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文化常识全读本
27223300000065

第65章 文词·解析(3)

综上所述,古代所说的“小康”是指知识分子所描述的比“大同”低一层次的理想社会模式,而现在所说的“小康”一般指人们的生活比较富裕,社会各方面都得到比较均衡的发展。虽然前者也包含着生活富裕的成分,但两者的意思并不完全一致。

趣味链接:“大同”社会是什么样的

所谓的“大同”就是指古代知识分子所描述的“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模式。这种社会模式类似于共产主义社会。在这种社会里,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社会文明,秩序稳定,保障健全;没有君主专制,天下不是一人之天下;民众道德水平高、和睦相处;没有犯罪,社会安定。它对以后的进步思想家、社会改革家有一定启发。

016“光阴”一词的来历

“一寸光阴一寸金”,是我国关于珍惜时光的一则古训。这里的光阴用寸来计量,很是形象。那么,“光阴”一词又是由何而来呢?

“光阴”在文献记载中,最早见于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其中有“光阴可惜,避诸逝水”一语。

人类的第一个时间概念就是白昼、黑夜的交替变换。所谓昼兴夜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自然规律。“光”即是白昼,“阴”为黑夜。用“光阴”一词笼统地代指时间,再合适不过了。

趣味链接:为什么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史载,我国汉代以前就已经开始用日晷来计时了。日晷分为晷盘和晷针两部分,晷盘为圆形石板,四周刻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个度,用来表示时辰。晷针为铜质,立于晷面正中垂直于晷面。

太阳从升起到落下,照在晷盘的晷针上,晷盘便显现出晷针的阴影,由长而短再由短而长,旋转着映在圆晷盘的刻度之上,用此表示时间。日晷上光的阴影即“光阴”,随太阳东升西落移动一寸当然很快,“寸阴”就是晷盘上晷针的影子移动一寸距离所耗费的时间。

汉唐以后,在一些诗文中开始出现“寸阴”、“寸晷”、“分阴”等词语。唐末诗人王贞白,早年在江西庐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书院读书时,曾写下《白鹿洞诗二首》,其中一首中就有“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句子,这也是“一寸光阴”的最早出处。

后来,人们又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来比喻人们要珍惜时间,不可浪费虚度,是很有哲理的一句话。

017“借光”的来历

“借光”原指分沾他人的利益或荣耀,现在已经成了人们普遍使用的礼貌用语。关于这个词的来历,在《战国策》中可以找到答案。

据《战国策·秦策》记载,战国时秦国将军甘茂曾对齐国使者苏代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条江边住着不少人家,每晚,姑娘们都凑到一起做针线活儿。其中有一位姑娘家境贫寒,买不起灯烛,其余的姑娘嫌弃她,说她爱占小便宜,拒绝她来。

这位姑娘说:“我虽然买不起灯烛,但是我每晚都比别人先来,把屋子打扫干净,把坐席铺设整齐,让大家一来就能舒适地做活,这对你们多少也有些方便。你们的灯反正是要点的,借给我一点光又有什么损失呢?”姑娘们觉得她的话有道理,便让她留下来了。

在近代史上,从文学作品中也可以找到很多关于“借光”的例子。例如,鲁迅《故事新编·理水》:“临末是一个粗手粗脚的大汉……连声说道:‘借光,借光,让一让,让一让’,从人丛中挤进皇宫去了。”老舍《赵子曰》第七:“借光!这是六十号吗?”这些作品中的“借光”都是麻烦别人或请求别人帮助的意思。

趣味链接:“凿壁借光”的由来

“凿壁借光”源自匡衡的故事。

匡衡字稚圭,西汉人。他勤奋好学,常常是不分白天黑夜地读书,可是由于家境贫寒,晚上想读书却又无烛照明,于是他想到借用邻居家的灯光。怎样才能借到呢?他把自家可以接触到邻家灯光的那面墙壁凿了一个洞,这样就有光线了。后人即用“凿壁、空壁、偷光、偷光凿壁、凿壁借辉、借光”等指勤学苦读,有时也引申为求取他人教益。

018“小品”的来由及演变

“小品”一词最早见于佛教用语,佛教称大部佛经的简略译本为“小品”,是相对于大部佛经的“大”而言的。

“小品”一词有很多种意思,从明代后期开始用来指一般文章,但并不特指某一种专门文体。在明代,人们提出“小品”这一概念主要是为了区别于以往那些关乎国家政典、理学精义的“高文大册”,而提倡一种灵活便利、抒发真情的新体散文。它包括尺牍、游记、杂记、随笔、书信、日记、传记、序跋等。

在现代,小品专指“篇幅短小的杂文或其他短小的表现形式”,与明代的有很大不同。比如“历史小品”、“广播小品”、“戏剧小品”等。在明代被称为“小品”的文章,现代统称为“小品文”。

近年来,戏剧小品非常流行,尤其是幽默性戏剧小品的流行,“小品”一词似乎成了幽默性戏剧小品这种艺术形式的特指,已经不包括其他的“表现形式”了。

趣味链接:“汗青”与出汗有关吗

“汗青”是史册的意思,最早出现在秦代。要完全明白这个词的来历,就要追溯到纸张发明之前了。

那时古人记事要用“竹简”,即竹板,一般是用竹子烤制而来的。竹板制作并不简单,首先要选上等的青竹(此“青竹”指绿色之竹),然后,削成长方形的竹片,再用火烘烤一片片青竹,一方面是为了便于书写,另一方面也为了干燥防虫蛀。烘烤之时,新鲜湿润的青竹片,会被烤出很多水珠来,好像出汗一样。这道工序就叫“杀青”或“汗青”。

烤制完成,就可以书写了。然后将写好的竹片串联在一起,就是竹简了。从出土的古代竹简来看,长的竹简常用于书写儒家经典,短的竹简常用其记载诸子事迹及史传。因此“汗青”就成了竹简的代名词,并引申为史册的意思了。

“史册”与“汗青”是同义词,当然可以通用。不过,在正式谈论历史记载之意的时候,还是多用“史册”。

019“下海”的历史

“下海”这个词的历史并不长,最初是渔民常用的词汇,意思就是指出海,比如,元代张之翰《再到上海》诗:“下海人回蕃货贱,巡盐军集哨船多。”

在古代,出海是一件既辛苦风险又大的事情。渔民要出海打鱼时常会说“下海”。随着时代的发展,“下海”逐渐用在了各个领域,比如旧时戏曲界,非职业演员转正被称为下海;旧时下南洋称为“下海”;或者人们到上海闯荡生活也被称为“下海”。

关于下海,还有一个小故事。20世纪20年代在上海舞台曾经公演过一出叫做《洛阳桥》的戏。戏的内容大概是说清代有个姓蔡的状元要为家乡洛阳修一座桥,可是桥修到一半的时候,桥墩突然打不下去了。当地百姓纷纷议论,说是“海龙王不同意,须得有人下海与龙王商量才行”。于是,蔡状元就贴出告示,寻找“能下得海去与龙王面洽架桥事宜”的人。两天后,两个衙役在酒馆里找到一个名叫“夏德海”的醉汉,来充任“下得海”的人。几天后,夏德海被带到海边,灌醉后扔到了大海里。

改革开放后,“下海”一词的命运又有了新改变,一时间几乎成了“经商”的代名词。现在“下海”一词逐渐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别,广义上它除了指放弃原来的工作而经商外,还包括去私企、外企另谋高就等;而狭义上,则仅仅指自谋职业,独立经商,到“商海”去一展身手了。

趣味链接:“下课”何时演变成了“下台”的同义语

“下课”一词本来没有十分复杂的含义,规范中文的“下课”人人都明白,是指上课时间完结,课程结束的意思。

做学生的最盼的就是下课,只要一下课,他们就精神百倍了。而有的学生干脆打破了这套规则,管他什么下课不下课呢,来个“逃课”。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有些老师学识浅薄却装作满腹经纶,讲课水平极差却骂学生蠢笨,孺子难教。

曾几何时,“下课”这个短语,突然用于赶某人靠边站的另类场合,成了“下台”的同义语了。“下课”演变成“下台”其实是有某些异曲同工之妙的,试想一下,下课时一般会怎样?是不是老师走下讲台呢,学生们欢呼雀跃地跑出去玩,好像解放了一样?而下台呢?按我国传统的看法,总称某某官还在台上(至于是什么台,我们再另作探究),如果是个昏官老百姓就盼望着他能早日下台,因为他下台了老百姓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相比较而言,这的确是有某些相似之处的。用“下课”来指代“下台”一点都不奇怪。

020“抬杠”的由来

过去,我国民间过春节闹元宵常常会有形形色色的花会,其中有一个奇特的“抬杠会”。有些地方也叫“撞官会”、“甩会”、“太平颤”等。“抬杠会”是元宵节里的一个特殊节目。所谓“抬杠会”就是元宵节里人们除了逛花灯、吃元宵、猜灯谜的游乐之外,还要和某个有辩才的人进行辩论,比赛斗嘴、对骂的一种逗乐方式。

后来,“抬杠会”上的两人语言对抗逐渐演化,人们就把说话时双方对抗较劲儿叫做“抬杠”。类似于现在的脱口秀节目。这种“抬杠会”在满族进入中原后,成了中国人“抬杠”的起源。

抬杠不是什么人都能干的,这活儿需要水平,除轿夫使用体力之外,其他参加的人都要求有极好的口才。但我们绝对不能把抬杠和街头捶胸顿足的吵架混为一谈,更不是我们臆想的那种胡搅蛮缠。

趣味链接:老北京的“抬杠”业

在民间,北京城里的“抬杠”是指抬棺材。“抬杠”的人大部分都是临时雇来的贫苦市民。“杠头”事先叮嘱,没有命令,谁也不能“撂肩”,否则就拿不到工钱。如有一人坚持不住中途放下杠子,这三十二杠的灵轿就会全部趴架。

“抬杠”的人为了工钱,各个坚守岗位拼命地死扛着。所以后来,老北京人就把争论不休的人称之为“抬扛”。而“抬死杠”、“死抬扛”的拌嘴人,的确谁也不肯放弃自己的“岗位”。

021“斧正”的典故

“斧正”的典故出自于《庄子·徐无鬼》,书中说战国时期,博学的庄子和惠子是很好的文友,可是惠子早亡,庄子甚为痛惜。

一次庄子在惠子墓前给人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楚国国都郢有个人在粉刷墙壁时,鼻尖上溅了一点薄薄的白泥,于是他去请一位匠人给他削掉。匠人让他站稳后,抡起斧子向他的鼻尖砍下来,那个人镇静端立,只觉一股疾风拂面,鼻尖上的白粉全都不见了,而鼻子却丝毫没有受伤。

国君宋元君听说后,就派人去把这位匠人给请来了。宋元君说:“听说你运斤成风,给我表演一下吧。”匠人叹了口气说:“我确实有过这种技能,可是,和我配合的那个人已死去好久了。”

庄子讲到这里已经是老泪纵横了,哽咽着说:“自从惠子死后,我失去了学业上的挚友,再也没有和我谈得投机的人了。”

后来人们根据《庄子》的这个故事,引申出“斧正”一词,意思是请别人来帮助自己削删文章。这是对修改者表示尊敬的客套话,赞其水平高,修改起来,如同工匠削掉好友鼻尖上的白粉那样。类似说法还有“郢正”、“郢削”、“斧削”等。

趣味链接:“捉刀”的典故

“捉刀”是指请人代笔作文,也可指代人做事。“捉刀”一词出自《世说新语·容止》里的一则典故。

三国时,北方的匈奴使臣要拜见魏王曹操,曹操不明匈奴使臣的来意,不便直接出面,就叫部下崔琰代为接见。崔琰是个武官,生得仪表堂堂,胸前长须飘飘洒洒,显得威武不凡,仪容比魏王要好很多。接见时,崔琰穿戴魏王的衣帽,比平时更有精神,曹操佩着刀,扮作崔琰的侍卫立在一旁。

接见完毕,曹操命人去问匈奴使臣觉得魏王怎么样,匈奴使臣答道:“魏王果然仪表出众,可是床头那个捉刀人,才是真正的英雄啊。”曹操见底细败露,恼羞成怒,就派人追上使臣,把他杀了。

这个故事后来演变为,称代人做事为“捉刀”。又因为“刀笔”是写文章的工具,此语又逐渐转化为专指替人写文章“代笔”了。现在流行把替考人叫“枪手”,把请人代考叫做“请枪手”,与“捉刀”是一个意思。

022什么样的事需要去“摆平”

“摆平”这个词语经常出现在警匪电影中,因为这个词语经常和“道上”、“混”等词语联系搭配。有人说它是一句江湖用语,民间用法只是一种借用。那么在现实生活中,什么样的事需要“摆平”呢?

要“摆平”自然少不了争斗,黑恶组织之间为了要摆平某些人和事,常常是以暴制暴,场面十分血腥。而今日社会生活中的“摆平”,虽然“洗”掉了“黑社会”的血腥气,更多的时候甚至像个贵夫人一样一身的珠光宝气,但骨子里却脱不了黑恶之气。

在生活中,摆平不只是用暴力,还有其他很多种方式。比如,煤矿瓦斯爆炸,出了人命关天的大事,黑心矿主不但不组织营救,反而掏出一大沓钱来找关系走后门,希望这事媒体不要张扬,领导不要严查,让收受好处的人去负责摆平。

那摆平这个词该怎样理解呢?要“摆平”首先当然得“摆”,“摆”好了才能“平”,“摆”“平”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字典中的“摆”,既有“安排”、“安放”的意思,又有“显示”、“炫耀”的意思。现代社会里的“摆平”之“摆”,两种意思都要用到。

对“摆”者而言,“平”乃是其追求的目标。“平”则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平”则万事大吉、皆大欢喜,“平”则心想事成、万事如意。而对于被“摆”的一方而言,则是对权势的屈从、对金钱的慑服,以及对公道和正直的绝望与放弃。

趣味链接:是“埋单”还是“买单”

有很多人分不清到底是用“埋单”还是用“买单”。不过广东人是一定不会弄错的。这个词语是结账的意思,它来自于粤方言。

20世纪50年代,珠江三角洲一带的茶楼食肆,均实行“先吃后付款”的做法。这个词语就产生在这个地方。原来,茶楼、食肆用于盛载食品的碗碟,是有分类讲究的,比方说,按五角、一元、一元五角、两元区分,服务员一看见某种碗(碟),便立即知道是盛载何种价格的食品。

客人吃完东西,服务员一看碗,算出消费总金额后,用笔写在专用小单据上,粤方言里叫做开单,然后开始收拾杯盘碗盏。收回来的碗筷洗干净后,也得按不同价格分门别类叠放好,在粤方言里叫做执埋。所以“埋单”就是“执埋”、“开单”的简缩语。

“埋单”与“买单”其音近似,只一字之差,词意却大相径庭。广州话的“埋”字有多个含义,其中之一有“聚合”的意思,如“埋口”(伤口愈合)、“埋份”(参与一份)、“埋堆”(志趣相投者常相聚一起)等。

而“买”字则不同了,顾名思义就是“拿钱买东西”的意思。如果是“买单”的话,那岂不是要“拿钱去买一张用完餐后的单据”了?当了解了“埋单”的词源出于“执埋”、“开单”的整个操作过程后,就不会再乱用“买单”这个生造词了。

023“王八”何以成了骂人的话

过去,社会上一些寡廉鲜耻的人,往往获得“王八”、“王八蛋”、“王八羔子”之类的骂名。那么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关于这个词的来历共有四种说法。

“王八”是人名,据《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的记载,“王八”是五代十国时前蜀主的大名。他原名王建,因为年轻时是个无赖之徒,在兄弟姊妹中又排行第八,所以与他同乡里的人都叫他“贼王八”,这是一说。

“王八”由百家姓而来,因为在百家姓中,“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中的王刚好排在第八位,故而有“王八”之说。不过这更多地被看做是一种巧合,常被当做笑话的材料,此二说。

“王八”是“忘八”讹化而来的,应为“忘八”。《七修类稿》载:“今詈人曰王八,或云忘八之讹。言忘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忘八”便是无“耻”了,此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