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文化常识全读本
27223300000031

第31章 兵器·军事(1)

001冷兵器指的是什么

兵器来源于生产工具,在人类最初的原始冲突中,人们用来争斗的武器就是生产工具,比如用于农业生产的石刀、石铲,用于狩猎的弓箭、标枪、石矛等。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常备军开始出现,兵器也开始和生产工具相分离,作为专用的战斗工具,形成了独特的形制。

而所谓的冷兵器,就是相对于火药武器而言的,它主要依靠武器本身的锋刃来杀伤敌人。我国从原始社会后期到唐末,战争中所用的兵器都是冷兵器。五代以后,火器开始进入实战,是冷兵器和火器并用时代。直到清末冷兵器基本退出实战,让位于火器为止,冷兵器历经了数千年的发展与变化。

从冷兵器的制作材料来看,我国在夏朝以前用的是石制兵器,商周春秋时期主要使用铜制兵器,战国以后则以铁制兵器为主。从类型和形制上来说,经历了由单一到多样,由庞杂到统一的发展过程。

古代的冷兵器主要有:长兵器,分为矛、戈、戟、枪、刀等;短兵器,分为刀、剑两大类;射远器,主要是弓箭。

趣味链接:弓、弩是怎样发明的

弓箭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力量的来源,即弓;另一部分就是箭。早在28000年前的原始社会,中国人便制造出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弓箭。弓箭这种器具,在当时主要用于狩猎。原始社会后期,发生了部落战争,弓箭便演变为作战的武器。

最早的弓箭很简陋,一根树枝或一根竹子一弯就是弓体,用藤或兽筋作弦。这种半月形的弓,由于弓体已经弯曲到很大程度,发射的力量也就小了。后来人们改为“弓”形,使弓体中央部分凹进去,不上弦时弓形没有多大变化,这就可能储备更多的力量,增大发射威力。这种弓发明时代也很早。

到了周代,弓箭制作水平逐渐提高。春秋战国时期,弓箭的制造已经形成了一系列较完整的工艺,对选材、配料、制作程序以及规格等都有了严格的规定。魏国曾专门选拔训练弓箭兵,产生了极强的战斗力。

但是,弓箭在战场上虽能起到不交手而收攻杀之效,但毕竟威力有限,而且射箭的技巧不易掌握,后来,人们在弓箭的基础上,改进发明了弩。

所谓弩,是利用机械力量发射箭镞的一种远射兵器。据传我国最早的弩机是战国时的楚琴氏发明的。他发明的弩机制造十分精巧,外面有一个匣,前面有挂弦的钩,后面和照门连接,照门上刻有定距离的分划,匣下有扳机。发射时,先将弓弦向后拉,挂在钩上,对准目标后,一扣扳机,箭即射出。这种弩机的原理和现代的枪、炮击发装置有些类似。

有一种强弩,它的特点是又远又准,有时间从容瞄准,但上弦比较费力耗时。根据这些特点,强弩通常被用于防御和伏击。

弩的种类还有很多,小的如背弩、踏弩,可藏于衣内、马蹬之下做暗器使用,大型弩可用于攻坚和守城,甚至有的床弩能发射长约3米的大铁箭,能射穿数百米外坚厚的城墙。

002火药武器始于何时

在火药发明以后,人们发现火药如果放在某个容器里燃烧还可能发生爆炸,便进一步发明了火药武器。

据记载,早在唐末昭宗天佑元年(公元904年),已经用火药来制作“灭火”向敌人射击。到了宋时,火药在军事上已经得到广泛运用。南宋初年,虞允文在采石矶大破金兵时,曾使用过一种叫霹雳炮的火器,这种火器是用纸筒装石灰和硫黄制成,点着后先升空再降落爆炸,石灰烟雾四散,用于迷惑敌方人马。

到了明代,这种爆炸型的火器更得到广泛的发展,并从地面发展到地下和水下,出现了地雷和水雷。

火药在燃烧和爆炸时会产生大量气体,于是人们利用这一特点,使之沿某一直线方向喷射,利用其反作用力来推动武器向敌方射出,这就是抛射性火器。概括起来,它有两大类:一类是火箭类火器,一类是管状火器。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始大量引进、仿造西式枪炮,因此,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古代火器便逐渐为近代枪炮所取代,退出了实战。

趣味链接:火箭、火球、火蒺藜

北宋初年,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手工业相当发达,武器的制造也不断改进。

宋真宗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有个叫唐福的士兵向宋政府献上了火箭、火球、火蒺藜三种火药武器。

火箭是在箭上扎一个纸筒,内放火药,尾部引出引火线,点燃后,火药燃烧产生的火药气体,从纸筒后面喷出,利用反作用力推动纸筒前进;火球和火蒺藜都是火药包。火蒺藜的包中除了火药以外,还装着“铁蒺藜”。铁蒺藜上面有尖刺,菱角形。用火点着药线后抛出去,不但会燃烧,里面的铁蒺藜还会把敌人打伤打死。

003火炮小史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火炮的国家。

东汉时期,魏国曾发明过一种抛石的机械,它可以把石块抛出很远以杀伤敌人。这种抛石机就是最初的炮,“炮”就是“抛”的意思。军事家使用火药以后,人们在石炮的基础上,用火药代替石块发射出去,成了原始的火炮。

火炮的最初形式是火药箭,火药箭始于唐末宋初年间。即在箭头上附上火药,点燃后发射出去。我国历史上试制火炮的先驱者是l000年的唐福和1002年的石普,他们所制造的火箭、火球、火蒺藜,都是十分成功的。

1126年,人们又创造了类似火炮的“霹雳炮”和“震天雷”等武器。《金史》中曾有这样的记载:“火药发作,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

世界上第一门金属炮出现在14世纪中叶的元代。金属炮的发明和制造,中间经过了100多年的时间。由于火枪和突火枪的射程有限,人们想通过提高枪膛里的爆炸力,来延长其射程。但由于突火枪的枪管是由竹管做成的,火药装少了爆炸力太小,装多了又会炸伤自己人。到元代,终于出现用铜或铁铸成的筒式火炮,这类炮统称“火铳”,又因为它威力大,被人尊称为“铁将军”。

趣味链接:最早的大炮

约在13世纪时,我国已经制造了金属身管的火铳,这是古代用火药发射铁弹丸的管形火器。一开始,它是“以巨竹为筒,内装火药弹丸”。到了元代时,管形火器开始用金属铸造了。原来用竹管做的火枪发展成金属做的火铳,原来用粗毛竹做的突火枪也发展成金属做的大型火铳。而且,当时的金属管形火器不但装火药,还装上铁弹丸或者石球。

元代的管形火器起初是用铜铸造的。有一尊元代至顺三年(公元1332年)铸造的铜火铳,长35.5厘米,口径10.5厘米,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大炮。

到了14世纪,我国也开始用生铁来铸造火铳了。这不但说明当时我国制造武器的技术已经有高度的发展,也说明我国的冶金和铸造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

004古人为何喜欢随身佩剑

千百年来,剑得到人们的珍视,也得到人们的充分利用。剑不仅用于沙场,而且也是我国古代人雅爱的佩饰。

在周、秦、汉、唐两千多年间,佩剑之风一直盛行。

最早的剑,是我国西周时期的青铜剑,它用锡、铅、铜混合铸造而成,硬度较强。

从西周到春秋,剑主要都是用于佩带防身,但有时也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故而在当时只有贵族才能佩带,普通老百姓是望尘莫及的。直到公元前408年,秦国才放宽禁令,允许老百姓佩剑。

春秋战国时期,魏国国王和丞相都好武,所以不论文吏武将入朝奏事都要佩剑,甚至有些文官在奏事时,没有剑也得借一把佩在身上。

战国以后,出现了长剑,到秦朝时剑就更长了,但是剑太长了,从剑鞘里拔出来极不方便。荆轲刺秦王时,秦王就因剑太长拔不出来而几乎丧命。

东汉以后,在疆场征战中,剑已经被刀替代了,但是作为佩饰,剑仍是必不可少的。

晋朝时,甚至有达官贵人用木剑、玉剑作为佩饰。《晋书》中就有记载:“汉制,天子至于百官无不佩剑。”

到了隋唐时期,剑有金装剑、苍玉剑之分,只佩、双佩之别,佩剑也已有不同级别的规定。朝廷上百官走动,佩剑铿锵,曾有诗云:“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佩剑声随玉墀少,衣冠身惹御炉香。”

趣味链接:我国最早的剑

目前发现的我国最早的剑是西周时期的青铜剑。在陕西省长安县张家坡、北京市琉璃河等地的西周时代的墓葬中,都曾经挖掘出柳叶形青铜短剑。

春秋时期,吴、越等国的步兵都擅长用剑。他们所使用的剑,剑身长度都在50厘米以上。那时候,吴国、越国善于铸剑,铸剑技术非常先进,铸出了一些名扬天下的宝剑,如吴王夫差剑、越王勾践剑等。

战国时期,剑身继续加长,铸剑技术进一步得到提升,铸出了脊部和刃部具有不同铜锡配比的青铜剑。这种剑的脊部很柔和,刃锋却很坚利,大大提高了作战御敌的杀伤力。代表着最高技术水平的青铜剑是陕西省临潼县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的青铜剑,这种剑长达94厘米,剑身又窄又薄,刃部锋利,表面还进行了防锈处理。

005总督、都督和提督是什么军职

总督是管辖一省或数省军政的地方最高长官,起于明代。正规的跨省总督制出现在宪宗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常设两广总督以后。明代的总督还不是固定的职务,主要负责军务和粮饷。之后其职权日益扩大,逐渐成为地方的军政首长,才开始兼掌民政。实际上清康熙以后,总督成了一品封疆大臣,正式行使军政民刑的督管职能。当时全国共设直隶、四川、两江、湖广、闽浙、两广、云贵、陕甘八员总督。

都督一职始设于汉末;三国时有“都督诸州军事”,主要指领兵打仗的将帅,一般不管民事;魏晋以后,都督总揽了军政大权,成了“军管”;唐代各州都设都督,大都督成为当地辖区的军政总首长。

提督是清朝的一个要职。当时的提督有两种,一种是提督学政,各省一人,掌学校政令,负责岁、科考试,考查师生的优劣,又称为学政、学台,凡全省大事,他有权和总督、巡抚一起参加讨论;另一种是提督军务总兵官,负责一个省的军务,和总督一样,他也是一品大官,其官位高于巡抚、藩台、臬台。

趣味链接:古代的将军

早期军队中没有将军这一职务,由司马来掌管军事。

那时候,国家军队的数量并不多,天子只有六军(每军2500人),诸侯最多不超过三军。各军的统帅叫卿,卿以下叫大夫,大夫以下叫士。

到了春秋时代,诸侯为了建立霸业,总是费尽心思来扩充兵力。大国诸侯,如齐、晋、楚等,常常拥有三军以上的兵力。可是在编制上,诸侯只能有三军,只能设三卿。于是,有些诸侯就把扩充军的统帅称做“将军”,意即率领一军的意思。行军打仗时,军队得由一人统一指挥,方能发生效力。因此,便在将军中选拔出大将军或上将军来全盘指挥。

到汉朝时期,军队数量更多,单设一位大将军管不过来了,于是又出现了不同级别的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职位。

晋朝的将军名目众多,有骠骑、车骑、卫将军,有伏波、抚军、都护、镇军、中军、四征、四镇等大将军,开府(所谓开府,是指官员可以成立府署,自选僚属)者位从公,不开府者秩二品。三品将军秩二千石。而晋诸州刺史多以将军开府,都督军事。

南北朝时将军名号更多,权位不一。而唐代以后,上将军、大将军、将军,或为环卫官,或为武散官。到了宋、元、明三朝,多以将军为武散官;殿廷武士也称将军。明清两代,有战事出征的时候,才置大将军和将军,战争结束则免去。清朝,将军成为宗室的爵号之一,而驻防各地的军事长官也称将军。

006象棋“兵”、“卒”与古代的兵制

中国象棋,古称“象戏”,其起源应该在周朝,于北宋末年定型成近代模式:32枚棋子,棋盘有河界。棋子中除各设一个双方的将帅外,士(仕)、相(象)、车、马、炮红黑双方都是两两成对,“兵”、“卒”双方各设五个。根据局制和规则可知,象棋是模拟古代兵战与军队编制。“兵”、“卒”双方各设五个,就是古代兵制的一种反映。

夏代的军队以步兵为主,车兵开始出现。

到了周代,就有固定的军队编制了,并且军中等级鲜明,沿用商代的战车制,以车兵为主力军种。据《周礼·地官·小司徒》记载:“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因此一军约有一万二千五百人。

周代的兵制是古代社会兵制的典型,象棋中的“兵”、“卒”就是以周代的兵制单位“五”为基准,所以象棋的“兵”、“卒”双方各设五个。

周平王东迁后,兵种除步兵、车兵、舟师外,还有新出现的骑兵,但车兵还是主要兵种,这时的战争方式也以车战为主。

战国时的秦朝兵制则以军权高度集中和军队高度统一为主要特征。兵役制度采取征兵制,军队以步兵为主,同时还有强大的骑兵和水师。各级地方政府也设有主管军事的职官,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一套完整的以皇帝为最高领导的高度集权的军事领导制度。

汉朝无论是在征兵还是在军事统治上,都基本承袭秦制。

隋唐以后,各朝各代的兵制大多沿袭汉制。但不管兵制如何演变,士兵的基本建制单位大多维持五人为伍,这也就是象棋的“兵”、“卒”双方各设五个的缘故。

趣味链接:楚河汉界的由来

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一般写着“楚河”、“汉界”四个大字。那么“楚河”、“汉界”究竟在哪里呢?

据考证,历史上的“楚河”、“汉界”,并非今日的扬子江畔的楚河地带,而是在河南省荥阳成皋一带。它北临黄河,西依邙山,东连平原,南接嵩山,只有一个出口,自然是历代兵家兴师动众的地方。

公元前204年,刘邦和项羽在这一带短兵相接,楚汉两军隔着一条广武涧对峙起来。

公元前203年,刘邦凭借大后方丰富的粮草做后盾,出兵击楚,项羽因为粮缺兵乏,被迫提出“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的要求。

这条“鸿沟”就在从荥阳引河水向东南,沟通济、汝、淮、泗四水为界的范围内。从此,就有了“楚河”、“汉界”之说。

007方阵与八阵法

方阵是古代军队作战时把参战部队(车、步、骑兵等)按照作战要求排列的阵式,一般呈方形或长方形。这种阵式是按古代军队的编制,以伍或队为基础的,其组成包括中军、左拒(矩)、右拒(矩)。根据作战规模的不同,可大可小,大方阵可达万人以上。

八阵法是《孙膑兵法》中提出的八种最基本的阵法。它历经秦汉传到三国,由于诸葛亮的出色运用,而一举成为我国历史上比较着名的阵法。分列如下:

方阵:用于截断敌人;

圆阵:用于聚结队伍;

疏阵:用于扩大阵地;

数阵:密集队伍不被分割;

银锥之阵:如利锥,用以突破敌阵;

雁行之阵:如雁翼展开,用于发挥弩箭的威力;

钩行之阵:左右翼弯曲如钩,准备改变队形,迂回包抄;

玄襄之阵:多置旌旗,是疑敌之阵。

这八种阵法在战争中结合运用起来变幻莫测,神乎其神,有攻有守,所以又有人说这“八阵”其实就是“一阵”。

趣味链接:最早的地雷

我国最早发明地雷是在宋代。1130年,金兵攻打陕州,宋军使用的“火药炮”,就是铁壳地雷。最早的地雷表面平滑,爆炸时碎片少,后来发展成表面有触角的地雷,当时称“蒺藜炮”,起爆装置也是由“信香”、“火钵”发展起来的。

008古代士兵都穿什么样的盔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