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科普知识百科全书——《交通知识篇》(下)
27258700000013

第13章 交通管理(1)

不说话的交通警察

当你行走在马路上,只要稍为留意一下,就会看见马路两边、上空或路面上有各色各样的标牌和标示。人们把这些标牌和标示,形象地比作不说话的交通警察。而交通管理部门则把这些叫作交通标志或路面交通标示。

交通标志和路面标示是用文字、符号、线条或颜色对交通进行导向、警告、规制或指示的一种交通管理措施。它给予行人和驾驶员以确切的道路交通情报,使道路交通达到畅通、安全、低公害和节约能源的目的。按照它们的不同功能,交通标志和路面标示一般分为导向类、警告类、规制类和指示类四种。

导向类主要是给人们提供导向的各种信息,带有问讯性质。如路名、沿道地名与设施、距离、路线、方向等。有了这样一个标志系统,即使未到过这个城市的人们,也可以不必为问路而延误时间,甚至可以不走弯路直接到达目的地。有的城市还用很形象的画面来引导行人和车辆。如在德国城市的大街两侧,悬挂着画有照相机的路标:表示沿此方向可抵达旅游风景区。或者画有球架、吊环以及从跳板上纵身人池的女跳水运动员的路标,告诉人们前面有体育馆或体育场。

法国在城市的繁华区设有“微笑路标”:一位笑吟吟的妙龄少女在告诉行人,前方有娱乐场所。

警告类主要是向人们,特别是向驾驶员提供在道路上或沿道所存在的危险或应注意的信息。如交叉路口的存在及其形状,道路弯曲及所弯曲的方向,道路变窄和车道减少、路滑、陡坡、施工等等,以引起人们的警戒。有些城市的公共汽车站,有防盗的“警告路标”:一个背着赃物的小偷在仓皇逃遁,他手中拿着一把万能钥匙,上面有“当心小偷”的字样。

有的城市画有文静的护士将食指尖贴在嘴唇上,或画有“熟睡女婴”,提醒附近有医院、托儿所,请慢行并勿鸣喇叭。

规制类是由交通部门根据法规设置,表示交通的禁止或限制。它和前两类作用的不同之处在于,规制类具有法的作用,违反者要作为违章处理。例如用标牌指示出:禁止装载危险品的车辆通行,禁止卡车、拖拉机通行,禁止停车,禁止鸣笛,禁止自行车通行,禁止行人通行等等。日本的城市为了保护儿童的交通安全,专为他们设置了过马路的安全旗。

凡是学龄儿童经过马路时,都戴有黄帽,由手执黄旗的妇女护送。学童来往多的巷子,地面还涂成绿色,写上淡黄色的大字:学校区。周围的墙上到处贴有大字标语,提醒司机注意会有孩子突然冲出来。

指示类是向人们指明允许的交通行为,或提醒人们的注意事项。例如可以停车、优先道路、专用道路和安全地带的标志以及车道线、中心线、停车线、人行横道线等标示。在日本川流不息的汽车群中,你会发现有的汽车前后各贴着一块黄色标记。如果在晚上,车灯照去,黄标记还会反光。这种黄标记是表示这辆车的司机领取执照不满一年,要求后面的车辆勿太靠近,迎面来的车辆减速,防止发生事故。不过这种黄标记如过期不揭下来,哪怕是超期一天,被警察发现就会重罚。

近来,一些现代化的路标相继问世。英国人在道路上设置了“闪光路标”。它是一种红外线特殊装置,可以记录汽车流量与监视运行中的汽车之间的距离。倘若两车车距小于规定的标准,这时路标便光彩熠熠,显示“挨得太近了”的字样,向违章司机发出警告。在许多国家的高速公路上,整个行程看不到一个站在路中央的交通警察,一切都由电脑控制。高大的电子显示牌上,不断变换着各种文字,提醒人们注意距离,告诉人们前方将要到什么地方,以及前边多少千米处发生了交通事故,大约堵塞多长时间等等,让人一目了然,以便尽快作出相应的选择。

指路明灯话导航

在自己熟悉的城市或乡村,外出要去一个地方,一般没有不知道道路怎么走的问题。如果过去没有去过,向旁人问路也就可以了。但是在茫茫大海上航行的船只,在广漠天空飞行的飞机,需要航行才能到达目的地,就成为大问题。这就是“引导航行方向到达终点的问题”,简称“导航”。

早期的飞机,飞行高度不高,常常根据地面的可见景物来导航,如沿着河流、铁道飞等,这就是“凭地标飞行”,但是常常可能因丢失“地标”而迷航。夜间飞行就更困难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有一个驾驶员驾机夜间从一个城市,飞向另一个城市。他心里想:这很容易,只要沿着公路的路灯灯光飞就行了。但是起飞到一定高度后才发现,这一带最近发展变得繁荣了,村镇的灯光与公路的灯光交融在一起,到处灯光一片,根本分辨不出哪里是公路。他朝着大致的方向飞了很久,好不容易看到了一个机场的灯光标志,连忙着陆。他对迎着飞机走来的第一个地面人员提出的问题是:“这是哪里?”还有夜间飞行找不到机场。飞过一座桥、看到桥上两排灯、误以为这是跑道灯、而把飞机降落在桥上的事情发生。

1927年美国林白首次从美国纽约飞越大西洋到达法国巴黎。他在茫茫海洋上空飞行33个小时多,只是大致靠罗盘向东飞。这种方法称为“罗盘导航”。在长期飞行过程中,外面海天一片,他实际上已经不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是不是还应该保持原定的方向。终于,他在凌晨时分看到海面上有一条孤零零的渔船,猜测可能离海岸不远了。但是海岸在哪边,仍无把握。于是,他降低飞行高度,绕着渔船飞,把头伸出飞机对渔船大声喊叫:“法国在哪边?”

海浪涛天,机声隆隆,渔夫根本不可能听见的他的喊声。在一无所获之后,他只好硬着头皮向他猜测的方向飞。要知道,他的油料有限,如果他不能很快找到陆地,就有坠落海面的危险。在这以前,已有好几个人横渡大西洋失败而葬身海底。幸好,不久他终于看到了希望——海岸线。飞到陆地后他才根据地标找到巴黎。

由此可见,导航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要准确地知道自己的位置。海洋中的船舶,因受海浪、风向的影响,飞行中的飞机受气流的影响,在航行一段时间之后,要确定自身的位置是很难的。在船舶上,有一种办法是在晴朗的夜间,靠对星座的测量来确定自己的经纬度,称为“天文导航”。也有利用无线电波来导航的。这种办法是从目的地发出电波。船或飞机上装一种定向天线,能自动对准电波来的方向。用这种导航方式时,轮船或飞机就可以不管自己的位置在哪里,只要对准电波来的方向航行,最终就能够到达目的地。对于飞机的长途航线,常常在中途设置若干个“导航点”,飞机先用无线电导航飞向第一个导航点,再转到第二点频率,被引导到第二点,这样一段一段接下去,最终到达目的地。

更加完备的导航方法,是在地面上分布若干地面站,发出电波。飞机根据接收到的各个站电波的方向,就可以用自动设备显示出自身所在的确切位置。要做到这点,需要在地面有计划地设置地面站,构成一个导航系统。对于经常有飞机来往的区域,这在目前已是常用的方法。

但是对未经开发的地区,或者在广阔的海洋上,尚未设置或很难设置地面站时,这种方法就很难使用。目前由于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已经建立起由几个定点人造卫星来导航的技术,称为“卫星导航”。人造卫星的电波覆盖面很大,可以实行全球导航。这样一来,装有卫星导航设备的飞机或船舶,就再也不会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了,也不需要像林白那样从飞机上伸出脑袋去吆喝问道于打渔人。

从这里可以看出,近几十年来导航技术的发展,是围绕着如何便利于交通运输。它使人们在整个地球上的远行,变成像在家门口一样的“熟门熟路”了。

高速公路自动收费

除了少数国家的少数高速公路外,一般的高速公路都是对行驶的车辆按车别及行程计价收费的,以便筹集资金发展高速公路。

如果让汽车停下来,由人工收费,就要花费时间。本来,汽车走高速公路,目的就是为了节省时间,自动收费系统不仅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减少公路上的阻塞,提高汽车的流量。

用自动收费机收费,每小时可对650辆车进行收费。

自动收费机分为投币式、磁卡式等。投币式收费,是在全程入口处一侧有一个篮状收钱口,司机扔入硬币后,硬币从篮状网向里滑进,会自动控制挡杠升起来,汽车就可进入高速公路行驶了。如果司机没有零钱,则要手工收费了。

还有一种磁卡式收费:司机驾车进入收费站入口车道,收费操作人员判定车型,输入计算机并发放一个记录入口站、进入时间等信息的磁卡;司机领卡上路,在收费站出口司机交出磁卡,收费操作员把磁卡插人阅读器内,车道控制器计算收费金额并显示出来;司机交费;收费员收费后由打印机打印收据。

磁卡收费方式,可以说比投币更先进一点,但是仍不是完全自动收费。由于收费过程有人参与,所以比较灵活。若各收费站之间有通信网,并且和控制中心相联,则控制中心的电脑可根据各收费站的信息,及时地计算出任何一时刻在高速公路上的车流量,以便对交通进行控制,也可以防止收费有舞弊行为。

最有发展前途的、优点最多的是自动识别车辆的收费方法。驾驶员在汽车接近收费区时,把智能卡插入小型无线电转发器里,装在高速公路立交口上方的接收器(或者安在路面下的接收器),与转发器联系,记下汽车进入、离开高速公路以及付款地点,还有收费金额,通过转发器记在智能卡上。

或者,汽车用户购买并安装脉冲收发两用机。汽车过收费站时,不用停车,收发两用机与收费站的自动识别系统相互联系,利用埋在路面下的电感环式车辆检测器,或利用射频或微波天线,或者利用光学、红外线检测技术,都能使车辆上的收发两用机“激活”。两用机把用户独有的账号“告诉”给收费系统,在其账号上支出应收的费用金额。

自动识别车辆收费方法的优点是,不用停车,节省时间,可避免因收费造成的堵塞,甚至在160千米/小时速度下也不用减小车速,所以污染小。这种收费方法每小时可收1000辆~1600辆车的费用,误差小于01%-05%。

澳大利亚在悉尼海港大桥上,采用电子收费系统:将一种无源的标签(不带能源的标签)安装在车辆的挡风玻璃上。当带有标签的汽车进入辨认的范围内(欧洲的标准为4米,美国的标准为7米),每个收费闸门的辨认器便发出有节拍的震动信号(能量),使预先安装的电路充电,经调节后的信号又传送回到发问器,再送入到计算机中,计算机中存储有客户详细资料,根据资料进行收费计算,并自动在客户的账户上收费,使得汽车不用停车,即完成了自动收费。

国外有一家公司推出一种身份转发标签,每个标签上都有独特的身份密码,使用者把钱存入户头,当收费系统识别了身份标签后,便会自动在其户头上扣除应收费的金额,计算机并记录下收费的数据。这种收费系统在汽车以24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时也能辨认汽车,每小时可辨认2500辆。

美国加州90号国道是世界上第一条全自动收费的高速公路,通过这条公路的汽车只需建立一个账户,在汽车挡风玻璃上安一个小型无线电应答器,收费站的阅读器能对过往车辆进行识别,把应收费用(25美分~25美元)记入账户。

卫星“交警”

在茫茫大海中的航船,在越洋飞行中的飞机,在高速公路上奔驰的汽车,无不希望时刻知晓自己所在的方位及前进的目标。这就是交通运输工具的定位与导航。

在古代,人们可以根据星星来定位,但那只能在晴朗的天气下进行,这就是原始的天文导航。直至19世纪,人类才发明了无线电导航,它不再受天气影响,而是通过无线电发射台发射电波,接收机接收以确定交通工具的方位,从而引导航向。但是由于无线电发射台很难建设在海洋中或荒野大漠中,对交通工具的定位和导航仍然会有很大的误差。

在1991年开始的海湾战争中,美军和多国部队到沙漠作战,运送物质、侦察、空战等等都需要准确的定位和导航,但美军做到了这一点。原来他们装备了一种新研制的GPS接收机,在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从此GPS便风靡世界。

GPS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英文缩写。它的基本原理可以说是“天文”导航与无线电导航的巧妙结合。

在GPS中,人造卫星代替了星星,不过不需要观测,地面的无线电发射台搬到卫星上,向地球发射电波,地面上的目标靠接收电波来确定自己的方位。

卫星导航系统

已于1993年12月正式开通的美国GPS系统,包括人造卫星、地面监控站和用户接收三个部分。美国向距地球2万千米的轨道发射了24颗人造卫星,这些卫星严格按预定轨道运行,每个时刻的方位都是准确的,这些卫星向地面发射电波,近乎均匀地辐射于地面。地面监控站设在赤道附近,全球共有5处,它们的作用是监控所有卫星。

GPS的用户装备有GPS接收机,可接收3~4颗卫星的信号。卫星上特定时间发射的无线电信号以光速传播,在这点上就能计算出用户距卫星的距离,3颗卫星的信号就能准确地确定用户的位置。当然,这一切计算都是通过计算机来进行的。

GPS虽然首先用于军事,但其在民用领域里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

GPS对于航空运输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使越洋长距离飞行的飞机导航准确性大为提高,在地面上用雷达电波因地球弧度的影响做不到很高的准确度。GPS还可以引导飞机在全世界任何机场进行全天候精确盲降,特别是在恶劣天气下更显其重要。这样可以大大降低降落系统的设备费用。

GPS既可以采用单个用户车载或便携式直接跟踪自定位方式,也可以利用地面控制中心多路跟踪方式。后面这一种方式在交通运输中可以起着“交警”的作用,指挥疏散交通,保证交通安全。如在铁路系统中,利用控制中心对多列列车(每列列车上装有GPS接收机)进行调度指挥,提高利用率;在城市交通中,出租汽车公司可利用GPS方便地调度车辆,并且可以建成汽车防盗系统;在航海中,应用GPS则更为方便,船只可以据此驶向预定的海域。

现在,便携式的GPS接收机差不多只有手提电话的大小。荒野中的步行者手握GPS决不会迷失方向。

不用指挥棒的交通指挥

当你来到交叉路口时,往往可以看到手拿指挥棒的交通警察,站在马路中央指挥交通。但你是否想过,一个大城市究竟有多少交叉路口?如果每个交叉路口都要交通警察,从早到晚站在那里挥舞指挥棒指挥交通,究竟要多少交通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