解释、说明,也是歇后语的点题,包括喻义歇后语和谐音歇后语。
绕口令
绕口令的历史可以追寻到5000多年前的黄帝时代。相传黄帝所作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中,已经有了绕口令的基本成分——双声叠韵词。由此推想,很可能在文字出现以前,绕口令已经在人民群众的口头语言中流传了。
可以肯定的是,在西周以前,就已经有了绕口令的雏形。当时的民歌《周南·关雎》中,就有了“参差”、“辗转”、“窈窕”等双声叠韵的联绵字,有时还是几次出现,缠来绕去。
随着语言文字的形成和发展,人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双声叠韵词。这些双声叠韵的关系,处理好了,又可以产生不同凡响的音韵美。这使得一些人开始有意识地把一些声韵相同的字组合在一起,连成句子,成为绕口令。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儿童文学逐渐成为文艺大军的一个支队,这为绕口令的发展又开辟了一条道路。
灯谜和诗谜
灯谜,也称灯虎,是谜语的一种,因最初贴在花灯上供人们赏灯时猜射而得名。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赏灯的习俗,相传始于西汉年间。到了北宋,更空前盛行,京城(今河南开封)和一些重要城市,每逢元宵佳节都要在街市上悬挂三五夜的花灯,称为灯市。为了吸引观众,有的就制作谜语贴在花灯上,这就是灯谜。后来相沿成俗,并不断发展变化。《红楼梦》第二十二回中关于贾府里元宵节猜灯谜的描写,就形象地反映了清代猜灯谜习俗的一个侧面。
诗谜,原来专指用古人现成诗名作谜面的谜语,有诗钟、文虎等多种名称,猜射方式也各有不同。其实,不少诗谜就是作为灯谜制作的,灯谜也不限于灯节时猜射,所以灯谜和诗谜并无严格的界限。现在,一般把猜射事物的谜语称为谜语,以文义(如猜字、猜成语、猜人名、地名等)作谜底的称为灯谜或诗谜。
灯谜是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经过不断推陈出新和发展创造,已经成为一种健康的文艺形式。猜灯谜能启发人们的想象能力,训练智力,丰富知识,活跃生活,深受人们的喜爱。
制作灯谜,要求内容积极健康,取材广泛,构思巧妙,用词新颖生动,表意贴切含蓄。谜面和谜底用字严禁相犯,更不应追求冷僻或流于庸俗。过于冷僻,不利于雅俗共赏;流于庸俗,则失去了娱乐的意义。
灯谜(包括诗谜)在流传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形形色色的特定猜射格式,称为谜格或谜律。并非所有的灯谜都有谜格,但按一定的谜格制作的灯谜,只有按注明的格猜射,才能猜中。下面是几种常见的猜谜格。
1.白头格、粉底格和玉带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