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文化常识全读本
27223300000003

第3章 生活·起居(2)

到了宋代,理发业已比较发达,出现了专门制造理发工具的作坊。朱熹在注疏《诗经》的《周颂》中的“其此如栉”句里说:“栉,理发器也。”那时,剃发又被称为“待诏”。后来,理发逐渐发展成一种技艺。

元、明代时,人们理发更为普遍。

但清代以前的理发方式,主要是洗、梳头发,整理式样。

到了清代,满族统治者为了长久统治的需要,下令强制男子一律剃头梳辫,并威胁“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受此影响,理发业便空前发展起来,到处都有流动的提供理发服务的“理发挑子”,理发师们手执理发用的铁夹,沿街召唤,给人理发。

清康熙年间,我国第一个理发店出现在奉天府(今沈阳市)。不过当时的理发店里设备简陋、技术水平很低,主要服务对象是男子。

辛亥革命以后,许多在日本的中国理发师纷纷回国开设理发店,这才开始使用新式工具为男子理发。

五四运动以后,女子才风行剪短发。

趣味链接:中国男人从何时开始留短发

很久以前,不管是我国还是欧洲,不分男女,人们留的都是长发,只是梳头盘发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

我国男人留短发是在辛亥革命以后的事,那时整个社会都认为男人剪掉长辫子就是“革命”。对此,鲁迅在其小说《阿Q正传》里就有生动的描述。

007我国古代的鞋

鞋在我国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穿不同的鞋。

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懂得用草、麻、葛编织成履。

汉代,祭服穿舄,朝服穿靴,燕服穿屦,出门则穿屐。另外,人们也穿布帛鞋,这种布帛鞋的鞋头多呈分叉状,底用麻线编织,又被称为“双尖翘头方履”。

魏晋时期,一般鞋的前端织有双兽纹饰,配色和谐,鞋款优美。

北齐时,上至皇帝大臣,下至黎民百姓,都流行穿屐。所谓屐,指有木齿的鞋,它由扁、系、齿三部分组成。

至唐代,官民都穿靴,只是式样略异。女子还流行穿软底透空锦勒靴。

宋代,男性多穿小头皮鞋,女性所穿鞋多为圆头、平头或翘头,上面也饰各式花鸟图纹。

元末,女性流行穿鞋头高耸、鞋底扁厚的布帛鞋,这种布帛鞋可以使女性的身材显得格外修长。

明代,官员穿靴或云头履(朝鞋),儒生多穿黑色双梁鞋,平民百姓则穿布鞋、蒲草鞋或牛皮直缝靴,缠足妇女穿以樟木为高底的弓鞋(木底露在鞋帮外边的叫“外高底”,木底在鞋帮里边的叫“里高底”)。在地域上,北方男人多穿菱纹绮履,江南男人多着棕麻鞋。

清代,皇帝上朝时穿方头朝靴,官吏公服为黑缎靴,武弁穿快靴(称“爬山虎”),高级官员多穿牙缝靴,鞋头逐渐由方变尖。在性别上,男鞋以尖头鞋为主,其材料夏秋用缎,冬则用绒;并且有厚底、薄底之分,面为单梁或双梁,鞋帮有刺花或鞋头为如意头卷云式;女鞋的鞋底多为木质,高一寸至五寸不等,其底形为上宽而下圆,被人们称为“马蹄底”,另外,其鞋面常为绸缎所制,上施五彩刺绣,有的贵族妇女还在鞋面上镶嵌各种珠宝。

趣味链接:凉鞋、高跟鞋、靴和弓鞋是如何发展而来的

凉鞋由拖鞋演变而来。拖鞋,始于汉代。随后,相继演变出了麻凉鞋、布凉鞋、皮凉鞋等。为寄寓吉祥如意的愿望,古人常在凉鞋上绣以龙凤等吉祥图案。

高跟鞋也源于我国:六朝时我国已有高跟木屐;满族妇女古时所穿的旗鞋,有的跟部中央高达五寸以上。

靴,原为我国北方游牧民族所穿,又称“马靴”和“高筒靴”,有旱靴、花靴、皮靴、毡靴、单靴、棉靴、云头靴、鹅顶靴等各种样式。

南北朝时期,靴在北方广泛流行,且普及到江南;唐代,靴已官庶咸宜;宋代始出现女靴;元代盛行高丽式靴;明代虽禁止庶民百姓穿靴,但仍出现了许多似靴像履的短筒靴;清代男子着便服以鞋为主,穿公服才着靴。

另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颇具封建色彩的缠足。

民俗学家认为,缠足始于南唐,俗称“三寸金莲”。缠足妇女所穿的鞋,形似翘首的鸟头,鞋底为木质,弯曲如弓,故称“弓鞋”。弓鞋原本指弯底鞋,后泛指缠足妇女所穿的小脚鞋子。

元、明两代规定只许富裕人家的女子缠足,这一时期弓鞋的鞋底多为4~5寸高。

到了清代,满族妇女也穿汉族女性的“三寸金莲”。虽然清政府多次禁止旗人缠足,但屡禁不止,许多旗女仍对“三寸金莲”情有独钟,缠足之风极盛。弓鞋式样多,有眠鞋、换脚鞋、尖口鞋、踏堂鞋、网子鞋、莲鞋、棉鞋、套鞋、丧鞋、坤鞋、合脸鞋等数百种。考究的弓鞋在鞋头、鞋底、鞋里和鞋帮上绣满了各种吉祥图案,有钱人家女子的弓鞋跟上还加缀明珠等饰物。

008古人用什么洗涤剂

在古代,人们用什么东西来洗污渍呢?

草木灰是古人最早使用的洗涤剂。《礼记·内则》载有:“冠带垢,和灰清漱。”意即:系帽子的带子脏了,就和着草木灰洗。其原理是草木灰中的碳酸钾能去除油污。

又据《考工记》记载,古人为使丝帛柔软洁白,用草木灰水将丝帛沾湿后,放入贝壳烧成的灰,加水浸泡。其原理是草木灰水和贝壳灰可以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去污力强的强碱——氢氧化钾。

先秦及秦汉时,粮食浸泡液是人们常用的洗涤剂。粮食浸泡液即将粮食浸泡在水中,达到一定程度即可以洗去污垢,在当时的条件下,这的确是一种取之容易的洗涤剂。

另外,皂美也是古人的洗涤剂。南宋时出现了一种橘子大小、用皂美粉做成的圆团,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载了它的名字:肥皂团。把它放入水中,能发泡去污。后来,从西方传入的和它功效相似的洗涤剂,就也叫“肥皂”了。

南北朝时,用猪胰去垢已被贾思勰提到过。而且,唐代“药圣”孙思邈的《千金方》里也有一个配方:将洗净的猪胰研磨成粉状,加豆粉香料做成颗粒。这就是古代的胰子,也叫澡豆。

后来人们又把胰子和香碱合在一起,做成团,《儿女英雄传》中所说的桂花胰子、玫瑰胰子就是这样做成的。

趣味链接:国人在什么时候制造出了现代肥皂

《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七回写长姐儿洗去手上的烟油气味时,这样写道:“洗了又洗,搓了阵香肥皂、香豆面子,又使了些桂花胰子、玫瑰胰子。”

这部小说成书于清道光年间。难道那时候就有和今天所用的肥皂一样的“香肥皂”?答案是否定的。

我国最早的“洋皂”工厂是由英国人于19世纪后期创办的。光绪年间,开始有中国人尝试制“皂”,但是只研制出流质肥皂,而没有成功研制出固体肥皂。

近代着名化学家徐寿的儿子徐建寅于1880年到巴黎考察了两家肥皂厂,并详细记录了肥皂制作工艺。1912年,原本在美国学农的穆藕初改学肥皂制造,两年后回国,打算创办自己的肥皂厂,但因为制皂所需的重要原料被外国公司所垄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好半途而废。

与此同时,一个名叫方液仙的人也在为生产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肥皂默默耕耘着。1912年,他在上海以一万元资本办起一个小作坊,后来发展为中国化学工业社。1920年,屡经挫折的方液仙终于成功研制出物美价廉的“剪刀牌”肥皂。

不料,“剪刀牌”商标被英商利华肥皂公司抢注。无奈之下,方液仙只好将自己已经打响的肥皂品牌更名为“箭牌”。虽然历尽磨难,但中国人终于成功生产出了自己的肥皂。

009古人吃饭的礼俗

很早以前,我国古代的人们就形成了一系列的饮食礼仪。因为古人把饮食看做是礼仪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所以,饮食必须遵守一定的礼仪规范。

首先,古人吃饭很讲究饭菜的摆放方式和宾主的坐席,并借此体现出一定的礼仪规范。从周代开始,在贵族阶层设宴招待宾客的场合,尤其讲究饮食的礼仪规范。

他们席地而坐,餐具直接放在席上。饭菜要这样摆放:左边依次为带骨的熟肉、主食(饭);右边依次为大块的熟肉、酒和饮料;在最里边放酱酪调料,外边放烤肉,右旁放着蒸葱;干肉脯类的菜肴,弯曲的在左,挺直的在右。若是烧鱼,以鱼尾向着宾客;若是干鱼,则以鱼头向着宾客;冬天鱼肚向着宾客的右方,夏天鱼脊向着宾客的右方。

为什么要如此讲究呢?原来这是为了敬客、尊长,以及食用方便。这些摆设次序,在家里以尊长的座位为准;宴请客人时,则以最尊贵的客人所坐席位为准。宴饮开始之前,要进行进食的礼仪,宾先主后说一些互相感激的话。然后再行祭食的礼仪,以报答先祖,表示不忘本。

其次,无酒不成宴席,古人在宴席上总是离不开酒,而古人喝酒时也会有很多礼仪。宴席上祭食礼仪后,便接着行饮酒的礼仪。主人举杯向宾客敬酒,叫做“献”;宾客回敬主人,叫做“酢”;主人先自饮酒,再劝宾客饮酒,这叫做“酬”。饮酒时要小口细品,而不能大口喝酒,更不能喝得酩酊大醉,否则就会大出洋相,甚至招来杀身之祸。

再次,筷子是中华饮食文化中所独有的一大特色,用筷礼仪也就成为古人饮食礼仪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古代用筷礼仪很多,客人不得持筷过“河”夹菜,也就是不要将筷子伸得老远去夹饭桌对面的菜肴,宁可不吃,也应当遵守不持筷越“河”的礼仪。

用筷子给别人夹菜也要看具体情况。虽然用筷给客人夹菜可以表示尊重和热情,不过,当主人老是用自己的筷子给人夹菜时,虽热情有余,但会令有的客人难以接受。据说袁世凯在宴席上喜欢给客人夹菜,即便是筷子上自己的口水欲滴,客人也不敢不吃。“袁府盛宴佳肴美,总统筷上口水鲜”,说的就是这种尴尬的局面。虽说“礼多不为怪”,但这种不卫生的“礼”显然令人难以接受。

另外,除了自己要讲究饮食礼仪之外,古人还注重加强对子女饮食礼仪的教育。至今,香港有句俗语“餐头食饭教仔女”,其实就是根据《礼记》中有关饮食礼仪的内容得来的,意即要教导子女就要从饮食礼仪开始。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趣味链接:从《鸿门宴》中的坐席可以看出什么

《鸿门宴》记载:“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据此,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什么呢?

原来,汉代宴席宾主之间,一般以向东的座位为尊,其次是向南的座位,再次是向北的座位,最末是向西的座位,且该座位常常是陪席。项羽留沛公吃饭,刘邦为客,应东向坐。但项羽自己“东向座”,傲然居于尊位,而且项伯、范增也居于尊位,刘邦、张良居下位。这反映了项羽的骄横,也反映了刘邦的隐忍。

010为什么狗肉不能上席

“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意即狗肉香美异常,使得神仙也经不住其诱惑。但是民间却另有禁忌,如“狗肉不能上席面”或者“狗肉不上桌”等。人们虽然承认狗肉好吃却不让狗肉上席面,狗肉也就难登大雅之堂。这是为什么呢?

一种比较普遍的说法是,狗肉比不上牛羊猪肉,属于贱肉。而且在我国老百姓的语言色彩中,与狗有关的字多带有贬义,故多用“狗肉不能上席”来比喻不够格或不争气。

如徐慎《四书记》载:“真是狗肉不上桌,他怎么现在搞这个名堂?不争气!”李准《李双双小传》中李双双埋怨丈夫道:“怎么你就是不会擀面条,不会蒸馍?放着排场不排场,放着光荣不光荣!我就见不得‘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狗肉不上桌’这号人!”

因此,“狗肉不能上席”在民间流传甚广,致使我国大多数地区的正规宴席都不安排狗肉菜肴。

以上只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说法。另据有关学者考证,狗肉之所以不能上席,其原因还有以下这些。

一是由于佛家主张“戒杀放生”,梁武帝萧衍提倡素食,所以佛门弟子也就难以享受狗肉的美味了。

二是由于道家有忌讳。李时珍曰:“道有以犬为地厌,不食之。”

三是由于统治阶级的迷信思想。据《曲洧旧闻》记载:“崇宁初,范致虚上言,‘十二宫神狗戌位,为陛下本命。今京师有以屠狗为业者宜行禁止’。”宋徽宗听后,立即降旨禁杀狗,并规定凡放下屠刀,不再杀狗者,“赏钱至二万”。

趣味链接:吃肉为什么又叫“打牙祭”

从“祭”字的本义来看,它就是“祭奠、祭祀”的意思。古人尊重祖先亡灵,对于祭祀祖先非常重视。逢年过节都要告祭先人,有什么好吃的东西也会惦记着先给祖先亡灵享用。

而古时候所谓最好吃的东西无非就是猪肉而已。由于祭祀只是个仪式,所以只切不大一绺的猪肉放在神龛面前,点上冥币、蜡烛以示祭祀。祭了祖先之后便将这一小绺肉切细“祭”自己的牙齿,于是便有了“打牙祭”之说。

因为古时候生产力不发达,人们生活水平普遍低下,因此只有上了岁数的人才能食肉。《孟子》里所描述的理想社会的条件之一就是“七十者可以食矣”。祭祀这种仪式一年之中也就那么几回,也就意味着一年之中人们能吃上点儿肉的机会也就那么几回,所以凡有机会吃肉,统统被戏称为“打牙祭”。

人们把“打牙祭”当做难得的改善生活的机会,“打牙祭”这一俗语也便广泛流传,带给人们无穷的历史回味。

011饺子的由来

饺子是我国历史悠久、南北通食的一种食品,至今已约有1400年的历史了,深受老百姓的欢迎。

古时候,人们一般在年三十晚上十二点以前将饺子包好,待到子时吃,因为这时正是正月初一的伊始,也是辞旧迎新之时,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意。另外,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

据说,饺子与我国古代医圣张仲景有关。他从长沙太守任上告老还乡后,在南阳白河岸边,看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当时伤寒肆虐,病死无数。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继续悬壶济世。于是,他仿照在长沙的做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

张仲景向穷人施舍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将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放在锅里煮,煮好后再把它们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因此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

张仲景开棚舍药一直持续到除夕。人们为了庆祝新年,也为了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取“娇耳”的谐音,他们把这种食物称为“饺耳”、“饺子”,以纪念张仲景舍药治人的义举。后来,这慢慢演变成了过年吃饺子的习俗。

如今,饺子这一佳肴在给人们带来欢乐的同时,已成为中国饮食文化大观园里的一朵奇葩。

趣味链接:汤圆的起源

相传,隋炀帝杨广为粉饰太平,炫耀国泰民安,下令在都城洛阳搭起一排高台戏棚,调来全国各州府着名戏班,从十五日夜起,连续演戏一个月,以示歌舞升平。

从此,洛阳城每夜华灯高照,弦歌不绝。一时,看灯的、听戏的、做小买卖的,热闹非凡,整个洛阳城沸腾了起来。那些开小吃铺的为了赚钱,挖空心思,做出各式各样人们爱吃的夜点。

其中,有一位小吃铺老板别出心裁,把糯米磨成粉,包以糖馅,做成团子,放进水里一煮,吃起来清新爽口、美味异常,既饱肚子,又暖身子。人们看着新鲜,吃着有味,这种糯米团子便风行起来。古时称正月十五为“上元”,夜晚叫“宵”。因为汤圆是在“上元”、“宵夜”时吃的,所以,它又叫做“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