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史蒂文森也在积极改进火车的性能,并且取得了很大的进展。1814年,他制造了一辆两个汽缸的、能牵引30吨货物可以爬坡的火车。于是,人们开始意识到,火车是一种很有前途的交通运输工具。然而,当时的马车业主们极力加以反对。1825年,斯托克顿与达林顿之间开设了世界上第一条营业铁路,史蒂文森制造的“运动号”列车运载旅客以时速24公里的速度行驶其间。尽管火车已经加入了运输的行列,但马车仍在铁路上行驶。到了1829年,曼彻斯特至利物浦间的铁路铺成后,为了决定采用火车还是马车,举行了一次火车和马车的比赛,史蒂文森的儿子改进的“火箭号”获胜。“火箭号”长64米、重75吨,为了使火燃烧旺盛,装了45米高的烟囱,牵引乘坐30人的客车以平均时速22公里行驶,比当时的四套马车快两倍以上,充分显示了蒸汽机车的优越性。于是这条铁路就采用火车了。从这以后,火车终于取代了有轨马车。后世的人们称他为“蒸汽机车之父”。
第一条国际航线
1913年11月29日,法国飞行驾驶员罗朗德·加罗斯第一次驾驶着飞机穿越地中海,完成了一次从法国到非洲的飞行。从此以后,人们大胆地进行了各种尝试,开辟国际航线,使得更多的人乘坐飞机在短时间内作长途旅行。在1919年2月8日,第一条国际航线终于诞生了。
这条航线是从法国的巴黎,穿越英吉利海峡,到英国的伦敦。由于第一条国际航线开辟成功,飞机便逐渐成为人们进行国与国之间、大陆与大陆之间来往的重要交通工具。
现在,大家都乐意乘坐大型客机进行洲际旅行,既舒适又省时。但在当时,坐上那设备简单的客机,穿洋过海作长途旅行,确实要有一定的勇气。
载人气球首次飞越大西洋
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曾先后进行过17次载人气球飞越大西洋的飞行,但都以失败告终,有5人为此献出了生命。然而,人们并未因此放弃乘气球飞越大西洋的希望。1978年8月11日20点43分,美国48岁的设计师本·阿布鲁佐、44岁的马克西·安德森和31岁的艾勒克特拉航空公司总经理拉里·纽曼,驾驶着一只巨大的气球告别了美国缅因州的雷斯克岛市,开始了艰难的航行。气球在平均海拔6000米的高空以每小时30~40公里的速度向对岸目标——布尔歇机场飞去。气球飞行了138小时6分钟,行程5000公里,于8月17日降落在法国西北部埃夫勒小镇附近的麦田里,偏离了原定着陆点96公里。这次飞行同时创造了气球行程最远和留空时间最长的两项世界纪录,实现了100多年来人类欲乘气球飞越大西洋的愿望。
三名美国飞行家乘坐的气球,名叫“双鹰二号”,有11层楼那么高,达30米,球体直径20米,由棉质和轻质的橡胶膜做成,具有抗油、抗热、抗水性能。气球上半部涂银色,以反射阳光,防止因氦变热膨胀而使气球升得太快;气球下半部涂的是黑色,因夜间水温比气温高,黑色可从洋面吸热,这样能防止气球迅速下降。气球下面的吊舱是一个长方形的盒子,长52米,宽18米。一旦气球掉进海里,吊舱可在海上漂浮。吊舱内存放着飞行家们途中所需的一个月的食物和水,必要的导航仪器等,以及压舱砂袋和铅块。
这次飞行所花的费用竟达125000美元。
第一次环球飞行
第一次完成环球飞行壮举的是美国人。有趣的是,完成这一壮举不是空军,而是美国陆军航空队的水陆两用飞机“芝加哥号”(斯密思中尉和阿诺德中尉驾驶)和“新奥尔良号”(尼尔逊中尉和哈定中尉驾驶)。美国为了这次环球飞行做了充分的准备。他们在机身两侧印上了“陆军航空队环球飞行号”的标记和编队号码。
1924年4月6日,由“西雅图号”、“芝加哥号”、“波士顿号”、“新奥尔良号”组成的航空队,在长机“西雅图号”率领下,从西雅图市的湖面起飞。航空队一开始就遇到恶劣气候,当飞到阿拉斯加时,“西雅图号”发生故障,不能继续飞行,其余三架在“芝加哥号”率领下继续飞越日本,在6月4日下午和5日上午分别飞抵中国上海,停泊在黄浦江面上。然后又飞越缅甸、泰国、中东、巴尔干,在斯特拉斯堡上空由法国空军护航,于7月4日抵达巴黎,正赶上巴黎的节日,受到极其隆重而热烈的欢迎。第二天在飞往英国的途中,在奥克尼群岛上空,“波士顿号”发生故障紧急降落在海面上。英国救援队在起吊飞机时不留神把机身撞坏,故其不得不沮丧地退出了首次环球飞行的行列。其余两架继续飞越大西洋,然后在加拿大诺瓦斯科夏半岛的皮克特奥把样机作为“波士顿二世号”编入航空队,于1924年9月28日在西雅图徐徐降落,完成了人类史上第一次环球飞行的创举。
这次共飞行了371小时11分钟,全程共“起飞”57次,飞行44360公里,平均时速为113公里。现在,“芝加哥号”和“新奥尔良号”两架飞机,分别陈列在美国华盛顿宇宙航空博物馆和西点空军博物馆内。
最快的列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列车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目前世界上最快的电动列车时速已经达到200公里以上。然而,所有这些列车都是在轨道上运行的,由于摩擦力等原因,再要提高车速就比较困难了。因此,人们早就想设计一种“会飞的列车”,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运输需要。
1972年,世界上第一台试验性“飞车”——磁悬浮列车终于诞生了。
又经过了几年的努力,现在磁悬浮列车已经趋近于实用阶段,最高时速已达507公里。这是目前世界上速度最快的陆上交通运输工具。预计这种列车时速可增到550公里。
磁悬浮列车用硬铝制造,用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动力由三相线性感应电动机供给,车底的旋转线图通电后,就能推动列车沿导轨稳定前进。每节车厢底部两旁都装有永磁体或小型超导磁体,在轨道两旁埋设有一系列导电性能良好的金属圆环,例如铝环。当列车前进的时候,磁体向轨道面产生强大的磁场,和轨道两旁的铝环发生相对运动,使铝环内感应出很大的电流。这个感应电流会产生很强的磁场,其方向与磁体磁场相反,从而产生了一个向上的浮力,把列车凌空托起10毫米左右。通常列车的运动速度越高,由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也越强,磁悬浮力就越大。列车静止时,磁体与铝环没有相对运动,环内不产生感应电流,磁悬浮力消失。所以,在开车和停车过程中,列车仍在轨道上运行。
磁悬浮列车在高速运行时只受到空气的粘滞阻力,其噪音很小。因为列车由电力推动,所以也不会污染环境。此外,这种列车还具有速度快、平稳舒适、适合长短路程、耗电量小、外形美观、造价低廉等优点。
现在,科学家们又在设想,假如让磁悬浮列车在真空的管道中运行,就可克服空气阻力,这样列车时速可以提高到1600公里以上。届时人们可以不坐飞机,而改乘这种安全舒适的超音速地面车了。
第一架喷气式旅客机
1949年,英国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架喷气式旅客机——“彗星号”
,并于1952年正式投入航线使用,从而结束了活塞式螺旋桨运输机统治航空舞台几十年的历史,开创了喷气式运输机的新时代。它的出现,是航空史上的一件大事。
“彗星号”飞机外形为流线型,机翼略为后掠,机翼根部装有4台涡轮喷气发动机。它的最大起飞重量为70余吨,机长和翼展都超过了35米,机身高达12米,在当时的各种旅客机中可算是“巨人”了。它可乘坐80名旅客,以每小时800多公里的速度在1万米的高空飞行,航程5000余公里。
与曾经风靡一时的活塞式运输机相比,它的速度提高了半倍,载客量增加了1倍。它采用的是增压空调客舱,因而旅客在1万米高空,就象生活在2000米低空一样,十分舒适。
当时,“彗星号”飞机是用最新技术及最好材料制成的空中佼佼者。然而,飞机投入使用后不久,在1954年,有两架“彗星号”飞机由于机体结构疲劳破坏而相继发生空中爆炸事故,这就是喷气式运输机发展史上有名的“彗星号”空中爆炸事件。人们从事故中吸取得了教训,开展了有关飞机结构疲劳问题的研究,使航空科学又前进了一大步。在这以后,其他大型旅客机就再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故。