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李嘉诚做大的12字箴言
27227700000031

第31章 “合”字箴言:百人击掌声震天(4)

这样,怡和所持的置地股权,由约25%增至33%,控股权已相当牢固。而且,协议中还增加了一个附带条款,即长江实业等华资财团在7年之内,除象征性的股份外,不得再购入怡和系任何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份。

喧闹数年之久的置地收购战,就以这种结局而偃旗息鼓。原本看好这场收购大战的媒体大为失望。一些华文报刊称这是“一场不成功的收购”,有些英文报刊则称这次战役是“华商滑铁卢”。

以李嘉诚为首的华资财团,这次为何不决一死战,而一交兵就这样草草收兵呢?其实,这是华商财团在权衡利弊得失后,做出的明智决策。这主要是基于以下一些理由:

包伟士所抛出的杀手锏,就是置地将步文华东方后尘,如法实施。此前,文华东方按每股4.15港元的价格,发行新股予怡策,以增加怡策的股权。

怡策认购文华东方新股后,所持股权必定会超过35%的全面收购触发点,怡策将按收购及合并条例向文华东方提出全面收购。由于收购价(4.15港元)低于该公司资产值(估计6港元),文华东方多数股东对收购计划反应冷淡,这正中怡和下怀。

这种做法既不必动用大量资金,又可使所持文华东方股权超过收购触发点(现有股东可按其权益认购,也可放弃)。这样,怡策所持的股权由35%增至41%,收购方不可能通过全面收购使其控股数超过50%的绝对数——因为被收购方可反收购,能轻而易举再增购9%的股权,以达到过半数的绝对控股量。

如果置地效仿文华东方,将会使华资财团陷于极其被动的局面。置地从华资财团手中以每股8.95港元的价格赎回8.2%股权,共耗18.34亿港元资金。这意味着,置地总估价约为223亿港元,以8.5港元左右的市值计,总市值也近200亿港元。华资财团若想全面收购达到50%以上的绝对控股权,就须耗资100亿港元以上。

事实上,怡和并不完全是在坐以待毙,在收购和反收购的价格战中,股价必会不断地提高,华资财团欲获全胜,所需的资金会远远超过这个数。华资财团在发起全面收购的短暂期限内,不一定能筹到这么多现金。

而且,怡和控股数近26%,比华资财团的控股数加起来还高得多,已优势在手。怡和售出港灯和香港电话的股权后,已从最困难的谷底走出,业务渐入顺境。怡和系尽管大量出售了香港和海外的一些企业,但仍是香港最大的综合性集团,除银行外,其市值仅次于长实系。凯瑟克家族在海外还拥有不少非怡和系资产,有人估计,其控有的资产不在李嘉诚之下。

所以,即使华资财团能控得置地,也要经过一番血战,付出极其高昂的代价。这不是李嘉诚所希望的。

李嘉诚是个商战高手,而并非一个民族斗士,虽然他的收购行为在客观上起了振奋民族精神的作用。所以他必须权衡商业利益,而不会不顾一切地决一死战。更何况,对方虽是垂暮的老狮子,但余威犹存,反击起来也非同小可,没有必要跟它硬拼。

他在收购中,先瞄准一家控股不牢、或经营不善、或内部不和的公司,暗吸其股份,等达到一定数目时,再突然发动袭击,若成功,则控得该公司:若不成功,就逼对手以高价赎回他控有的股票。

因而,刘氏即使收购不成功,也会获利丰厚,是股市人人畏惧的狙击手。公司若控在他手上,他必进行眼花缭乱的集资、分拆、股权重整等活动,搞得小股东们怨声载道,不知所措。

刘銮雄靠一个小小的电扇厂起家,几年内资产便扩张到100多亿港元,很快便跻升于富豪之列。他在股市留下的形象实在很恶劣,是一种“恶意收购”的典型。

其实,从客观上而言,刘氏是对香港证券史起过历史性作用的人物。他最先引进的新鲜战法,使香港股市的投资投机活动赶上了华尔街水平。继刘銮雄后,香港股市狙击手辈出,人们逐渐习以为常,谴责刘氏收购术的舆论自然也就少多了。刘銮雄一拳击醒众多沉睡的狮子,许多大亨们惊奇地发现,不必辛辛苦苦办实业,只需带上一笔大亨们根本就看不上眼的本金进股市,就能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亿元、百亿元大亨了。

与刘銮雄的“恶意收购”正好相反,李嘉减的收购是一种善意收购。

他收购对方的企业时,一定会与对方进行协商,并尽可能通过心平气和的方式谈判解决。若对方坚决反对,他也不会强人所难。

李嘉诚富有心计,又极有耐心,擅长以柔克刚,以静制动。

最典型的战例莫过于前文所述的收购港灯之战,他从萌发念头到控其到手,先后历经几年,倒是西门·凯瑟克最终沉不住气,主动“入套”,以相当优惠的折让价出售港灯股权。

李嘉诚收购和黄时,其心术之精,更是让人叹为观止。他借汇丰之力,兵不血刃,收服了资产比其大10多倍的庞然大物。李嘉诚的收购,从不情绪化,没有非买不可的心理。因为他知道,若持这种心理,往往会付出过于高昂的代价。收购遇到阻力时,他在冷静权衡利弊后,会含笑放弃,如收购九龙仓,置地,他都持这种态度。

李嘉诚的收购,无论成与不成,通常都能使对方心服口服。如果收购成功,他不会像许多新进老板一样,进行一锅端式的人事改组和拆骨式的资产调整,他总会尽可能地挽留被收购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照顾小股东利益:对于股权等重大事项,一定要征得股东会议通过。

如果收购未遂,他也不会以所持股权作为“要挟”,逼迫对方以高价赎购,以作为退出收购的条件。

如在合战置地时,以李嘉诚为首的财团退出收购,将所持的置地股权售予怡和,售价只有8.95港元,仅比当日收盘价高出5分。新财团出售股票的税后利润,估计约在1亿港元。这是四家大财团先后耗费一年多精力之所得,算来实在是微不足道。

李嘉诚的形象有口皆碑,在股市从来不用担心李嘉诚会恶意收购,甚至有人曾允称,在收购战中,对方只要说一声“我不愿意”,李嘉诚就会立即放弃收购行动。

李嘉诚保住了不做狙击手的信誉。对他来说,良好的信誉,本身就是宝贵的财富。

有一句话说道“失之东篱,收之桑榆”,意思是说,此时失利,彼时得到补偿。做生意就应像李嘉诚这样,不看重表面的输赢。如果在某件事上未能达成心愿,并不等于输了。若是因此维护了信誉,维持了人际关系,等于种下了善因,将来必结善果。反之,如果勉力而为,不顾一切地达成心愿,使名誉受损,或招致怨恨,等于种下恶果,日后难免遭报应。所以说,谁笑在最后,谁就笑得最美。

5.三方合作玩太极推手

太极功多以柔克刚,是武功的至高境界。李嘉诚在经商中,也学会了太极推手,他与青岛黄海橡胶集团、意大利倍耐力三方合作,生产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这也是李嘉诚“侵占”大陆市场挥师北上的一个重要信号。

2002年5月初,在香港举行的“2002青岛推介会”上,青岛黄海橡胶集团(以下称黄海橡胶)与和记黄埔、意大利倍耐力(PIRELLI)签订合作备忘录,三方合资生产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

此前有消息称,和记黄埔只是该项目工程的中国总代理,与黄海橡胶合资的是意大利倍耐力。

但青岛市经委对外经济处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和记黄埔实际是和黄海橡胶、意大利倍耐力三方合资生产轮胎。

这位负责人到香港参加过“2002青岛推介会”,对合资的来龙去脉了解得比较清楚。

青岛黄海橡胶集团宣传处说,三方合资的是正在规划建设的橡胶工业园全钢载重子午胎项目。该项目投资7000多万美元,总体按120万套全钢载重子午胎的规模建设,先期开工建设70万套,厂区规划面积约20万平方米。

知情人士透露,在与和记黄埔、意大利倍耐力接触前,黄海橡胶曾和别的国际轮胎制造巨头谈过,但是没有成功,而这个项目也早在去年就已谈定,5月份的香港签约活动,“不过是走走形式”。

青岛市经委对外经济处负责人认为,三方现在还属于浅层次的合作,没有确定出资额多少及由谁控股的问题。

但据了解,三方初步的合作意向是,意大利倍耐力主要出技术,和记黄埔主要出资金。

和记黄埔染指轮胎业与其制造业的赢利压力有密切关系。和记黄埔的制造业主要集中于瓶装水及饮品,目前在香港和中国内地经营业务。瓶装水业务已扩展至意大利及法国,目前已在欧洲七个国家经营业务。但和记黄埔2001年度业绩通告表明,其销售虽然增长7%,但赢利却在下降,主要由于各地市场均进行削价竞争以及欧洲方面有扩展业务成本。

对于2002年的情况,李嘉诚认为,“将与2001同样变化不定,甚至可能更具挑战性。”但他表示中国已加入世贸组织,“展望极佳,相信可以提供更大的投资机会”。但瓶装水及饮品市场,在中国内地竞争十分激烈,和黄若要在此领域异军突起十分不易。李嘉诚对此也看得十分清楚,认为2002年瓶装水及饮品市场的增长应该是海外而不是中国内地。

和记黄埔制造业务要在中国内地有显着增长,就不得不考虑新的机会。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业务总部副总经理、高级研究员陈廷国分析认为,轮胎制造业显然为和记黄埔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因为“中国将来是一个汽车大国,和记黄埔介入轮胎制造业,从汽车最基本的需要做起,为进入汽车市场打开了一个通道”。

“这是李嘉诚的一块敲门砖。”陈廷国笑着说。

中国轮胎业目前的市场状况对李嘉诚有着现实的诱惑力。按照发展规划,国家还将继续加大高速公路、普通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且中国汽车工业总量将继续增加,预计2005年客、货、轿车产量将达310万辆,加上保有量,国内轮胎市场尤其子午线胎前景看好。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的统计结果表明,尽管去年轮胎行业出现了近年来首次负增长,产品产量同比下降2.14%,但市场需求较大的全钢载重子午线胎则劲增34.68%。

和记黄埔初次进入轮胎制造业,会不会存在投资风险?陈廷国认为三方合作是优势互补,黄海橡胶有70多年的轮胎生产史,有着成熟的销售网络,意大利倍耐力是世界着名的轮胎制造商,其和住友、大陆轮胎分享16%的世界轮胎市场份额,和记黄埔恰好可以借助这两者的优势,避免初次进入轮胎行业的风险。

陈廷国所在的海通证券负责为青岛黄海橡胶集团下属的青岛黄海橡胶股份有限公司包装上市,与将来的合资公司是姊妹公司,“李嘉诚以后要在子午胎上做大,可以将其购并,迅速壮大子午胎生产规模,十分方便。”

对新的产业进行前瞻性、战略性的投资,是李嘉诚最拿手的功夫之一。20世纪50年代,李嘉诚进入房地产业,在此后40年里饱享香港房地产的高额利润;80年代收购和黄进入港口运输业,并积极参与基建项目,从而分享了全球经济的增长,特别是中国经济近20年来的高速成长。1993年,李嘉诚购入英国移动电话公司Rabbit,并易名为Orange(橙),6年后和黄将Orange公司49.1%股权出售,净赚1100亿港元。

业内人士认为,和记黄埔这次与黄海橡胶合作,不过是李嘉诚再玩其驾轻就熟以轻拨重的“太极推手”而已。

“和记黄埔与黄海橡胶的合作,不仅可能是‘李嘉诚系’参与中国内地企业并购的一个策略,向内地制造业进军的一个起点,而且是李嘉诚要挥师北上的一个信号。”陈廷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