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云暮矣室潇然,牢落生涯只旧毡。
君肯太仓分一半,免教人笑灶无烟。
朱本来积蓄了一千文钱准备过年,接到这首诗后,他就分了一半给都。
不必博识
明朝嘉靖时,皇宫中传说有人看见一个多手多眼的鬼。明世宗朱厚熜问张真人:“这是什么鬼?”张答不上来。
有人说王世贞博识,就派人去问王。王说:“回答这问题何必要博识。《大学》中有一句话:‘十目所视,十手所指。’这是说什么?”(《大学》原文是: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这里借以指奸相严嵩。)严知道后,对王十分忿恨。
赵可题壁
金人赵可,字献之,高平(今甘肃固原)人。他博学多才,善书法,深得金主海陵王完颜亮的赏识。由于他的书法好,文思敏捷,文笔典雅,所以当时朝中一切诏书诰令,大都出自他的手笔。
他少年时赴举,从秀才到举人,每场考试,文章都写得很一般,连他自己也不满意,但到了次年参加礼部殿试,题目是《王业艰难》,这很合他自己的心意,因此他落笔成文,不复改动。他的笔下生花,真可谓是神来之笔。他把卷子交上去以后,见别人都还没有写完,出于一时高兴,在考场的白粉壁上写了一首词:
赵可可,肚里文章可可。三场捱了两场过,只有这番解火。恰如合眼跳黄河,知他是过也不过。
他词的意思是:我赵可可以,肚里的文章更是可以,但是三场考试有二场是撑过来的,只有这一场考试,我才考得痛快淋漓。主考官看了他的文章和壁上题词,觉得很有意思。于是,他在粉壁上续了两句:
王业艰难,好叫你知我。
主考官是从试题生发开来,意思是给皇上干事情不那么容易,不能由他主考官决定取谁就取谁,你知道我的难处就是了。
这时,恰巧碰到金的皇帝海陵王亲临考场。他看到这首词,就让左右抄录下来。不久,皇帝传下圣旨:赵可是否考中要上奏给朝廷。在皇帝这样的暗示下,赵可顺利地中了进士。
参破老禅
大通禅师操守高洁,人们不斋戒沐浴不敢登其门。苏轼携带着歌妓去拜访他,大通禅师怒形于色。苏轼于是填词《南柯子》一首,让歌妓歌唱,大通禅师听了也开怀发笑。苏轼说:“今天参破了老禅!”
这首词云:
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借君拍板与门槌,我也逢场作戏,莫相疑。溪女方偷眼,山僧莫睫眉。却愁弥勒下生迟,不见老婆三五少年时。
范仲淹字谜教子
北宋大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官至参知政事,曾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叹。他一生俭朴,为官清廉。
有一年,他的次子范纯仁要娶亲。范纯仁想,结婚是一生的大事,父亲又是个大官,一定要把婚事办得体面一些,也好借此光耀范家门庭。于是他就开始操办起来。正好他的大哥要进京办事,他就让大哥把自己的打算告诉父亲,并开列了一张长长的购物清单,让大哥在京城采购。
范纯仁的大哥到了京城,向父亲转告了弟弟的打算,并把要采购物品的单子交给了父亲。范仲淹看了,皱着眉头道:“我家历来俭朴,岂能纵容后代这样奢侈!”于是提笔在那张购物单子上写了四句话:
一人站着一人卧,两个小人地上坐,
家中还有两口人,退回娇儿细琢磨。
范仲淹嘱咐老大不要在京城买任何东西,只将单子退给弟弟,他就会明白我的意思。纯仁接过大哥退回的单子,细细地琢磨了父亲的四句话,羞愧不已,改变了原来的打算,决定俭朴办婚事。范仲淹知道儿子改变了打算,便赶回家中参加了儿子的婚礼。这件事在当地传为美谈。
原来,范仲淹的四句话是个拆字谜,谜底是个“俭(俭)”字。
猜字谜曹植夺魁
曹操和他的两个儿子曹丕、曹植在文学史上被称为“三曹”,都有高深的文学造诣。尤其是曹植,更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一天,曹操领着曹丕、曹植骑马郊游,观赏丹枫金橘。这天秋高气爽,蓝天一碧如洗,成群的燕子在天空中飞翔。曹操凝望天空,感叹不已。忽生一念:何不以此景为题,制个字谜考考两个儿子才学的高低呢?他沉吟片刻,手指天上的燕子,吟了四句诗:
一对燕子绕天飞,一只瘦来一只肥;
一年四季来一次,一月倒要来三回。
曹操让两个儿子以此四句诗为谜面,猜一字。曹丕冥思苦想良久,终未悟出是什么字。才思敏捷的曹植,一句一句推敲,对曹操说:“这是个‘八’字。一对燕子像‘八’字的一撇一捺,瘦的是撇,肥的是捺。‘一年四季来一次’,指一年中有一个‘八’月。‘一月里倒来三回’,指一个月中有初八、十八、二十八。”
曹操闻之大喜,从此对曹植更加喜爱,一度曾欲立曹植为世子。
李白出谜暗斥县官
唐肃宗乾元年间,年过花甲的诗人李白骑着毛驴浪迹天涯。一天,他正行走在金陵途中,七月炎热的天气令他七窍生烟口干舌燥。忽见前面一家门首挑出一面小旗,上书“佳醋”二字。原来是一家醋店。李白想,没有酒喝,就喝点醋解解渴吧。于是,他将毛驴拴在树上,缓步走进店门,店内已坐着一个人,看穿戴像个七品芝麻官。李白没理他,直奔柜台,对店家说:
一人一口又一丁,竹林有寺没有僧;
女人怀中抱一子,二十一日酉时生。
店家本是个落魄文人,听了李白的话,就琢磨起来。思索有顷,他明白了这是一首诗谜,并猜着了谜底,心想来客不是个一般人物。他忙拱手笑答:“客官问‘何等好醋’?此乃并州陈醋,北国佳品,客官尽可品尝。”
李白见店家这么快就能猜出谜底,很是高兴,便攀谈起来。一会儿,他饮完了醋,把壶还给店家时又说了一首诗谜:
鹅山一鸟鸟不在,西下一女人人爱;
大口一张吞小口,法去三点水不来。
店家又解出这首诗谜的谜底是“我要回去”,便对李白告别:“客官,祝你一路平安!”李白含笑致谢,正要出门,那个县官站起来叫道:“且慢,你是何许人也,竟敢在我面前咬文嚼字?”原来,他看李白与店家说得亲密,而自己却没有听明白他们的话,在旁受到了冷落,感到被怠慢了。
李白哪里肯把这无学无识的小小县官放在眼里,便不慌不忙地说:
豆在山根下,月亮半空挂;
打柴不见木,王里是一家。
说完,跨上毛驴扬长而去。县官还愣在那里琢磨这首诗呢,李白已经走得无影无踪了。店家解得此谜谜底是:岂(岂)有此理!
李白所言十二个字谜,全是拼合字谜,每句诗说的一个字。读者细细体味自会明白。
三秀才同制王字谜
春天的杭州西湖边,明媚秀丽,风光如画。三个秀才不期而遇,结伴漫游。互相询问姓氏,年龄较大的那位说:二位贤弟,我吟一首诗,敝姓就在这诗里,请二位听好:
山中狮子牡丹花,蜂巢千子母当家;
三位一体是我姓,众卿朝拜尽荣华。
他一说完,那二位便笑着点了点头。年龄次之的那位接着说:我的姓是:
顶天立地英雄汉,拦腰横打一扁担;
若是封门去种田,上下出头把理辩。
年龄最小的那位秀才迫不及待地说:二位大哥,请听我的:
三人结伴一路行,一条大道穿正中;
追根寻源本一祖,三人乃是同根生。
他的话音刚落,三人不仅一起哈哈大笑起来。原来他们三人同姓“王”。
第一个秀才的四句诗,一、二、四句是从意义上解释“王”字的,只有第三句是从“王”字的结构来说。
第二个秀才的诗,前两句是说一竖的上边和下边各有一横(天和地),“拦腰横打一扁担”是说再加一横,便是“王”字。“若是封门去种田”是说这个字把两边封起来就变成了“田”字。若是再上下出头的话,就成了“申辩”的“申”字了。
第三个秀才的诗,前两句也是从结构上来说“王”字的。
有好酒卖
明代海南人伯畴,为一酒店题写诗句,大吉大利,店主很是高兴。巧妙的是,四句诗每句都是一个字谜,谜底就是“有好酒卖”。诗句如下:
一轮明月挂半天,(有)
淑女才子并蒂莲。(好)
碧波池畔酉时会,(酒)
细读诗书不用言。(卖)
第一句,半个天字加上月亮,是“有”字;第二句,“女”加“子”是“好”字;第三句,“酉”加“三点水”是“酒”字;第四句,“读”字去掉“言”旁是“卖”字。
以诗解诗谜
清乾隆时有人做一首字谜诗:
半边有毛半边光,半边有味半边香,
半边吃的山上草,半边还在水里藏。
有人用诗解此谜道:
水里游鱼山上羊,东拉西扯配成双,
一个不吃山上草,一个不会水中藏。
这便是那个有名的“鲜”字谜。
问管仲
“问管仲(打一字)”,是明代着名诗人、书画家徐文长出的一则谜语。曾难倒了许多人。谜面是《论语·宪问》中的一句话,全句是:“问管仲,曰:人也。”知道这句话的全文,也就把谜底打出来了:“人也”合成一字,即“他”字。
春夏秋冬
在明朝无名氏辑的《新奇灯谜》上有这么一则字谜:
三人同日去观花,百友由来共一家,
禾火二人同饮酒,夕阳桥下一双瓜。
要求四句话打四个字。
三人同日是“春”字,百友一家是“夏”字,禾火同饮是“秋”字,夕下双瓜是“冬”字。这类字谜往往只猜出一两个字便可以知道全部。如“天地人和”、“风花雪月”、“酒色财气”、“渔樵耕读”、“悲欢离合”等等。
胸背腿上有,头面耳上无
清人咄咄夫出过一个字谜:
胸上有,背上有,
腿上脚上有,肠上胃上有;
头上无,面上无,
耳上口上无,手上指上无。
此谜巧妙地把人体的器官摆出来。说这上面有那上面无,引导人们向着猜物谜的方向去想,于是越想越猜不着。然而,从字面上一看,马上就明白了:原来所有说“有”的字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部分,即“月”字。而全部说“无”的字面上都没有它。所以,“月”就是谜底了。
落花人独立
清代陈少逸制作过一则有名的字谜: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作者用了唐代诗人翁宏《春残》诗中的两句,兼用象形法与增损法,在一个很美的意境中托出谜底。“落花人独立”,即“花”落之后,只剩下单立人旁。“微雨”是看不见雨点的,即“雨”字去掉里边的四点,而飞进去两只燕子(以“入”比作飞燕,也很形象),就成了“两(两)”字。“两”加上单人旁又成了“俩”字。
微雨经旬
清人亢榕门作过这样一则字谜:微雨经旬(打一字)。微雨是轻轻洒落的,所以扣一个“洒”字。十日为旬。“微雨经旬”就是小雨洒了十日。那么,“洒”、“十”、“日”合起来就成了“潭”字。十分奇妙。
自小在一起
自小在一起,目前少联系。
这是离合体的字谜。“离合法”就是把字分解开几部分,再组合起来,构成谜底。这种方法在字谜中用得很多。如这个谜,“自”和“小”在一起,“目”和“少”在一起,都是个“省”字。
有一半
有一半,有一半,又有一半。
这个谜打两个字,而且这两个字又组成一个常用的词。这本来是一则字谜,所以也应该按猜字谜的拼合法来猜。“有一半”即“有”字的一半,是个“月”字。两个“有一半”,即两个“月”。两个“月”字合成“朋”字。“又有一半”取“有”字的另一半加上“又”组成“友”字,这样两个字合起来就是常用的“朋友”一词。
廿路电车开进北口
二十世纪上半叶,上海还通行有轨电车时,上海某报上刊载了一则字谜:
廿路电车开进北口,当当当当。
谜底是“燕”字。
“廿”、“北”、“口”都非常具体,妙更妙在四下铃声上,“当当当当”,敲了四下,点了四个点。
林木森森
“林木森森”,打一字。
谜面上不说“一字有九木”,而是直接摆出九个木字来让人猜,但是汉字中没有用九个“木”组成的字,那么,就是“九”加“木”了,此乃“杂”字是也。这就是叠字谜的猜法,看到那么多同样的字在一起,只要用归纳法数出个儿,用一个数字表示就可以了,数目越多越可以明白。
上不在上,下不在下
天无它大,人有它大,
上不在上,下不在下。
有人说,这是字谜中最好的一个谜。它的妙处在于以转移目标的双关语,把一个最简单不过的字,说得十分离奇,十分复杂,猛然一听,叫人摸不清头脑,仔细一想,才不禁拍案叫绝。人们经常用猜物谜的思路去猜字谜,所以一看到此谜的前两句就会苦思起来,什么东西比天还大却又和人一样大呢?进入了这个思路是猜不出来的。只有用猜字谜的思维逻辑来审视这个谜面才行。
前两句的关键词在“大”字上,不能把“大”当作一个形容词,而要把“大”当成一个要解析的一个字的形体。把“大”“天”“人”三个字放在一起做比较,“天”字缺少了什么就变成了“大”?“人”字添上什么就成了“大”?“天”“大”“人”之间所差的就是“一”字,原来就是这么简单。妙就妙在这么简单的一个字,却被弄得很玄妙,很复杂。
本来,只有这前两句,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但是为了更玄妙些,更复杂些,却也更形象些,更准确些,又添了后面两句。其实,这后两句并不多余,而且十分切当。后来又有人给这个谜增加了两句:不可在上,且宜在下。又展开了一个层次,“不”和“可”中“一”都在上,“且”和“宜”中“一”都在下。仍然十分自然贴切。
一点一横短,两点一横长
一点一横短,两点一横长,
你若猜不着,且请站一旁。
一个点,一个短横,两个点,一个长横。这是直接叙述字的笔画,就是两句大白话。后两句似乎是让猜不出的人靠边站,但实际上是在暗示人们,请看看“站”字的一旁,不正是“立”字吗?这里既用到了组合法,又用到了拆解法。
是字不是字
本来是个字,细看不是字,
字上多两点,其实是个字。
这个谜面真把人弄糊涂了,又是字,又不是字,究竟是什么?关键在这多出的两个点上。是个字,细看字上多了两个点,所以又不是字了。但是,虽然多了两个点,其实还是个字。“字上多两点”这是关键的一句,“字”上多两点,是个“学”字。这是很简单的。
这里把人搅糊涂的全在这个“字”上,第一句和第四句的“字”应该作一切字的总称来解,第二、第三句的“字”乃是“字”这个字的本身了。“学”字比“字”多了两点,它当然不念“字”了,可它本身还是一个字啊。猜字谜要掌握的就是,对同样一个字,在不同的位置要有不同的理解。
一字之中含六字
一个普通字,内有六个字,
随意去一字,还是一个字。
这是个“树”字。“树”字内包含着“木”、“又”、“寸”、“权”、“对”、“村”六个字,请看,无论去掉这六个字中的哪一个,剩下来的都还是个字。
总是跟在错后边
有这么一个字谜:
海口吹得高过天,不知身旁有人言,
难怪别人批评你,总是跟在错后边。
这个字谜很有意思。一开始,刻画出一个吹牛大王的形象,口高过天,指“口”在“天”上,是“吴”字。吹牛者总要受到身旁人的嘲笑和批评,于是旁边加“言”字便是“误”字。在语言上,“误”总跟在“错”的后边。而吹牛者总是要犯错的。这个谜不只给了人们文字知识,而且对人有劝诫意义。
只有不砍不是树
南朝梁代文学家刘孝绰,兄弟及子侄都能文。他的三妹令娴,更是文才出众,人称刘三娘。一日,刘三娘忽出一谜让她的二姐夫张嵊猜。谜曰:
砍去左边是树,砍去右边是树,
砍去中间还是树,只有不砍不是树。
张嵊想了半天没有猜出来,还是刘孝绰先猜到。这里讲的是“彬”字。“彬”砍掉左边是“杉”,砍掉右边是“林”,砍掉中间还是“杉”,只有不砍的“彬”字不是树。可谓巧妙。
以礼相待
一天,某秀才有事到朋友家去。一进门,他就双拳一抱,彬彬有礼地念了一首字谜诗:
寺庙门前一头牛,二人抬个哑木头。
未曾进门先开口,闺房女子紧盖头。
朋友稍一思忖,领悟了秀才的意思。他也用字谜诗答道:
言对青山不是青,二人土上在谈心。
三人骑头无角牛,草木丛中站一人。
秀才一听,与自己说的完全对上了,双方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原来,秀才谜诗的谜底是“特来问安”,朋友字谜诗的谜底是“请坐奉茶”。
班蒙解谜
一日,班蒙随唐太保(官名)令狐绚及其一班随从官员去淮海上任。途中集体漫游大明寺,忽然发现西廊前壁题有八句话,其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