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文化常识全读本
27223300000075

第75章 俗语·成语(6)

宋代《释常谈·八斗之才》解释说:东晋诗人谢灵运才华出众,自命不凡。他曾经说:“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其中曹子建(即曹植)独占八斗,我的才学可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此语一出,遂不胫而走。自此之后,人们便用“才高八斗”比喻才学出众之人。

036六亲不认

“六亲不认”本指秉公做事,公正办案,不因亲属而偏帮袒护,所以要“六亲不认”。现在常用于指某人升官发财后,所有亲戚朋友都不认识了,唯恐人家沾了他的光,得到他的好处。这种六亲不认之人是遭人唾弃的。

“六亲”泛指所有亲属,其具体所指,历来说法不一,比较常见的说法有如下四种:

一、据《老子》一书记载,“六亲”“六亲”是指父、母、兄、弟、夫、妇。

二、《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说,“六亲”指父子、兄弟、姑姊、甥舅、昏媾(指妻子方面的家庭成员)、姻亚(指丈夫方面的亲属。亚,也作娅)。但这其中又有某些重复,因为那些昏媾和姻亚中的一位,可能同前四类亲属同指一人。

三、《汉书》中以父、母、兄、弟、妻、子为六亲。“父母”可理解成包括夫妻双方的父母;“兄弟”亦是夫妇双方的,而且可借代“姐妹”;“子”可解释为“子女”。

四、《史记·管晏列传》说,“六亲”指外祖父母、父母、姊妹、妻兄弟之子、从母之子、女之子。

现代比较通行的是《汉书》中的说法,这种说法比较合理,较前两种提法更全面广泛,所以被更多的人所接受。

趣味链接:“七情六欲”中“六欲”指代什么

六欲是佛教专用语,指佛家所说的人的六种欲望,即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声音欲;身体皮肤的嫩滑光洁欲;人相而引起的情欲。

037飞黄腾达

“飞黄”又作“乘黄”,是传说中的神马名字;“腾达”原来是“腾踏”,指上升的态势,像飞黄神马似的很快地上升着。“飞黄腾达”形容骏马奔腾飞驰,后比喻人骤然得志,官职、地位升得很快。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有个儿子名叫韩符,年少时经常与邻家的孩子一起贪玩,不喜欢读书。韩愈十分担心,专门写《符读书城南》诗教育儿子:

两家各生子,孩提巧相如。

少长聚焙戏,不殊同队鱼。

年至十二三,头角稍相疏。

二十渐乖张,清沟映污渠。

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

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

韩愈在诗中对他儿子讲了一个故事,有两家人家,各生一个儿子,这两个孩子在幼儿时长得很像,都很活泼可爱;稍长大一些后,也经常在一起玩耍,如同一块儿游着的小鱼似的,简直没有什么区别。可是到了十二三岁的时候,却渐渐看出有些不同了,到了二十来岁,这种不同就尤其明显了:一个高洁清澈,像清水沟;一个庸俗秽垢,像污水渠。到三十岁左右,一个像腾云驾雾、呼风唤雨的龙,一个却像愚蠢无能、只图饱暖的猪;一个像飞黄一样奔腾前进,对于另一个远远落在后头的癞蛤蟆似的东西根本顾不上了。

趣味链接:欲速则不达

“欲速则不达”是说性急办不成事,后世有人将此语改了,变成了“欲达则必速”,以现代的眼光来看,两者都有道理。此语出自《论语·子路》。

春秋时,孔子弟子很多,各行各业都有他的学生,卫国人子夏便是其中之一。子夏出师后,被任命为鲁国莒父县的县长,上任之前,子夏来拜谢孔子,顺便请教为政之法,孔子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孔子所说的意思是:办事情不要只图快,只图快有时反而达不到目的,不要只顾眼前小利,只顾小利往往办不成大事。“欲速则不达”这个成语便由此流传开来。

038夜郎自大

夜郎是我国汉代西南方的一个小国,但与其他诸侯国相比较,他的力量是最强的。司马迁《史记·西南夷传》称:“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夜郎国的具体位置,史籍记载都很简略,只说:“临烊舸江”,其西是滇国。烊舸江是汉代以前的水名,今人根据其向西南通抵南越国都邑番禺(今广州)的记载,考订为贵州的北盘江和南盘江。

夜郎国的国君十分自大,认为自己天下第一,没人能与之相比。一次汉朝的使臣出访夜郎,夜郎国的国君问:“你们汉朝大呢,还是我们夜郎国大?”他不知道汉朝国土的广大,自以为自己最大。汉朝使臣答道:“夜郎自大(夜郎自己认为自己很大的意思)。”后来人们就以此比喻妄自尊大。

趣味链接:“扶桑国”的地理位置

在我国古籍中,“扶桑”作为国名多次出现,这个“扶桑国”的位置在哪里呢?

古人把传说中的神木大桑树称之为“扶桑木”,他们将神话里东方大海中的极东国家称为“扶桑国”。

“扶桑”一词,在战国时代就有史迹可循,有关“扶桑国”的具体地理环境和地理位置的记载,最早可以从《梁书》中找到材料,而扶桑之谜的争议也是由《梁书》的记载引起的。

有人说,扶桑国是指美洲的墨西哥。他们说,在公元499年,我们的祖先已经与扶桑国互相往来。早在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的10个世纪,中国人已经在美洲大陆留下了足迹,古时候的中国的人民称其国度为“扶桑国”。

039祸起萧墙

“祸起萧墙”是指灾祸由萧墙之内而起,后常用来比喻灾祸出自内部。“萧墙”是古代国君宫殿大门内(或说大门外)面对大门起屏障作用的矮墙,又称“塞门”、“屏”。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季氏》。

鲁国最有权势的贵族季孙氏,专横一时,常不把小国家放在眼里。为了扩张自己的领土,一心想攻打颛臾这个小国。孔子听说这件事后,劝告季孙氏不要攻打,后来在孔子的游说下季孙氏放弃了这一计划。

孔子分析说,季孙之忧不在外部,而在萧墙之内。萧墙之内指的就是鲁国国君鲁哀公的宫内,孔子认为,鲁哀公不会坐视季孙氏的专横跋扈,定会寻机惩治季孙氏的。这就是“祸起萧墙”的来历。

后世就用“祸起萧墙”来比喻祸患起于内部。如《秦并六国平话》卷下:“祖舜宗尧致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趣味链接:照壁和萧墙

照壁,也称影壁、照墙,与萧墙一样有屏障的作用,不过它们的身份可大不相同。

萧墙是专门用在皇宫内的,所以也常常用萧墙来代表宫墙,萧墙内外就进一步称为宫廷内外。

照壁则分布较为广泛,不仅限于宫廷。照壁一般是一面独立的墙壁,建在建筑物的大门内或大门外,与大门相对。照壁历史悠久,现存最早的照壁遗址位于陕西岐山县凤雏村西周宫殿,距今已有三千余年。

040腰缠万贯

一个人很富有,人们常称其为“腰缠万贯”,关于这个词的来历,最早可追溯到宋代。

原来,在宋代之前商贾游人出远门,都把银两或背在身上,或肩扛手提,这样既不便,又惹人耳目,引发了很多事端。到了宋代,人们为了银钱和自身的安全,就改变了以往的这种做法,把银子打成腰带。

根据出门用途需要,把银子打成长短不等的腰带,短的至少绕一圈,长的绕几圈甚至十几圈。缠在腰上之后,腰带外面再用布帛或丝绸条幅束住,这样就安全了。用时,从腰上取一段下来过秤,然后进行交易,颇为方便。“腰缠万贯”一词由此而来。

由于普通人出行,随行也没多少银子可带,于是“腰缠万贯”就逐渐为商人所专有了。

趣味链接:古代一贯是多少钱

万贯究竟是多少呢?古时候用铜钱,就是中间有方孔的那种,为了便于携带,一般是用绳子穿着,每1000枚铜钱叫“一贯”。

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发行的纸制“大明通行宝钫”,面额为“壹贯”。当时,一贯等于铜钱1000枚,或白银一两,或黄金l/4两。

由此换算,万贯等于铜钱一千万枚,白银一万两,黄金2500两,的确是一笔为数不少的财富了。看来,“腰缠万贯”只是形容而已,真要缠上一万贯的钱财,恐怕会被压得吃不消了。

041两袖清风

“两袖清风”的意思是说两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比喻做官廉洁,也比喻穷得一无所有。这个成语的来历,与明代的民族英雄于谦有关。

据记载,明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以权谋私,每逢朝会,各地官僚为了讨好他,多献以珠宝白银。可是颇有政绩的兵部侍郎于谦,为官清廉,不仅看不惯那些送礼巴结的,而且自己每次进京奏事,也是什么礼品都不带,这引起了王振的极度不满。

有一次从河南回京,身边的同僚劝他说:“你虽然不献金宝、不攀求权贵,但也应该带一些着名的土特产如线香、蘑菇、绢帕等物,送点人情呀!现在官场上都是这种风气呀!”于谦却笑着举起双袖风趣地说:“我带有两袖清风!”为此他还特意写《入京》诗一首:

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诗的一二句是说,绢帕、蘑菇、线香原来是民间老百姓自己享用的土特产,但因为官吏征调搜刮,倒使人民遭殃了;三、四句中的“闾阎”是里弄、胡同的意思,引申为民间、老百姓,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无论何时还朝,我都什么也不带,但带两袖清风进京朝见天子,免得百姓说短道长。“两袖清风”的成语从此便流传下来。

趣味链接:于谦和他的《石灰吟》

于谦是明代人,字廷益,号节庵,生于浙江钱塘(今杭州)。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中进士,曾先后任江西巡按、兵部右侍郎兼巡抚河南、山西等职。

于谦为人正直,刚正不阿,为官清廉,反对官员贪污腐败,深得百姓拥护。许多奸臣对他记恨在心,英宗复位后,于谦遭诬陷被处死,终年六十岁。家人都被充军边疆。一直到成化初,于谦才得以沉冤昭雪,万历时改谥忠肃。

于谦除了写有着名的《入京》诗外,还有一首《石灰吟》也很出名,全诗如下: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表现了于谦高洁的志向,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他的这些品格一直受到后人的敬仰。

042目不识丁

关于“目不识丁”的由来,说法不一,比较可信的是源自秦苻坚时代的说法。“目不识丁”是说一个人连最简单的“丁”字都不认识,后常用此词形容一个人没文化。

在前秦苻坚时代,有位叫姜平子的官员,善于逢场作戏,阿谀逢迎,极尽拍马溜须之能事。一次,苻坚让群臣赋诗,姜平子作的诗中有一个“丁”字,但他为达升官拜爵的目的,特意将“丁”字写成“下”字,而诗的意思还是按“丁”字来理解。

苻坚问他为什么这样写,姜平子说:“曲下者不正之物,未足以献也。”意思是说“丁”字下面的钩是“不正之物”,不足以呈献给您。苻坚听了,很是高兴,于是提拔姜平子为“上第”。

人们看到姜平子仅因一个“丁”字而一步登天,于是就纷纷笑话愚蠢粗鲁的苻坚不知道“丁”和“下”的区别,说他“目不识丁”。这就是“目不识丁”这一成语的由来。

“目不识丁”又作“不识一丁”、“一丁不识”、“眼不识丁”、“未识一寸”,且“丁”字也就成了简单汉字的代名词。

趣味链接:“目不识丁”的本义

“目不识丁”的本义是说自己的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眼珠。在甲骨文里,“目”是眼睛的象形,“丁”表示“眼珠”。眼睛当然看不到自己的“眼珠”了,所以“目不识丁”。

关于对“丁”的理解还有其他的看法,有人认为,“丁”是最早的构字笔画“点”。“目不识丁”就是说一个人连构成汉字的最基本笔画都不认识,还能认识别的汉字吗?这一意义逐渐取代了它的本义。

043生吞活剥

“生吞活剥”这个成语最初出自《大唐新语·谐谑》,用来比喻生硬地搬用别人的文辞理论、经验、方法而不联系实际的不良行为。

唐代时,张怀庆是个沽名钓誉之人,但他喜欢舞文弄墨,可自己又没有独创精神,经常抄来名士诗文,改头换面一番,冒充自己的作品。

一次,一个名叫李义府的名士写了一首五言绝句,原诗如下:

镂月为歌扇,裁云作舞衣。

自怜回雪影,好取洛川归。

张怀庆看后大喜,拿起笔来就把原诗改了,每句各加了两个字,变成了七言诗:

生情镂月为歌扇,出性裁云作舞衣。

照鉴自怜回雪影,来时好取洛川归。

改好之后,张怀庆觉得很满意,还自命不凡亲笔抄写了四首送人,别人看了之后,不禁哑然失笑,原诗寓意清晰,文字精练,经他每句添加两字后,文理不通,读起来也很别扭。

后来,人们借用诗人王昌龄、名士郭正一的文名,编了两句顺口溜来讥笑他,讥讽张怀庆的这种行为是“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

趣味链接:《大唐新语》

《大唐新语》,唐刘肃撰。本书主要记载唐代历史人物的言行故事,多取材于唐代国史旧闻。本书模仿世说新语的体例,分“匡赞”、“规谏”、“极谏”、“刚正”等30个门类,共13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