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2年8月,第一所外语学校——同文馆在北京创办,学校聘有外籍教师。这所学校开办后,曾遭到守旧派的群起攻之,他们认为开同文馆、聘外籍教师是背宗叛祖、大逆不道、伤风败俗、有丧国体的行为。后来,在清廷的干预下,守旧派败下阵来,同文馆办了下来。
同文馆完全按正规的学校来办,陆续开设英文馆、法文馆、俄文馆、德文馆、东文馆。入校学生不仅学外语,还学中文和自然科学,学制八年。1901年,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
007古代的学士、硕士、博士
1935年,国民党政府颁布《学位授予法》,按世界上通行的“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制授予学位,新中国成立后,这一制度曾经被废除。可是在1981年,我国又恢复了这三级学位制,延续至今。
我国现行的学位有学士、硕士、博士三个级别。
一般大学本科毕业生都可得到学士学位;大学本科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人,再经过三年左右的学习,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学完规定的课程,通过硕士论文答辩,就能获得硕士学位;硕士研究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人再经过三到四年的学习,学完规定课程,熟练掌握两门外语,学位论文有着创造性的成果,并且通过答辩,才能取得博士学位。
其实,“学士、硕士、博士”的说法并不是现代才出现的,在我国古代也有,只是含义大不一样而已。
古代的学士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学士,它是官位,而非学位。它最早出现在周代,本来指那些读书的贵族子弟,后来逐渐演变成官名和有学问的人以及文人学者的泛称。《史记·儒林传序》云:“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
魏晋时期,学士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魏晋以后,学士才正式成了以文字、技艺为朝廷效力的官吏。到了唐代,学士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甚至可以参政议政。唐时的学士的最高等级是翰林学士,他们是皇帝亲信的顾问和秘书官,因而常被称为“内相”。到了宋代,如果某人被授予翰林学士,其社会地位就相当高,可以享受宰相的待遇。清代的大学士地位显赫,官阶为正一品,是文职官吏最高级别。
硕士在我国五代时期就有。宋代着名散文家曾巩在《与杜公书》中说:“当今内自京师,外至岩野。宿师硕士,杰立相望。”可见,硕士在我国古代通常指那些德高望重、博学多识的人,但古书记载不多,大概是因为它不是正式的官名或职称。古代常用与硕士含义相似的“硕老”、“硕儒”称呼那些博学之士。
“博士”这个官名源于战国时代的秦国。《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载:“博士,秦官。掌通古今。”秦代及汉代初期,博士的主要职责是掌管图书,“通古今,以备顾问”。汉代的博士是太常属官。汉武帝时设五经博士,博士多置弟子,初为五十人;武帝之后,博士专掌经学传授,已与文帝、景帝时的博士制度不同。汉代以后,博士开始任学校的行政官员,同时担任教学工作。唐代,设国子、四门等博士。明、清两代亦有“国子博士”。
另外,博士这个称号除授予学校行政官员外,还是专精一艺的职官的名称。如西晋置“律学博士”;北魏增置“医学博士”;唐代增置“算学博士”、“书学博士”等,至宋代废止。
趣味链接:“茶博士”、“酒博士”和“磨博士”
博士的名位在后来却日渐下滑,这种现象颇耐人寻味。
在封建社会,为官者不只收受贿赂,还不惜出卖官爵来敛取财物,致使官衔浮滥,以官名称呼他人也日渐形成风气。而民间常习惯以低就高来称呼人,并加上虚衔来表示尊敬、抬举,以取悦对方。久而久之,拥有专精技艺的博士头衔,便被民间专干一门活的贩夫走卒所占用了。
正是因为如此,在宋代以后,博士的名位日渐下滑。社会上对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也俗称博士,如称茶馆的主人或伙计为“茶博士”,这里的“茶博士”是指会煎茶、精通茶艺之人;称卖酒的人或酒家的侍者为“酒博士”;而会做面食的厨师,则被人们称为“磨博士”。
008“师范”一词最早出现于何时
“师”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甲骨文中有“文师”之称(《毅契》五·八)。在夏、商、周三代时,“师”是指教育奴隶主贵族子弟的人,被统称为“师保”(《尚书·太甲中》),由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长者担任。
以后,西汉的董仲舒用了“师”一字,司马迁用了“师表”一词,他们都着重强调师的表率作用。
西汉末年,扬雄在言论集《法言》中说:“师者,人之模范也。”(《法言·学行》)。模和范,本义都是指铸物的模型。扬雄在这里说“师”是人们的模范,除了指出“师”对教育对像起着-种“铸”的作用、学生是按照教师的样子铸就的意思之外,也认为人是可以像金属那样铸塑的。他说:“孔子铸颜渊”,意即孔子就是以自身为模范来塑造出颜渊的。
由此可见,他第一次将“师”和“范”联系起来看,明确强调了教师所负有塑造教育对象的重大责任。所以,他无限感叹地说:“师哉!师哉!桐子之命也。”视教师为学生前途命运之所在。
综上所述,“师范”的意义有两方面:“师”——表率;“范”——塑造。
《北史·杨摇传论》中有:“恭德慎行,为世师范。”《后汉书·赵壹传》报皇甫规书:“君学成师范,缙绅归慕。”《文心雕龙·才略评》云:“相如好书,师范屈宋。”在这些典籍中,“师范”已作为一个词组而出现了。
趣味链接:班主任一职始设于何时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那么,这一教职是怎样出现的呢?
我国古代原本并没有班主任之设置。直到清代末年的1904年1月13日,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小学“各学级置本科正教员一人”,“通教各科目”,“任教授学生之功课,且掌所属之职务”。
由一个教师担任一个学级的全部学科或主要学科的教学制度,称为学级担任制,简称级任制。负责一个学级全部或主要学科的教学工作和组织管理工作的教师为级任教师。
到“中华民国”时,1937年才规定中学实行级任制。1938年又把中学的级任制改为导师制,负责班级组织教育工作的教师称级任导师。
新中国成立后,继承老解放区的传统,借鉴苏联教育经验,我国在中小学里一律设置班主任。
009古人怎样称呼老师
何谓教师?《说文解字》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意即教师一般指直接从事教育工作或其他传授知识技术的人,还泛指在其他方面值得学习的人。
由于“师”是传授知识的,而“教”又是传授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从而使“教师”一词成为“传道授业解惑”者的美称。
但教师最早是被称为“师氏”、“父师”、“少师”的,由官吏担任。
“师氏”最早见于西周金文中,简称“师”,系教国子之官。“师”原是商、西周军队的组织单位。西周统治者为培养善战的贵族子弟,开办了“国学”,由高级军官“师氏”任教。“师氏”是掌管辅导、教育贵族子弟及朝仪得失之事的官,也是国学中的教师。
“父师”是退休的大夫;“少师”是退休的士。他们在致仕之后,一般会在乡学中担任教师。东汉经学家郑玄为《仪礼·乡饮酒礼》作注时说:“古者年七十而致仕,老于乡里。大夫名曰父师,士名曰少师,而教学焉。”
至于“老师”则是对年辈最高学者的尊称,如《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到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老”与“师”并称,逐渐地就不再管年龄的大小,一概称教师为“老师”了。
而私学教师则被称为“塾师”、“书师”、“馆师”、“馆宾”等。
塾是古代私人设立的学校,故在塾中教书的人被称为“塾师”。
“书师”是指汉时教少儿启蒙的教师。王国维在《观堂集林·汉魏博士考》中解释道:“汉时教初学之所,名曰书馆,其师名曰书师。”
“馆”是旧时对私塾的别称,故“馆师”、“馆宾”也指教师。
古人对教师的尊称还有“西席”、“先生”、“夫子”、“绛帐”等。
“西席”指教师与古人的坐席有关。古人席地而坐,以居西而面东为尊,故教师被称为“西席”。据《称谓录》卷八记载:“汉明帝尊桓荣以师礼,上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故师曰西席。”
“先生”起初是指年长而有学问的人,后来指老师。
“夫子”起初指年长者,后来成为对孔子的尊称,再后来用于称呼教师,以示尊敬。
“绛帐”也是对教师的尊称之一。汉代着名学者马融在授课之时,常居于高堂之上,身边放下红色的帷帐,“前授门徒,后列女乐”。
另外,古人对教师的称呼还有以下这些。
“师父”、“师傅”:这是古人对教师的尊称。
“师资”:先秦以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
“外傅”:古代对教师的特称。
“博士”:经学教师被称“博士”。至唐宋时期,各专业学校更有“律学”博士、“算学”博士、“书学”博士之分。
“教授”:原为学官称谓,自宋始于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均设“教授”,以传授学业。
“讲师”: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的教师谓“讲师”。
“助教”:为“国子学”(即后之“国子监”)教师,其任务是协助博士教授生徒。
“教谕”:宋代京师所设小学和武学中的教师称谓,至元明清之县学循之。
“教习”:明代入选翰林院的进士(即庶吉士)之师称“教习”。至清末,学堂兴起,其教师仍用其名。
“经师”:汉代尔后历代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的教师称为“经师”。
“训导”:明清时府设教授,州设学正,县设教谕,掌教育生员,其副职皆称“训导”。
“先生”:古时对“门馆”、“私塾”老师中年长者之尊称。
“教员”:辛亥革命后,因教师同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免,所以又称教师为“教员”。
“山长”或“院长”:弟子对书院中授徒讲学教师的敬称,“山长”或“院长”并总领院务。
趣味链接:人们为什么把教书育人称为“舌耕”
西汉着名学者贾逵自幼博闻强记,聪颖过人。在他5岁时,他的姐姐因婚后不育而被休弃回家,成为他最亲近的人。
贾逵邻居富甲一方,专请塾师教其子弟,琅琅书声不时传出。每听到读书声,贾逵的姐姐就抱起他隔着篱笆倾听,从不间断。聪明的贾逵在姐姐怀中不吵不闹,听得非常入神,他的姐姐见到他如此喜欢听别人读书,十分高兴。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在不知不觉中,贾逵已长到了10岁。由于平时日积月累,他竟能对《三坟》、《五典》倒背如流,着实令人惊喜。
有一天,贾逵的姐姐惊讶地问他:“家中一贫如洗,请不起老师,你怎会知道天下有《三坟》、《五典》,而且还能倒背如流呢?”
贾逵感激地说:“是昔日姐姐抱我听人读书时记下的,句句贯耳,至今不忘!”
因为在幼年时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兼之后来坚持不懈地学习,所以贾逵知识大增,书法日精,于是他把《三坟》、《五典》一字不漏地写在剥下的桑皮上;由于树皮不够,又写在木板和一些家具上,其文采之斐然、书法之精美,令人叹为观止,贾逵由此声名大振,许多好学之士不远千里,慕名前来求教。从此,贾家门庭若市,一改昔日之“门前冷落鞍马稀”的状况。
贾逵原来家徒四壁,可是由于后来众多求学者的馈赠,所以他家也就变得粮食满仓,日渐富裕起来。因为贾逵不像普通农民那样靠力气耕田起家,而是靠舌耕而富贵逼人,所以人们便把教书育人称为“舌耕”。
010桃李满天下的由来
人们称赞一个老师的学生很多,就说他“桃李满天下”。那么,“桃李满天下”的说法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其实,“桃李满天下”这个说法来源于春秋时代的一个故事。
汉代《韩诗外传》中载:春秋时,魏国大臣子质曾经提拔和保举过很多人。后来,他因得罪魏文侯而被罢官,就只身跑到北方去。有一天,子质遇到一个叫子简的人,他便满腹牢骚地对子简说:“以前我当魏国大臣的时候,辛辛苦苦地提拔和保举了许多人。可是,当我如今流落到北方,落得这步田地,竟然没有一个人肯帮我一把。所以,以后我再也不培养什么人了。”
简子听了他这番话后,笑着对他说:“春天种了桃树和李树,到夏天就可以在树荫下乘凉和休息,秋天还可以吃上可口的桃子和李子。可是,如果你在春天种的是蒺藜(一种带刺的植物),夏天就不能利用它的叶子来乘凉和休息,到秋天它长出来的刺还会扎人哩。所以,培养人才就如种树一样,应该首先选好对象,然后再加以培植啊!”
简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指出了子贡培养人才的不当。所以,以后人们把培养人才叫做“树人”,把培养提拔的优秀人才叫做“桃李”,而老师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多,就被誉为“桃李满天下”了。
趣味链接:哪些成语与“桃李”有关
“华如桃李”:“桃李”原本就是指桃和李。桃花和李花盛开的时候纷繁艳丽,在《诗经》中就有“华如桃李”的诗句,因此后世常用“华如桃李”来形容人的年轻貌美。
“投桃报李”:意思是相互赠送,礼尚往来;也比喻人们互相报答恩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说桃李虽不会说话,但是凭着它鲜艳的花朵和美味的果实,自然能吸引人们在树下走出一条小道。比喻做人只要真诚付出,就会感动别人,为人们所景仰。
011“门生”浅谈
“门生”一词,在春秋时就出现了。孔子聚徒讲学,对亲授业者或转相传授者都称之为“门人”。战国时,“门人”除了指受业弟子外,还指寄食于贵族门下的食客,这些食客都有一定的才能,属于“士”阶层。
东汉时,“门生”是指弟子的弟子,即转相传授者,但一些不是以学问相师承的钻营投机者,也攀附权贵为“门生”,以作升官的阶梯。魏晋南北朝时此风愈炽,门生实际已变成豪族的扈从了。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科举的主考官称“座主”;及第者,就称为“座主”的“门生”。同时,在学问的师承关系上仍然沿用“门生”的称呼。而到了现在,“门生”的称呼已经渐渐消失了。
趣味链接:何谓“高足”
“高足”是一种尊称,指别人的门生。这样称呼时,既是对门生的褒扬,也包含着对老师的尊敬。
其实,“高足”最初的意思是指良马、骏马。汉代的驿站里备有三等马,分别为高足、中足、下足,高足就是上等快马。汉代《古诗十九首》有“何不策高足,先居要路津”之句,诗中的“高足”也是快马的意思。
后来,“高足”由良马、骏马之意逐渐演变为指人的才能高,《世说新语·文学》记有郑玄与马融之事:“郑玄在马融门下,三年不得相见,高足弟子传授而已。”是说郑玄拜马融为师,却有三年没有见着马融,只是由马融的高足弟子传授他知识。这里的高足弟子即指才能高、成绩好的弟子。
“高足”在这里充当的是形容词。以后又由此意演变为指别人的高才门生,再后来,就泛指别人的门生了。如《荡寇志》第一百零七回:“东方先生,乃张师兄高足。”此处的“高足”也就是“得意门生”的意思。
012我国的考试制度始于何时
作为一个文化早熟型的国家,我国是考试的发祥地。
“考”与“试”皆有考查、检测、考核等多重含义,是意义相近的两个概念。
在历史上,西汉董仲舒第一次将“考”与“试”二字连用。他在《春秋繁露》之《考功名篇》中说:“考试之法,大者缓,小者急;贵者舒,而贱者促。诸侯月试其国,州伯时试其部,四试而一考。天子岁天下,三试而一考。前后三考而黜陟,命之曰计。”
由此可见,最初“考”字更侧重于考核政绩的含义,“试”字更侧重于测度优劣的含义。当“考”与“试”合二为一之后,其含义逐渐演变为特指考查知识或技能的方法和制度。
趣味链接:古代的试卷也必须密封起来
试卷密封即将考生试卷上的姓名密封起来,使阅卷人在不知应试者的情况下评卷,以防作弊。这种方法古已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