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语文大观园
27222600000025

第25章

古时候,一般都是父亲主持女儿的婚事。周宣王执政时,觉得自己身为一国之君,亲自给女儿主婚,会降低自己的身份。最后在大臣的建议下,让次于王的“公”来为他的女儿主持婚礼。渐渐地,人们就把皇帝的女儿称为了公主。

驸马本是一个官名,即驸马都尉的简称。后来用作帝王女婿的称呼,这有一个演变过程。

汉武帝时期,开始设置驸马都尉职位,当时也称为副马,负责掌管副车(皇帝出外时的从车)之马,是皇帝的近侍官,但不一定是皇帝的女婿。魏晋时期,才出现派帝婿做驸马。

晋代杜预娶司马昭之妹高陆公主,是司马懿的女婿。后来司马炎称帝,追尊司马懿为晋宣帝,授杜预以驸马。东晋的刘恢、桓温是明帝的女婿,也都做了驸马。

此后,皇帝的女婿都加此称号,驸马不再是一个实际的官职,而成了乘龙快婿的同义词。

“宰相”的由来

宰相,是我国历史上一种职位称号。在我国君主专制时期,宰相的权力很大,仅次于天子。宰是主宰之意,相是辅助之意。宰相的职责是辅佐皇帝,总揽政务。

据历史记载,早在商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太宰、尹、太师等官职,起着辅佐天子管理国家的作用,但不具备后来宰相的权势。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相的名称开始出现。

在诸侯国之中,秦国最早设置丞相之职。由于商鞅变法非常彻底,秦国飞速发展,是战国时期第一个设立郡县制的国家。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秦国任命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从此,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开始出现了丞相这一职务。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不再分封诸侯,而是设立官吏管理人民。如此一来,就有必要组织一套官僚机构。尽管秦始皇非常勤奋,但个人精力有限,必须依靠宰相来处理朝政。宰相——这一辅助皇帝的官职,就在这一历史条件下确定下来。

汉朝承袭秦朝的制度。西汉以相国或丞相为宰相,以御史大夫作为宰相的副手。东汉时司徒就是宰相,与司空、太尉共掌政务。东汉末年,恢复了丞相之职。

魏、晋时期,以中书监、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仆射以及重要的将军等执政者为宰相,无定名也无定员。南北朝期间,宋、齐、梁、陈、魏、周等朝,均设丞相或相国。隋代,废除丞相,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仆射为宰相。

唐朝初年,尚书、中书、门下三省的职位最高的官员同为宰相。后来,皇帝又使用其他官吏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增加了“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官衔,都属于宰相。

到了宋、元、明、清几个朝代,宰相的名称变化不一,但宰相的职责没有发生丝毫的变化。公元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宣布废除宰相,但明朝的内阁大学士实际上就是明朝的宰相。

清朝时期,权力集中于军机处,军机大臣实际上也就是宰相。

由于宰相权力很大,也多有才能,古人用“拜相”一词来说明宰相一职对国家和皇帝的重要。

“尚书”的由来

尚书,或称掌书,是古代官名,始置于战国,“尚”是执掌的意思。到了秦朝,尚书成为少府(九卿之一)的属官,掌政务文书,地位相当之低。

西汉时期,汉武帝设尚书五人,开始分曹治事。汉成帝也设尚书,群臣奏章都得经过尚书,地位虽不高权力却很大。东汉时期,尚书正式成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从此三公权力大为削弱。

魏晋以后,尚书事务愈来愈繁杂。隋代设置尚书省,分为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以左右仆射分管六部。宋代以后,三省分立之制渐成空名,行政全归尚书省。

元代仅存中书省之名,而以尚书省各官隶属其中。明代初期,尚存此制,后来废去中书省,直接以六部尚书分管政务,六部尚书等于国务大臣,相当于今天的部长。清代相沿,末期改官制合并六部,改尚书为大臣。

“将军”的由来

早期军队中没有将军这一职务,由司马来掌管军事。

那时候,国家军队的数量并不多,天子只有六军(每军2500人),诸侯最多不超过三军。各军的统帅叫卿,卿以下叫大夫,大夫以下叫士。

到了春秋时代,诸侯为了建立霸业,总是费尽心思来扩充兵力。大国诸侯,如齐、晋、楚等,常常拥有三军以上的兵力。可是在编制上,诸侯只能有三军,只能设三卿。于是,有些诸侯就把扩充军的统帅称作“将军”,意即率领一军的意思。行军打仗时,军队得由一人统一指挥,方能发生效力。因此,便在将军中选拔出大将军或上将军来全盘指挥。

到汉朝时期,军队数量更多,单设一位大将军管不过来了,于是又出现了不同级别的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职位。以后,各朝的将军虽不尽相同,但将军这一官阶仍然是分成若干级别的。

“中堂”是什么官

在古典书籍中,我们常会看到说某人为某中堂,“中堂”显然是一个官名,但那到底是一个什么官呢?

“中堂”作为官名最早出现于唐代,当时是作为宰相的别称。因宰相在中书省内的政事堂办公而得名。宋、元时沿袭了这个称呼。明、清时对大学士亦称“中堂”,明代的大学士实际掌握宰相权力,其办公处在内阁,中书居东、西两房,大学士居中,故称“中堂”。清代,包括协办大学士在内,都称为中堂了。

“宦官”与“太监”

很多人觉得,自古以来,“宦官”和“太监”就是一回事。其实,这并不确切。第一,最初的宦官不都是阉人;第二,“宦官”和“太监”并非自古以来就是同一概念。

“宦官”之称,古已有之。当时,人们把在皇宫中为皇帝及皇族服务的官员,统称为宦官。东汉以前,充当宦官的有阉人,也有其他人。东汉时期,宫廷之禁愈来愈严,于是太监一职开始“悉用阉人”。

“太监”一词,最早见于辽代,是辽代政府机构中的官员。辽代太府监、少府监、秘书监等机构,均设有“太监”一职。元代承袭辽制,所设各监也多有“太监”。元代太监是诸监中的二级官吏,并非尽是阉人。

到了明代,太监才和宦官发生较固定的关系。充当太监者必是宦官,但宦官却不尽是太监。太监是宦官中的上级官员,是具有一定品级、俸禄的高级宦官。

太监成为宦官的专称是从清代开始的,因为清代将侍奉皇帝及皇族的宦官都冠以太监之称。所以,宦官便同太监混为一谈了。

县官为何称“知县”

知,本来的意义就是管理、主持的意思。知县就是管县,管理、主持一县的政事。知,解释为管理、主持,古诗文中常常遇到。《左传》中说“子产其将知政矣”,就是说子产将要主持政事了。宋朝魏了翁《读书杂钞》指出,后世官职上加“知”字,就是从这里开始。

《宋史·苏轼传》说苏轼“知徐州”、“知湖州”、“知杭州”,就是说派苏轼去主持徐州、湖州、杭州的政事,也就是担任这些州的知州。唐宋以后的知府、知州、知县、知事,都是这种意思。

古诗词中,知也解为“管”。杜甫:“翠襟浑短尽,红嘴漫多知。”多知即多管,意谓鹦鹉学人语,多管闲事。王维:“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忽值入。”不知即不管,是说为看红树不管路远。

“知府”的由来

在中国的许多朝代中,都设置了“知府”这一职位。

“知府”这一官职,是由“知”和“府”两词结合而来。府作为一级地方行政单位,它的演变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

在魏晋时期,州刺史兼任将军之职。州刺史是文职,将军是武职。州有州的衙门和幕僚,将军另外有将军的衙门和幕僚。将军的衙门,就叫做“府”。

到了唐朝,中央政府在首都、陪都以及皇帝登基前任职的州设置府,例如京兆府、河南府、太原府等等。府的长官,统称府尹。

宋朝时,府的设置逐渐多了起来。府隶属于路(路是介于中央与州之间的一级行政区划)。

明、清两朝,省、县之间的一级行政单位被称作“府”。除了首都、陪都所在地的府长官仍然称府尹外,一般的府长官,都称作“知府”,意思是“知(即主持)某府事”。

知府之下,设同知、通判等官员,辅佐知府处理公务,分掌粮税、盐税、江海防务、水利等等。

在明朝,按照缴纳税粮的多少,“府”被分成三等:纳粮20万石以上为上府,20万石以下为中府,10万石以下为下府。当时,全国有150多个府。清朝时,各府因自然条件的差异、人口多寡、路程远近,相互间的差别也很大。

“知州”的由来

在中国,许多地方的名称,都带有一个“州”字。如杭州、福州、广州、永州、青州等。而且先秦时期还有刻“九州”于一鼎之说。这些名称都是历史上延续下来的,那么州的由来是怎么样的呢?

在西汉时期,州这一名词开始出现。但当时的州,并不是行政区划。据史书记载,汉武帝为了有效地管理地方,将全国划分成13个监察区,称为“州”。每州都由中央派遣一长官,负责监察郡、县的官吏。这一长官,便被称为刺史。

到了东汉后期,州慢慢演变成为一种地方行政区划。州辖郡、县,刺史又称州牧,就是州的行政长官,拥有行政军事权。

隋朝时,郡的建制被取消,只保留州、县。唐朝继承隋朝的制度,将地方分成州、县两级。当时州的行政长官仍称为刺史。

在宋代,开始把州的行政长官叫做“知州”,知州下属的官员有同知、通判,分别掌管财政、刑法、治安等。

明清两朝,州有两个级别:直隶州和散州。直隶州直属于省,级别与府相同;散州隶属于府,级别与县相同。

“主席”的来源

古人在桌椅还没有发明以前,都是席地而坐的。当时,先铺上房间那么大小的席子叫“筵”,每个人坐的小垫子叫“席”。

因此,古人进屋时,就要先脱鞋,再走过筵,坐在席上。现在日本人和朝鲜人的室内生活,基本上还是这个样子,这正是我国古代席地而坐的遗风。入席时,客人有客座,主人中的长辈独自坐在正位或主家席位,叫做主席。

“主席”这一称谓于是这样叫开,后来,经过演变,“主席”才成为现在的会议主持人,或是国家、团体、公司领导人的职位名衔了。

“书记”的由来

很早的时候,书记指的不过是用以记事的书写文字。在三国曹丕(与吴质书)中有“元瑜(即阮踽)书记翩翩,致足乐也”之句,其中的“书记”,指的就是章、表、书、疏等类的文体。

南北朝时期,书记逐渐演化为专称。在南朝梁任彦升《齐景陵文宣王行状》中说道:“谋出股肱,任切书记。”在《文选注》中,吕向注:“书记,谓文字之士也。”

唐朝时期,在元帅府和节度使手下主管撰写文字的属官称“掌书记”,也可称为“书记”。如杜甫《送高十五书记》诗,诗题下鲍注云:“高书记适也……哥舒翰表为左骁卫兵曹参军,掌书记。”是说当时高适的职务是左骁卫兵曹参军,因为他兼任掌书记的职务,所以杜甫称他“高十五书记”。

在现代的中国,书记已经成为党、团各级组织中的主要负责人,在工作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省长”的由来

清朝,各省的最高行政长官被称为巡抚。辛亥革命后,各省成立军政府,最高长官称为都督,执掌一省之军政大权。当然,有的省份还在都督之下设立民政部,以民政长作为行政长官,处理一省行政事务。

民国二年(1913年)1月8日,袁世凯公布《划一现行各省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简称《划一令》),对各省地方行政进行统一的规定:各省行政长官称民政长;行政机关称行政公署。各省设民政长1人,总理全省政务,由中央政府任命。1月10日,袁世凯公布命令:各省民政长由都督兼任。

以后,袁世凯考虑到民政长的重要,又陆续任命了一批文职人员担任民政长。民国三年5月23日,袁世凯为加快帝制,又公布了《省官制》。《省官制》把省行政长官名称由民政长改为巡按使,行政署改为巡按使公署,使各省的行政长官名称和明清两朝名称相仿。

袁世凯帝制失败以后,黎元洪于民国五年7月6日公布命令:各省巡按使改称省长,巡按使公署改称省长公署。从此,省长这一名称就出现在中国的历史之中。以后,虽然各省行政长官名称在各个历史时期有所不同,但省长这个职位却一直保留到现在。

“您”字的由来

在今天汉语语言中,“您”是第二人称的尊称。这个字最早出现在宋元时期的文学作品中。

在唐朝以前,汉语中第二人称表单数的代词,只有“你”字,没有“您”字。但唐代已开始出现了“你们”一词,当时写成“你弭”,也有人写成“你每”,“你弭”二字读快了就读成“您”的发音了。

到了宋元时期,在很多文学作品中把“你们”简记为“您”,这时的“您”只是“你们”的合音,并没有别的意思。在宋元以后,“您”逐渐由表示多数向单数过渡,用以表示尊敬的意思。

此外,由于“您”源于“你们”,所以现代汉语中第二人称代词“您”后面不能加助词“们”表示复数。但近年来已经有很多人在书信、讲话中,开始使用了“您们”这个说法,来表示对较多人的尊敬。一些语言学家也主张用“您们”这种说法。

“她”、“它”的由来

专指第三人称女性的“她”字。并不是古代就有的,这个字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出现。

在中国的传统文言文中,第三人称代词多用“伊”或“他”字,但其中并没有男女性别区分。在“五四”运动之前,“他”字兼称男性、女性以及一切事物;在此前后一段时间,有人用“伊”字代替女性的“他”,但“伊”与“他”并用,常常造成混乱。

1920年初,语言学家刘半农创造了“她”字,并提出用“她”来指代第三人称女性,不久,周作人在文章中提及了刘半农的这个想法,遭到封建保守势力的攻击和反对。

1920年6月6日,已到国外留学的刘半农,在读了国内关于此事的争论文章后,深思熟虑一番,写了一篇研究文章《“她”字问题》,发表于同年8月9日上海的《时事新报·学灯》栏。该文从翻译和阅读外国文章的角度,提出了创造“她”字的必要。他举了一个例子:“他说,‘他来了,诚然很好;不过我们总得要等他。’”

这种语言方式在外国文章中使用很多。但倘若按照“他”字表示一切第三人称的办法,就会出现上面使人摸不着头脑的问题。而如果用一个女性的“她”字,一切便会豁然明白:“她说,‘他来了,诚然很好;不过我们总得要等她。’”

在该文中,刘半农为解决“他”和“她”难以区分字音这一问题也作了探讨。他说:“‘他’字本有两读,一为ta,用于口语。一为tuo,用于读书。我们不妨定‘他’为ta,定‘她’为tūo……”最后刘半农还趁便提出一个新的想法:应当再取一个“它”字,用来代替无生物。

这种说法很快得到了人们的赞同和认可,各种字典也都收录了这两个字,它们从此被广泛使用开来。

“郎”和“子”

在古籍中,常会看到某人被称为什么“郎”、什么“子”等。为什么这样称呼呢?

其实,“郎”是对有为青年的美称,如三国时的周瑜,大家常叫他“周郎”;唐玄宗李隆基,也叫“三郎”;诗人杜甫曾任职“工部员外郎”,也成了他的名谓。

而“子”则是对人的尊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时,将人称为“子”的多不胜数,如孔子、老子、孟子、庄子、晏子等。

“子”其实不光是男人可用,女人也可以。如卫君夫人名叫“南子”;汉武帝皇后叫“卫夫子”。

“娃”的称呼

我国许多地方,人们通常把孩子称为娃,如:男娃、女娃。这种称呼包含了爱意,听起来也显得格外亲昵。

据说,这种称呼源于对万物始祖女娲氏的崇拜和纪念。相传,在开天辟地时,世上没有人,女娲用黄土造人。后来,人们为了说明自己是人类始祖女娲氏的后代,便将孩子称娃,意为女娲脉传。因此,古时娲与娃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