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导引
李明原是一个高三的男孩子,那年他19岁,是一个正值花季的少年。他出身于一个工人家庭,父母都没有太高的文化并且双双下岗。家庭虽然贫穷一些,但杜雷从小就聪明伶俐,这给家庭带来欢乐的同时,家里更是对他抱有很大的期望。杜雷也很懂事,他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里贫穷的状况,使自己的家人生活得好一些。因此,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他都是埋头苦读。他的学习成绩也很好。就是这样一个勤奋的好孩子,却没有一个知心的朋友,因为他把心思全都放在了学习上,在学校里他就很少交朋友,杜雷常常感到很孤单。在上了高三以后,学习压力加大不说,特别是学校收的杂费增多,这就加大了他家庭的负担。看着父母拮据的生活因他而雪上加霜,他更因此而自责。因此,上高三不久,杜雷常有一种难以言状的苦闷和压抑感,但他自己又说不出来是什么原因。他总是感到自己的未来很迷茫,对自己的一切都很不顺心,心里老是压着一份悲伤,就是考试拿了全校第一,他也没有了原来考第一的那份喜悦。以前自己感兴趣的事,现在看来都索然无味了,杜雷对于自己的学习渐渐地失去了积极性,在很短的时间内,他的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这时的杜雷不仅情绪上显得忧郁愁苦,在生理上也出现了不良反应,他开始睡眠不好,在睡觉时常常被噩梦惊醒,而且胃口也不开。他感到很悲观、很压抑,常常想一死了之。
所有的这些症状表明,杜雷已经陷入抑郁的泥沼。可怕的是,就在一次考试后,因为成绩很不理想,杜雷再也承受不了心里的抑郁给他带来的苦楚,他从学校六层的教学楼上跳了下来,就这样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1.纠正孩子虚荣心过强的习惯
虚荣心往往是嫉妒、自卑、敏感等心理问题的诱因。父母一方面要以身作则,另一方面要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使其走出虚荣心的“魔圈”。
虚荣心是一种不切实际的东西,有虚荣心的人总想凌驾于他人之上,并在虚荣心的驱使下逐渐迷失自己。
据有关调查表明,现在孩子的虚荣心较强,在被调查的孩子中有20%存在较强的虚荣心。虚荣心往往会导致孩子产生其他心理问题,如嫉妒、自卑、敏感,这些都会阻碍孩子的发展。
据报载,某市曾发生过一起重大的盗窃案,作案者是两位中学生。他们为了追求物质享受,与别的同学攀比,在虚荣心的驱使下,盗窃了一居民家中的4.6万元钱,然后乘船去上海,在短短的4天之内,挥霍掉了所有的钱,平均每分钟花钱60元。他们购买最贵的衣服,到最高级的饭店吃饭,住最豪华的旅店,并且专门租了一辆车带他们四处享乐,真是奢侈之极。
这个案件中的作案者之一秦涛生活在农村,自幼丧父,靠母亲一个人干活儿养家。虽然家庭条件不好,但妈妈从来不让秦涛在吃穿上受委屈,凡是别的孩子有的,秦涛都会有。她觉得孩子已经缺少了父爱,如果在物质上再比别人差,那就太可怜了。所以妈妈平时总是省吃俭用,对秦涛提出的要求从不拒绝。秦涛在小伙伴中间算是很气派的一个,他感到很满足。从小学到初中,秦涛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在妈妈和老师眼里,秦涛是一个好孩子。
但是自从上了省城的高中,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中的同学和他以前的同学家庭条件不一样。现在的同学他们的父母都是高收入者,花钱如流水,穿的都是名牌,用的都是高档产品。相比之下,秦涛显得十分寒酸,以前的优越感再也没有了,秦涛的心理便严重失衡,他不甘心落于人后,于是他每次回家都向妈妈要很多钱,和同学们比吃比穿来满足他的虚荣心。起初妈妈还大方地给他,但后来妈妈实在承受不了,好几次都拒绝了他。秦涛见妈妈这个经济来源断了之后,就动了邪念:“别人有的我为什么不能有,这不公平。”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秦涛开始偷同学的钱,几次偷盗都没被发现,这更增加了他的侥幸心理。在金钱的诱惑之下,他越陷越深,最后伙同另一少年作案,被公安机关抓获,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秦涛事件发人深省,他为什么会从一个听话的孩子变成一名罪犯呢?仔细分析一下,主要是虚荣心在作祟。虚荣心是一种表面上追求荣耀的自我意识。具有虚荣心的人,用扭曲的方式表现自尊心和荣誉感,追求表面上的好看和形式上的光彩,面子高于一切,不顾条件和现实去追求虚假的声誉。
孩子虚荣心形成的原因主要来自家庭。由于现代的家庭孩子少,父母总怕孩子受委屈,于是对孩子总是有求必应。自己的孩子穿的、戴的都不能比别人差,别人的孩子买什么自己的孩子也得买,决不能让人家比下去。于是在家长无意识的纵容下,孩子的欲望便无限地膨胀。另外,独生子女的父母从溺爱孩子的角度出发,总是爱讲孩子的优点,掩盖他们的缺点,甚至在亲朋好友面前经常夸耀自己的孩子,孩子听到的都是赞美的声音,很少有人指出他的缺点。而父母对别的孩子往往妄加指责。由于孩子自己对客观评价的能力还很差,家长具有绝对权威性,慢慢地孩子就从家长眼里的“十全十美”变成自己心中的“十全十美”,再也容忍不了别人超过自己。
虚荣心强的孩子在个性成长中,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如为了满足其虚荣心而经常说谎,情绪不稳定,不认真学习,缺乏意志力等。虚荣心强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可怕的东西,家长应采取必要的方法加以纠正。
(1)应以身作则,不要同别人攀比,以免孩子模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因此,父母必须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首先家长要摆正自己的心态,不要同别人攀比,盲目追求物质享受。家长也不要总是给孩子买东西,习惯性地给孩子买各种礼物,因为如果形成习惯,孩子就会感觉他得到这些礼物是应该的,而且需要你不断给他买,他的虚荣心也会不断膨胀。
(2)要注意孩子心态的变化,多给孩子讲道理
有的家长为了孩子不受委屈往往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还有的家长对孩子则采用先吼后打的办法,让孩子有理说不出。其实,最好的办法是多给孩子讲道理。告诉孩子,与别人攀比,拥有名牌并不意味着拥有了较高的地位,只有依靠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教孩子根据自己的需要买东西,而不要为了同别人攀比,买自己不需要的东西;让孩子学会理性消费;可以把家中的收入支出讲给孩子听。
(3)要创造机会,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想要的东西
如果孩子的要求是合理的,那么家长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些机会,让孩子靠自己的劳动挣来的钱购买所需要的东西。如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分担一些家务,然后从中取得回报。一分劳动一分收获,一滴汗水一点回报,让孩子知道仅靠不停地向家长张口要这要那,不仅不光彩,而且行不通。
(4)要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孩子
作为家长不应该过分夸大孩子的优点,也不要掩盖孩子的缺点。对那些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家长应给予表扬,但应适度。因为经常性的表扬会使孩子认为这些并不是他应该做的,一旦这样做了,便能得到奖励。久而久之,孩子便养成了虚荣的坏习惯,而且越来越严重。对于孩子的缺点要及时指出,帮助分析原因,并鼓励其逐渐克服。
2.扫除孩子的嫉妒心理障碍
嫉妒心强的孩子,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也在用别人的优点来折磨自己,使自己难以摆脱愤怒、沮丧、怨恨、自惭、自责等消极情绪,致使孩子情绪低落,丧失自信和前进的动力。
教子忠告
嫉妒是人性的一个弱点,孩子在嫉妒别人的同时,也伤害自己。父母应引导孩子学会化解嫉妒心理。
由于孩子的个别差异,在相互交往中自然会产生差别,羡慕他人的优势,可能会激发起奋发图强的精神,也可能使个别孩子在内心产生程度不同的嫉妒心理障碍。
嫉妒心会限制孩子的交往范围,压抑人的交往热情,甚至能反友为敌。好嫉妒的人往往不求自强,躲在阴暗的角落里摇唇鼓舌,拨弄是非,造成人际关系产生隔阂和矛盾。
要化解孩子嫉妒的心理,父母应指导孩子具体地做到以下几点:
(1)自我抑制,合理宣泄
自我抑制是一剂苦药,但自古以来“良药苦口利于病”,暂时抑制自己的嫉妒心,事过境迁以后,就会庆幸自己的明智。自我宣泄是治疗嫉妒心理的特效药。嫉妒心理也是一种痛苦的心理,当还没有发展到严重程度时,用各种感情的宣泄来舒缓一下是相当必要的,可以说是一种就坡下驴的好方式。在这种发泄还不能达到出气解恨时,最好能找一个较知心的朋友或亲友,痛痛快快地说个够,暂求心理的平衡,然后由朋友或亲友适时地进行一番开导。这虽不能从根本上克服嫉妒心理,但却能中断这种发泄性朝着更深的程度发展。如有一定的爱好,则可借助各种业余爱好来宣泄和疏导,如唱歌、跳舞、书画、下棋、旅游等。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教育孩子不服输,固然是人进步的动力,但是要求自己样样都优于别人,事事都先于别人,是不可能的。“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真正的不服输,应该是更多地向别人学习。当被嫉妒之心控制时,孩子要主动地进行心理换位,从别人的角度来想一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嫉妒之火就可能在不知不觉中熄灭。
(3)自知自信,正确评价
告诫孩子当萌发嫉妒心理时,需要冷静地分析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同时客观地评价一下自己,从而找出一定的差距和问题。当认清了自己后,再重新认识别人,自然就能够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动,从而控制自己的动机和感情。
(4)充实自己,充实生活
让孩子充分地认识到嫉妒是过度的自我膨胀,是一种扭曲了的自尊心。自尊心追求的是真实的荣誉,嫉妒心追求的却是面子,即不愿意别人超过自己,以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父母应引导孩子多读一些书,特别是一些名人传记。“读书使人明智”,知识多了,心胸便随之宽广,眼界也会相应开阔,不再计较一事一物的得失。在日常生活中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就能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
3.矫正孩子欲求过分的心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多数父母在过多关注孩子“欲求不遂”问题的时候,却容易忽视孩子的“欲求过分”的问题。孩子“欲求过分”,大多数是家长过分迁就孩子所致。
孩子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需要,这些需要推动他们去追求,去获取,去探索,去活动。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前三种是生存所必需的,不可缺的,这些需要如不满足,就会生病或衰弱。爱抚,看起来好像不是必要的,但现在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缺乏成人爱抚的孩子,会发生发育迟缓、心理失衡、精神异常等现象。后两种需要是有关生长发展的需要,这两种需要得不到满足,孩子就会缺乏学习动力,丧失进取心,自暴自弃。
人的需要还可以笼统地分为物质的需要与精神的需要。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改善,物质需要满足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尽管仍有不少贫困孩子,但是基本生活所必需的吃、住等物质条件已在我国有了基本保障。孩子要买一个新书包,要买几块高级橡皮已经不算一个大支出。
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都会产生欲求不遂的心理问题。这种心理问题表现为:情绪压抑,原先愉悦的情绪突然跌入深谷,本来内向的孩子更加寡言;急躁,焦虑,烦躁不安;厌恶他人,厌恶周围环境;直接攻击阻碍满足其需要的对象,或者找“替罪羊”攻击,或者自我攻击,自我摧残;渴求亢进,需要的满足显得异乎寻常的迫切,甚至非此不可,全力以赴,一会儿也不能等待。因而,满足孩子合理的需要,特别是满足孩子的精神需要,就成为家庭教育的一大责任。
但是,父母过分地满足孩子各方面的需要,又往往会导致“欲求过分”的问题。欲求过分有两层含义:一是欲求的对象过分。有了一个书包,还要买一个书包;见到另一个新书包,又吵着妈妈要买。二是欲求的时间过分。不管什么需要,都要立即满足。看了商店的玩具,立即要买,妈妈说回家拿钱,孩子也哭闹不已。作业写好了要爸爸签字,爸爸说正在做事,待会儿再签,孩子就是不依不饶,非要爸爸停下手中的事为他签字,方才罢休。
孩子产生“欲求过分”心理,表面上看,原因好像是在孩子;实际上,根源在家长身上,是家长“有求必应”的行为滋长了孩子欲求过分的心态。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来纠正孩子欲求过分的心理呢?
其一,让孩子知道哪些需要是合理的,哪些需要是不合理的。只要是生活和学习上需要且不是重复的和奢侈的,就应认为是合理的。对于合理的要求应该满足孩子的要求;对于不合理的要求,要向孩子讲清道理。
其二,对孩子说“不”!对待孩子不合理的需要,干脆说“不行”!有些家长看到孩子哭闹就狠不下心,无端迁就,这样只能强化孩子的“欲求过分”的心态。为了孩子今后的发展,必须狠狠心坚持说“不”!
其三,转移注意力。当孩子出现过分的欲求行为时,家长应设法用孩子感兴趣的东西、感兴趣的活动或感兴趣的话题去吸引孩子,让孩子的注意力从欲求对象上转移开去。
其四,让孩子体验到需求满足的来之不易。为孩子买个新书包,告诉孩子用了多少钱,相当于妈妈几天工作的报酬。孩子比赛得了一等奖,满足了成就的需要,受尊重的需要,家长在给孩子送去表扬的同时,要引导孩子思考获得一等奖的不容易:“上次为啥什么奖都没得到?下工夫,努力进取,才能取得好成绩!”
其五,让孩子选择满足需求的方式。作文比赛得了第一名,孩子要爷爷奖励。爷爷提出三种方式让孩子选择:立即奖励,买一本书(因为孩子喜欢看书);三天以后奖励,买三本书;一星期以后奖励,可以到新华书店买五本书,爷爷给钱。
家长经常提出多种满足方式,会使孩子逐渐领悟到: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这样,也有助于抑制孩子欲求过分的心态。
只要父母如此持之以恒地把“有求必应”变为“有求缓应”,孩子的欲求过分行为就会逐渐减少。
4.鼓励孩子克服胆怯心理
胆怯就是人们对某种事物或特定对象的胆小、畏缩。胆怯现象在孩子的生活中非常普遍。过度的胆怯心理不但影响孩子正常的生活与学习,而且对孩子的成长极其有害。
胆怯大多是由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引起的。凡是无法预计、解释和理解的事物都容易使人胆怯,这也正是孩子惧怕黑暗和陌生人的原因。在现实生活中,孩子难免要碰到一些无法预测、无法避免、无法理解和解释的事物。如果这些未知事物具有较大的危险性,那么就会引发孩子深深的恐惧。
胆怯的孩子与人打交道时,一说话就脸红、心慌;一见陌生人就紧张;在人多的时候不敢说话,不愿说话,眼睛不敢看人;在一些公共场合特别拘束、手脚不知往哪里放,说起话来前言不搭后语,局促不安等。
那么,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胆怯心理呢?
其一,帮助孩子寻找产生胆怯的原因。胆怯从产生的原因上可分为不同的种类,如气质性胆怯,即生来性格比较内向,气质比较沉稳,不愿与陌生人打交道,一旦交往起来,也是思前想后,顾虑重重;认识性胆怯,即过分注重自己的形象,患得患失,生怕自己的言行被别人笑话,没有十分的把握不会轻易说话或行动,久而久之,则不愿与人接触;挫折性胆怯,即本来性格比较开朗,交往也积极主动,但在实际生活中遭到打击,变得消极被动了。
其二,帮助孩子加强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鼓励孩子不要过分追求安全感,放下思想包袱。
其三,鼓励孩子走向社会,走向人群,多和别人交往,特别是与性格比较开朗的同龄人交往。
其四,鼓励孩子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依靠个人的努力,积极克服自身存在的弱点,避免因胆怯所造成的心理紧张,消除消极的自我逃避式的心理防御。
5.防范孩子的自虐行为
孩子逆反的极端表现便是自己虐待自己,以伤害自己的身体来发泄对老师、家长以及同学的不满。自虐是孩子心理障碍的一种表现,父母对孩子的自虐倾向,应特别关注,早作预防。
王倩是个很听话的孩子,因在学校里发生的一些小事被误解,一时情绪消沉,胡乱地服了许多乱七八糟的药片,幸亏被发现,才消除了生命危险。
教子忠告
自虐行为是孩子心理障碍的表现之一。父母应积极防洪与矫正孩子的自虐行为。
王倩服药寻死的行为,在心理学中称为“自虐行为”。少年儿童的自虐行为都是以伤害自己的身体为特征的。但自伤身体不是目的,目的是排泄心中的烦闷、委屈与愤懑。
自虐行为的发生不是偶然的,一般都有其深刻的素质背景和近前的诱发因素。
有自虐行为的孩子的素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性格内向、多疑、敏感、脆弱、要强、寡言、执拗、爱钻牛角尖,与友伴、与家人沟通不多,参与的活动也不多。这类孩子很少惹是生非,很少打架斗殴,很少有激烈的爆发性情绪,因而,家长容易感到放心。
有自虐行为的孩子在素质方面的缺陷,在幼年时期就有所反映。因为孩子年龄小,自虐行为不那么激烈,所以不大容易引发家长的重视。一般情况下,家长都只以为小孩子好生气,因而没有想则要采取及早的教育措施。
素质的缺陷就好比潜伏的火山,一旦遇到强烈的诱发因素便可能突然爆发。诱发因素可能来自家庭、学校,也可能来自成人、友伴或社会上的其他人。过重的批评,过分的挫折,过大的委屈,过强的刺激,都会使孩子本就脆弱的心理严重超过负荷,突破警戒线,导致孩子的心理崩溃。由于素质的缺陷,孩子的思维方式也与众不同,一般人看来只是一般的刺激,可到了他们的眼里就放大了数倍,数十倍,因而对他们仍能产生“过强”的刺激。
那么,家长应当如何防范与矫正孩子的自虐行为呢?下列几点要特别注意:
及早发现孩子的性格缺陷,及早锻炼孩子的心理素质。
创建和谐、友爱、温暖的群体气氛,包括家庭群体、学校群体、友伴群体。
多与孩子谈心、交流,帮助孩子解开心理上的疙瘩。
进行必要的监护,随时留心孩子的情绪反应,以防出现意外。
鼓励、支持孩子与友伴交往、玩耍,拓宽其兴趣爱好,增加积极的情绪体验。
尽量避免教育上的失误。以正面教育、正面诱导的方式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6.帮助孩子摆脱抑郁情绪
抑郁是孩子不良情绪中常见的一种,主要是由孩子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不良的情景或事件引起,造成孩子悲伤或痛苦的情绪,消磨孩子的才华与斗志。
抑郁是一种不愉快、以心情低落为主要表现的不良情绪。当孩子被抑郁控制时,情绪上会明显低落,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心情烦躁,悲观,忧郁;在认识上,自我评价较低、自责愧疚,有某种罪恶感、无力感,对未来比较悲观等;在行为上表现为委靡不振、寡言少语、兴趣减少、行动迟缓、不想活动等。
有研究表明,大约1/4的人的一生中曾有过抑郁状态。小学生的抑郁是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对一些不良的情景或事件的一种情绪反应,是一种不愉快、悲伤或精神痛苦的表现,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是持久稳定的。
研究表明,青少年抑郁情绪主要是由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外部环境的负性事件和压力,如学习或升学压力、人际关系紧张、家庭环境不好等。
个体内部的人格特点和心理过程。
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第一,认知和评价因素。青少年时期,由于个体的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看问题容易片面和极端,常常不能系统、全面、客观地反映现实。有抑郁情绪的人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评价往往是偏离或歪曲的。第二,归因因素。有抑郁情绪倾向的人对失败或不利的情况作归因时,往往认为失败是自己造成的,原因是比较稳定的。第三,自主性因素。有抑郁倾向的人对自己的行为结果控制感低,因而自我评价低,这样就导致个人不敢开拓自己的行动范围,行为模式僵化,思维不开阔,其结果是无法得到自己预期的结果,于是进一步强化了消极的自我评价,时间一长,就很容易导致恶性循环。
因为抑郁,会消磨掉孩子的斗志,会埋没孩子的才华,使孩子失去爱与交往的能力,因此,家长必须帮助孩子消除抑郁。那么怎样消除孩子的抑郁呢?
(1)教会孩子客观地评价自己
古希腊奥林匹斯山上,有一座特耳菲神殿,神殿里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人,认识自己。”喻意是认识自己的重要性,也暗含了人认识自己的困难。认识自己包括很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一面是评价自己。因此,父母要教孩子学会正确评价自己,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夜郎自大。
(2)指导孩子善于根据实际调整个人期望
俗话说:“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对成功的期望有多大,那么当失败时的失望也就有多大。孩子们面临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种种问题,有的人情绪乐观开朗,有的人情绪易于抑郁,期望在这里发挥着巨大作用。教孩子树立切合实际的期望,就可以减少抑郁情绪的产生。
(3)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在孩子面临事件时为孩子提供支持、安慰、辅助和信息,有效地避免孩子抑郁情绪的产生和恶化。研究证明,青春期同伴间的交往和沟通可以大大降低青春期所带来的麻烦和困扰。这是因为都是同龄人,有共同的发展任务,遭遇共同的危机和困难,广泛的交流会给他们以归属感、安全感和力量。
(4)教孩子学会适当地发泄情绪
情绪既然是生活的一个方面,就应当使它有一个适当表现的机会。无论喜、怒、哀、乐,正常人都有,不能也不必要加以抑制。有人在激动的时候,做些消耗体能的运动或活动,可以释放出积聚在身体中的紧张能量。有人在情绪不安的时候,找要好的朋友谈谈,倾吐心中郁闷,把话说出来之后,心情会平静许多;或者用文字、图画、音乐来发泄情绪;或者借用旅行来使自己离开那些容易引起激动的环境,避免心理上的纷扰。
(5)教孩子学会观察事物积极的一面
任何一件事情,如果能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就会留下不同的印象。很多表面看上去会使人生气或悲伤的事件,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另一个观点去看,就可以发现其中那些正面的积极的意义。同样是半瓶水,悲观的人会说:“唉!只剩半瓶水了!”而乐观的人则会说:“噢!还有半瓶水呢!”这就是两种不同的看问题的角度,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7.缓解孩子的焦虑紧张情绪
焦虑是无明显原因的恐惧、紧张发作的表现,并时常伴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和运动性紧张。焦虑过度易使孩子陷于苦闷、委靡不振的情绪,从而产生心理疾患。
心理学家认为,上学的孩子的焦虑多表现在考试时和青春期。
(1)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有三种情况:
考前焦虑。烦躁不安,六神无主,紧张至极,从而影响了复习和考试。
考试焦虑。平时学习还可以,一上考场就慌了手脚,会做的做不出,平时很少出现的问题,如计算出错、看错题目等都出现了。
考后焦虑。由于成绩不理想,于是便心神不宁,情绪低落,整日陷于苦闷之中,委靡不振。
不管哪种情况,考试焦虑都有适度与过度的区别。
鉴别孩子考试是否过度焦虑,家长可运用经验观察法,一般从这样几方面进行:
观察孩子的神情。孩子不善于掩饰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的焦虑紧张心态往往从表情上反映出来。
观察孩子的行为,孩子过度焦虑紧张的时候,其行为表现常常发生较明显的变化:平时生动活泼的孩子变得“规矩”起来,平时安静乖巧的孩子突然变得烦躁起来;复习或作业时不知所措,常常是刚拿起数学书没看几页就放下,又拿起了作文本;作文写了个开头又停下来,准备做数学。
观察孩子的语言。比较外向的孩子往往能直接说出来,老师、家长易于发现;比较内向的孩子因为过分焦虑紧张,变得更加少言寡语。
观察孩子的生理反应。多数孩子在过度焦虑紧张的时候,会产生相应的生理反应:有的不思茶饭,有的哈欠连连,有的头疼脑热,有的旧病复发。
当孩子出现过度焦虑紧张的症状时,父母可采取下列措施缓解孩子的焦虑紧张心态:
音乐缓冲法。让焦虑严重的孩子经常听听舒缓、轻柔、优美的乐曲。
幽默娱乐法。带孩子去听听相声,与孩子一起看看小品、幽默画,同孩子一道参加娱乐类活动。
自我“欣赏”法。让焦虑严重的孩子坐在镜子前,看看自己焦虑的表情;对镜中的自己,倾吐心中的焦虑。
后果重估法。严重的焦虑往往来自对后果的过分估计。考试焦虑的孩子往往认为考试成绩非常非常重要,少1分,天就可能塌下来。家长要引导孩子意识到:一次考试虽然重要,但不能说明一切;这次考不好,还有下次。
整理活动法。要求孩子每天整理好自己的生活用具、学习材料。经常分配孩子干一些“整理抽屉”、“整理房间”之类的活儿,也能减轻孩子的焦虑。
(2)青春期焦虑
孩子的青春期的到来,使他们的身心变化正处于一个转折点。随着第二性特征的出现,个体对自己在体态、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变化,会感到不知所措。诸如女孩由于乳房发育而不敢挺胸,月经初潮而紧张不安;男孩子出现性冲动、遗精,手淫后的追悔自责等,这些都将对孩子的心理、情绪及行为带来很大影响。另外,此时的孩子会过分地关注自我,对自己有着过高的期待,易产生忧虑,同时对千变万化的社会环境也很难适应。所有这些都可能诱发焦虑症。
对于青春期焦虑,父母可教孩子用下面的方法进行自我调适和治疗:
教子忠告
面对孩子的焦虑紧张情绪父母应沉着冷静分析其原因,帮孩子学会自我调适和治疗。
①默想对抗法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有这样的一些体验:当心情烦躁时,看看宁静的湖水、湛蓝的天空,情绪会平静得多。默想对抗法要求孩子采取卧姿或坐姿,然后闭目,调整呼吸,放松肢体,继之开始默想:“……自己正坐在一个宁静的湖畔,周围山清水秀,看不见一个人,林间偶尔看见小鸟在枝头跳跃,那湖水真清啊,时而有成群的小鱼自由自在地游过。那湖水真静,静得不起一丝波纹。往湖里扔了一颗小石子,湖面泛起了一圈圈的涟漪,一圈,二圈,三圈……它们慢慢地推向湖岸,消失在岸边的水草丛中,多么宁静的气氛,置身于其中真是心旷神怡。”
在进行默想时,孩子可以轻声地言语,以帮助自己导入情景。默想的内容应该是安静的环境、清雅的气氛、冷调的色彩或依据个体的生活体验,选择那些让人平静和愉悦的情景。
②松弛疗法
松弛疗法具有较好的抗焦虑效果。当人进入松弛状态时,表现为全身骨骼肌张力下降,呼吸频率和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头脑清醒。心情轻松愉快,全身舒适。常用的松弛疗法是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此训练要求患者想象一些最能令人松弛和愉快的情景,同时伴以言语指导的暗示(由医生执行或放录音带皆可),最后使肌肉高度松弛,随之使紧张情绪得到缓解。
其指导常用语是:“现在请坐(或躺)好,尽可能使自己的姿势舒适些,尽可能让自己放松……现在,首先握紧你的右手,把右拳逐渐握紧,并体会紧张的感觉,请继续握紧拳头,体会右手和右臂的紧张。现在,请放松右拳,体会放松的感觉……现在,你的左手也像右手这样做一遍。”以同样的方法放松面肌、颈和上背部,然后是胸、腹和下背部,再接着是大腿、小腿,最后全身放松。
8.预防和化解孩子思想中的暴力倾向
由于媒体及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青少年中的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化解孩子心目中的暴力隐患是家庭教育的一大重要课题。
可以说,青少年的暴力倾向大多是因受媒体的影响而产生的。有的地方校园暴力泛滥成灾,许多孩子深受其害,不少学生因暴力事件的频繁发生而产生厌学情绪。这些应引起社会和家长的必要关注。加强社会治安是一个重要方面,但就家庭及父母而言,如何预防和化解孩子的暴力倾向呢?父母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及时了解孩子的收视信息
孩子们爱看的动画片很多,大人不可能总是陪着孩子去看,让孩子给大人讲他从电视上看来的故事,就可以使大人知道其中是否含有不健康的东西,包括暴力内容。
(2)了解孩子受到哪方面的影响较深
孩子在看电视的过程中,对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往往记得特别清晰,在讲故事的时候就会对这部分内容讲得非常详细,家长可以从中了解到孩子受哪方面的影响较深。比如,强强在讲“悟空与阿修罗比武”的情节时特别绘声绘色,可以看出,强强对暴力内容非常感兴趣。
(3)让孩子明白现实社会是“法制社会”
发现孩子心中的“暴力隐患”怎么办?一般家长可能会立即进行严肃说教,严厉禁止。但是,对孩子来说,单凭说教是不会取得好效果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寻找活生生的事例来说服孩子,教育他不能凭个人武力去解决问题,让孩子分清现实世界与动画片里的幻想世界。
(4)释放掉在暴力内容刺激下活跃起来的体内能量
大部分男孩都对打打杀杀的场面感兴趣,而且看过以后喜欢模仿。父母可让孩子参加业余武术训练班接受正规的武术训练。训练班一般都是武德教育与武术教育并重,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中,既满足了孩子对打打杀杀的好奇心,又受到了道德规范的教育,从而避免了孩子在其他场合盲目模仿带来的危险。
(5)教会孩子自己正确处理孩子之间的纠纷
父母的着眼点在于教会孩子自己正确处理孩子之间的纠纷,这样,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又教会了孩子怎么处世做人,消除了孩子心中的“暴力隐患”。
教育本身就是创造,如果父母舍得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多投入一点儿精力,再懂一些儿童心理学,那么,面对传媒的暴力影响,将会“道高一尺,魔高一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