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语文大观园
27222600000020

第20章

“元旦”是合成词,按单个字来讲,“元”是第一或开始的意思;而“旦”则是指一天,或是早晨,把这两个字合起来,指的就是第一天。虽然我们现在都知道每年一月一日是元旦,可是,这是怎么确定下来的呢?

在历法上,人们习惯把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用的时间,称为一年。但是在地球运行的轨迹上,也没法像学校操场的跑道,清楚地标上哪是起点,哪是终点。所以,一年的起点和终点其实都是人为规定的。

相传,“元旦”一词最早来自中国上古时期的皇帝颛顼,在他的规定中,正月为“元”,初一为“旦”,“元旦”这一日因此得名。但以后各朝均对元旦的具体日期有所改动,直到西汉司马迁重定历法,才最后确定了正月初一为元旦。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为了“顺农时”、“便统计”,定正月初一为春节,而以西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

春节的历史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的祭神祭祖活动。我国古代先民经过一年辛勤劳动,在岁尾年初之际,便用他们的农、猎收获物来祭祀众神和祖先,以感谢大自然的赐予,这就是“腊祭”。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过年的“年”字,就是年景好、五谷丰登的意思。几千年来,人们一直把农历收成好叫做“年成好”,把正月一日作为“年日”,每逢这一天,到处锣鼓喧天,喜气洋洋。

《谷粱传》说:“五谷大熟为大年。”《尔雅·释天》说:“年者,禾熟之名,每岁一熟,故以为岁名。”甲骨文中的“年”字是果实丰收的形象;金文中的“年”原是预祝丰收喜庆的日子。人们为庆贺丰收,迎接新一年的生产,就在立春前后的正月初一这一天,欢聚庆祝,一起过年。

关于过年的来历,还有一个饶有趣味的传说。相传,远古时期,黄帝曾跟蚩尤大战,在农历正月初一那一天,黄帝战胜了蚩尤,人们就把这一天定为节日,以纪念黄帝的战绩。

民间还有另外一种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串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

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

“年”又窜到另一个村庄,迎头看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

后来,“年”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

由此,人们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了对付它的方法,最后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除夕的由来

除夕就是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除”字的本义是“去”,引申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义是“日暮”,引申为“夜晚”。“除夕”即含有旧岁到次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的意思。

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击鼓驱逐“疫痨之鬼”。这就是除夕的由来,它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

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则是西晋周处的《风土记》等书。在古代,除夕还有许多雅称,如:除傩、除夜、逐除、岁除、大除、大尽等。

在我国民间,除夕有很多富有积极意义的习俗。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除夕夜达旦不眠为守岁等。

春联的形成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传说。

上古时期,有神萘、郁垒两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树,树阴如盖。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

后来,老百姓为了驱鬼、压邪,便在大门左右各挂一块桃木,画上他们兄弟俩的神像(左为神萘,右为郁垒)用来镇邪。当时把这种桃木上的画称为“桃符”。

从桃符发展成春联,据说与两个皇帝有关。

公元10世纪,五代中的后蜀皇帝孟昶,有一年,要求学士辛寅逊题桃符,但又觉得词句欠佳,于是便亲自题“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于宫外。这就是传说的最早的一副春联。

不过,那时还称桃符而不叫春联,一直沿袭到宋代。如王安石《元日》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到明朝时期,桃符才改称春联。据说这与明太祖朱元璋有关,据明朝陈云瞻《簪云楼杂话》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

朱元璋建都金陵(南京)后,曾令各家贴对联,并将门联改名为春联,一律用红纸书写。据说有一次,朱元璋亲自到民间察看,见一户人家没贴春联。当朱元璋得知这户人家是阉猪的,不识字后,他便亲自动笔为他写了一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由于历代大力提倡,春节贴春联便成为我国民间的一种风俗了。而且,春联也成为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长盛不衰。

门神

门神的前身是桃符,又称“桃版”。古人认为桃木是五木之精,能制百鬼。故从汉代起,即有以桃木作桃人、桃印、桃板、桃符等辟邪。

门神,传说是能捉鬼的神萘、郁垒。然而,真正史书记载的门神,却是古代的一个叫成庆的勇士。

班固《汉书·广川王传》中记载: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

唐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门事变中,杀了自己的亲哥亲弟,所以心里总是疑神疑鬼的,弄得他整夜不得安宁。

为消除李世民心中的恐惧,秦叔宝和尉迟敬德二人披盔带甲,连续几夜就站在宫门外守护。李世民心里踏实了,便安心地入睡。

这使李世民满心欢喜,称赞秦叔宝和尉迟敬德说:“两位将军真是门神啊!”

随后,又找来画师给他们画像,并把画像悬挂在宫门左右,李世民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驱邪。于是,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

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守岁

人们把每年农历最后一天的夜晚叫除夕,并把它作为长一岁的界日(指虚岁),而这个晚上又是旧岁将过,新年到来的一夜。人们举家欢庆,彻夜不眠,围坐守岁,辞旧迎新,以求新的一年里大吉大利,这一习俗即谓除夕“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据记载,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尧舜时代,就有了庆贺新年的风俗,“守岁”也就应运而生。

关于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每隔365天便窜出深山,危害人间,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便返回山林。

当时的人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称作“年关”。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紧闭家门,全家躲在屋里吃“年夜饭”。

由于这一晚上凶吉未卜,所以,这顿晚餐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这样,便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的习俗。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每个家庭的除夕之夜有了新的内容,特别是春节电视文艺晚会的兴起等,使除夕之夜过得更开心、更热闹。

福字倒贴

过年时,把“福”字倒贴在门上,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这是借“福倒了”的谐音“福到了”,以图吉利,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据《梦粱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倒贴“福”字的风俗,传说起源于清代恭亲王府。

有一年的春节前夕,大管家为讨主人欢心,按例写了几个斗大的“福”字,叫人贴于库房和王府大门上。

凑巧的是,有位家丁目不识丁,竟将大门上的“福”字贴倒了。为此,恭亲王福晋十分气恼,欲鞭罚惩戒。幸好大管家是个能说善辩之人,他怕福晋怪罪下来殃及自身,慌忙下跪陈述:“奴才常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乃吉庆之兆。”

恭亲王福晋一听,倒也合乎情理,心想:“怪不得过往行人都说恭亲王福到(倒)了,吉语说千遍,金银增万贯。没学问的奴才,还真想不出这种招式呢!”遂赏管家和家丁各50两银子。

后来,倒贴“福”字的风俗由达官府第传入陌巷人家,贴过后都愿过往行人或顽童们念上几句:“福到了!福到了!”以图吉利。

十二生肖的由来

十二生肖是我国一种传统的纪年方法。办法是,在采用天干配地支纪年的同时,又用十二地支各配一种相应的动物名字,表示这一年的顺序和名称,排列办法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免、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如甲申年又称猴年,这一年出生的人便属猴。

探究十二生肖的起源,部分学者认为,它与原始时代人们对动物的崇拜有关。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认识自然能力极其有限,人们对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物产生一种依赖感(如马、羊、鸡、牛等),对危害自身安全的动物产生一种恐惧感(如虎、蛇),对一些器官功能超过人类的动物产生崇敬感(如狗的嗅觉等),导致产生对动物的崇拜。

汉族生肖中的十二种动物的选择并不复杂,它们与汉族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关系密切。十二种生肖动物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类是已经被驯化的“六畜”,即牛、羊、马、猪、狗、鸡,这些动物是汉人为了自身的生活需要而驯养的。占十二种生肖动物的一半。在汉族人的观念中,“六畜兴旺”代表着家族财产富足,吉祥美好。

第二类是野生动物中为人们所熟知的,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关系较密切的动物,它们是虎、兔、猴、鼠、蛇。其中有为人们所敬畏的,如虎和蛇;也有为人们所厌恶却又密不可分的,如鼠;更有人们所喜爱的,如兔、猴。

第三类是中国人传统的象征性的吉祥物——龙。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集许多动物的特征于一体的人造物,是人们想象中的灵物。

十二生肖的习俗不独汉族所有,居住在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很早就使用了动物纪年的方法,据《琅琊代醉篇》记载:“北狄中,每以十二生肖配年为号,所谓狗儿年,羊儿年者。”这种动物纪年的方法,后来和干支纪年法相融合,便产生了十二生肖之说。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卯,兔也。”说明以地支配动物的十二生肖,在汉代已经形成。

至于十二生肖的排序,为什么将小小的老鼠排在第一位呢,据说,古人在排列十二生肖的时候,是按动物足趾的奇偶(即单双)参差排列的。这些动物的足趾有奇偶之分,不管是四足还是二足者,其足趾的数目前后或左右皆相同,惟独老鼠是前足四趾而后足五趾。所以就把它排在了第一位。

十二生肖纪时的由来

在中国汉代,人们就用12地支配12种动物用来纪时,叫做12生肖。人们先是用此法区分每天的12时辰,后来发展到用此法纪年。王充的《论衡》中就记载了以12禽兽配12地支的方法。

子时(夜11、12点):在深夜时分,老鼠最活跃,所以子时属鼠。

丑时(后半夜1、2点):牛是最早耕地的家畜,所以丑时属牛。

寅时(后半夜3、4点):寅字可解释为害怕的意思,古人最害怕的动物是百兽之王——老虎,所以寅时属虎。

卯时(早晨5、6点):此时为“太阴”(即月亮)的时间,传说月亮中有玉兔,所以卯时就属兔。

辰时(早晨7、8点):传说此时是群龙兴云行雨之时,所以辰时属龙。

巳时(上午9、10点):据说蛇喜欢在此时利用青草掩护自己,所以巳时属蛇。

午时(上午11、12点):午时阳气到顶,阴气始生,正是骏马驰骋之时,所以午时属马。

未时(下午1、2点):据说羊在未时吃过的草,草根再生力很强,所以未时属羊。

申时(下午3、4点):天快晚了,猴要呻吟,所以申时属猴。

酉时(下午5、6点):此时正是日落月出之际,古有“太阳金鸡”的传说,所以酉时属鸡。

戌时(晚7、8点):此时正是夜晚的开始,犬要守夜,所以戌时属犬。

亥时(晚9、10点):据说晚上9、10点钟天地最混沌,而猪喜欢睡觉,混沌不清,所以亥时就属猪。

12生肖纪时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它通俗易懂,使用方便,所以直到今天仍然沿用。

小时的由来

人们几乎每天都要和钟表打交道,“几点钟”“几小时”这些话几乎每天都在重复。可是,你可知道,为什么要把两个钟点之间的间隔称为“小时”呢?

其实,“小时”是由“大时”引申而来的。

在中国古代,人们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算时间,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对应于今天的二十四小时,半夜十一点到一点之间为子时,一点到三点为丑时,三点到五点为寅时,以此类推。由此可知,古时的一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

所以,当钟表由西方传入中国后,有人把中国的一个时辰叫“大时”,而把西方的新时间一个钟点叫“小时”。以后,随着钟表的普及,“大时”一词就消失了,而“小时”却沿用至今。

刻的由来

现在1刻钟指15分钟。“刻”是怎么来的呢?

在周代,人们用漏壶计算时间。他们在铜壶底下钻出1个小孔,壶内竖起1根刻有度数的箭。水灌满铜壶后,随着水从小孔一滴滴漏下,水面缓慢下降,箭杆上表示时间的刻度就逐一露出水面,所以称为“滴漏”。

可是由于水多时滴得快,水少时滴得慢,很不准确。因此,又在壶的上面阶梯形地设置上、中、下3只播水壶,下面设1只受水壶,让中、下两只播水壶始终保持水满状态。这样,水位稳定,滴漏的速度就均匀了。东汉时,人们又发明了百刻计时制,在漏壶的浮箭上划分为100个刻度,计算时间更为精确。

“一刻”就是指浮箭上升一个刻度的时间,相当于现在的十四分二十四秒,这样,钟表走过一个小时差不多等于漏壶的四刻,于是就将十五分钟称作一刻钟了。

“一刹那”是多久

我们经常会在书报上看到“刹那”、“瞬间”、“弹指”、“须臾”等字眼。这些都是表示非常短暂的时间概念。那么这几个形容时间短暂的词语意思有没有分别呢?它们指的究竟是多长时间呢?

在古代的梵典中,我们可以找到明确的答案。在《僧只律分》中即有这样的记载:“一刹那者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